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_学案2_第1页
书愤_学案2_第2页
书愤_学案2_第3页
书愤_学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学案2【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3了解咏了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重点难点】1了解咏了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重点)2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难点)【学习内容】一、预习任务1基础知识:见同步训练2作者情况陆游,字务观,号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4课前思考:(1) “书愤”有何含义?如何理解“愤”字?二、设问导学1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两个字与此诗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2杜甫怎样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概括了诸葛亮哪些事迹?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3杜诗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英雄”是怎样的英雄?包含杜甫自己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5陆游为什么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作结?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从以下维度比较这两首诗社会背景:离乱时代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主要形象:诸葛亮: 杜甫忠心、功绩(慨叹)陆游矢志不渝(羡慕)个人情感: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陆游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表达技巧: 杜情景交融陆用典明志作品风格: 杜沉郁陆悲壮题材类型:咏史怀古四、自我检测、点拨巩固1下列对书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岁那知世事艰”一句表达了作者悔恨少年时代不够努力。B 第二联写当时的史事说明自己参加这样的战斗大块人心。C “塞上长城空自许”是诗人认为自己有才能报效祖国,“空”表达了愿望落空。D “镜中衰鬓已先斑”强调为国担忧而头发早白。3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雄一样,杜甫早已涕泪纵横。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4选出对书愤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A诗中追述壮岁心情,自伤迟暮,慨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书愤”即抒发胸中郁愤之情。B“塞上长城空自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这两句,都运用了典故,以明志向。“塞上长城”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空自许”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C颔联追述了25年抗金的两次胜仗,借此感叹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一去而不可复得了。D“谁堪伯仲间”是说谁能和诸葛亮相比呢?是作者追慕豪杰、壮心不已的思想情怀的流露。【课堂小结与反思】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课后作业与练习】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回答下列问题。武侯庙 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1比较武侯庙和本诗,说说二者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武侯庙确实不错,但相比而言,还是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从情感上看,武侯庙显得太过冷静,而蜀相则满怀痛惜与悲怆。这与作者的身世遭际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武侯庙作者所不可企及的。2比较两首诗中的“空”字的艺术效果。武侯庙中“空”字与“秋草”相连,意思是“只有秋草”,写出的只是荒凉,而蜀相中的“空”则与“黄鹂”“好音”相连,以盎然的春意反衬祠堂的冷清,表现出了诗人的孤单冷落,为后面的悲怆之情的抒发做出很好的铺垫,显然更为深沉,更耐人寻味。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