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信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信客》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信客【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把握课文内容,研读人物形象归纳人物品格。(重点) 2. 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1) 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 、山居笔记 。(2)文化苦旅: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认为,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这评价,深得其真髓。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唏嘘 ( x )( x ) 嫉妒( j )( d ) 猝然( c ) 昏厥( ju ) 吊唁( yn )文绉绉( zhu ) 焦灼( zhu ) 诘问( ji ) 伎俩( j )( ling )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突然,出乎意料。( 猝然 ) 不正当的手段。 ( 伎俩 ) 非常着急。( 焦灼 )(书)追问、责问。( 诘问 ) 贫困,受挫折。( 颠沛 ) 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 连声诺诺 )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吊唁 )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潦倒 ) 3.整体感知。 (1)课文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信客”,请在课文中划出,并批注你的感受。示例: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此处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年轻信客因支撑不下去信客职业而对老信客的歉意,同时也表现了年轻信客的善良淳朴。(2) 跳读课文,寻找信息。信客档案姓名无职业信客身体状况老犯胃病和风湿病收入情况收入微薄工作内容发散、接收信物代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等代读代写书信主要事迹为客死者料理后事为同乡遮丑最敬重的人老信客座右铭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1. 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先写老信客,意在说明信客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一是强调信客信的职业道德。老信客既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信客以指点,又用自己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使这些年轻信客迅速成长。2. 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拓展延伸】选词填空,把信客的墓志铭补充完整。三十年信客生涯,( c ),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 d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 e ),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b )。四乡敬重,( a ),立此墓碑,永作纪念。备选词语:a众口传颂 b桃李芬芳 c风尘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