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时期最常见,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中医多属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多见于秋冬春季气候多变时。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年长儿症状较轻,可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或发热,部分病例可伴腹 痛. 2、婴幼儿起病较急,可伴呕吐,腹泻,高热时可致高热惊厥. 3、体检:大多一般情况较好,咽部充血,部分病例可见疱疹溃疡或扁桃体红 肿及渗出,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时偏低,或在正常范围 内,细胞感染者一般可增多,中性偏高. 2、胸部 X 线片正常,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咳嗽较重者,可作胸部 X 线 片 检 查 , 以除外下呼吸道感染. 3、有条件可作相关病原学检测.治疗 (一)中医治疗 1、风寒型 主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 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寒重,恶寒发热加羌活、白芷祛风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苑宣肺止咳;痰多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2、风热型 主证: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 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表证明显者,选银翘散;咳嗽症状较重者,选桑菊饮;咳甚痰黄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痰;咽红肿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咽解毒;高热便秘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热。3、暑邪感冒 主证: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泻, 咳嗽,苔薄白或腻,脉数. 治法:清暑解毒.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热甚心烦加黄连、淡豆豉、栀子;泛恶呕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腻加鲜荷梗、荷叶、佩兰、西瓜翠衣。4、虚证感冒 主证: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面色淡白,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 软乏力,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数弱.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5、兼证(挟惊,挟滞,挟痰) 挟惊 主证:感冒高热,兼有惊物蹄叫,睡卧不安,甚则抽风惊厥,目珠上窜,热 退抽搐即止. 治法:解热定惊. 方药: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挟滞 主证:感冒兼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数.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挟痰 主证: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 治法:肃肺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减.(二)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热过高可用阿斯匹林,安乃近等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痰多时 可用沐舒坦,烦躁惊厥者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止惊. 2、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抗菌素,先锋 V,哌拉西林等. 3、雾化吸入. (三)中成药治疗 1、午时茶 每次1/21包,1日3次,用于轻症风寒感冒挟滞者。2、小柴胡冲剂 每次12包,1日3次,用于感冒发热,往来不已者。3、桑菊感冒冲剂 每次1包,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咳嗽重者。4、小儿回春丹 每次23粒,1日3次,用于感冒挟惊者。2010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的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影响小儿的成长发育。我们按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后,提高了诊断率及治愈率,结合小儿生理及病情特点,时刻注意突出中医特色。在原有优化后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辩证论治,对感冒常证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药副作用少,临床运用效果好,减少了对抗生素的使用。2011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时期最常见,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中医多属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多见于秋冬春季气候多变时。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年长儿症状较轻,可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或发热,部分病例可伴腹 痛. 2、婴幼儿起病较急,可伴呕吐,腹泻,高热时可致高热惊厥. 3、体检:大多一般情况较好,咽部充血,部分病例可见疱疹溃疡或扁桃体红 肿及渗出,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时偏低,或在正常范围 内,细胞感染者一般可增多,中性偏高. 2、胸部 X 线片正常,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咳嗽较重者,可作胸部 X 线 片 检 查 , 以除外下呼吸道感染. 3、有条件可作相关病原学检测.治疗 (一)中医治疗 1、风寒型 主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 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寒重,恶寒发热加羌活、白芷祛风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苑宣肺止咳;痰多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2、风热型 主证: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 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表证明显者,选银翘散;咳嗽症状较重者,选桑菊饮;咳甚痰黄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痰;咽红肿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咽解毒;高热便秘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热。3、暑邪感冒 主证: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泻, 咳嗽,苔薄白或腻,脉数. 治法:清暑解毒.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热甚心烦加黄连、淡豆豉、栀子;泛恶呕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腻加鲜荷梗、荷叶、佩兰、西瓜翠衣。4、虚证感冒 主证: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面色淡白,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 软乏力,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数弱.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5、兼证(挟惊,挟滞,挟痰) 挟惊 主证:感冒高热,兼有惊物蹄叫,睡卧不安,甚则抽风惊厥,目珠上窜,热 退抽搐即止. 治法:解热定惊. 方药: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挟滞 主证:感冒兼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数.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挟痰 主证: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 治法:肃肺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减.(二)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热过高可用阿斯匹林,安乃近等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痰多时 可用沐舒坦,烦躁惊厥者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止惊. 2、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抗菌素,先锋 V,哌拉西林等. 3、雾化吸入. (三)中成药治疗 1、午时茶 每次1/21包,1日3次,用于轻症风寒感冒挟滞者。2、小柴胡冲剂 每次12包,1日3次,用于感冒发热,往来不已者。3、桑菊感冒冲剂 每次1包,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咳嗽重者。4、小儿回春丹 每次23粒,1日3次,用于感冒挟惊者。2011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的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影响小儿的成长发育。我们按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后,提高了诊断率及治愈率,结合小儿生理及病情特点,时刻注意突出中医特色。在原有优化后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辩证论治,对感冒常证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药副作用少,临床运用效果好,减少了对抗生素的使用。因该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效好,故2012年度无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2012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时期最常见,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中医多属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多见于秋冬春季气候多变时。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年长儿症状较轻,可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或发热,部分病例可伴腹 痛. 2、婴幼儿起病较急,可伴呕吐,腹泻,高热时可致高热惊厥. 3、体检:大多一般情况较好,咽部充血,部分病例可见疱疹溃疡或扁桃体红 肿及渗出,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时偏低,或在正常范围 内,细胞感染者一般可增多,中性偏高. 2、胸部 X 线片正常,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咳嗽较重者,可作胸部 X 线 片 检 查 , 以除外下呼吸道感染. 3、有条件可作相关病原学检测.治疗 (一)中医治疗 1、风寒型 主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 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寒重,恶寒发热加羌活、白芷祛风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苑宣肺止咳;痰多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2、风热型 主证: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 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表证明显者,选银翘散;咳嗽症状较重者,选桑菊饮;咳甚痰黄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痰;咽红肿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咽解毒;高热便秘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热。3、暑邪感冒 主证: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泻, 咳嗽,苔薄白或腻,脉数. 治法:清暑解毒.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热甚心烦加黄连、淡豆豉、栀子;泛恶呕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腻加鲜荷梗、荷叶、佩兰、西瓜翠衣。4、虚证感冒 主证: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面色淡白,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 软乏力,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数弱.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5、兼证(挟惊,挟滞,挟痰) 挟惊 主证:感冒高热,兼有惊物蹄叫,睡卧不安,甚则抽风惊厥,目珠上窜,热 退抽搐即止. 治法:解热定惊. 方药: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挟滞 主证:感冒兼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数.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挟痰 主证: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 治法:肃肺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减.(二)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热过高可用阿斯匹林,安乃近等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痰多时 可用沐舒坦,烦躁惊厥者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止惊. 2、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抗菌素,先锋 V,哌拉西林等. 3、雾化吸入. (三)中成药治疗 1、午时茶 每次1/21包,1日3次,用于轻症风寒感冒挟滞者。2、小柴胡冲剂 每次12包,1日3次,用于感冒发热,往来不已者。3、桑菊感冒冲剂 每次1包,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咳嗽重者。4、小儿回春丹 每次23粒,1日3次,用于感冒挟惊者。2012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的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影响小儿的成长发育。我们按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后,提高了诊断率及治愈率,结合小儿生理及病情特点,时刻注意突出中医特色。本年度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格式要求,基本要素(包括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齐全,结合本科特色,故在原有本科方案基础上重新制定并实施2013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2013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1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小儿感冒临床诊断指南:1 . 1以发热、 恶风寒、 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等。感冒如有兼证者 ,可见咳嗽加剧、 喉间痰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嗳腐吞酸、 大便不调;烦躁不宁、 惊惕抽风等表现。1 . 2 常在气候骤变 ,冷暖失调 ,或与感冒病人接触 ,有感外邪发生。1 . 3特殊类型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 ,咽腭弓、 悬雍垂、软腭等处有 24 mm大小的疱疹。1 . 3 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2、西医诊断标准:2.1轻症: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2.2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二)证候诊断 1. 风寒感冒证:恶寒 ,发热 ,无汗 ,鼻塞 ,流清涕 ,喷嚏 ,咳嗽 ,痰稀白易咯 ,面色白 ,头身痛 ,口不渴 ,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 ,指纹浮红。 2风热感冒证:发热 ,恶风 ,有汗或少汗 ,鼻塞 ,流浊涕 ,喷嚏,咳嗽 ,痰稠色白或黄 ,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 ,头痛 ,口渴 ,咽红肿痛 ,小便黄赤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指纹浮紫。 3暑邪感冒证:夏季发病 ,壮热 ,汗出热不解 ,头晕头痛 ,鼻塞,喷嚏 ,身重困倦 ,面色红赤 ,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 ,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 ,纳呆 ,恶心呕吐 ,泄泻 ,小便短赤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数 ,指纹紫滞。4时疫感冒证:起病急骤 ,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 ,头晕头痛 ,鼻塞 ,喷嚏 ,咳嗽 ,面目红赤 ,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 ,咽红肿痛 ,无汗或汗出热不解 ,肌肉骨节酸痛 ,腹胀腹痛 ,或有呕吐 ,泄泻 ,舌质红或红绛 ,苔黄燥或黄腻 ,脉洪数 ,指纹紫滞。5. 兼证5. 1 夹痰证:感冒兼见咳嗽较剧 ,痰多 ,喉间痰鸣 ,舌苔厚腻 ,脉浮滑或滑数。5. 2 夹滞证:感冒兼见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口气秽臭 ,恶心呕吐 ,吐物酸腐 ,大便酸臭 ,或腹痛泄泻 ,或大便秘结 ,舌苔垢腻 ,脉滑。5. 3 夹惊证:感冒兼见惊惕、 惊叫 ,烦躁不宁 ,甚至骤然两目凝视 ,肢体抽搐 ,口唇发绀 ,舌质红 ,脉浮弦或弦数。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中药汤剂(1)风寒感冒证治法:辛温解表。推荐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 防风、 羌活、 苏叶、 白芷、 桔梗、 白前、 桂枝、 葱白、 淡豆豉等。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恶寒无汗者加麻黄;呕吐者加半夏、 生姜;外寒里热者加黄芩、 板蓝根。( 2)风热感冒证治法:辛凉解表。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 连翘、 薄荷、 牛蒡子、 淡豆豉、荆芥桔梗、 甘草、 淡竹叶、 桑叶、 大青叶等。加减:高热者加栀子、 黄芩;咽红肿痛者加蝉蜕、 蒲公英、 玄参;大便秘结者加枳实、 生大黄。(3)暑邪感冒证治法:清暑化湿。推荐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 荷叶、 金银花、 连翘、 薄荷、 藿香、佩兰、 淡豆豉、 白扁豆、 六一散等。加减:偏热重者加黄连、 栀子;呕吐者加半夏、竹茹;泄泻者加葛根、 黄芩、 黄连、 苍术。(4)时疫感冒证治法:清热解毒。推荐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金银花、 连翘、 荆芥、 羌活、 薄荷、 栀子、黄芩、 板蓝根、 桔梗、 牛蒡子、 贯众、 甘草等。加减:高热者加柴胡、 葛根;恶心、 呕吐者加竹茹、 黄连。(5)兼证(5).(1)夹痰证治法:风寒夹痰者宜辛温解表 ,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宜辛凉解表 ,清肺化痰。推荐方药:风寒夹痰者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 三拗汤加减;风热夹痰者银翘散合桑菊饮、 黛蛤散加减。常用药:风寒夹痰者常用麻黄、 荆芥、 防风、 苏叶、 桔梗、 白前、 杏仁、 半夏、 陈皮等;风热夹痰者常用金银花、 连翘、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桑叶、 大青叶、菊花、 黛蛤散、 浙贝母、 瓜蒌皮等。(5).(2)夹滞证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推荐方药:风寒夹滞者用荆防败毒散、 风热夹滞者用银翘散为基础 ,均加用保和丸加减。常用药:风寒夹滞者常用荆芥、 防风、 苏叶、 桔梗、 白前、 半夏、 陈皮、 焦神曲、 焦山楂、 莱菔子等;风热夹滞者常用金银花、 连翘、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桑叶、 大青叶、 焦神曲、 焦山楂、 槟榔等。(5).(3)夹惊证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主方:银翘散合镇惊丸加减。常用药:金银花、 连翘、 薄荷、 淡豆豉、 蝉蜕、 防风、 板蓝根、 钩藤、 僵蚕、 白蒺藜等。另加用小儿金丹片或小儿回春丹。2、中成药(1)小儿感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证。(2)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证。(3)藿香正气口服液。用于暑邪感冒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礼貌课件教学课件
- 诺贝尔瓷砖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建筑工地保安兼职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森林资源承包管理与利用合同
- 2025年度综合交通枢纽用地土地平整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居间合同范本:专业居间服务协议
- 2025版皮毛原料绿色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版消防水电工程消防安全检测服务合同
- 2025版托盘制造企业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合同
- 2025版挖掘机操作人员培训及考核合同范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家庭营养配餐》课件
- 产后恢复-中级-1738220692478
- 二零二五版森林抚育项目苗木种植及管护合同2篇
- 药物作用机理创新-洞察分析
- 毕业设计(论文)-口腔助手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ICH《M10: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
- 电力金具选型手册输电线路金具选型
- 初中开学第一课安全课件
- 2025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效执行方案全面贯标体系实操模板集锦
- 鼻咽通气管日常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