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三维设计】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一知识梳理1官营手工业(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以为青铜铸造代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并存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开始日益萎缩,江南出现工场手工业(2)特点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政府直接、统一经营,资金雄厚,集中大作坊生产,产品由政府指定和调拨。技术水平:代表当时手工业技术最高水平世界地位: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补充】官府控制经营手工业的原因:获取利润;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生活需要(3)发展概况冶金业(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时期原始社会晚期商周时代西周晚期两汉时期南北朝成就冶铜技术青铜器铸造繁荣铁器高炉炼铁、炒钢技术、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灌钢法【补充】(1)青铜器生产流行于原始社会晚期至秦汉时期,夏朝是金石并用时代,春秋至秦汉由于铁器的使用,铜器数量、品种减少(2)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繁荣可从品种、铭文、规模、铸造工艺方面考虑。(3)考古发现我国人工冶铁的最早铁器属于西周晚期,冶铁所用的燃料(木炭、煤、焦炭)与动力(水力)是中国古代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制瓷业时期商朝东汉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成就原始瓷器青瓷白瓷南青北白两大系统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史实补充】(1)白瓷出现是制瓷技艺的重大突破;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陶瓷大量出口,瓷器替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2)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地方五大特色瓷窑:定窑(百瓷)、汝窑(宫廷用瓷、天青色)、哥窑(冰裂纹青瓷)、钧窑(钧红、钧紫)(3)彩釉出现导致元朝青花瓷、明朝彩瓷、清朝珐琅彩出现,元朝瓷器进入彩瓷时代。【补充】(1)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特点:历史沿革久远;地方特色鲜明;工艺不断进步;实用价值突出,早就远销海外(2)中国古代制瓷业对古代人们生活的影响:艺术品摆设提高生活品位制造生活用具满足日常需要用于交换,获取一定经济效益增加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3)中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原因:古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丝织业时期四五千年前商朝西周西汉唐朝宋朝明清成就已有丝织品有织机、多种丝织品斜纹提花织物长安东西织室丝织技术高,吸收波斯风格品种繁多,风格写实,图案生动活泼苏杭设织造局,南方丝织业鼎盛【补充】(1)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发展。(2)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绸制品主要为社会上层消费,劳动人民在丝织品消费受到经济条件限制。(3)西方称中国为china、塞里丝。(4)丝织业发展规律:原料: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长期并存发展特点: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形态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卖。民营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2)历程朝代状况春秋战国至隋唐发展摧残恢复和发展唐朝布、绢、锦等出自民间(租庸调制)两宋城乡用具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花楼机【补充】(1)明中叶以后手工业由以官营为主到民营为主的原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农业生产发展(原料);商品经济发展(市场);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劳动力)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一是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二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2)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的原因:棉花易种植,价格低廉,加工方便,保暖性好,穿着舒适(原料扩大);纺织技术革新的促进,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3)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市场因素: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需求量不大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冲击 政策限制: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 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含义:雇佣关系+商品生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赢利为目的)过程:农业、家庭手工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劳动力成商品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产生)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 基本特征: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实质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清朝前期地区和部门增多(云南采铜业、四川井盐业、台湾制糖业、陕西伐木业、北京采煤业、景德镇制瓷业、许多地方的造纸业)(区域分工)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及影响:长期领先于世界,广受欢迎和赞誉。(2)表现西汉开始:丝绸远销亚欧唐朝起:瓷器远达欧非明清:适应国外客户需要及根据欧洲订单烧制瓷器(明代烧制带有梵文和阿拉伯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影响欧洲瓷器业的兴起(3)原因:是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完美结合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流通渠道历朝馈赠手工业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二核心突破1比较我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分配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 大作坊生产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用来交纳赋税、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出售2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经营方式官府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明中后期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劳动力官奴婢、刑徒、民间工匠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和作坊主自身及部分雇工;明朝中后期大规模雇佣工人生产技术最高较低产品流向满足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家庭消费和投放市场,进行商品生产历史作用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大,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一方面巩固了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并在明朝中后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1)部门与分工: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2)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3)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4)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5)分布: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6)关系: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受到农业生产制约(7)地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4如何区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 对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分,我们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去分析,最根本的是考查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基本单位。手工作坊拥有私人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的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再同一工场主指挥下的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其规模、分工与技术均比手工作坊进步,更重要的是生产组织形式与手工作坊有本质区别,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厂:泛指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企业。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官营手工业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劣势:原料、场地官府提供,产品回收,增加政府开支,不入市场,缺乏竞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大技术革新局限为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带有封闭性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6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因(1)政治:政府重视(2)经济:农业发展、经济作物推广提供原料农业发展提供市场商业繁荣的刺激政府统一经营管理(3)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7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革新,中国古代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确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未实现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原因何在?(1)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2)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压迫和束缚,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民间手工业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技术难以交流提高。(4)统治者限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阻碍生产力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与研制。8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特点、发展缓慢的原因、历史地位及启示(1)条件: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原材料)手工业生产发达:明中叶以后许多行业生产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一批熟练工人商业活跃: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工商业市镇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区域性商帮出现,对外贸易发展。基本条件:有充足资金的作坊主或商人,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力。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直接原因)封建土地经营方式的(2)途径: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苏州、杭州的机房出现属于此类,“机户出资,机户出力”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松江暑袜店经营模式属于此类。两者不同的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属于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在于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3)特点:行业和区域:江南丝织业 表现: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程度: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发展缓慢。没有经历资本积累过程,受农业、手工业制约影响较严重。(4)发展缓慢的原因:经济:A自然经济的抵制和束缚: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市场和劳动力;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置地、消费,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限制市场和生产规模,阻碍商品经济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收购、苛税盘剥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对外贸易、阻碍了生产规模、资本和市场的扩大文化: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自给自足的思想,阻碍了进取意识和资本的扩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5)地位: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但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稀疏而微弱。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6)启示国家在政策上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不能闭关锁国国家在政治上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潮流,适当调整政治、经济制度,不能故步自封国家在思想上要具有开放意识和包容性,要积极吸取别国的长处,不能夜郎自大9比较中西资本主义萌芽西方中国政策重商主义重农抑商资本资本原始积累投资土地市场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殖民扩张)国内市场狭小,农民购买力底,闭关政策丧失海外市场技术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技发展没有出现近代科技三易错知识点1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2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3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古代手工业并存三种经营形态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商品化、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中民营手工业虽然发展条件受政府政策的制约。规模小,但其生产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带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因此从长远看,该生产经营形态最具有生命力。四考情分析(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突出成就;(2)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特点;(3)明清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五试题精练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先冶炼的金属是铁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C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3.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D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的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B. C. D.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AA.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由官府垄断B.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C.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D.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5.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A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6.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A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不容易推广技术工艺容易失传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 B. C. D.7.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D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8.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D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9.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件青铜器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 B ) 司母戊鼎 战国铜戈 编钟 四羊方尊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C礼器和酒器D兵器和农具10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C ) A看到有青花瓷器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11“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元代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家马祖常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1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A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 B C D13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D A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邢窑白瓷最富盛名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C明代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 D清代我国发明青花瓷1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C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5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下列内容中不可能出自该书的是BA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人们烧出成熟的青瓷C丝绸之路开辟 D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16我国冶铜技术的掌握,最迟不晚于D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新石器时代早期 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17.下列关于我国使用和冶炼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铸铁的国家 B.春秋晚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器C.南北朝时发明了先进的灌钢法 D.明朝开始用焦炭冶铁18.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华时期是在B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代 C.秦汉时代 D.魏晋南北朝时期19.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关于“青铜时代”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DA.司母戊鼎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B.商周时代有大量青铜器农具C.商时出现大量青铜铭文 D.广汉三星堆大型青铜铸像是该时代青铜艺术的杰作20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C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 B. C. D.21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和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CA.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古代的人们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22.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能制青瓷、白瓷唐时生产三彩陶器,为后来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元代能制造青花瓷A. B. C. D.2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DA.早在西汉时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24(2010年江苏卷)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D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解析】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正确答案为D。25(2010年安徽卷)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CA B C D【解析】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26(2010年重庆卷)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7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DA白瓷的烧制 B青瓷的烧制 C青花瓷的烧制 D彩瓷的烧制【解析】白瓷已知最早在东汉已有出现,南北朝技术基本成熟,唐代邢窑、景德镇的白瓷制作十分精美;青瓷已知最早出现在商周,东汉晚期青瓷制作已有较高水平;青花瓷在唐代已有出现,成熟于元代,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明清时期瓷器制作中彩瓷达到较高成就。28明朝中叶以后,在纺织业出现的新现象是DA纺织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官营手工作坊产品精美C丝织品远销国外 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 注意本题中强调的“新”现象。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西汉时期,丝织品即已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的美誉,C项错误。29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材料二:行于九城,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海樽山俎,咸萃于斯,盖以山国之险,兼都会之雄也。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其不趋之如骛.材料三: 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江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景德镇以及景德镇瓷器的有关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1)景德镇因宋景德年间承造进贡御用瓷器而知名(2)景德镇的兴起与当地的瓷土资源有密切的关系(3)景德镇到明代,已有瓷都之名,四方瓷器工匠纷纷集中于此(4)景德镇瓷器业发展到明代,为全国之冠,享誉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所造,皆不能与之比拟.(5)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我国古代手工业也不断进步,形成了以景德镇等为代表的一批手工业专业生产区域。30(09年江苏卷)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清远市广佛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东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浩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东方食品投资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招聘94名专业人员(第十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培训安全知识课件
- 结肠癌肝转移护理查房课件
- 口腔预防保健课件
- 手机行业售后管理制度
- 肇庆端州正西社区评估报告
- 朝天椒栽培技术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首次执行衔接问题-行政
- 斯蒂芬金英语介绍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8332-2008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