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doc_第1页
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doc_第2页
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doc_第3页
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doc_第4页
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部分专题一第1讲1(2013临沂模拟)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1H、D、T2B电解质:H2O、CH3COOH、NH4HCO3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D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解析:同位素必须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D为离子,T2为单质,A项错;饱和FeCl3溶液属于溶液,C项错;水晶的成分为SiO2,不属于硅酸盐产品。答案:B2(2013唐山模拟)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示意图6 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B比例模型表示甲烷分子C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D最简式CH2O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醇解析: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其结构示意图相同,A正确;题给模型为球棍模型,B错误;羟基与氢氧根中的电子数目不同,C错误;乙醇的最简式不是CH2O,D错误。答案:A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明矾净化水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C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D甘油加水作护肤剂解析:A项,明矾净水涉及生成胶体的反应;B项,涉及酯化反应;C项,涉及蛋白质的变性。答案:D4(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解析: 可以通过渗析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A错误;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B正确;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丁达尔现象,C正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D正确。答案:A5(2013南昌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易溶于水,弱电解质可能难溶于水B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一定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一定放出能量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解析:选项A考查考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两个概念中均未涉及溶解度的大小,电解质的强弱只与其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有关,而与溶解度无关,如硫酸钡难溶于水,但却是强电解质,因为溶于水的硫酸钡能完全电离;选项C涉及对概念外延的理解,所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和CrO3是酸性氧化物,但它们都是金属氧化物;选项D涉及对燃烧概念内涵的理解,即现象仅是帮助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一个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答案:B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同位素:1H、2H、3H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弱电解质:HF、SO2、NH3、H2OABC D全部正确解析:中水银属于单质,中同位素描述的对象为原子,中SO2、NH3属于非电解质。答案:A7若A酸=盐水,则A不可能属于()A氧化物 B单质C碱 D电解质答案:B8(2013汕头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答案:B9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BC D解析:本题为概念组合题,重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分析时应抓住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去思考问题。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是原子的裂变或聚变,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不属于化学变化,属于核变化,错误;焰色反应是电子发生跃迁引起的,也不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由两种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误。答案:B10(2013西城区一模)下列关于一部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纯碱硝酸铜食盐硝酸盐酸硫酸钠硫酸火碱生石灰氯气A含氧酸盐有B和是同一种物质C可以把归类为:D不能把和归为一类物质解析:食盐不是含氧酸盐,A错误;纯碱是Na2CO3,而火碱是NaOH,B错误;硫酸和NaOH同属于化合物(或纯净物)可以归为一类,D错误。答案:C11(2013东北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XYZA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B纯碱碱化合物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是复合材料;纯碱(Na2CO3)是盐不是碱;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答案:C12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A BC D全部解析:H和Cl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纯净物);He和Ne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不同的同位素H和H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属单质);由不同的同位素23Na和24Na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Na和Cl组成氯化钠(属于盐);Na和O、H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Na和O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故选D。答案:D13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学习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如下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1)请你在以下空格内填写与图中、区域相对应的适当内容(处只填写一点,、处至少填三点)。_。_、_、_。_、_、_。(2)从B图可看出酸和碱都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一种盐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熟石灰反应,该盐为_。解析:(1)CO和CO2的共同之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物质类型、颜色气味、组成结构等;酸与碱的不同之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与指示剂作用、与之反应的物质等。(2)与酸反应的盐一般为弱酸盐,与碱反应的盐其阳离子一般可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沉淀或气体;另外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答案:(1)都是氧化物(或都是无色无味气体、都含碳元素等)使石蕊溶液变红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等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等(2)Na2CO3(或NaHCO3、NH4HCO3等)14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_(填化学式)。(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_ _。(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说明理由:_ _。解析:(1)分析两组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可知,第一级分类标准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2)NO2与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3)D组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NH3H2ONHOH。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NaOH溶液,因为过量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答案:(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2)NO2(3)NH3H2ONHOH(4)过量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15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氢化物酸碱盐氧化物,理由是_。(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三种元素中可能是金属的是_,理由是_。(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写出E作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解析:(1)碱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物不同于原反应物。(2)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