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保护技术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储层保护技术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储层保护技术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3页
储层保护技术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4页
储层保护技术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 业_海洋油气工程_ 年 级_2011_ 教学班号(课序号)_2401_ 学 号_ 姓 名_ 座位号_密 封 线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 7 页 共 7 页保护储层技术(双语)考试试卷(第一套)课程号3605003020-2401考试时间100分钟适用专业年级(方向):海洋油气工程 2011级考试方式及要求:笔试、闭卷,允许学生携带计算器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名词辨析,请说明下列各组名词的区别与联系(每小题5分,第2题用英文回答,本题共15分)1水敏、水相圈闭答:(1)区别。水敏属于化学损害,是指当与储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后,引起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迁移、堵塞,从而导致储层绝对渗透率下降的现象;水相圈闭属于物理损害,是指地层含水饱和度由超低含水饱和度到束缚水饱和度再到100%含水饱和度的过程中所引起的油/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联系。都是流体(主要是水)进入地层后造成的损害。2stress sensitivity,velocity sensitivity,sandingAnswer:(1)DifferenceFormation damage caused by different factorsStress Sensitivity caused by pressure mainly,Velocity Sensitivity caused by high-speed fluid,Sanding caused by pore structure instability(2)RelationAll these formation dam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3水锁、贾敏答:(1)区别。水锁是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过程中毛管阻力使油/气相相对渗透率降低的现象;贾敏是指非润湿相液滴或微粒对润湿相造成附加阻力使油/气相相对渗透率降低的现象。(2)联系。都与地层岩石和地层流体的润湿性有关,都是造成油/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20分)1. 常规岩心分析技术包括 XRD 、 SEM 、 铸体薄片 和 压汞测试 。2. 孔隙 和 喉道 的几何形态、大小、分布及其连通关系,称为油气层的孔隙结构。3. 压汞实验的三个关键特征参数为 排驱压力 、 中值压力 和 进汞量 。4. 钻井完井液四大类型为 水基 、 油基 、 气基 及 合成基 等。5. 油气层损害的矿场评价方法有 测井分析 、 试井分析 和 邻井对比 等。7. 油气层的潜在损害与其 岩石表面性质 、 地层流体性质 、 敏感性矿物组分 、 孔隙结构特征 性质有关,同时还受外来流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 高岭石是易发生水敏的矿物。( )2. 对于特定的油气藏,同一种作业造成地层损害的机理是可以变化的。( )3. 应用屏蔽暂堵原理设计的钻井完井液能抑制固相和液相侵入损害。( )4.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加强钻井工艺及井控,防喷、漏、卡、塌发生,降低浸泡时间。( )5. 油气层损害机理就是油气层损害的产生原因和伴随损害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6. 射孔完井中负压差越大越好。( )7. 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分析粘土矿物的种类、相对含量和产状。( )8. 孔隙连通性越差,油气层受到损害越大。( )9. 水敏性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和绿泥石/蒙皂石间层矿物。( )10. 岩石润湿性的种类包括亲水性、亲油性以及两性润湿。(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题共15分)1简述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特点?答:(1)保护油气层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并贯穿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2)保护油气层技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保护油气层技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三个结合,即微观与宏观、室内与现场、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共三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给1.5分。2解释表皮效应,并写出表皮系数公式及评价损害的标准。答:表皮效应是指实际井的各个非完善因素造成的附加压力同油层渗流阻力之比,表现为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时产生的一个压降现象。表皮系数公式如下:式中:为表皮系数,无量纲;、分别为地层有效渗透率、损害区地层渗透率,10-3m2;、分别为损害区边界半径、井底(井眼)半径,m。评价标准如下表:地层类型均质地层裂缝地层S取值000-3-3-3评价结果损害未损害强化损害未损害强化解释正确给2分,公式正确给1分,标准正确给2分。3简述屏蔽暂堵技术的要点?答:(1)测定油气层孔喉分布曲线及孔喉平均直径;(2)按1/22/3孔喉直径选择架桥粒子的颗粒尺寸,并使其在钻井液中含量大于3%;(3)按颗粒尺寸小于架桥粒子(约1/4孔喉直径)选择充填粒子,并使其在钻井液中含量大于1.5%;(4)加入可变形粒子,如磺化沥青、石蜡、树脂等,加量在1%2%,粒径与充填粒子相当。共四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全部定量数值答对给1分。五、论述题(本题共20分,第1、2题各6分,第3题8分)1简述敏感性评价实验和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的区别与联系。(6分)答题要点:(1)区别。敏感性评价实验是单因素评价实验,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是综合评价实验。(2)联系。均用渗透率作为评价指标。答对区别并简单阐述各实验要点给4分,答对联系给2分。2简述注入井与生产井损害机理的差异(6分)答题要点:(1)流体流动方向不一样;(2)注入井与生产井的主要损害类型不同;(3)注入井有物理、化学、生物损害,而生产井以物理损害为主。答对每个要点并简单阐述各给2分。3水平井与直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损害机理有何不同,并说明不同的原因。(8分)答题要点:(1)水平井入井工作液与储层接触时间更长、接触面积更大,储层损害几率更大;(2)水平井损害带在轴向上具有不均匀性、径向上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3)在工作液返排过程时,水平井损害带趾部返排压差更小,损害更难解除。答对每个要点各给2分,阐释不同的原因共给2分。六、陈述题(本题共10分)请陈述你所翻译文献的题目、作者、论文主要内容(或摘要)及结论(in English,more than 100 words)。例:Title:Modeling of mud filtrate invasion and damage zone formationAuthor:Windarto,Agus Yodi Gunawan,Pudjo Sukarno,Edy Soewono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odel to estimate the invasion depth of mud filtrate from water-based mud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ncludes the presence of mud cake layer and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Here, a linear flow system is considered. The filtration velocity and mud cake thickness model is derived from Darcy law and mass conservation. The invasion depth is obtained from mud filtrate profile in 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filtration velocity in a linear flow system depends on overbalance pressur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mud cake characteristic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density), and invasion time. Furthermore, the model is verifi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literature. The invasion depth predicted by the present model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Conclusions: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ud filtrate invasion into oil formations for a linear flow system has been presented. The model includes the presence of the mud cake layer and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The model consists of mud cake build-up model, filtration velocity model, and mud filtrate distribution model. A simple criterion to estimate the invasion radius of mud filtrate is also presented. Mud filtrate distribution model has the form a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in which the diff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