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会运用指示剂判断反应的发生。 2.能从微观粒子运动的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并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系列对照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从个体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研究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 2.会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从微观粒子运动的角度揭示中和反应的原理。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实验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教师先演示两个学生熟悉的实验,再通过猜测唤醒记忆中的酸和碱,从而引发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演示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1:取一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种紫色溶液。 实验2:将两种无色溶液混合。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酸和碱这两类物质。【提问】请同学们猜测: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参加的反应?并说明理由。【过渡】看来同学们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掌握的不错。那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板书】课题2 酸和碱 反应【过渡】让我们用实验来见证吧! 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思考和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测是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留下深刻印象。教学环节二、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和稀HCl溶液,振荡【讲解】从实验中,我们无法看出NaOH和HCl是否发生了反应。【设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了? 观察实验现象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多媒体进行展示) 学生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颜色变化现象的原因。 学生认识到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通过自已设计实验,学生看到了每种方案的不同现象,结合现象对每种方案进行讨论,得出最佳方案,留下深刻印象。教学环节三、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问】酚酞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再问】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呢?【再问】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再问】它们之间可能会生成什么物质?还会是氢氧化钠吗? 【教师】你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讨论】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NaOH + HCl = NaCl + H2O Ca(OH)2+2HCl=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多媒体展示】中和反应的微观动画【练习】结合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你能写出H2SO4 (硫酸)和NaOH(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讨论】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CO2+2NaOH=Na2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 【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分析特点,形成盐的概念。总结中和反应。 明确中和反应的实质 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分析 让学生明确反应的发生不仅要依据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更需要从化学原理上加以解释,以获得本质性的认识。 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个别到一般,找到盐这一类物质的共性,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 进一步认识中和反应教学环节四、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学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并思考一些问题。【课堂练习】(附后) 阅读与思考 思考后回答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巩固知识点教学环节五、小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结】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4.中和反应的应用 师生共同总结 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 2.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 2.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填写)名称氢氧化钠硫酸氧化铁化学式CuSO4类别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Zn +2HCl = ZnCl2 + H2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4.下列各组物质通常借助指示剂才能证明是否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D.烧碱和稀硫酸NaOH溶液【拓展延伸】 如右图所示,小婧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婧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振荡,观察到酚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百色市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答案版)
- 福建省南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开学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面板封接玻璃项目建议书
- 2025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抗洪抢险常识课件
- 抗旱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火锅底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压力压强教案与教学反思
- 2025年初一寒假考试试卷及答案
- DB225118-202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不良资产尽职调查清单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讲座PPT
-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
-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报告(doc 30)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GB 38600-2019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 DB36_T 1157-2019 瓷土、瓷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 《大型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白皮书》
- 电子课件-《网络营销(第三版)》-A24-2998ppt课件
- 《新媒体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