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雨巷教学设计3(粤教版必修二)课程分析:这首诗是戴望舒的前期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此诗有着重意象,重象征,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的美感特征。诗有三美:人美,景美,意境美。但是鉴赏这类诗,却是学生的软肋。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种美感。所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的美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学情分析:这是高一新生的第二节课,初中阶段他们接触现代诗歌的机会并不多,更谈不上鉴赏诗歌了。所以帮助他们建立起鉴赏诗歌的良好思维习惯,就尤为重要。设计理念:诗意越朦胧越含蓄,对于鉴赏者而言,越难以把握。究其症结有两点:一受到诗歌语言跳跃性和含蓄委婉的影响,读不懂诗的内容。二找不到一把打开诗人思想情感的钥匙,故而不能准确把握诗旨。针对这两点我采取了以下两种途径:一采用变换文体的形式,让学生把诗歌以记叙文的形式再现,补充缺少的细节,使之完整。这可使大部分同学能够把握诗歌的大体内容。二采用集中意象再造意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本诗的思想情感。在学生的心里建立起,关注意象对于鉴赏诗歌的重要作用的意识。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戴望舒的知识,体现其前期作品的风格。2培养学生通过来想象与联想来初步阅读诗歌的能力。3深刻的理解本诗的意象及表现手法。预习检查:由学生进行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的简介,教师补充之。教师明确: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设计意图:诗歌决不能抛却诗人和创作背景来做孤立的鉴赏,教师要强调“知人论世”的读诗原则。)初步感知: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用记叙的形式来表达此词的内容。(提示学生要关注以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开端,高潮,结局。)(设计意图:突破诗歌语言跳跃性对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无法理解的壁垒,使诗歌的内容明晓的呈现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学生甲:在一个绵绵雨季的日子里,孤独的诗人徘徊在一个狭长的江南小巷里。他慢慢的走着走着,无聊象青蛇一样盘踞了他的心田。他多麽希望碰见一位美丽的姑娘。过了一会儿,远处果然走来了一位姑娘,正如诗人的想象一样,美丽,忧愁,孤独。可是这美丽的姑娘瞥了一眼诗人就又从诗人的身旁走过。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学生乙:老师,他的叙述很完整,但遗漏了一些细节。姑娘手里还撑着油纸伞。还有姑娘是消失在颓圮的篱墙之后的。老师:这位同学的补充很准确,不过,你能从诗锝内容中感受到什麽情感呢?学生甲:诗人好象很忧愁,很寂寞。诗里的人物不多,只有诗人和那姑娘。那姑娘与诗人相逢也没有表现的特别的亲近。只是象看陌生人一样瞥了诗人一眼。所以诗人还是寂寞的。学生乙: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下着细雨而又狭长的巷子本身就让人压抑,再加上诗的反复的韵律,让人有忧愁,哀伤之感。明确:诗歌是忧愁的、哀伤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全诗笼罩着一层低沉哀怨的感情基调。再度感知:(一)听配 乐诗 朗诵雨巷,用心体会雨巷创设的意境,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求:用一副文字图画来再现这一意境,并把情感寄托其中。(设计意图:再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描绘画面的方法,更易使学其抓住主要意象,从而构建意境,进而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甲:一个绵绵雨季的日子里,在一条铺着青石板路的小巷里,一个面容消瘦的青年慢慢地踱着。他的脸上写满了忧愁和落寞,但似有所待。随着一阵丁香的清香飘来,他看到了一位撑着绘有山水画的油纸伞的姑娘,她长发飘飘,穿着的白色连衣裙随着微风轻轻舞动。她越走越近,渐渐地走近着青年。青年渴望她的注视,但她只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就轻盈地飘走了。身后只留下淡淡的丁香般的清香。在淡淡的清香里,她越过了破旧的篱墙,走过了这雨巷。老师:这位同学抓住了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来营造一种朦胧的凄清的伤感的气氛。(其他内容略,不过其后的几位同学都运用了几个意象来营造忧愁的氛围。)(二)请同学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同学来有感情的朗诵本诗。(设计意图:对于诗歌的鉴赏必须建立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读-感-悟-品的鉴赏原则必定要建立起来。)问题探讨与思考:以上同学在营造意境时都注意到了对油纸伞,丁香,雨巷,篱墙,我,姑娘这几个意象的使用,这几种意象有没有一种内在的关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油纸伞,丁香,雨巷,篱墙的图片。加入古人关于丁香花描写的诗句。)(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志在使学生明白多个意象对于构造意境,营造氛围,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作用。图片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对意象的理解,还可以灌输一些美学知识。)明确: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学生甲:油纸伞上一般都画有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这些画大多采用渲染的技法,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在暮春时节,在寂寥的绵长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徘徊的女性形象怎不让人消魂。 学生乙:雨巷,就是雨中的小巷。特别在梅雨时节,阴暗潮湿,光线柔和,又狭小悠长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两边寂寞的人家,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学生丙;颓圮的篱墙也许是江南特有的梅雨造成的产物。坍塌,破败的墙头既灰黑又丑陋衬托着丁香姑娘的美丽与优雅,但这美丽却慢慢地消失在篱墙之后。这种残败与高雅的对比,只能让人有一种悲伤在心头。使意境增添了一种悲剧美。老师: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自然而然的有了一种悲剧的凄美。 (四)我(略)总结明确:所有的意象共同塑造了一位清雅,凄美、飘渺、哀怨的丁香姑娘,这丁香姑娘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课堂延伸:阅读下面三首诗,总结丁香这一意象的内涵。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浣溪沙(李景)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傅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点绛唇素香丁香(南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设计意图:古诗鉴赏是学生的难点。一是无法突破诗词语言的含蓄跳跃,不能明白诗词内容。二是不明白许多约定俗成的意象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以把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灌输给了学生,这道题起到加深巩固作用。)教学反思今天以上完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触是学生们敢发言了,换句话说,同学们有啥可说了。一改以前,老师滔滔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级安全培训时长课件
- 《蘑菇家园》课件讲解课
- 《荷叶圆圆》课件顾志宏
- 临时供用电合同书范本6篇
- 护理职业人物访谈
- 看守所职能讲解
-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2025年初级招采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及答案(广东省)
- 农田买卖合同5篇
- 简易年终工作汇报
- 休克患者急救
- 2025年工行客户经理测试题及答案
- 大宗商品交易管理办法
- 普通话宣传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郑州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集
- 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办法
- 传统琉璃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表现性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视角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