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进、引导与价值建立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I卷)分析报告张秀球1 李小红2 陈俊3 周璐4 彭绍琴5 陈义旺5(1.南昌外国语学校 330025 江西南昌;2.江西省教研室330006江西南昌;3.江西省新建二中330100江西新建;4.江西省师大附中330046江西南昌;5.南昌大学理学院 330031 江西南昌)摘要:2015年全国课标卷化学部分,从知识结构上有了全新的探索,促进“教教材”和引导“用教材”。测量模型是命题人的构想或蓝图,从知识模型到能力模型,由从能力模型到思维模型。思维模型的三种渐进式构型较好地体现测量价值。关键词:高考试题 阅卷数据 知识结构 思维模型 测量价值 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卷)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1的要求,在题型结构、内容结构、分数分布、能力结构上与往年试卷保持一致。难度也与去年试题持平,具体情况见表一:表1 2014与2015年课标卷难度系数比较2014年2015年平均分难度系数平均分难度系数选择题部分(赋分42)24.960.59426.590.63326题、27题、28题、38题(赋分58)22.000.37921.050.363整卷(赋分100)46.960.47047.640.476选做题仍然是36、37、38三道大题,分别对应于教材化学与技术、化学结构与性质、基础有机化学,每题赋分15分,三题任选一题。三道试题的难度系数、选考人数详见表2:表2 选做题平均分、难度系数和选考人数比较36题37题38题平均分(去除零分)1.972.016.44难度系数0.1310.1340.429选考人数4.4%10.1%85.5%由于选考学生本身的差异,造成36题、37题与38题分析差异。这可以从此三题阅卷的零分率得到较好的解释:36题零分率是37%、37题零分率是55%、36题零分率是11%。按照每道试题的三层结构分析,低分率应该具有大体一致的比率,否则就是样本的差异带来的结果。1、 试卷的知识结构具有明确有效的指导性全国课标卷通过近几年的演变,基本完成了从静态的核心知识至动态核心知识间的联系这个飞跃过程2,这样即可以从知识结构上保证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也可以指导中学教学和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还能够促进命题的创新。2015年的试卷,从知识来源与教材的关系可以看出一些新的变化。1、直接取材于教材,有益于促进中学教学中学的教学现状有2个不太妥当的做法:第一个是把旧教材的知识体系直接用于高三复习,无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变化;第二个是直接以复习资料为本,无视教材的存在和意义。这两种教学都带来了相同的结果增加了学生负担,同时滞后于新课程的理念。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试卷做了比较大的努力,以教材的知识或信息直接命题,让踏踏实实履行新课程的地区和群体受益。现总结如下:表3 直接取材于教材编号试题内容对映教材内容1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必修282页,“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模拟星云实验用简单的分子产生复杂的物质,如六次甲基四胺。2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人教版必修148页,“科学探究”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溶化。又有什么现象呢?3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0页实验2-2、23页“科学探究”第2个实验都接触草酸;43页“表3-1几种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有K1=5.4102,K2=5.4105428.(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人教版必修291页实验2:灼烧海带、水溶煮沸过滤、氧化检验。528.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8-29页,“三、化学平衡常数”以2HI(g)H2(g)+I2(g)为例,实验数据列表给出,要求计算K。表3只是把取材的情况罗列起来,从内容所涉及的试题总分来看,其占必考试题的分数比率为48.2%。如果从取材的方向分析:2个选择题直接来源于教材的内容,推理空间与教材一样;而2个主观大题则纯粹是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推理环境有所变化。第10题的C选项尽管直接来源于教材的重点内容,错选它的人竟然为24.4%,在7个选择题中错选项排第2,可见教学远离教材的情况之严重。这种命题方式对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是有促进作用的,也是命题人的用心所在。如果从实验的角度看,5个材料,2个来源于教材的“科学探究”,2个来源于实验和实验数据。所取材料中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比例相同。这是对化学学科特色的正确把握和对化学实验的充分重视。使我们充分认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意义,充分挖掘实验的价值,尤其是定量实验蕴含的实验方法、实验思想和实验技能。而第10题C选项的错误率高的原因就是没有重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价值,只是以讲代做、以知识的呈现代替对未知的探究。人教版必修1有8个“科学探究”,各有其价值,它们之间形成一个体系,我们不但要挖掘,而且要从教材的体系上把握之,充分体现每一个“科学探究”的教育教学内涵。 2、对教材之材进行变化处理,有利于引导教学一方面促进中学教学,另一方面更需引导教学,引导中学灵活的教和灵活的学。如果说直接取材与教的关系是“教教材”,那么试题对所取之材进行变化处理,则是引导老师“用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10年来,人们走过了“批评教教材”和“反思教教材”2个阶段。在批评的阶段里大力提倡“用教材”,过后不久发现一味“用教材”是不完整的和偏颇的,所以进入反思阶段。我们必须寻找教材的刚性部分和弹性部分,认真开发教材的价值、发挥教材的价值,把刚性与弹性结合起来。2015年课标卷很好地反映了这方面的要求。详见表4。表4 对教材之材的变化处理编号试题内容教材之材变化处理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64页“实验3-5”,不同之处为:1、教材是要求用量判断镁离子过量,试题是给出现象;2、教材中后面是滴加铁离子,试题改为铜离子。模仿迁移226.(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人教版必修275页“1.乙酸的性质”之“科学探究”部分,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60页“科学探究”,提供仪器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42-43页,“实验3-2”醋酸、碳酸和硼酸酸性强弱。类比迁移326.(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二元酸_。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42-43页,实验3-2证明醋酸、碳酸和硼酸酸性强弱之后,有一个对碳酸、氢硫酸是二元酸的原理分析,并提供了“表3-1 几种多元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迁移应用428.(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人教版必修291页实验2:灼烧海带、水溶煮沸过滤、氧化检验。不同之处有2处,海带灰化法改为水浸法;双氧水氧化改为二氧化锰氧化。类比迁移528.(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64页实验3-4,不同之处是:教材是原理分析,这里是定量计算。定量研究,深化应用628.(3)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kJ。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3页,不同之处:书中为H2(g) + Cl2(g)=2HCl(g)类比迁移729.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表略)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8-29页,“三、化学平衡常数”以2HI(g)H2(g)+I2(g)为例,实验数据列表给出,要求计算K。不同之处:给定数据的形式有变化。相同之处:均需判断平衡时的浓度。应用迁移在上述必考题中,共7处取于教材而作变化处理,浅层次处理有4处,深化应用有3处。从材料的性质上可以看到,5处来自于实验及实验探究,2处来自于实验数据。试题这种运用教材的实验及实验事实是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意志。这些材料来源于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26题的(3)更是三本教材的综合。具体统计如下表5:表5 材料来源统计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取材次数261材料性质实验实验及实验数据实验考查层次浅层迁移浅层迁移与深化应用浅层迁移下面对上述有关试题从考试数据上做一些分析。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难度为0.529,选择题中难度排第2。A、B、C、D选项的选择率分别为12.4%、7.6%、24.4%和52.9%。其中试题构材简单、要求层次低,但结果不理想。尤其是D选项,只是对教材的模仿,竟然正确率没有超过60%。从C、D选择率看,学生对取材于教材的知识辨正、辨错能力都较弱,证明学生对于教材的学习经历粗略而不精深,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两种层次都较低。本是贴近学生的一道好题,竟成了一道难题!值得老师们深深反思教学。26.(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本小题共4分,全省均分0.72,难度0.18,零分率接近50%。对于试题江西省85%的学生都有3次学习经历,而且每次经历都与考题高度相似。此题就是平时学生经历的完整反映,按照一般逻辑推理,分数应该较高。统计学生的错误,发现60%的学生不知道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有什么要求。主要失分点:只对原理进行不完全的叙述,甚至是描述原理时竟不与试题内容结合。比如“强酸制取弱酸”、“如果比碳酸强,则草酸可以制碳酸”等等。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用配制同浓度的草酸与碳酸测pH的方法。这种费事费力想当然的做法,是生搬硬套、思维定势的结果。错误反映出的问题是:不但有“实验设计方案”知识性缺失,而且存在“实验设计原则”知识性缺失。教学过于重视结论性知识,忽略过程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培养;教育目标过于短浅,教师担心费时费力不讨好,看不到知识的潜在活力与学生内在发展的逻辑关系。二、试卷测量价值的建立教育测量基于测量蓝图或双向细目表来体现构想中的测量模型,以测量模型反映其测量方面的价值。多年来,能力模型是高考考试主要构想的模型,由课改前的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到现在的三种能力有关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如果对试卷的统计数据做因素分析,也许这两种有关能力的表述所表现的因素会过多的相似而稍有差别3。但是,我们仍然肯定后一种表述。因为前一种叙述太关注行为的结果和方法,而后一种分类还关注行为的过程。这种以过程为出发点,以信息为导向,建立的能力模型是当前试卷的总体构想,这种构想既要表现思维的痕迹、深浅和轨迹,还要反映思维的方式、方向和力度。以信息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以粗浅地分为以下四种模型,分别是信息指向型、信息收敛型、信息过程呈现型及其混合型。主要形式详见表6。表6 试卷思维结构模型信息指向型信息收敛型信息过程呈现型内涵思维运动具有明确清晰的信息依据和目标,依据推理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思维面向显性、隐形无序信息,需要重新组织以便解决的问题类型。思维依据静态、动态信息才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能力构成多种能力综合多种能力综合多种能力综合试题26题(1)(2)27题(36题、38题)28题(4)难度系数0.4800.4290.139如果从能力上看,对于综合试卷中的主观试题都含有多种能力成份,这也是物理、化学不同于英语的原因,所以单从统计中的数据是无法确定哪种能力缺失。但如果按照上述思维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倒可以寻找思维的轨迹。能够较好地分析、辨别学生思维的特征、进阶及逻辑关系。思维的三种进阶是:对熟悉信息的进行加工、结合隐形无序信息进行加工、对动态信息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体现3个方面加工广度、深度和速度。所以这三种递进的模型反映了思维工作的特点,是否捕捉到有关信息?是否排列其逻辑次序?是否推理到一定深度?但是无法从试卷上反映其速度。请看表7的分析。表7 利用模型进行思维差异性分析26.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27.(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8.(4)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信息方面信息清晰明确有分散的新信息在试题中硼酸化学式。图像呈现了动态信息思维层次要求是否捕捉到有关信息?是否捕捉到有关信息?是否排列其逻辑次序?是否捕捉到有关信息?是否排列其逻辑次序?是否推理到一定深度?错误80%遗漏“草酸干扰CO2检验”写不来硼酸,零分率23%逻辑次序混乱,零分率69%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思维流动过程,避免了在证据不充足时对学生能力及其层次的判断。这种建立在思维模型的测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测量价值和意义。三、对试卷几个疑问的答复试卷出来后,首先要从科学性进行判断。这里根据阅卷老师的疑问依据试题的顺序做些回答,仅供参考。疑问1:第10题B项“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有问题,因为硫酸铁微溶于水。笔者查阅了无机化学试剂手册4151页,“硫酸铁九水化合物能制得极浓的水溶液”,于152页还将硫酸铁的质量分数与密度进行列表呈现。其中密度为1.490g/mL,质量分数为40%。经计算其浓度为1.49mol/L。疑问2:26题(3)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草酸判断二元酸不正确。笔者认为人教社化学反应原理第47-48页,有两处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47页有:酸碱中和“也可以用一种叫pH计(也叫酸度计)的仪器来测量”,同时也附有图片“图3-7”,所以不一定需要指示剂。48页介绍了酸碱中和滴定的pH突变图。突变图上也可以判断反应终点。所以,我们可以用适当的指示剂指示突变的范围,也可以用pH计直接观察终点。指示剂是宏观显现,pH突变才是微观粒子的行为本质。疑问3:27题,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焊工国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航天常识国考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国考题库文件下载附答案详解【b卷】
- 计算机国考题库(巩固)附答案详解
- 消防设施操作员国考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国考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江苏国考行测题库【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国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辽宁省国考行测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税务局国考行测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2024年海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 米其林餐厅服务流程
-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检修检查与处理规范
- 英语FCE语用词汇-必备词缀
- 写字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组团儿上春晚《八戒返乡》小品台词
- 河津市兴耿福利煤化有限公司煤焦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基础知识》国考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腰椎退行性疾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