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大海呢? 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板书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问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物理变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问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发了 师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师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投影生活现象(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问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汽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 问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投影交流共享(课本30页) 生同意 师下面请大家分别举例证明小明的观点 板书分子很小 生小的看不见,摸不着 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板书分子间有间隔 问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00ml大豆,100ml小米(展示)如果把二者混合在一起,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生等于;不等于 师演示(充分混匀) 小于200ml 问为什么? 生黄豆与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与小米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思考: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生小于200ml(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再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 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分子间有间隔,并且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板书分子在不断运动 生墙内开花墙外香;打开酒瓶可以闻到酒香 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一杯热水,加入品红中 生解释原因 板书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小结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 1、水: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 2、分子的特征 分子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作业课本30页 活动天地和在线测试 教学反思分子的特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将教学起点定位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课时 水的净化一、教学目的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二、重点: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复习提问: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由什么微粒构成的?新授:提问:什么地方存在水?学生思考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提问:有没有同学看到黄河?(电视上也行)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答:很浑提问:能不能说一下原因?学生: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提问:那么你说黄河水是纯净物还产混合物呢?学生:是混合物提问:捧起一捧海水是否是清澈透明的?尝一下是什么味道?为什么?学生:是,是咸的。因为含有食盐提问:那么,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是混合物。总结:自然界的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象泥沙这样不溶性杂质还有象食盐这样可溶性的杂质,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如何除去这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这就是水的净化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怎样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请同学们看书参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总结一下可以采取哪些操作来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 一、不溶性杂质的净化1 沉淀 演示实验:观察混浊的水的静置,并比较颗粒大的和小的沉淀的快慢,从而得出加絮凝剂的作用:使小的颗粒凝聚成大的颗粒,加快沉淀。2 过滤 :我为什么能从教室出去,再进来?拖拉机能进来吗?为什么?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3 吸附:衣服可以吸有很多灰尘,还可以吸收异味。是什么变化?哪个同学家使用净水器?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问题:上述操作哪个净化效果最好?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经是澄清透明的了,这些水是纯净的吗? 学生答:不是,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二、可溶性杂质的净化 提问: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喝矿泉水好呢?还是喝纯净水好呢?为什么? 学生答:矿泉水。因为矿泉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 总结:这就是说,水中的这些可溶性杂质有些对我们来说是有益是,这些不需要除去。但有两类可溶性的化合物,如果水中含得太多,将会对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多麻烦,请同学们找出来看是哪两类化合物?这样的水叫什么水? 学生答:钙的化合物、镁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问: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请同学们看书。 提问:你能鉴别硬水和软水吗? 学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软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软化:有哪此操作? 学生答:煮沸水 蒸馏 提问:在家里做饭时,开锅时,如果你掀开锅盖,你能看到锅盖上有什么?怎么来的?你能说一下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提问:同上面的几个操作相比,蒸馏的净水效果怎样? 练习题:56页1、2、3。下面咱们重点学习一下过滤的实验操作。 三、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练习:基础训练小结:请学生总结都学到什么? 作业:一课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