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DH环间互通结构下.doc_第1页
关于SDH环间互通结构下.doc_第2页
关于SDH环间互通结构下.doc_第3页
关于SDH环间互通结构下.doc_第4页
关于SDH环间互通结构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1 关于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 业务组织的一些考虑 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赵敬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信分公司传输维护中心 王强 摘摘 要要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扩大 现有传送网网络组织结构越来越复 杂 在以环网组织结构为主的省内 本地传送网中 多环间互连互通的情况已非 常普遍 两个 SDH 环网之间相交 多点互连 的例子很多 如何在 SDH 环间互通结 构下进行业务组织 以满足业务和用户的要求 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 文将围绕此问题 并结合在华为公司所做的互通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关键词 SDH 环 互通 结构 节点 相交 保护 可靠性 组织 前 言 目前 SDH 环网结构已经在我国传送 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尤以省内 本地层面居多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规 模的扩大 现有传送网网络组织结构越来 越复杂 在以环网组织结构为主的省内 本地传送网中 多环间互连互通的情况已 非常普遍 两个 SDH 环网之间相交 多点 互连 的例子很多 一般来讲 SDH 环网具 有自愈保护功能 能够在线路 部分节点 发生故障时对环内承载业务起到一定的保 护恢复作用 但当一个端到端的业务需要 跨接多个环网结构时 传送的安全可靠性 就要由多个结构共同来保障 并且根据该 业务的重要性 各环网之间可能还需相互 配合 以提高其抗多类故障的能力 如何 在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进行业务组织 以 满足业务和用户的要求 是我们在这里关 心的主要问题 在下面的内容中 我们将 围绕此问题 并结合我们在华为公司所做 的互通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1 SDH 环间互通的目标及结构分类 首先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 ITU T 建议 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关于 SDH 环间互通的 一些描述 1 1 SDH 环间互通的定义及目标 环间互通环间互通 ring interworking 是指两 个环通过两个节点互连的的一种网络拓朴 结构 参见图 1 运行过程中同一环的两个 图 1 环间互通的一般情况 此图取自文献 1 Figure 1 G 842 Generalized ring interworking A Z RA TA R12 T12 T11 R11 T1524330 96 Failure free state from perspective of top ring R11 R12 TA RA T11 or T 12 T11 T 12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2 互通节点任一个失效都不会丢失任何互通互通 业务业务 在这里所提到的互通业务互通业务 也可称 为双汇接业务双汇接业务 dual hubbed traffic 该业 务被送往两个互通节点 任何一个互通节 点失效都不应影响业务的畅通 在 SDH 环间互通的组织过程中 需要 考虑以下因素 参见文献 1 2 1 满足端到端业务的可用性要求 2 业务传送需要具备抵抗多种失效 事件的能力 3 业务和网络组织需综合考虑实现 的复杂性和成本 SDH 环间互通的目标 参见文献 1 2 是 1 如果两个环各自有一个以上节点 互连时 则互连节点中任意一个节点的失 效不应导致互通业务的丢失 2 互通环之间应避免保护倒换的传 播 3 环应能在多个节点下业务 电路 即工作业务可在一个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节点下路而不会影响双汇接业务 或任何其 它业务 恢复的能力 4 环的互连可以在多个环之间发生 所有类似的两种环类型之间的互通 其互 连接口的边界应是相同的 由以上的定义及目标 我们不难得出 SDH 环间互通组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根据业务特性 组网结构和设备配置 等情况 在互通节点对互通业务进行合理 在互通节点对互通业务进行合理 正确地指配正确地指配 provisioning 以满足业务和 用户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1 2 SDH 环间互通结构的分类 SDH 环间互通结构的分类与环类型 互通节点设备配置 业务特性等多种因素 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环类型的角度看 SDH 环间互通结 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组合 1 SNCP 环 SNCP 环 2 MSP 环 MSP 环 3 MSP 环 SNCP 环 从互通节点设备配置的角度 SDH 环 间互通结构又可细分成以下几类 1 每个 SDH 环的互通节点都配置独 立的传输设备 不同环的互通节点的互连 是通过互通支路来实现的 参见图 2 示例 A 2 两个 SDH 环在同一互连位置上共 享同一套传输设备 业务对不同环的跨接 是通过互通节点设备内部的交叉连接矩阵 来完成的 每个 SDH 环在两个互通节点间 都使用独立的系统资源实现互连 与另一 环无关 参见图 2 示例 B 3 两个SDH 环在同一互连位置上共 享同一套传输设备 业务对不同环的跨接是 通过互通节点设备内部的交叉连接矩阵来完 成的 两个SDH 环在两个互通节点间共享 同一系统资源实现互连 参见示例C 文献 3 图 2 SDH 环间互通结构设备配置示意图 从业务特性角度考虑 SDH 环间互通 结构对承载业务的不同指配将影响到业务 传送的可靠性 需要明确的是 跨环业务跨环业务 不一定是互通业务不一定是互通业务 双汇接业务双汇接业务 互通业务 互通业务 双汇接业务双汇接业务 也不一定是跨环业务也不一定是跨环业务 具体来 说 Z 环 2 A B C 环 1 A B C 环 1 Y X Z 环 2 Z 环 2 A B C 环 1 示例 A 示例 B 示例 C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3 1 跨环业务若仅从一个互通节点实 现不同环的跨接 那么当此互通节点发生 故障时 此业务将中断 显然它不是我们 所说的互通业务 双汇接业务 只有跨环业 务被送往两个互通节点 并且按照相关建 议和要求进行合理正确的指配 如华为公司 所说的 SNCP 业务保护对 才能保证在任 何一个互通节点失效时都不应影响业务的 畅通 此时这个跨环业务可称为互通业务 双汇接业务 2 一般地 环内业务传送的安全可 靠性由承载该业务的环独自承担 与其它 环网结构无关 但若某环内业务的优先级 比较高 用户对安全可靠性比较敏感 在 无其它有效手段可利用的情况下 SDH 环 间互通结构可以为此业务提供跨环保护 该业务需送往两个互通节点 并且按照相 关建议和要求进行合理正确的指配 在这 种情况下 我们认为该业务仍可称为互通 业务 双汇接业务 我们将在下面的互通实验描述中详细 介绍以上跨环业务和环内业务的指配 通过以上对 SDH 环间互通结构的分类 与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SDH 环间互通结构和互通业务是一个有机环间互通结构和互通业务是一个有机 的结合体 的结合体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 我们不能抛开互通业务来单独 讨论 SDH 环间互通结构 也不应仅讨论互 通业务而不谈 SDH 环间互通结构 在下面 的内容中 我们将根据在华为公司所做的 互通实验结果进一步地加以说明 2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组织 为了实现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跨环业 务的组织和验证此结构下业务抵抗故障的 能力 我们利用华为公司设备搭建了两环 一链的组网结构 参见图 3 NE6 10G MADM NE14 2500 2M 误码仪 NE5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5 2500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图 例 10G MADM OptiX 10G STM 64 MADM 2500 OptiX 2500 STM 16 MADM 6 SL64 6代表板位号 SL64代表单板类型 SL64 STM 64光接口板 10G MADM SL16 STM 16光接口板 10G MADM S16 STM 16光接口板 2500 PQ1 63 E1电接口板 2500 环1 环2 说 明 1 NE3 NE5和NE6构成SDH 10G环 命名为环1 环1路由为 NE5 NE6 NE3 NE5 2 NE3 NE6和NE14构成SDH 2 5G环 命名为环2 环2路由为 NE14 NE3 NE6 NE14 3 NE5和NE15构成SDH 2 5G链 命名为链1 4 NE15和NE14间配置1个2M传输通道 占用VC 4的第3个时隙 NE15相关 时隙挂2M误码仪进行信号检测 NE14相关时隙硬环回 图 3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组织实验组网结构示意图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3 正如图 3 所示 实验中采用五套华为 公司的 SDH 节点设备 其中 10G MADM 设备三套 分别是 NE3 NE5 NE6 2 5G MADM 设备两套 分别是 NE14 NE15 另外还使用一套 2M 误码分析仪 以便进行信号模拟与检测 基于以上传输设备和一定数量的光纤 我们组织了以下 SDH 环间互通结构 1 环 1 SDH 10G 自愈环 由 NE3 NE5 NE6 构成 环 1 物理路由为 NE5 NE6 NE3 NE5 2 环 2 SDH 2 5G 自愈环 由 NE3 NE6 NE14 构成 环 2 物理路由为 NE14 NE3 NE6 NE14 3 环 1 和环 2 通过 NE3 和 NE6 实现 SDH 环间互通 两环在互通节点共享同一 套传输设备 两环在 NE3 NE6 共享交叉连 接矩阵 每个环在两个互通节点间拥有独 立的系统资源 环 1 拥有 NE3 5 SL64 至 NE6 16 SL64 系统 环 2 拥有 NE3 7 SL64 至 NE6 5 SL64 系统 为了建立一个端到端的业务 我们又 组织了一条 SDH 2 5G 链 NE5 NE15 我 们在 NE14 与 NE15 间建立一条 2M 端到端 的传输通道 在 NE14 的支路侧 1 PQ1 单 板的第 3 个 2M 槽位 进行硬环回 在 NE15 的支路侧 2 PQ1 单板的第 3 个 2M 槽 位 挂 2M 误码分析仪进行信号模拟与检测 显然 此 2M 通道属于跨环业务 下面我 们将针对不同的环间互通结构进行跨环业 务的组织 2 1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 组织 若将环 1 和环 2 都定义成 SNCP 环 则以上组网结构将演变成两 SNCP 环环间 互通结构 在此结构下互通业务的组织 ITU T 建议 文献 1 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文献 2 都有描述 详见图 4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我们遵循 相关建议和标准的原理和思想进行业务的 组织 但由于图 4 中所示的环间互通结构 与我们实验中所采用的组网结构有所不同 如互通节点设备的配置 互通业务传送路 由的选择 图 4 为一致性路由 即正常情况 下工作业务的收发两方向物理路由完全相 同 而华为公司在设备中定义的是东发西 收 属非一致路由 即正常情况下工作业 务的收发两方向物理路由不一致 但沿同 一时针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 等 在实验 中互通业务的指配 详见图 5 与图 4 又有所 区别 前者比后者简化了互通支路和部分 连接 图 4 SNCP 环环间互通结构组织示意图 此图取自文献 1 Figure 17 G 842 SNCP ring interworking architecture Path selector SNC proctection ring SNC proctection ring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5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SNCP 环2 SNC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图 5 SNCP 环 SNCP 环互通实验跨环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在业务组织过程中 我 们定义 1 环 1 逆时针方向为 主环 即 NE5 NE6 NE3 NE5 顺时针方向为备环 即 NE5 NE3 NE6 NE5 正常情 况下工作业务从主环上选收 2 环 2 逆时针方向为主环 即 NE14 NE3 NE6 NE14 顺时针方向为备环 即 NE14 NE6 NE3 NE14 正常 情况下工作业务从主环上选 收 针对图 5 的 SDH 环间互通结构和互 通业务 我们进行了故障模拟测试 设置 相应的互通节点故障和线路故障 从 2M 误码分析仪上观察 业务信号基本上能够 保证畅通 达到了预期的组网目的 基于此种组网结构和业务组织实验 归纳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 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1 SNCP 环需要指定主 备环方向环需要指定主 备环方向 例如 若指定逆时针方向为主环方向 则顺时针 方向为备环方向 业务组织将主要参照此 定义 2 正常情况下 业务终端点对互通业务业务终端点对互通业务 进行双发进行双发 主 备环主 备环 选收选收 主环主环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 3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出环前在互通互通业务出环前在互通 节点进行双发节点进行双发 下路侧 继续传送至另一互下路侧 继续传送至另一互 通点方向侧通点方向侧 选收选收 主环主环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 4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入环后在互通互通业务入环后在互通 节点不进行任何处理 分别沿着远离另一节点不进行任何处理 分别沿着远离另一 互通节点方向传送直至业务终端点 互通节点方向传送直至业务终端点 这些要点不仅适用于实验组网结构 也适于华为公司其它设备配置情况下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的 组织 但请注意 不适用于图不适用于图 4 所示所示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的组织环间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的组织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互通业务的组织 我们在前面也谈到过 在 SDH 环间互通结 构下 跨环业务不一定是互通业务 非互 通业务的组织见图 6 从图 6 可以看出 非互通业务仅从一 个互通节点实现不同环的跨接 另一个互 通节点仅进行业务转接 当主互通节点发 生故障时 此跨环业务将随之中断 比较 图 6 与图 5 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两者差两者差 别就在于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别就在于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而与环间互通结构无关而与环间互通结构无关 换句话说 即使 构建了 SDH 环间互通结构 也不能代表所 有的跨环业务都能抵抗互通节点失效 而 要实现业务抗互通节点失效的能力 就必 须进行相应合理 正确的业务指配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6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SNCP 环2 SNC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图 6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跨环业务 非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2 2 MS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组织 2 针对 NE14 与 NE15 间的 2M 端到端的传输通道 环 2 选择 NE3 为主互通节点 primary node NE6 为辅互通节点 secondary node 针对图 8 的 SDH 环间互通结 构和互通业务 进行故障模拟测 试 设置相应的互通节点故障和 线路故障 从 2M 误码分析仪上观 察 业务信号基本上能够保证畅 通 达到了预期的组网目的 基于此种组网结构和业务组 织实验 我们归纳了 MS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 互 通业务 组织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若将环 1 和环 2 都定义成 MSP 环 则 以上组网结构将演变成两 MSP 环环间互通 结构 在此结构下互通业务的组织 ITU T 建议 文献 1 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文献 2 都有描述 详见图 7 我们遵循相关建议和标准的原理和思想 进行业务的组织 在实验中互通业务的指配 详见图 8 与图 7 有所区别 前者比后者简 化了互通支路和部分连接 MSP 环的互通业务需要指定主 辅互 通节点 通常主互通节点是在环内离业务终主互通节点是在环内离业务终 端节点最近端节点最近 两者之间环节点数最少两者之间环节点数最少 的一个的一个 互通节点 与环的方向无关互通节点 与环的方向无关 由此我们也可 以看出 主 辅互通节点的属性与跨环业务 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互通业务所选取的不同的互通业务所选取的 主 辅互通节点也会有所不同主 辅互通节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业务组织过程中 我们定义 1 针对 NE14 与 NE15 间的 2M 端到端的传 输通道 环 1 选择 NE3 为主互通节点 primary node NE6 为辅互通节点 secondary node P S P S SS SS MS shared protection ring MS shared protection ring P Primary node S Secondary node S Service Selector SS 图 7 MSP 环环间互通结构组织示意图 此图取自文献 1 Figure 10 G 842 R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two MS shared protection rings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7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MSP 环2 MS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互通点辅互通点 图 8 MSP 环 MSP 环互通实验跨环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MSP 环2 MS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互通点辅互通点 图 9 MS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跨环业务 非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MSP 环需要针对互通业务指定主 辅互通节点环需要针对互通业务指定主 辅互通节点 互 通节点的属性是随互通业务而定的 不同的互通业务可 能有不同的主 辅互通节点 业务组织将主要参照此定 义 正常情况下 业务终端点业务终端点 对互通业务进行双向对互通业务进行双向 支路侧与支路侧与 去往主互通节点方向侧之间去往主互通节点方向侧之间 业业 务指配务指配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出环互通业务出环 前在主互通节点进行双发前在主互通节点进行双发 下路下路 侧 继续传送至辅互通节点方侧 继续传送至辅互通节点方 向侧向侧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在辅互通节点进行双互通业务在辅互通节点进行双 向穿通向穿通 支路侧与去往主互通节支路侧与去往主互通节 点方向侧点方向侧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入环互通业务入环 后在主互通节点进行选收后在主互通节点进行选收 上路上路 侧侧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这些要点不仅适用 于实验组网结构 也适于华为 公司其它设备配置情况下 MS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务 的组织 请注意 同样适用于图 7 所示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跨 环业务的组织 以上讨论的是互通业务的 组织 非互通业务的组织见图 9 从图 9 可以看出 非互通业务 仅从一个互通节点实现不同环 的跨接 另一个互通节点不进 行任何处理 当主互通节点发 生故障时 此跨环业务将随之 中断 比较图 9 与图 8 可以很 直观地看出 两者差别就在于两者差别就在于 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而与环间互通结构无关而与环间互通结构无关 2 3 MS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 下跨 环业务组织 若将环 1 定义成 MSP 环 环 2 定义成 SNCP 环 则以上 组网将结构演变成 MSP 环与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8 SNCP 环环间互通结构 在此结构下互通业务的组织 ITU T 建议 文献 1 和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文献 2 都有 描述 详见图 10 我们遵循相关建议和标准的原理和思想进行业务的 组织 在实验中互通业务的指配 详见图 11 与图 10 有 所区别 前者比后者简化了互通支路和部分连接 业务指配 为什么 难道实验配 置错了 实验并没有错 其实这 个问题与我们在组网结构中两环 互通节点共享传输设备有关 如 果按照图10 原理图所示 图11 中 NE3 还缺少 4 SL16 发往7 SL16 的单向业务 7 SL16 发 往 6 SL64 的单向业务 但由于 环间互通节点采用MADM 设备 配置 节省了互通支路 从而造 成 6 SL64 板出现3 选 1 4 SL16 发往6 SL64 的单向业务 7 SL16 发往6 SL64 的单向业务 5 SL64 发往6 SL64 的单向业务 从这三路业务信号中选择一路传 送至NE5 情况 在实际配置过 程中无法实现 因此将NE3 中 7 SL16 的收发信 号都省略掉 与之相应地 NE6 参考NE3 配置省略掉了 6 SL16 发往5 SL16 的单向业务 5 SL16 发往16 SL64 的单向 业务 图 10 MSP 环与高阶 SNCP 环环间互通结构组织示意图 此图取自文献 1 Figure 11 G 842 R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an MS shared protec tion ring and a HO SNCP ring 在业务组织过程中 我们定义 1 针对 NE14 与 NE15 间的 2M 端到端的传输通道 环 1 选择 NE3 为主互通节点 primary node NE6 为辅互通节点 secondary node 2 环 2 顺时针方向为主环 即 NE14 NE6 NE3 NE14 逆时针方向为备环 即 NE14 NE3 NE6 NE14 正常情况下工作业务从主环上选收 从图 11 上看 互通业务在环 2 SNCP 环 的两个互 通节点上并未进行下路和继续传送 drop and continue 正常情况下 简化后的 NE3 中 6 SL64 板选收 4 SL16 板发来的业务信号 似乎 与前面提到的 SNCP 环互通要 点 正常情况下 互通业务出 环前在互通节点进行双发 下路 侧 继续传送至另一互通点方 向侧 选收 主环 业务指配 不一致 为什么 这个问题仍 旧与我们在组网结构中两环互 通节点共享传输设备有关 这 里存在一个概念混淆 其实这 个选收并不是 SNCP 环上的选 收 而是 MSP 环上的选收 SS PS PS PS SNC protection ring MS shared protection ring P Primary node S Secondory node Service Selector Path Selector SS PS P S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9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MSP 环2 SNC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互通点辅互通点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图 11 MSP 环 SNCP 环互通实验跨环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2M 误码仪 6 SL64 15 SL64 5 SL64 16 SL64 6 SL64 5 SL64 16 SL16 5 SL16 5 S16 6 SL16 6 S16 7 SL16 4 SL16 1 PQ1 5 S16 2 PQ1 环1 MSP 环2 SNCP NE15 2500 NE5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3 10G MADM NE14 2500 主互通点辅互通点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图 12 MS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跨环业务 非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由于环 2 SNCP 环 在 NE3 NE6 并未对互通业务进行 下路和继续传送 drop and continue 业务指配 因此环 2 SNCP 环 在 NE3 对互通业务 也不存在选收问题 来自 4 SL16 的业务信号被直接送入环 1 MSP 环 环 1 MSP 环 在 NE3 针对从主互通节点 NE3 入环侧 4 SL16 发来的信号和 从辅互通节点 NE6 方向侧 5 SL16 发来的信号进行选收 根据 MSP 环互通要点 应选 收 4 SL16 发来的信号作为工 作信号 因此 NE3 中 6 SL64 板选收 4 SL16 板发来的业务 信号是正确的 针对图 11 的 SDH 环间互 通结构和互通业务 我们进行 了故障模拟测试 设置相应的 互通节点故障和线路故障 从 2M 误码分析仪上观察 业务 信号基本上能够保证畅通 达 到了预期的组网目的 基于此种组网结构和业务 组织实验 我们认为 MS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跨环业 务 互通业务 组织完全可以参 照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 和 MS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的 要点 综合利用 以上是讨论互通业务组织 非互通业务的组织见图12 从图12 可以看出 非互 通业务仅从一个互通节点实现 不同环的跨接 另一个互通节 点仅进行业务转接 当主互通 节点发生故障时 此跨环业务 将随之中断 比较图12 与图 11 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两两者者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10 差别就在差别就在 于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而与环于互通节点对跨环业务的指配上 而与环 间互通结构无关间互通结构无关 综上所述 通过三个不同结构的互通实 验进行跨环业务指配 并对其抗多种失效事 件的能力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 在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对跨环业务进行合 理 正确地业务指配是十分重要的 3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组织 为了实现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环内业 务的组织和验证此结构下业务抵抗故障的 能力 我们利用华为公司设备搭建了两个 环的组网结构 参见图 13 正如图 13 所示 实验中采用五套华为 公司的 SDH 节点设备 其中 10G MADM 设备三套 分别是 NE3 NE5 NE6 2 5G MADM 设备两套 分别是 NE14 NE15 另外还使用一套 2M 误码分析仪 以便进行信号模拟与检测 基于以上传输设备和一定数量的光纤 我们组织了以下 SDH 环间互通结构 1 环 1 SDH 2 5G 自愈环 由 NE3 NE6 NE14 和 NE15 构成 环 1 物 理路由为 NE14 NE3 NE6 NE15 NE14 2 环 2 SDH 10G 自愈环 由 NE3 NE5 NE6 构成 环 2 物理路由为 NE5 NE6 NE3 NE5 3 环 1 和环 2 通过 NE3 和 NE6 实现 SDH 环间互通 两环在互通节点共享同一 套传输设备 两环在 NE3 NE6 共享交叉连 接矩阵 两个两个 SDHSDH 环在两个互通节点间共环在两个互通节点间共 享同一系统资源实现互连享同一系统资源实现互连 环 1 环 2 共享 NE3 5 SL64 至 NE6 16 SL64 系统 NE3 10G MADM NE5 10G MADM 2M 误码仪 NE6 10G MADM NE14 2500 4 SL16 5 SL64 6 SL16 16 SL64 6 SL64 6 SL64 5 SL64 15 SL64 5 S16 1 PQ1 图 例 10G MADM OptiX 10G STM 64 MADM 2500 OptiX 2500 STM 16 MADM 6 SL64 6代表板位号 SL64代表单板类型 SL64 STM 64光接口板 10G MADM SL16 STM 16光接口板 10G MADM S16 STM 16光接口板 2500 PQ1 63 E1电接口板 2500 环1 环2 说 明 1 NE3 NE6 NE14和NE15构成SDH 2 5G环 命名为环1 环1路由为 NE14 NE3 NE6 NE15 NE14 2 NE3 NE5和NE6构成SDH 10G环 命名为环2 环2路由为 NE5 NE6 NE3 NE5 3 NE14和NE15间配置1个2M传输通道 占用 VC 4的第3个时隙 NE14相关时隙挂2M误 码仪进行信号检测 NE15相关时隙硬环回 4 NE14 NE15的2M通道属于环1的环内业务 要求进行跨环保护 即当NE14 NE15 NE3 NE6两个光缆段同时发生故障时 NE14 NE15的2M通道不中断 NE15 2500 5 S16 6 S166 S16 2 PQ1 图 13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组织实验组网结构示意图 我们在 NE14 与 NE15 间建立一条 2M 端到端的传输通道 在 NE15 的支路侧 1 PQ1 单板的第 3 个 2M 槽位 进行硬环回 在 NE14 的支路侧 2 PQ1 单板的第 3 个 2M 槽位 挂 2M 误码分析仪进行信号模拟与检 测 显然 此 2M 通道属于环内业务 下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11 面我们将针对不同的环间互通结构进行环 内业务的组织 一般地 环内业务传送的安全可靠性 由承载该业务的环独自承担 与其它环网 结构无关 但若某环内业务的优先级比较 高 用户对安全可靠性比较敏感 在无其 它有效手段可利用的情况下 SDH 环间互 通结构可以为此业务提供跨环保护 该业 务需送往两个互通节点 并且按照相关建 议和要求进行合理正确的指配 在这种情 况下 我们认为该业务仍可称为互通业务 双汇接业务 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进一步 说明环内业务在 SDH 环间互通结构下如何 进行跨环保护的 3 1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 组织 若将环 1 环 2 都定义成 SNCP 环 则以上组网结构将演变成两 SNCP 环环间 互通结构 在此结构下环内业务 互通业务 除在环内传送外 还将被送往两个互通节 点 由此跨接至另一个环内 从而实现跨 环保护 详见图 14 在业务组织过程中 我们定义 1 环 1 逆时针方向为主环 即 NE14 NE3 NE6 NE15 NE14 顺时针方向 为备环 即 NE14 NE15 NE6 NE3 NE14 正常情况下工作业务从主环上选收 2 环 2 逆时针方向为主环 即 NE5 NE6 NE3 NE5 顺时针方向为备环 即 NE5 NE3 NE6 NE5 正常情况下工作业务 从主环上选收 针对图14 的 SDH 环间互通结构和互通 业务 我们进行了故障模拟测试 设置单 处 线路故障及多处线路故障 如 NE14 NE15 NE3 NE6 两段同时发生故障 从 2M 误码分析仪上观察 业务信号 基本上能 够保证畅通 达到了预期的组网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 图 14 为互通实验的 真实记录 当时仅注重于达到实验目的 并未充分考虑 现在重新分析图 14 的业务 指配 感觉有些连接是不需要的 如 NE3 中 6 SL64 板与 5 SL64 板间的双向业务 连接 就可以去掉 NE6 中 16 SL64 板 与 15 SL64 板间的双向业务连接 也可以 去掉 修正后业务配置参见图 15 基于此种组网结构和业务组织实验 认 为 SNCP 环 SNCP 环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可以归纳成两个要点 1 在互通业务所属环的互通节点为 互通业务进行双发双发 本环 出环本环 出环 选收选收 本环本环 业务指配业务指配 2 在另一环上的非互通节点为互通 业务进行双向穿通双向穿通 两个群路侧之间两个群路侧之间 业务指业务指 配配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要点是基于两 SNCP 环在互通节点间共享同一系统资源 这个前提条件提出的 换句话说 如果互 通节点间两环分别使用独立的系统资源 则业务指配将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见图 5 3 2 SNC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组 织 若将环 1 定义成 SNCP 环 环 2 定义 成 MSP 环 则以上组网结构将演变成 SNCP 环与 MSP 环环间互通结构 在此结 构下环内业务 互通业务 除在环内传送外 还将被送往两个互通节点 由此跨接至另一 个环内 从而实现跨环保护 详见图 16 在业务组织过程中 我们定义 1 环 1 逆时针方向为主环 即 E14 NE3 NE6 NE15 NE14 顺时针方向为备环 即 NE14 NE15 NE6 NE3 NE14 正常情况 下工作业务从主环上选收 2 针对 NE14 与 NE15 间的 2M 端到 端的传输通道 环 2 选择 NE3 为主互通节 点 primary node NE6 为辅互通节点 邮电规划 2003 年第 5 期 理论探讨 12 secondary node 2M 误码仪 4 SL16 5 SL64 6 SL16 16 SL64 6 SL64 6 SL64 5 SL64 15 SL64 5 S16 1 PQ1 环1 SNCP 环2 SNCP 5 S16 6 S166 S16 2 PQ1 NE14 2500 NE15 2500 NE3 10G MADM NE6 10G MADM NE5 10G MADM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主环 备环 针对图 16 的 SDH 环间互 通结构和互通业务 我们进行 了故障模拟测试 设置单处线 路故障及多处线路故障 如 NE14 NE15 NE3 NE6 两段同 时发生故障 从 2M 误码分析 仪上观察 业务信号基本上能 够保证畅通 达到了预期的组 网目的 基于此种组网结构和业务 组织实验 我们认为 SNCP 环 MSP 环互通结构下环内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可以归纳成两 个要点 图 14 SNCP 环 SNCP 环互通实验环内业务 互通业务 组织示意图 2M 误码仪 4 SL16 5 SL64 6 SL16 16 SL64 6 SL64 6 SL64 5 SL64 15 SL64 5 S16 1 PQ1 环1 SNCP 环2 SNCP 5 S16 6 S166 S16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