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方案.doc_第1页
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方案.doc_第2页
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方案.doc_第3页
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方案.doc_第4页
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监理合同段:云桂铁路(云南段)标 施工合同段:站前工程一标段 编号: YGSG-致: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监理标项目部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专项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新建云桂铁路孟村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技术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章)负 责 人日 期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 期总监理工程师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 监 理 工 程 师日 期建设单位审批意见:建设单位机构(章)审 批 日 期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段落指挥部1份。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I标段孟村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及洞内CP控制测量技术专项方案编制: 复核: 审批: 审核: 云桂铁路云南段I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八月目 录1.工程概况12洞外控制网现状121基础控制网现状122洞外施工控制网现状1221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点布设情况1222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精度2223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复测23.孟村隧道施工导线测设及贯通误差统计331孟村隧道洞内施工导线布设形式及精度34. 孟村隧道施工现状45. 孟村隧道洞内CP导线测量451 洞内CP控制网精度设计452 洞内CP控制网网形设计554 洞内CP导线点观测技术要求56.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67.隧道洞内CP测量88.技术保障措施8孟村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及洞内CP控制测量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I标段(二分部)孟村隧道进口里程D2K316+412,孟村隧道出口里程D2K326+480,隧道线路里程长10068米。测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境内 ,该段设计速度为250km/h,铺设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测区构筑物主要以长大隧道为主,孟村隧道10068m,孟村隧道全隧已经贯通,孟村隧道进口与1#斜井衬砌及水沟电缆槽已施工完毕。为满足隧道无砟轨道施工工期,孟村隧道进口与1#斜井段需在隧道全面贯通后对已贯通段测设洞内CP、CP控制网。2洞外控制网现状21基础控制网现状洞外精测网沿线路方向在隧道进出口、辅助导坑进口布设,设计单位共设有6个CPI控制点,精度为二等GPS点。控制点分布示意如下图:22洞外施工控制网现状221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点布设情况(1)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布设不少于3个,水准点不少于2个。(2)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短于500m。(3)洞口平面控制点应便于向洞内引测导线。(4)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5)洞口GPS控制点方便用常规测量方法检测、加密、恢复和向洞内引测。洞口子网各控制点间通视。(6)洞口附近的水准点宜与隧道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高差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布设如下图 222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精度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点共计9个,精度为二等GPS点,点号为CPI132-1、CPI133、CPI136、CP1137、MCJM01、MCJM02、M1X1、M1X4、NPJM01; 223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复测孟村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复测坐标系与建网时相同即国家WGS-84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通过复测确认洞口平面控制点、二等水准点精度,为隧道洞内CP导线加密提供起算数据。复测精度如下:(1)孟村隧道按GPS网二等精度要求进行,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39000、方向中误差1.7;(2)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高差值与原测高差不符值6。(3)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平差采用CosaGPS、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计算。3.孟村隧道施工导线测设及贯通误差统计31孟村隧道洞内施工导线布设形式及精度孟村隧道洞内施工导线布设为导线网,每68条边予以闭合,测量时分别按三等、隧道二等导线观测技术指标实施,洞内施工导线布设示意图如下:32 孟村隧道贯通段贯通误差统计隧道贯通段名称相向开挖长度(m)实测贯通值统计(mm)限差(mm)备注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横向贯通误差限差高程贯通误差限差孟村隧道进口至1#斜井3288361513050合格孟村隧道1#斜井至2斜井4300371113050合格孟村隧道出口至2斜井2480251313050合格4. 孟村隧道施工现状孟村隧道进口至1#斜井段需提前施工无砟轨道,里程为D2K316+412D2K319+700,长度为3288m。施工现状示意如下图:孟村隧道 5. 孟村隧道洞内CP导线测量51 洞内CP控制网精度设计孟村隧道进口至1#斜井设为三等导线网;工程名称测量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孟村隧道三等1.81/50 00052 洞内CP控制网网形设计洞内CP布设为交叉导线网,每个控制点观测4个方向,以提高控制网图形强度。孟村隧道进口至孟村隧道1#斜井网形设计53 洞内CP控制点埋设洞内CP导线点曲线段平均每300米设置一对;直线段平均每350米设置一对,控制点埋设在隧道左右两侧水沟电缆槽隔墙顶部,标志为不锈钢“+”。54 洞内CP导线点观测技术要求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并满足下表的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 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隧道二等0.5级 6 48 4三等0.5级 4 48 4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2C 互差的限值。边长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观测平距较差限值往测返测隧道二等4423三等4423导线测量数据使用电子手簿记录,数据微机传输整理。洞内CP测量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电子记录数据,且精度应满足洞内CP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备注CPII2L730060031.87.51/550003.6三等导线网CPIIL730060031.351/1000002.6隧道二等导线网确认上述指标全部符合规定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CP网导线平差采用中铁一院通用地面测量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自动化软件包(FSDI-GDPAS)进行计算,并应提供单位权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和相对点位误差椭圆等精度评定数据。6.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隧道内二等水准点沿着隧道左右两侧约1km布设一个(如下图所示),与洞外二等水准点构成附合水准路线。段落搭接时,段落间应至少重叠12个加密水准基点。二等水准测量应按以下技术要求实施:水准测量 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 (mm)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水准1.02.0644-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2400DS1因瓦往返往返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线路正线长度,单位km。仪器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电子二等因瓦条码DS053且501.56.02.8且0.552次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 备注二等12 加密二等水准平差计算采用中铁一院通用地面测量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自动化软件包(FSDI-GDPAS)进行数据处理。7.隧道洞内CP测量洞内CP网测量完成后,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按照CP测量规范进行CP点的施测。采集外业数据后进行CP平差计算,得到CP成果。8.技术保障措施为保证洞内CP控制网测量满足精度要求,确保后续无砟轨道施工顺利进行,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采用徕卡TCA1201+高精度智能全站仪进行外业观测;(2)洞内CP布设为交叉导线网,每个控制点观测4个方向,以提高控制网图形强度;(3)短边控制点埋设为强制观测标,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