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升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3.考试内容按通史体例以古代史为主第卷 (选择题 30X2=60分)1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以后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2“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予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成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统治的加强C交通工具的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3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则材料体现了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5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6下列是对右图铜权注: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法 C反映了国内市场开始走向统一 D权身诏文由太尉起草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科,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2011山东文综)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9湖北江陵凤凰山l0号汉墓出土了简牍“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规模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力量10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11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2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13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4.“(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 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1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主题 B关心社会变革为前提C认识自然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16(2011天津文综)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题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17(2011海南单科)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1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9(2011江苏单科)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20(2011海南单科)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21(2011浙江文综)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2李贽在焚书答耿中丞中说:“夫天生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此话旨在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C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23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王国维此言意在说明A古代文学成就后世无人能及B元曲因“托体稍卑”必然不被重视C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文人和学者的承认D元曲应和唐诗、宋词一样被赋予较高的文学地位24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25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26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D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27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28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29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30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珍藏的法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对这些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取代自然经济 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 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材料二:“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4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4分)(3)材料三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有何不同?(4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3分)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厐,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编摘自太平御览材料四: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唐代在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草市在北方称“集”,也有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命名的,如柴市、米市、马市等。材料五: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汉代至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四、五,概括隋唐、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似特点。(6分)33(13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材料二: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材料三: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外妇女社会地位演变的趋势。(13分)参考答案15 BBBDA 6-10 DABAD 11-15 BDBAD 16-20 ACBCD 21-25 BCDDB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