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 (2).doc_第1页
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 (2).doc_第2页
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 (2).doc_第3页
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 (2).doc_第4页
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侃谈石永镇的三大古建筑马长明文水县石永镇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古村镇。该村历史上曾有三大古建筑:气势恢宏的龙天庙、富丽堂皇的八角寺、巍然耸立的古寺楼。随着岁月流逝,龙天庙已荡然无存,八角寺仅剩断垣残壁破瓦房,唯有纯木结构的古寺楼至今巍然挺立,象巨人一样见证着石永镇的时代变迁与荣辱悲欢。这座寺楼据考证是明代建筑,是我县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是后人研究明代文化,明代建筑的活化石。关于这三座古建筑的传说故事,听起来饶有风趣,颇富神奇色彩。它既丰富了古建筑文化,又激起了人们对三大古建筑文化兴衰的探寻与思考,更唤醒有识之士对这种村镇古建筑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宏大的龙天庙原址早已建成硕大的花站。高级社时候,每年十村八村的棉农排着队在这里卖棉花,他们总是汗流浃背地来,满怀喜悦地回。棉农们由衷感谢党的惠农政策的同时,哪个心里不是一股劲盼望明年再来一个好收成!看罢花站东西两面的两个大水坑,就会使人想起文水城内北街城隍庙东侧的大水坑。据说,这些大水坑都是当年修建寺庙挖土所致。我们仅从用土量粗劣估计一下就可想象出当年建筑寺庙的工程是多么的浩大!又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完成啊!像如今工程的建筑设计、工程预算、原料采购、资金分配、人员招聘、质量监督、安全保障等等环节在当年建设中也都应有尽有吧!过去虽然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与设备,似乎建筑“土”了些,但是许多建筑上的高明之处,现代人确实是望尘莫及。这种建筑上的高级学问难道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吗?光管理学知识就足够我们学习研究与借鉴使用的!这项工程之所以竣工,凭借的不就是老百姓的聪明才智与辛勤汗水吗?这项巨大的工程难道不是老百姓多少代人渴望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精神信仰和智慧结晶吗?修建寺庙、祭祀神灵、保佑平安的宗教文化难道不也是黄土地上一种极其宝贵的文化传承吗?虽然不乏没落与腐朽,虽然夹杂着封建与糟粕。可惜的是如今的人们空有批判继承的权利了,那种珍贵的厚重文化沉淀早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些原本俯拾即是的宗教文化还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学习、去研究。这就象唐僧西天取经经历千辛万苦方可功到自然成啊!我们或许感叹过影视剧中出现的号角连天,彩旗飘飘祈雨大军的壮观景象。面对村民们光脚赤臂、炎炎烈日下排成长蛇阵抬着龙王塑像沿街游行的虔诚。不难发现,老百姓渴望风调雨顺的激情无时不在燃烧,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多么的强烈啊!失却的方知珍贵!让我们来聆听龙王庙里张姑姑的神奇传说来慰藉那颗因失去美好东西而愤燃不平的心灵吧!母亲们要去田里干活,无人照料小孩,就把小孩抱到龙天庙供奉张姑姑的八仙桌上,默默地许个愿让张姑姑帮着看护孩子。等母亲们从地里忙完农活后再把孩子抱回家。这些孩子不仅没有从桌子上掉下来摔伤,而且玩得很快乐、很开心。于是,人们更加敬奉张姑姑,说她就是老百姓的保护神!更有甚者,有时苦恼了、忧郁了,去向张姑姑倾诉完烦心事,放下思想包袱了,心理自然就舒畅、愉悦起来了。有人许愿以后,鼓足干劲,来年就心想事成了。由此老百姓虔诚地信服这些全都是张姑姑给予的恩惠呀!玲珑的八角寺是解放后旧学校所在地。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了传承几百年的晨钟暮鼓。当年的奇花异草、苍松翠柏,巧妙绝伦的建筑工艺、艺术风格,以及无法传承的寺庙文化,宗教典籍都不见踪影了。据我母亲回忆,60多年以前上小学时还能见到的许多泥塑神像大概“破四旧”的时候推倒了,许多木雕神像也当木柴付之一炬了。那间可容纳九十多名学生的八角大瓦房就是当年学校的办公室。课间老师们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侧耳聆听。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如同受惊的麻雀一嘡而散迅速地钻进了教室。早些年,八角寺终于被文化局登记保护了,急需修缮的八角寺才得以孤零零的遗落在村民们的钢筋水泥新民居之间,似乎诉说不完它的古老与辉煌、没落与悲伤。而它的未来仍然是扑朔迷离,不得不令人担忧。巍峨的古寺楼是石永镇的标志性建筑,是石永镇最闻名的胜景。本村闺女无论走多久,不管嫁多远,只要回娘家,远远望见寺楼就会发自内心的喜悦起来。又回到家的那种自豪感、亲切感就会溢于言表。这种甜蜜温暖的感觉,我奶奶珍藏了整整一辈子,我母亲珍藏了已经四十多年了。伫立雄伟、高大的古寺楼下,拍打着粗壮的四根顶梁柱就不由又回忆起小时候奶奶讲给我们的传说故事。相传古寺楼修建之初,中间起支撑作用的四根大圆木高低立不起来。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远处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众人赶忙询问计策。老人摇着头摸着胡须说:“我已经黄土埋到脖颈了,哪有什么办法呀!”听完老人话语,聪明的工匠恍然大悟,高兴地说:“对,就用一寸一寸垒土方法,把原木一寸一寸立起来!”说完转身找那位老头,早已踪影皆无。大伙惊叹这分明是神仙在点化咱们啊!于是木匠们谢天谢地,一边垒土,一边竖原木,纯木结构的寺楼巍然耸立在石永镇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了。登上楼梯上了寺楼二层,就会发现有一尊一尺多高木雕神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地端坐着。这尊神像最特别之处就是肚脐眼高高凸起,滚圆溜滑。据老年人说,以前过大年的时候,大人们都要领小孩去摸神像的肚脐眼,只要摸一次,小孩一年都不会肚子疼。很多人小时候都试验过,灵验的很!这一神奇的功效护佑了石永镇不知多少代人!这位普济世人的菩萨神像早些年被丧尽天良的盗贼乘着月黑之夜偷走了。或许有朝一日,公安机关就会破获一桩文物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