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与柑橘木虱.doc_第1页
九里香与柑橘木虱.doc_第2页
九里香与柑橘木虱.doc_第3页
九里香与柑橘木虱.doc_第4页
九里香与柑橘木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0 论文题目:不同寄主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生命表学 院:_ 植物保护学院_ 专业年级:_ 植物保护2007级_ _ 学 号:_ 070206091_ _ _ _ 姓名:_ 王江城_ _ _ 指导教师、职称:_赵士熙_ 教授 _ _ 2010年 10 月 10 日 The difference of natur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between the host different citrus psyllidCollege: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and Grade: Plant Protection and Grade 2007 Number: 070206091 Name: Wang- Jiang-cheng Advisor: Zhao- Shi-xi, Professor Submitted time: October 10, 2010 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 1Key words11 引言11.1研究柑橘木虱的意义11.1.1 柑橘木虱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介绍11.1.2 研究柑橘木虱的意义11.1.3 柑橘木虱的防治方法1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22材料和方法22.1供试虫源22.2试验时间与地点22.3试验方法23结果和分析33.1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33.2 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生命表54 小结7参考文献8致 谢9摘要:作为为害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橘木虱的发生不仅对柑橘造成直接的危害, 同时还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昆虫, 其发生分布与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关系及其密切。在田间柑橘木虱种群数量大小决定着柑橘黄龙病发生的轻重1, 这也是柑橘黄龙病发生并蔓延的关键因素, 因此控制黄龙病的发生及蔓延,必须对柑橘木虱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2。九里香年抽梢次数比柑橘多,因此柑橘木虱的年世代数在九里香比在柑橘上多,种群数量也较大3。柑橘黄龙病树梢情紊乱, 其年抽梢次数比健树多, 幼年柑橘树抽梢次数也比成年树多, 柑橘木虱在黄龙病树和幼年柑橘上的世代数也较多4。研究其在不同寄主上生命表差异有助于更好了解柑橘木虱生长习性进而更好地防治柑橘黄龙病。关键词:柑橘木虱, 九里香, 自然种群, 生命表Abstracts: Citrus psyllid as one of the main pests pesticide citrus it happened, not only of citrus cause immediate harm, at the same time it still spread the media insects citrus huanglong disease, its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citrus huanglong disease happened in the field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citrus psyllid population size determines the weight of the citrus huanglong disease happening, this also is citrus the spread of disease occurrence and huanglong key factors, therefore control huanglong diseas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citrus psyllid, must study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the field, 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Nine times in the smoke tip than sweet citrus much, so citrus psyllid in nine in generations in more than in the citrus fragrance, population is bigger also. Citrus huanglong disease in disorder, its treetop feeling smoke often than rehabilitation tree much sought, youth smoking citrus trees than adult tree seeketh number are also5, citrus psyllid in huanglong disease of youth and citrus trees more also generations. Research in different host on the life tables differences, which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citrus psyllid growth habit.Key words: Citrus psyllid, Murraya, natur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1 引言1.1研究柑橘木虱的意义1.1.1 柑橘木虱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介绍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na)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有宽皮橘、甜橙、酸橙、袖、金橘、柠檬、黄皮、构椽、积等13种芸香科植物6, 是比较重要的新梢害虫之一。国内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区7。柑橘木虱是柑橘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在老叶和嫩叶上吸食,若虫群集柑橘嫩梢、幼叶和新芽上吸食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易脱落。若虫排泄物撒布枝叶上,会影响光合作用及引致煤烟病8。柑橘木虱耐寒性强,冬季喜欢在九里香上取食繁殖越冬。1.1.2 研究柑橘木虱的意义福建省是华南重要柑橘产地之一 , 也是柑橘黄龙病的老病区。柑橘木虱的为害早在50年代初就引起植保界的注意, 同时专家也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9。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几乎能危害柑橘类的所有种类,是南方柑橘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能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柑橘全园被毁,对柑橘生产威胁极大。柑橘黄龙病是全株系统性发生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剂和有效的给药方法,感病后只有挖掉,以免传染,所以俗称柑橘树的癌症10。因此,我们应该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柑橘黄龙病与木虱,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有木虱发生的地方,就有发生黄龙病的可能,预防黄龙病,重点在于防治好木虱。同时,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一旦柑橘木虱获得病原体,就能终身传病11,因此,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是控制和减轻柑橘黄龙病害的关键举措。1.1.3 柑橘木虱的防治方法1.控制人为传播。柑橘木虱的卵、若虫分布于柑橘幼嫩梢、叶柄基部,卵粒及低龄若虫个体小,在引进柑橘的苗木、接穗时,容易将木虱带入新区,加大对柑橘园出入监管措施,可有助于减少柑橘木虱的传播机会。2.合理品种布局田间柑橘品种的合理布局对降低虫口基数有很大帮助。 一般我们在成片的果园种植同样的品种,一方面便于栽培管理,另一方面,田间抽梢整齐,如夏梢进行统一放梢,减少柑桔木虱产卵场所,即可达到控制虫口数量的目的。3.农业防治应及时挖除衰老植株、黄龙病树和果园周围的其它寄主植物。农业防治是防治柑橘木虱的基础。4.药剂防治。5.保护和利用天敌柑橘木虱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跳小蜂、啮小蜂、六月斑瓢虫、异色瓢虫、双带盘瓢虫、八斑和瓢虫、大草岭、亚非草岭及蛙螂等。在橘园中应种植霍香蓟和绿肥,给天敌营造栖息场所。药剂防治应改变施药方法,如根区施药等,以保护天敌不受药害12。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柑橘木虱雌成虫必须选择寄嫩枝排卵的特性了决定了寄主与其发生代数的关系密切。其嗜好寄生九里香。九里香是绿篱树种之一, 栽种多的地方有可能是柑橘园内柑橘木虱的重要虫源地。在柑橘种苗携带黄龙病和田间存在黄龙病株的情况下, 田间木虱多, 就可能引起黄龙病大流行, 形成“ 病多一虫多一病多”的恶性循环13。九里香年抽梢次数比柑橘多, 前者年抽810次新梢, 为柑橘木虱的连续繁殖提供丰富的嫩梢, 后者年抽梢34次14。因此柑橘木虱的年世代数在九里香比在柑橘上多出一代,其种群数量也较大。柑橘黄龙病树梢情紊乱, 其年抽梢次数比健树多, 幼年柑橘树抽梢次数也比成年树多, 柑橘木虱在黄龙病树和幼年柑橘上的世代数也较多。柑橘木虱的田间消长与寄主植物、气温和降水有很大的关系15,研究其在不同寄主上的生命表差异,通过分析其生活习性、植物特性的差异,可以得出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柑橘木虱的生长繁殖的影响,从而得出能够有效影响柑橘木虱繁衍的外部环境。本实验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柑橘木虱的生活习性,通过适当改变其生存环境来遏制其蔓延,对柑橘黄龙病的控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材料和方法2.1供试虫源 采自福州市新店镇埔档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试验场。2.2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09年7月至2009年10月在福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2.3试验方法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的组建与分析采用盆栽的柑橘苗置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试验场柑橘园,盆栽九里香苗置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绿化带的九里香旁边,供柑橘木虱自然产卵繁殖,每3d观察1次(9:00)。直至植株上的柑橘木虱停止产卵为止,记录不同寄主上柑橘木虱的产卵量、卵孵化数、各龄若虫的数量,羽化成虫数量。每种寄主设置五株重复。组建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寄主对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的影响。3结果和分析3.1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2009年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试验场柑橘园系统调查,调查结果(图1)表明,四月中旬开始,越冬成虫在新抽发的柑橘新梢上群集取食为害,4月26日达到第一个最高峰,此后越冬成虫开始死亡。5月上中旬完成新老成虫交替,至5月23日达到第1代成虫高峰期,此时的成虫密度达到全年最高峰。但6月份柑橘园施药,影响实验调查,从7月初再重新开始系统调查柑橘木虱成虫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在7月11日形成新的高峰期,据估计以第3代木虱成虫为主,但随着世代重叠,各代成虫不容易区分,成虫高峰期出现的频率加快,分别在8月2日、8月23日、9月12日又出现三个高峰期。10月份以后柑橘木虱成虫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直至进入越冬时成虫已经比较难于发现。图1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 2009年7月8月,采用盆栽的九里香苗自然饲养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系统观察成虫产卵情况和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存活情况,统计各虫期的存活动态。结果表明,在7月份,柑橘木虱成虫产卵期可以长达一个月,每观察间隔期的产卵量有波动,有四个产卵高峰期,分别为7月5日-7月7日、7月11日-7月13日、7月17日-7月19日、7月26日-7月28日。总虫数高峰期相应地出现在四个高峰期,分别为7月5日-7月7日、7月11日-7月13日、7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8日(表1)。7月23日-7月25日,随着新成虫的出现,成虫数量达到高峰期,但卵量在7月26日-7月28日出现一个高峰期后,卵量开始显著下降直至8月4日-8月5日卵量为0,说明就成虫产卵结束,新的成虫还没有开始产卵(表2)。表1九里香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头/叶)时间x卵若虫成虫合计1龄2龄3龄4龄5龄7月5日-7月7日13.60.00.00.00.00.00.33.97月8日-7月10日20.30.30.00.00.00.00.00.67月11日-7月13日33.10.20.40.10.00.00.24.07月14日-7月16日41.40.00.40.80.10.00.22.97月17日-7月19日55.42.10.40.70.30.30.19.37月20日-7月22日62.23.11.70.40.52.31.211.47月23日-7月25日71.51.71.80.70.20.81.58.27月26日-7月28日84.31.20.60.90.70.31.19.17月29日-7月31日90.50.60.10.20.30.30.12.18月1日-8月3日100.10.10.00.00.00.10.10.48月4日-8月5日110.00.00.00.00.00.00.10.12009年8月9月,采用盆栽的柑橘苗接虫饲养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系统观察成虫产卵情况和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存活情况,统计各虫期的存活动态。结果表明,在7月份,柑橘木虱成虫产卵期可以长达一个月,每观察间隔期的产卵量有波动,有三个产卵高峰期,分别为8月23日-8月25日、9月1日-9月3日、9月7日-9月9日。总虫数高峰期相应地出现在四个高峰期,分别为8月23日-8月25日、9月1日-9月3日、9月7日-9月9日(表1),两个高峰期完全重合,说明成虫卵量的变化是种群波动的根本原因。9月7日-9月9日,随着成虫产卵量开始显著下降直至9月22日-9月24日卵量为0,说明就成虫产卵结束,新的成虫还没有开始产卵(表2)。表2柑橘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动态时间x卵(粒/叶)若虫(头/叶)成虫(头/叶)合计1龄2龄3龄4龄5龄8月20日-8月22日11.30.00.00.00.00.00.01.38月23日-8月25日21.80.50.00.00.00.00.01.88月26日-8月28日30.30.60.00.00.00.00.00.38月29日-8月31日40.21.70.00.60.00.40.10.29月1日-9月3日54.51.20.40.40.20.30.34.59月4日-9月6日61.70.60.30.40.10.10.01.79月7日-9月9日74.10.50.50.30.10.00.04.19月10日-9月12日82.05.10.41.80.20.70.52.09月13日-9月15日90.22.20.41.51.21.20.60.29月16日-9月18日100.20.70.60.21.60.81.00.29月19日-9月21日110.10.01.30.11.10.20.30.19月22日-9月24日120.00.01.10.00.60.10.20.03.2 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生命表表3九里香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福州 2009)时间x/d活虫数(头/梢)lxmxlxmxlxmxx7月5日-7月7日13.90.15653.60.56740.56747月8日-7月10日20.66.45650.31.80783.61577月11日-7月13日34.00.72053.12.20006.60017月14日-7月16日42.93.26171.44.522918.09157月17日-7月19日59.31.22925.46.670633.35307月20日-7月22日611.40.71562.21.60309.61797月23日-7月25日78.21.11071.51.673511.71477月26日-7月28日89.10.22584.30.96347.70757月29日-7月31日92.10.18830.50.10290.92658月1日-8月3日100.40.13790.10.01100.11038月4日-8月5日110.10.00020.00.00000.000022.413320.122792.3047注:lx:表示该发育期开始时的存活数;mx:表示在x日龄存活的每雌平均产雌数;lxmx:表示每1个x日龄所产生的雌性后代数;lxmxx:是为估计世代平均周期而设。九里香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参数:净生殖率R0=LXMX=32.6650平均世代周期T=LXMXX/LXMX=15.7内禀增长率rm =lnR0/T=0.0740周限增长率=exp(rm)= 1.0768种群倍增时间TD=ln2/ rm=28.1表4柑橘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福州 2009)时间x/d活虫数(头/梢)lxmxlxmxlxmxx8月20日-8月22日11.31.76121.32.36004.15648月23日-8月25日22.40.76121.81.38541.05458月26日-8月28日31.02.32840.30.79161.84328月29日-8月31日43.15.29850.21.27166.73789月1日-9月3日57.12.43284.510.850426.39749月4日-9月6日63.34.14931.77.136729.61209月7日-9月9日75.68.04484.132.8227264.05129月10日-9月12日810.85.52242.011.044860.99359月13日-9月15日97.43.85070.20.77012.96569月16日-9月18日105.22.34330.20.42180.98849月19日-9月21日113.11.49250.10.11940.17829月22日-9月24日122.00.02990.00.00000.000016.460068.9746398.9783柑橘寄主条件下的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参数:净生殖率R0=LXMX=68.9746平均世代周期T=LXMXX/LXMX=17.4内禀增长率rm =lnR0/T=0.0811周限增长率=exp(rm)= 1.0845种群倍增时间TD=ln2/ rm=25.6 比较两种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生命表参数,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净生殖率差异极显著,平均世代历期、种群倍增时间差异显著,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差异不显著(表5),说明不同寄主对柑橘木虱自然的世代历期和繁殖力有影响。柑橘木虱柑橘上发生代数少于九里香上发生代数,柑橘木虱在寄主柑橘上的净生殖率极显著高于寄主九里香上的净生殖率。表5 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生命表参数寄主种群总生殖率(m)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历期(D)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 倍增时间(Td)九里香自然种群22.41 Ab32.6715.70.07401.076828.1柑橘自然种群16.46 Ab68.9717.40.08111.084525.6 由表1到表5可以看出,在两种寄主植物上的柑橘木虱,内禀增长率(rm)0,说明柑橘木虱在两种寄主上的种群数量都是上升的。在柑橘上木虱的净生殖率显著大于九里香的,而平均世代历期、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及倍增时间却无显著差异。4 小结柑橘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成虫动态高峰期明显,根据调查的4月中旬至5月底,7月初至9月底共4个月柑橘木虱成虫的动态,可以发现柑橘木虱成虫在这4个月期间出现6个高峰期,这与结果与黄建等(1999)17柑橘木虱在柑橘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发生8代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不同寄主条件下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净生殖率差异极显著,平均世代历期、种群倍增时间差异显著,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寄主对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的世代历期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寄主对柑橘木虱自然种群繁殖力影响不明显,这与黄建等(1999)柑橘木虱柑橘上发生代数比九里香上发生代数少2代的研究基本一致。柑橘木虱在寄主柑橘上的净生殖率极显著高于寄主九里香上的净生殖率原因是天敌引起的差异。柑橘木虱自然种群在寄主柑橘上的净生殖率极显著高于寄主九里香上的净生殖率。因此,总体而言,九里香寄主比柑橘寄主更有利于柑橘木虱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这与田间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参考文献1曹涤环 2010 不可忽视的柑橘黄龙病的防治 农药市场信息 2010(08) 45462广西柑橘黄龙病研究组 1977 柑橘木虱与柑橘黄龙病。柑橘科技通讯(34):23243华南农学院植保系植病教研组 1977 柑橘木虱传递柑橘黄龙病试验初报。广东农业科学(6):50514李安国,黄超艳,张武鸣,等. 桂林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J . 广西植保,2005 ,18 (4) :1618.5KE C. The present status of citrus huanglunbin and it s control in china G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