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最新).doc_第1页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最新).doc_第2页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最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浦培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目的1、 通过重点语段理解思想内容2、 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教学设想 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写作背景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恩格斯(1820-1895年)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在1844年到1883年之间,他与马克思合写了大量的革命著作,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等,他还独立写作了大量的革命理论文章。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二、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按一般的常规,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怀念)。 三、重要词语悼(do)词 不可估量 纷繁芜(w)杂 豁(hu)然开朗 肤(f)浅 衷(zhng)心喜悦 卓(zhu)有成效 嫉(j)恨 诽谤()诅咒(zzhu) 给(j)予答复 诬(w)蔑四、 整体认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一、逝世情况悼念(1悲痛)二、伟大功绩评价(2-7敬仰)三、巨大影响怀念(8-9怀念)2、找出文章的关键句。 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光辉的革命实践) 3、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光辉的革命实践分别是什么?(注意承递性语句)“ 卓越的理论贡献 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发现剩余价值规律(“不仅如此。”) 各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但是”) 从事科研的目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光辉的革命实践 革命活动(“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革命实践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五、 研习新课1文章开头第一句按悼词的规范格式,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但为什么要如此具体的写出时和刻呢?“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2、马克思逝世,文中没有直接写逝世,而是连用了三个“了”的句子来表达,这样写作用何在? 明确:避讳的写法。既委婉地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又突出了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虽停止了思想,但他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永世长存。 3、恩格斯在叙述马克思的逝世之后,立即展开议论,马克思的逝世造成了怎样的损失? 两个“对于”从两方面概述了马克思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这也是全文的总纲。 “空白”“不久”从空间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颂扬了马克思贡献之大。4、课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一生中哪一个方面的伟大功绩?明确:首先论述“对于历史科学”即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贡献。一是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5、“正如达尔文-”用的是什么手法,表明什么?作者用类比手法,表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规律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和意义。6、分析“首先-然而-”这一长句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承接 因果 承接 因果 并列7、 马克思的另一重大发现是什么? 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不仅如此,还,在这儿使意思推进了一层,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论述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的发现。 “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探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恩格斯用了生动的对比,有力的说明了这一发现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把抽象的事物表现的可感可见。8、“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代的是什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发现。这句话是对3、4段的概括。由“两个发现”过渡到“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由“点”到“面”的概括。9、 阅读思考“一个人能在一生中有这样两个伟大发现-”,有哪些伟大发现呢?表明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其研究领域之广(“每一个领域”),钻研之深(“不是肤浅地研究”),价值之大(“都有独到的发现”)。这里颂扬马克思的功绩。如果天才如郭沫若所说,有直线型和球型两种的话,马克思该属于第三种,因为他既有直线型的精深,又有球型的广博,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天才。10、 提问:这位科学巨匠对人类作出如此伟大的贡献,可作者还说“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为什么呢?明确:凡对“工业“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发现,他就不仅“衷心喜悦”而且“喜悦就非同异常”,因为那些发现是付之实践的,将推动社会变革,加快历史发展的步伐。(从事科研的目的)第二课时一、 继续研习课文1、 提问:第七小节一开头,作者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结构上看,它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对马克思革命实践的论述。2、 朗读第7小节,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和赞颂马克思光辉的革命实践的? 明确:先用两个“参加”论述马克思的毕生使命,是参加推翻旧世界的斗争,参加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事业的斗争。(革命活动)恩格斯运用一连串的词语,热情赞颂马克思在斗争中的非凡才能和辉煌功绩。满怀热情(热情)-坚忍不拔(行为)-卓有成效(结果)曾曾推进,不可颠倒。 然后具体说明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开展斗争的实例。(革命实践) 宣传群众 办报、出小册子 组织群众 领导各国革命组织 创建第一国际3、“正因如此,所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从结构上看,它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对马克思的一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论述。4、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贡献极大,因此敌人对他回采取怎样的态度,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敌人的攻击的? “嫉妒“、“污蔑”、“诽谤”、“诅咒”等写出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这从反面鲜明的衬托出马克思的功绩。(敌人嫉恨)5、马克思对敌人的攻击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如何理解?含义有二: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和大无畏气概。6、 人民对马克思的逝世又是什么态度?尊敬、爱戴和悼念。语序不可颠倒。(人民爱戴)7、 为了进一步颂扬马克思的崇高品质,恩格斯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私敌是以自己为中心,以我划是非界限,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而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不存在个人私念,一生与形形式式的敌人斗。“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突出马克思所有的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8、“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如何理解? 他虽离开了人间,然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文章的最后,饱后含着深情和崇高敬意的话是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二、 总结1、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从理论上的贡献论述到革命实践,从事业论述到品质,逐步展示其一生和对国际无产阶级所做出的无可估量的贡献。2、文章将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议论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事情色彩。3、 语言体现了议论问准确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特点。4、 文章的过渡也非常自然、简洁。如第7段开头,类似的过渡句有很多。第4段,“不仅如此”第5段“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