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ALO网络存储器评测.doc_第1页
BUFFALO网络存储器评测.doc_第2页
BUFFALO网络存储器评测.doc_第3页
BUFFALO网络存储器评测.doc_第4页
BUFFALO网络存储器评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UFFALO网络产品评测20-1-29Service Hotline : 87587778BUFFALO HD-H1.OTGL/R5网络存储器评测在2006年中国网络技术与产品调查中,Buffalo的TeraStation Pro TB级网络附连存储设备凭借其为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存储、服务和多媒体解决方案,最终被评选为网管员最喜爱的网络存储产品。今天笔者带大家走近另一款TeraStation系列TB级网络附连存储设备 :HD-H1.OTGL/R5。从拆开包装开始,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款产品在造型上与Linkstation系列完全不同,方正小巧,一眼看去很像一款高档音响。拿在手里马上感受到它4个250G硬盘的分量,给人感觉十分坚固。银灰色外壳,显得时尚典雅。放在桌上确实很吸引眼球。 看了它的外观后,让我们再来看下它的内里是怎样的。这款TeraStation的拆卸并不复杂,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了拆卸工作。注:图中红色方框的地方是硬盘风扇如图所示,这样的布局,想必它的散热性能一定不错,具体温度我们留到最后测试。硬盘数据线由长到短,十分工整这款产品采用了Freescale的266MHz PowerPC处理器,这个处理器与1个133MHz EDO/SDRAM内存控制器相连接,提供了128MB内存。另外,它还有2个ITE IT8211AF EIDE控制IC,能够处理4个平行的ATA(PATA)UDMA66 133MHz磁盘。千兆网络芯片采用大家熟悉的瑞昱RTL8110S-32芯片,USB2.0控制器则是采用了NEC的D720101GJ芯片,使外置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得到了保障。硬盘采用了4块WD2500 BB,总计容量达到了1TB。看过了外观和配置,下面我们终于可以开始使用了!先别急着连接到网络,我们首先插入它的随机光盘,会自动运行光盘目录下的EasySetup.exe。在出现的菜单界面我们选择第一项“setup TeraStation”然后点开始,会出现一个快速安装向导。接下来,就可以按照图示一步步把它连接到网络中。 图中的布线十分直观,我们可以把它连在交换机上,也可以连在无线路由器上,把它当作一个终端。连接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其他设备都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它。在此我们把它与一款百兆交换机相连。当然,使用千兆交换机搭配千兆网卡,传输速度会更快。连接好后我们开启产品的电源,接着点下一步,程序会提示我们选择一种模式。这款Tera提供了四种模式供客户选择,即:标准模式,RAID0模式,RAID1模式和RAID5模式。这也是该产品的一个亮点,稍后我们会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先选择标准模式,即四个250G的硬盘分别作为四个独立分区使用,总容量为1TB。确定后,程序会自动完成Tera的安装,并且弹出设备相关信息。 我们看到TeraStation分配到的IP为192.168.0.11,名称为“HD-HTGLDED”工作组在workgroup工作组,因为控制的主机就是这个工作组的。这时打开我的电脑,会发现已经自动将四个硬盘映射为网络驱动器了。直接点击就可以进入这个产品的共享目录了。默认每个盘只有一个共享目录,名称分别为share,shara2,share3,share4.至此,作为网络存储设备,Tera已经可以被使用了。不过我们当然要进它的配置界面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我们输入刚才显示的IP192.168.0.11进入管理界面。用户名和密码分别是默认的admin和password。使用光盘中的配置软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更改Tera的IP地址 Tera的管理界面和Linkstation系列的有很大的不同,颜色换成了纯色,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功能却丝毫没有简化,依然是那么细腻。除了一些常见的功能, TeraStation对于防止硬盘的物理损坏也提供了数个等级的安全保护,根据用户对存储容量和安全性的需求提供了以下四种工作模式:1 标准模式:四个250G的硬盘分别作为四个独立分区使用,总容量为1TB,这种模式在文件分类和管理上比较方便,但安全性较差,硬盘的物理损坏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2 RAID0模式:将四个硬盘在逻辑上整合成容量为1TB的独立分区,这种模式下,通过把输入/输出负荷分担给4个磁盘,使得读写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样的缺点是安全性较差,可能造成数据丢失。3 RAID1模式:也称镜像模式,由于每块磁盘都需要一块同样容量的磁盘作为镜像备份存储,因而总容量为500GB,该模式是安全性最高的一种,可以容忍同时最多两块硬盘的损坏,但缺点是成本高,存储效率低。4 RAID5模式:该模式兼顾存储容量和安全性,总容量为750GB,其中任何一块硬盘中数据的丢失或损坏都可以由其他三块硬盘通过校验恢复,该模式适合于绝大多数用户,毕竟两块硬盘同时出错的概率实在不高。我们可以在控制界面里面很容易的为其设置RAID1模式或者RAID5模式。配置为RAID1模式,总计500GB配置为RAID5模式,总计750GB几种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安全性和磁盘的利用率来考虑。下面,我们通过复制一个大小为1GB的文件,测试一下几种模式下的传输速率。 在标准模式下,由计算机发送该文件到Tera上面用了208秒,由Tera回传该文件则用了167秒。如此在标准模式下写入速度为:1024MB/208S=4.9MB/S,读取速度为1024MB/167S=6.1MB/S。这个速度虽然并不算很高,但是考虑到我使用的是百兆网络,如果换成千兆网络的话传输速度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总体来说,这个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在RAID5模式下,在标准模式下,由计算机发送该文件到Tera上面用了341秒,由Tera回传该文件则用了227秒。如此在标准模式下写入速度为:1024MB/208S=3MB/S,读取速度为1024MB/167S=4.51MB/S。传输速度下降比较明显。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Buffalo能做到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速度了。笔者又使用一个60G高速的移动硬盘进行了传输速度测试,结果和使用Tera内置硬盘的速度完全一致。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Tera上的每个USB接口只能接一个USB硬盘,并不能用HUB实现USB设备数量的扩充。并且只能识别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大家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最后不能不提下这款产品设置访问权限的功能,该功能也可以说是Buffalo网络存储系列的一大卖点,详细的权限划分,通过用户组设置和用户设置,理论上可以满足所有类型的权限设置。即可以把不同的人员分到不同工作组,实行按部门访问;也可以把某文件夹对特定用户公开权限,分别设置只读或可写。可以很方便的将用户分组分别为工作组和普通用户设置访问权限至此已经连寻运转了近18个小时,我们对TeraStation进行了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和我们事先预想的一样,由于产品设计中出色的散热系统,使得产品最热的部分,散热通道附近,温度仅有40度。而且还值得赞赏的是虽然运转着高速的硬盘,但产品的噪声很小,震动也几乎感觉不到,确实是一款理想的网络存储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