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doc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doc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doc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doc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心理健康 韩雪荣教师心理健康讲义l 第一部分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l 第二部分 教师的压力和挫折l 第三部分 教师的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l 第四部分 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l 第五部分 性格与健康l 第六部分 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l 第七部分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业务素养第七部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业务素养l 一、学会区分正常与非正常 l 1、好动与多动 l 2、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3、粗心与学习技能障碍 ( 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 )l 4、学习焦虑与焦虑症l 5、情绪低落与抑郁症l 6、厌学症与学校恐惧症l 7、做事认真与强迫症 l 8、口吃l 二、心理咨询的方法l 1、精神分析 2、行为疗法 3、人本主义 4、认知l 注意力训练焦虑症 以焦虑和紧张情绪障碍为主,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指向未来实际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焦虑紧张之程度常常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l 一是表现出急性的焦虑症,又称惊恐障碍,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四肢发麻出汗发抖,患者惊恐万分,似乎死亡迫近,大声呼救,发作时间1-20 分钟,有时达数小时,可反复发作多次。l 二是表现出慢性焦虑症状,又称广泛性焦虑,是焦虑症的主要类型,患者表现出心理障碍症状,对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危险和坏结局总感到担心不安和害怕,虽认识到这是祀人忧天,但不能控制,颇为苦恼,容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患者还有躯体症状,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口干、恶心、胀气、腹泻、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尿频、月经不调、阳萎、面色潮红等慢性焦虑症。还有运动症状,如紧张性头痛、肌肉紧张或强直、手震颤、睡眠障碍、有恶梦。多数焦虑症有较好的预后。抑郁症诊断标准l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l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l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l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l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l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l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l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l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l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l (9)性欲减退。 抽动症的临床表现1、怪态:挤眉眨眼,皱鼻噘嘴,耸肩摇头;2、秽语: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粗言野语多;3、抽动:四肢以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4、部分患儿伴有多动症状。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l 1、注意障碍 l 2、活动过度 l 3、冲动任性l 4、学习困难l 5、行为障碍l 6、神经系统轻微体征 第六部分 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l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l 1、指人与人的心理关系l 2、三种类型:以情感为基础的、以利害为基础、陌路关系。l 3、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类型l 4、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l 二、人际吸引:l 1、类型:亲和;喜欢;爱情(激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 )l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l 三、舒茨(W.C.Schutz,1958)人际关系理论l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 l 五、学校中的人际关系l 与领导、与同事、师生(逆反心理)l 人际距离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l 熟悉和邻近l 相似性:价值观,人格,兴趣,地位,年龄经验等;l 互补:需要,社会角色,内外向,兴趣;l 外貌l 才能l 人格激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 逆反心理l 超限逆反l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自我价值和尊严受到威胁l 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往舒茨人际关系理论l 1、人有包容、支配、情感需要;l 2、不能满足会导致心理问题及其他严重问题;l 3、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被动包容、主动支配、被动支配、主动情感、被动情感;l 4、童年期是否被满足对成年个体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人际距离l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l 1.公众距离 米(1225呎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它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3.657.62)l 2.社交距离 米(412呎)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1.223.65)l 3.个人距离米(1.54呎)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体语信息;(0.4571.22)l 4.亲密距离米(018吋)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01.5尺)第五部分 性格与健康l 一、什么是性格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l 二、影响因素l 三、性格类型l 1、荣格:内外倾l 2、福利曼和罗斯曼l 四、性格决定命运 l 性格与教育效果l 与人际交往l 与个人发展l 与身心健康l 五、不良性格的矫治l 自卑 怯懦 嫉妒 狭隘 暴躁 孤僻福利曼和罗斯曼l 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苦干精神,工作投入,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情,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l B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随和,不喜欢与人争斗;生活方式悠闲自在,不争名利,对成败得失看得较淡,不太在意成就的大小,对工作生活较容易满足;工作生活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时间观念不是特别强。医学研究发现A型性格是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A型性格者心脏病的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l C型性格的人,往往对人生、对事业,对人际沟通过分焦虑,不善与人交往,对不幸之事内心体验深刻,过分忍耐,因而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乃至不敢正视矛盾,抑郁寡欢。难免不使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导致各种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诱发各种癌变,因此,C型性格也称癌症性格。荣格:内外倾l 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l 外倾型: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l 内倾型: l 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第四部分 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l 一、概念l 二、情感的功能 l 三、治病于致病 健康情绪的条件l 四、情感表达 l 1、语言l 2、表情l 3、动作l 五、情感的调控 l 1、知足常乐l 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l 3、心理换位l 4、转移认知对象l 5、合理宣泄l 6、快乐作业第二部分 教师的压力与健康l 一、 什么是压力(一) 压力的构成1、压力源:生物性;精神性;社会环境2、压力体验:紧张、焦虑、挫折、强烈的情绪体验3、压力反应:躯体与行为 (二) 压力的分类l 1、按强度分:l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日常生活事件l (2)叠加:同时“四面楚歌”;继时 “祸不单行”l (3)破坏性压力:地震、空难、遭受攻击、绑架、被强暴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什么是压力l (三)压力的阶段l 1、警觉:发现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瞳孔放大、血压体温升高等;l 2、搏斗:处于被控制状态,生理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个体变得敏感脆弱,日常的小困扰,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l 3、衰竭:压力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无法继续抵抗压力。压力的产生(四)压力如何造成症状体质压力论;器官敏感论(五)中介系统的增益和消解:1、认知:(1)认知和评估(2)调节控制作用(3)人格影响:外控和内控2、社会支持:物质和精神 3、生物调节系统:免疫系统 二、如何减轻压力l (一) 寻求支持l (二)合理宣泄l (三) 健全人格:1、做个坚强的人; 2、学会放弃; 3、允许自己不完美l (四)放松技术l (1)深呼吸放松l (2)想象放松l (3)肌肉放松 原 理 人的心情反映包括“情绪”和“躯体”的两个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跟着改变。躯体可由我们的意念来操纵。即经由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松懈下来,间接地把“情绪”松懈下来。“放松训练”就是训练人“随意”的把自己全身的肌肉放松,以便随时间里心情轻松的状态。l 身心一体性:身心是互相影响的,精神紧张会引起身体紧张,通过放松身体可以达到放松精神的目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l 一、活动的基本动作l 1紧张你的肌肉,注意这种紧张的感觉。l 2保持这种紧张感10秒钟,然后放松510秒。l 3体验放松时肌肉的感觉。l 二、训练过程l 第一步:深呼吸l 第二步:(前臂)伸出前臂,握紧拳头l 第三步(双臂)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l 第四步(双脚)紧张双脚,脚趾用力绷紧l 第五步(小腿)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绷紧小腿部肌肉l 第六步(大腿)脚跟向前向下紧压,绷紧大腿肌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l 第七步(头部)1、皱紧额部的肌肉;2、紧闭双眼;3、转动眼球,从上,到左,到下,到右,加快速度;相反方向转动眼球;4、咬紧牙齿;5、舌头使劲顶住上腭;6、用力将头向后压;7、收紧下巴,用颈向内收紧l 第八步:往后扩展双肩l 第九步:上提双肩,尽可能使双肩接近你的耳垂l 第十步:向内收紧双肩l 第十一步:向上抬起双腿(先左后右或是先右后左均可),用力上抬,弯曲腰l 第十二步:紧张臀部的肌肉,会阴部用力上提l 感受你身上的肌群,从下向上,全身每一组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你有一种温暖、愉快、舒适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尽量保持1至2分钟。每日进行12次,每次15分钟。合理宣泄l (1)诉说:对人倾诉,自己倾诉、日记l (2)发展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球类、读书、下棋l (3)大哭(一)寻求支持l 改变一个观念:给予和接受都是快乐的。克服“不好意思”心理;l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交流和沟通、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l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家庭、朋友、社会团体。放松训练 1握紧拳头一放松;伸展五指一放松。2收紧二头肌放松;收紧三头肌放松。3耸肩向后一放松;提肩向前一放松。4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右一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左放松。5屈颈使下颏触到胸部一放松。6尽力张大嘴巴一放松;闭口咬紧牙关放松。7尽可能地伸长舌头一放松;尽可能地卷起舌头放松。8舌头用力抵住上腭一放松;舌头用力抵住下腭一放松。9用力张大眼睛一放松;紧闭双眼放松。10尽可能地深吸一口气一放松。11肩胛抵住椅子,拱背放松。12收紧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抵住椅垫放松。13伸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14尽可能地“收缩”一放松;绷紧并挺腹放松。15伸直双腿,足趾上翘背屈放松;足趾伸直趾屈放松。16屈趾放松;翘趾放松。第三部分 教师的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l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l 1、教师的学生观l 2、师生关系l 3、教师的人才观l 4、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心理健康l 二、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 l 1、不合理的比较方式l 2、情绪恶性循环的思维模式l 三、非理性信念l 1、非理性信念的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l 2、Ellis观察找出的常有不合理观念:l A-B-C理论l 四、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心理健康 1、培养工作兴趣;2、增强自我效能感;3、使工作内容丰富化绝对化要求l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是指个体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要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该信念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此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他人必须友好的对待我。过分概括化l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两方面的不合理评价。一方面是人们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例如一些人当面对失败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一钱不值” ,是“废物”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过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就会导致一味的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糟糕至极l 糟糕至极,即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作出强烈反应,并产生严重不良情绪反应。这是一种认为如果意见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非理性信念 l 1.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得到每一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 person) l 的爱和赞许。 l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子才是有价值的。 l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意的,为了他们的恶行,那些人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 l 与惩罚。 l 4.假如发生的事情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自己所期待的,那是很糟糕可怕的。 l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忧伤和 l 烦恼。 l 6.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的 l 可能性。 l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l 8.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l 9.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过去曾影响一 l 个人,它应该继续会(甚至永远)具有同样影响效果。 l 10.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妥当、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无法 l 找到此一完善的解决,那是遭透的事。 l 11.人可以从不活动和消极的自我享乐中,获得最大的幸福。 A-B-C理论l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l B(Beliefs):由 A引起的信念(对 A的评价、解释等); l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l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l E(new emotive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教师的人才观l 树立多元化的标准;l 树立创造性人才观念,克服以老实、听话来评价学生的倾向;l 树立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观,克服门门优秀、一刀切的倾向 。不合理的比较方式l 与所得多于自己的人l 以己之长比彼之短l 熟悉地位身份相似的人l 以自己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与他人相比 第一部分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l 一、健康的定义l 1、指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l 2、二者之间的关系l 3、心理健康的标准l 二、健康与不健康l 三、心理问题的类型l 四、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l 你的心理健康吗?四、心理问题的类型l (一)抑郁l (二)焦虑l (三)疑病l (四)强迫l (五)神经衰弱l (六)恐怖l (七)癔症癔症l 1、分离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遗忘、神游、癔症性痴呆,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精神病;l 2、转换性。感觉障碍,麻木,症状性失明,耳聋,抽搐,瘫痪,失音;l 3、流行性癔症。多见于青年女性。往往具有威胁情景,某敏感个体首发,然后其他敏感者发病,最后不太敏感者发病。恐 怖l 1、广场恐怖。公开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严重者不出家门,担心晕倒、失控,又无法离开,故常出现回避反应;l 2、简单恐怖。对某种动物和昆虫恐怖。高处、黑暗、幽闭、雷电;l 3、社交恐怖。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其目的是回避他人,不是担心无法离开。神经衰弱l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联想回忆增多且杂乱,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过敏。l 2、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变形)、情绪紧张(紧迫感、负担感、自控感。精神过敏,效率下降)l 3、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头部不适,个别内脏功能轻中度障碍。内脏手推消化系统和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障碍 抑 郁l 1、突出症状:持久情绪低落l 2、兴趣减退甚至丧失l 3、对前途悲观l 4、无助感l 5、感到精神疲惫l 6、自我评价低l 7、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无意义l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2年,且至少2/3时间处于抑郁状态l 无晨重夜轻、早醒、体重减轻、严重思维和行动迟钝等症状,但消极观念常见强迫l 强迫观念l 强迫怀疑l 强迫性穷思竭虑l 强迫联想l 强迫回忆l 强迫意向l 强迫动作或行为l 强迫性仪式动作疑病l 1、心理障碍:一是疑病感觉。感觉身体某部位出现异常感觉,常使其过度关注,很难描述不适的性质、具体部位和范围;另一类描述生动形象逼真,医学术语l 疼痛。60-70%有疼痛症状,可为局部也可为全身。l 躯体。可涉及全身个系统各部位。恶心、呕吐、反酸、腹胀、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头疼。在此基础上怀疑患消化道癌、心脏病、高血压。l 2、常见于青少年。身体变形,坚信自己五官变形,要求手术;有的坚信自己身体发出难闻的怪味,不为解释动摇,常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焦虑l 1、广泛性焦虑l (1)心理障碍: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这种担心和现实很不相称,总有说不出的预感,担心自身或家人会发生不幸,因而惶惶不可终日,整日感觉大祸临头,同时伴有激惹、对声音敏感,注意力不集中,运动性不安l (2)自主神经症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为主。口干、上腹不适、恶心、吞咽困难、胀气、肠鸣、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心动过速、尿频、性感缺失、月经不调,还有昏晕、出汗、等;l (3)运动性不安:搓手顿足、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眼睑面肌手指震颤。可能出现紧张性头疼、顶、枕紧压感及肌肉紧张、胀痛,特别是背部肩部明显,精神紧张是加重,病人感到疲劳,入睡困难,易醒、多梦,警觉水平高,对外界刺激易有惊跳反应,注意难集中,有时脑子一片空白。l 2、惊恐发作l 突然出现的恐惧感、失控感或伴濒死感,如胸闷、胸痛、心前区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即将窒息死亡;过度换气、头晕、非真实感、多汗、面潮红苍白、步子不稳、颤抖、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一般51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即自行缓解。 抑 郁l 1、突出症状:持久情绪低落l 2、兴趣减退甚至丧失l 3、对前途悲观l 4、无助感l 5、感到精神疲惫l 6、自我评价低l 7、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无意义l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2年,且至少2/3时间处于抑郁状态l 无晨重夜轻、早醒、体重减轻、严重思维和行动迟钝等症状,但消极观念常见三、健康与不健康 l 一般心理问题:一个月内,尚未泛化,基本未影响社会功能l 严重心理问题:二个月内,已经泛化(类似、相关的刺激也能引起症状反应),已导致社会功能轻度受损l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l 病程:3个月以下1分,3月1年,2分;1年以上3分;l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自己无法摆脱需要别人帮助或出境改变才能摆脱2分;几乎无法完全摆脱3分。l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度社会功能受损者能正常工作学习或只有轻度妨碍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效率效率明显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3分。 变 态 人 格1、偏执。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多疑敏感,时常怀疑别人不怀好意,或责难别人有不良动机。自我估计太高,固执己见,缺乏自知之明,嫉妒心十足。常感孤独、忧郁、烦闷、死板,有不安全感,且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并寻找偏见的依据。 以男性较多,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2、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l 3、反社会。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长期地行为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从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改悔。不能与他人维持长久的关系,容易责怪他人,或为自己的粗暴行为进行辨解。l 4、冲动性。行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