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组活动记录表.doc_第1页
理科组活动记录表.doc_第2页
理科组活动记录表.doc_第3页
理科组活动记录表.doc_第4页
理科组活动记录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晓坑中心校校本培训理科组活动记录表教研组 理科组 项目名称公开课项目负责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投影主讲人参加对象理科组全体成员:申请学时主讲2学时其余每人1学时活动内容及进程继5月18日的集体备课后,林学飞老师于5月24日开展了因式分解复习课公开课。课后,我们小组又展开了评课活动。活动反思与意见此次活动是一次教科研活动,也是一次经验交流和培训,通过教师展示公开课,其他组内教师进行点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教研组的团队意识。过程确认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初三数学总复习教案第5课时 因式分解一、知识点1.因式分解的意义。2.因式分解的方法: 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二、中考课标要求考点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与整式乘法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三、中考知识梳理1.区分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它们的关系是意义上正好相反,结果的特征是因式分解是积的形式,整式的乘法是和的形式,抓住这一特征,就不容易混淆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2.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的灵活应用对于给出的多项式,首先要观察是否有公因式,有公因式的话,首先要提公因式,然后再观察运用公式还是分组.分解因式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四、中考题型例析1.因式分解的识别例1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a(a-b+1)=a2-ab+b; B.a2-a-2=a(a-1)-2C.-4a2+9b2=(-2a+3b)(2a+3b); D.x2-4x-5=(x-2)2-9解析:因为A、B、D的右边都不是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只有C的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并且左右恒等,故C是因式分解,故应选C.答案:C.2.灵活应用两种方法进行分解因式例2 分解因式:(x2-1)2+6(1-x2)+9.解: (x2-1)2+6(1-x2)+9=(x2-1)2-6(x2-1)+9=(x2-1)-32=(x2-4)2=(x+2)(x-2)2=(x+2)2.(x-2)2.点评:把(x2-1)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体现了“换元”思想,最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达到分解彻底的目的.3. 因式分解与方程的关系题例3 已知x-3是kx4+10x-192的一个因式,求k的值.解:x-3是kx4+10x-192的一个因式,3是方程kx4+10x-192的一个根,k34+103-192=0,解得k=2.点评:理解因式分解与方程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这种方法在分解高次多项式时,寻找它的因式时,很有用,要理解好这种方法.基础达标验收卷一、选择题1.将xn+1-xn-1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xn(x-x-1) B.xn(1-x-1); C.xn-1(x2-1) D.xn-1(x+1)(x-1)2.(2004重庆万州)把a3-ab2分解因式的正确结果为( ).A.(a+ab)(a-ab) B.a(a2-b2); C.a(a+b)(a-b) D.a(a-b)23.(2004四川资阳)对x2-3x+2分解因式,结果为( ).A.x(x-3)+2 B.(x-1)(x-2) C.(x-1)(x+2) D.(x+1)(x-2)4.(2004安徽)下列多项式中,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A.x2-y B.x2+2x C.x2+y2 D.x2-xy+y25.(2002厦门)把x2+2xy+y2-1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x+y+1)(x+y-1) B.(x+y+1)(x-y-1);C.(x-y+1)(x-y-1) D.(x-y+1)(x+y-1)二、填空题1.(2004江苏徐州)分解因式:x3y-y3=_.2.(2004江苏无锡)分解因式:a2b-b3=_.3.(2003江西)分解因式x3-x=_.4.(2004福州)分解因式ax2+2ax+a=_.5.(2004广东深圳)分解因式:x2-9y2+2x-6y=_.三、解答题1.(2004北京朝阳区)因式分解:a2-2ab+b2-c2=_.2.(2004河北)分解因式:x2+2xy+y2-4=_.能力提高练习一、学科内综合题1.(2004山西)已知x+y=1,那么x2+xy+y2的值为_.2.(2003黄冈)若m-1+=0,则m=_,n=_,此时将mx2-ny2 分解因式得mx2-ny2=_.3.已知a+b=5,ab=3,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4.(2004四川资阳)若非零实数a、b满足4a2+b2=4ab,则=_.二、创新题5.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答案:基础达标验收卷一、1.D 2.C 3.B 4.B 5.A二、1.y(x3-y2) 2.b(a+b)(a-b) 3.x(x+1)(x-1) 4.a(x+1)2 5.(x-3y)( x+3y+2)三、1.(a-b+c)(a-b-c) 2.(x+y+2)(x+y-2)能力提高练习1. 2.1,25,(x+5y)(x-5y) 3.39 4.2 5.评课稿潘盛挠 上课生动,内容讲解细致,与中考充分接轨,难度适中。在课堂上,能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计算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内容上,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思路清晰,条理明确。初中理科组组教研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 初中理科组 项目名称公开课项目负责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办公室活动主题函数的认识(2)主 讲人参加对象初中理科组教师申请学时参与者1课时活动内容及进程1、许海涛老师在八年级教室公开课,主题为函数的认识(2),全体初中理科组组老师和部分文科组老师参与听课。2、课后集中校三楼办公室评课,林学飞老师主评。3、主评老师整理好评课稿上交到教务处.活动反思与建议 本次教研动顺利开展,老师们积极参与,发言踊跃。从而提升了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收获颇多,效果不错。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认识函数(2)教案许海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列出函数解析式;2.掌握根据函数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或是根据函数值求对应自变量的值;3.会在简单的情况下根据实际背景对自变量的限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过程性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2.联系求代数式的值的知识,探索求函数值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求函数解析式是重点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化归为解不等式(组)学生不易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函数的定义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1)图象法;(2)列表法;(3)解析法函数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例如:二、创设情境,探究归纳1、求函数解析式问题1 正方形的周长y(cm)与边长x(cm)的函数解析式为_ 问题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所走的路程s(千米)关于时间t(小时)的函数解析式为_问题3 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0,底边BC长为y , 腰AB长为x,求y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归纳:在求函数解析式时,可以先得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式,然后解出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函数解析式学生练习:1、设正方形的面积为y-1(m),边长为x(m)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10 cm,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ABC运动过程中,重叠部分面积ycm2与MA长度x 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思考 在上面问题中所出现的各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如果有,写出它的取值范围对于问题3:必须满足表示县短长度的x,y大于0,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练习:完成前面复习及练习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归纳 :在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代数式要有意义;要符合实际.3、例题例:游泳池应定期换水,某游泳池在一次换水前存水936立方米,换水时打开排水孔,以每小时312立方米,放水时间为t时,游泳池内的存水量为Q立方米。(1)求Q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放水2时20分后,游泳池内还剩水多少立方米?(3)放完游泳池内全部水需要多少时间?分析:(1)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对于(2)(3),引导学生讲实际问题转化为: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或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学生练习:如图,正方形EFGH内接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设AE=x,试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y与x的关系,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当x=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三、交流反思1、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可以先得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式,然后解出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函数解析式2.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代数式要有意义 符合实际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函数值或者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4、重要数学思想与方法:转化、数形结合四、作业:课本作业题:教学反思 数学课一般有讲授数学概念的概念课、讲授数学方法的方法课、一个单元或者章节的复习课、针对试卷习题的讲评课。就我的教学感悟而言,我认为最难上的是数学概念课,急需要上好的还是数学概念课。因为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当中的首道工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数学学习的效果。 认识函数是八年级上册第七单的内容,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认识函数,理解函数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三是会再简单的情况下,根据函数的表示式求函数的值。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函数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函数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对函数的认识与解决问题应进行科学分割,分层教学,力求实现“追求真实的课堂,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这一目标。由此我不禁思索:一节好的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思考概念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分别要侧重解决什么问题?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科学地、艺术地处理教材内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学生熟悉的、亲身感受的生活经验入手,将其数学化,应该有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辨析、概念的深化和概念的巩固这样四个阶段,在教材基础上,让学生知识迁移,主动构建对新概念认识。 必要时我们需要通过多媒体或实物展示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理解,常常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把它放在具体情景中去认识一些概念。我们适当做一些题,但是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对某些概念的认识,加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所以作为概念课来说,它既强调概念的讲解,又渗透在相应的习题中,从而发挥出概念课理解概念的最大的效率.评课稿许海涛老师今天上课的内容是函数的认识第二课时,许老师这节课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将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提倡自主学习。许老师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很快引出课题,又明确了学习任务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原有知识,在许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自己的意识与反应。这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解决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表现为学习是独立的,学生的学习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因此学生的个性显得非常突出,如学生能很快说出函数的定义:标准式等,这些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