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开采8井底车场、硐室.ppt_第1页
非煤开采8井底车场、硐室.ppt_第2页
非煤开采8井底车场、硐室.ppt_第3页
非煤开采8井底车场、硐室.ppt_第4页
非煤开采8井底车场、硐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第三节地下硐室 2020 1 30 井底车场连接着井下运输与井筒提升 提升矿石 废石和下送材料 设备等 都要经由这里转运 因此 要在井筒附近设置储车线 调车线和绕道等 为提升人员 排水 通风等工作 要在井筒附近设置一些硐室 如 水泵房 水仓 井下变电站 候罐室等 井底车场就是这些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根据开拓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 竖井井底车场 斜井井底车场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如图8 1是主 副井场设在井田中央主井为箕斗井 副井为罐笼井 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双环形的井底车场 储车线路 在其中储放空 重车辆 包括主井的重车与空车线 副井的重车线与空车线以及停放材料车的材料支线 行车线路 即调度空 重车辆的行车线路 调车场支线 供矿车出进罐笼的马头门线路也是行车线路 井底车场硐室 主井 翻笼硐室 储矿仓 箕斗装载硐室 清理撒矿硐室 斜巷等须设在主井附近的适当位置上 构成主井系统的硐室 副井 马头门 水泵房 变电室 水仓及候罐室等调度室 电机车库 机车修理硐室等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的形式按提升设备 罐笼井底车场 箕斗井底车场 罐笼 箕斗混合井井底车场 按服务的井筒数目 单一井筒的井底车场 多井筒的井底车场 按矿车运行系统尽头式井底车场 折返式井底车场 环形式井底车场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1 尽头式井底车场 1 罐笼 4 调车线路 用于罐笼提升 特点 井筒单侧进 出车 空重车的储车线和调车场均设在井筒一侧 需从罐笼中拉出空车后 再推进重车 通过能力小 适用于小型矿井或副井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1 罐笼 2 箕斗 3 翻车机 4 调车线路 2 折返式井底车场 特点 井筒或卸车设备两侧均敷设线路 一侧重车 一侧空车 空车经另外敷设的平行线路或从原线路变向返回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3 环形井底车场 1 罐笼 2 箕斗 3 翻车机 4 调车线路 特点 由井筒或卸车设备出来的空车经绕道返回 形成环形线路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双箕斗单罐笼混合井环形 折返式井底车场 环形车场实例 1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环形车场实例 2 主井双箕斗副井双罐笼双环形井底车场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车场实例 3 双箕斗单罐笼混合井折返 尽头式井底车场 2020 1 30 三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选择合理的井底车场形式和线路结构是井底车场设计中的首要问题 影响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因素很多 如 生产能力 提升容器类型 运输设备和调车方式 井筒数量及各种硐室及其布置要求 地面生产系统要求 岩石稳定性以及井筒与运输巷道的相对位置等 必须全面考虑 金属矿山一般情况主要考虑前四项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用环形折返折返尽头 总的原则 在满足生产能力的条件下 尽量使结构简单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矿山设计实例 1 02采毕业设计刘店铁矿井底车场 2020 1 30 第一节竖井井底车场 矿山设计实例 2 南铭河铁矿 80水平井底车场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斜井井底车场分类按矿车运行系统 折返式车场金属矿山 特别是中 小型矿山的斜井多用串车提升 串车提升的车场均为折返式环形车场一般适用于箕斗或胶带提升的大 中型斜井中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串车斜井与车场连接方式 旁甩式 由斜井一侧 或两侧 开掘甩车道 串车经甩车道由斜变平后进入车场 吊桥式 斜井顶板方向出车 经吊桥变平后进入车场 平车场 当斜井不再延深时 由斜井井筒直接过渡到车场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一 斜井甩车道与平车场 1 甩车道如果从左翼运输巷道来车 在调车线路1调转电机车头 将重车推进主井重车线2 再去主井空车线拉空车 空车拉至调车场线路4 调转车头将空车拉向左翼巷道 右翼来车 在调车场调头 将重车推进重车线 再去空车线直接将空车拉走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2 平车场从左翼来车 在左翼重车调车场支线1调车后 推进重车线2 电机车经绕道4进入空车线3拉空车 将空车拉到右翼空车场5 在支线6调头后 经空车线6将空车拉回左翼运输巷道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3 串车斜井井底车场各部分组成斜井甩车道 或吊桥 用它将斜井与车场连接起来 并使矿车由斜变平 一般在变平处进行摘空车挂挂车 摘挂钩段 储车场 储车场紧接摘挂段 内设空 重车储车线 调车场 机车掉头 变拉为推 绕道与各种连接线路 井筒附近的各种硐室 与甩车道相比 平车场从斜井顶板出车 钢丝绳磨损小 矿车很少吊道 提升效率高 巷道工程小 交岔处工程小 易于维护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二 斜井吊桥 矿山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斜井吊桥 既具有平车场的优点 又解决了平车场不能多阶段作业的问题 吊桥连接 矿车从顶板出车 矿车经过吊桥来往于斜井与井底车场之间 吊桥放下时 矿车可自由进入本阶段井底车场 吊桥升起时 矿车可通过本阶段沿井筒上下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1 普通吊桥 特点 工程量小 结构简单 空重车线摘挂钩在同一条线路上 增加了推车距离 提升体停止时间 难以实现矿车自动滚行 斜井与车场线路连接上 由斜变平比较急 下放材料困难 1 吊桥 2 固定吊桥 3 人行口 4 把钩房 信号硐室 5 车场道岔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2 吊桥式甩车道 1 吊桥 2 固定吊桥 3 人行口 4 把钩房 信号硐室 5 车场道岔 6 甩车道 重车通过吊桥上提 空车经过设在斜井一侧的甩车道进入储车线 消除了甩车道的缺点 保留了甩车道的优点 实现了矿车自动滚行 解决了材料的下放问题 2020 1 30 第二节斜井井底车场 3 高低差吊桥 1 吊桥 2 固定吊桥 3 人行口 4 把钩房 信号硐室 5 车场道岔 6 甩车道 7 渡线道岔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地下硐室按用途不同 地下破碎及装载硐室水泵房和水仓地下变电所地下炸药库其他服务性硐室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一 地下破碎及装载硐室1 地下破碎的应用深孔崩矿效率高 但矿石块度不均匀 不合格大块产出率高 二次破碎量显著增加 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的提高 减少二次破碎工作量 一般采用二种方法 a 优选崩矿参数 增加一次炸药消耗量 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法 降低了大块产出率 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大块的产生 b 允许有一定数量的大块产出率 在地下设置破碎硐室用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 在地下大型矿山相继采用 国外早已采用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地下破碎的优点减少二次爆破工作量 节省爆破材料 提高放矿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 减少放矿巷道中因二次爆破而产生的炮烟及矿尘 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工作安全性 经地下破碎后 块度较小 可增加箕斗的有效载重 减轻装载时的冲击力和对设备的磨损 增加生产的可靠性 有利于实现提升设备自动化 提高矿井提升能力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与地面破碎相比 地下破碎的缺点必须开凿地下破碎硐室 破碎机上部需设长溜井 储矿仓 下部需设粗碎矿仓 增加基建投资和工程量 地下破碎硐室通风防尘比较困难 需采取专门的措施 地下破碎机的管理与维修不如地面方便 地下采装运设备需与破碎机配套 才能发挥其作用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地下破碎适用条件阶段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山适于设置地下破碎站 采矿下降速度快的中小型矿山不宜设置 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或岩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 井筒采用箕斗提升 地面用索道运输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2 地下破碎站的布置形式分散旁侧式 1 运输阶段卸矿车场 2 主溜井 3 破碎硐室 4 箕斗井 每个阶段设独立破碎站 随开采阶段下降 破碎站随之迁至下部阶段 第一期井筒及溜井工程量小 建设投资快 一个破碎站只能处理一个阶段矿石 每个下降阶段都要掘进破碎硐室 总工程量大 总投资较多 适用于开采极厚矿体或缓倾斜厚矿体 阶段运输量特大 生产期长的矿山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集中旁侧式 1 运输阶段卸矿车场 2 主溜井 3 破碎硐室 4 箕斗井 几个阶段矿石通过主溜井溜放到下部阶段箕斗井旁侧的破碎站集中破碎 破碎硐室工程量较小 总投资较少 第一期井筒和溜井工程量较大 增加了矿石的提升费用 适用于多阶段同时出矿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矿体下盘集中式 个阶段矿石经矿体下盘分支溜井溜放到主溜井下的破碎硐室 破碎后的小块矿石经胶带输送机运至箕斗井旁侧的储矿仓 然后再由箕斗井提升至地表 省掉个阶段的运输设备和设施 分支溜井较多 容易产生大块堵塞事故 适用于矿体比较集中 走向长度不大 多阶段同时出矿的矿山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3 地下装载硐室 采用翻转式箕斗提升 多采用计量漏斗装矿和定点装矿 多绳提升 多采用底卸式箕斗较多 常采用计量箕斗装矿 箕斗装矿系统有两种 设有地下破碎站的矿山 多用电振或板式给矿机 经胶带输送机送入计量漏斗 然后再装入箕斗 无地下破碎站的矿山 尽量不设胶带输送机 可用板式给矿机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二 地下水泵房和水仓采用竖井 斜井 斜坡道开拓时 均需在地下设置水仓和水泵房 将矿坑水汇流至水仓并导流至水泵房吸水井中 由安设在水泵房的水泵 经敷设在水泵房 管子道 及副井中的排水管排出地表 排水系统分类 直接排水系统分段排水系统主水泵站排水系统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主水泵站阶段排水系统 2020 1 30 第三节地下硐室 三 地下变电所变电硐室长度 10米时 应有两个出口 水泵房 井线车场 变电硐室地面高出车场轨面0 5米 变电硐室与水泵房相连时 底板高出0 3米 2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