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赶海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教学难点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挂图 课件 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38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揭题。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你看到了什么?2、那么,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先让我们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播放课件)看完影片,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 )的大海来说一说。(美丽的、辽阔的、蔚蓝的)3、 海水退潮时,人们就会去捕拾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 引导初读,感受其“趣”1、 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师范读。2、 听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 引导学生感受到赶海的“趣”。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3、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一支歌 暑假 舅舅东逃西窜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似的 螃蟹 努努嘴儿嘿 哩束手就擒 哎哟 大螯 长须(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4、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5、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3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借代意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情境。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生读题赶海)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谁能告诉老师“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大海退潮时到大海边捉鱼虾和玩耍。)二、品读第二自然段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第2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2、交流。(1)引导学生品味第一句中的“闹”字:“闹”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闹”?(师生共演)“我”为什么“闹”? (2)追赶浪花之趣为什么说这有趣呢?(生:因为浪花像人一样舍不得离开。)师:我的心情呢?(兴奋)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 。读得真不错,谁再来试试?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3)“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有大海蓝天的背景) 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不时”“回过头来”“不忍离开”这些词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浪花的有趣。 指导朗读。(4)小结: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我”一到海边看到的情景,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生读“海水哗哗追赶远去的浪花”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赶海时“我”和小伙伴做了哪几件事。(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2、示范引路:学习“摸海星”。(1)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句话写“我”摸海星?(2)齐读这句话,要读正确: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3)说说“我”做了哪些动作?(摸、抓)(4)“我”是怎样摸和抓的?请学生上来演一演。(5)组织学生评议。(注意抓住“摸呀摸呀”,体会摸的时间长、地方多和抓海星的不容易,从“抓”字体会作者动作的快、猛。)(6)摸海星时“我”的心情怎样?(7)从句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惊喜?(抓住“嘿”和“!”体会“我”的惊喜。)(8)教师范读这句话,把“摸呀摸呀”读得响又慢,“嘿”和“抓”读得响又快。(9)学生自由练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生动,注意读好动词和语气词。(10)我们是怎样来学习“摸海星”的?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揭示:找找读读句子说说演演动作体会体会心情读正确读生动。3同桌合作:学习“抓螃蟹”(1)请你按照学习“摸海星”的方法和同桌一起学习“抓螃蟹”。教师巡视指导。(2)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动词?(3)你们认为哪个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低着头”“寻找”“努努嘴儿”体会小伙伴抓蟹时的专注;从“叫”体会小伙伴被螃蟹夹住的疼痛;从“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夹”体会螃蟹的灵活、凶猛。)(4)请一两组学生合作表演“抓螃蟹”。集体评议:小伙伴和螃蟹的动作演得对吗?(5)指名读、齐读这段话,要求把动词和语气词读生动。4自主学习:学习“捉大虾”。(1)请你按照上面的方法自己学习“捉大虾”。教师巡视指导。(2)请一两名学生表演“捉大虾”。集体评议:他们演得对不对?(3)指导学生齐读这段话,要求读生动。5比一比,读生动。(1)学生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生动。读生动就要在读的时候使声音有高低快慢的变化,在第三自然段中,动词要读得响一些,语气词要读出不同的语气。(2)个别学生试读、全班试读。教师相机指导。(3)全班分组读得正确、生动。(4)谁会一边读一边加上相应的手势或动作?把这一段课文演出来?个别学生演读,教师指导。四、品读第四自然段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4、指名说。五、品读第五自然段1、引读:沐浴着美丽的晚霞,迎着咸咸的海风,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播放课件)(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2、作者在这里又引用大海啊,故乡的歌词,有什么好处?(呼应开头,表达作者对大海深深的爱)3、齐读,体验作者热爱大海故乡的深厚感情。(生读中播放大海啊,故乡)4、学唱大海啊,故乡六、总结课文。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 七、说一说童年趣事1赶海真有趣!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比如,体育课赛跑时同学的鞋子跑飞了;看立体电影时看到好吃的就张大嘴,却什么也没吃到;在花坛里发现了一只可爱的西瓜虫;星期天坐上了高高的摩天轮想一想,你记得什么有趣的事?2选一件有趣的事说给同桌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先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说清楚;再把这件趣事的经过说具体,用上不同的动词;最后把事情的结果交代清楚。3请两三个同学进行集体交流。4同学、老师根据要求共同评议。八、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4、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附板书:赶海追浪花趣 摸 海星 抓螃蟹捉大虾12、荷花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40 教学目的: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学习六个生字“挨、莲、蓬、裂、姿、势”,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4、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3、揭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2、 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3、检查。(1) 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2)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4、 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三、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2、 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3、 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四、作业。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4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美丽的荷花,培养审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并懂得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2、齐读课题。二、讲读课文。1、讲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我去看荷花时的心情怎么样?(2)指导朗读第2句。2、讲读2、3自然段。(1)讲读第2自然段。过渡:为什么一进门就会闻到荷花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个究竟。指名读。提问。指导读好第一句,要读出惊喜之情。是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荷花。默读下面的几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读后,指名回答。细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思考:荷叶有什么特点?提问后,指导朗读。(师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生读)谁能说说怎样的长才叫“冒”?从这个“冒”字,你觉得这些白荷花怎么样?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具体描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姿态?(才开、全开、将开)指导朗读。满池的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你还能想象出荷花哪些不同的姿态?(2)讲读第3自然段。过渡: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仔细欣赏着荷花,内心产生了哪些感受呢?引读第3自然段。老师真想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究竟是谁给了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洁白如玉的花瓣,婀娜多姿的体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3)小结。大自然造了荷花清雅秀丽。那一池白荷花在作者眼里美到了极点。让我们齐读2、3自然段,再一次细细品味这种美。3、讲读4、5自然段。过渡:美好的景物总能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作者在欣赏荷花时,联想到了什么呢?(1)讲读第4自然段。自读。作者产生了什么美妙的联想?他为什么会联想到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爱荷花,所以作者想变成荷花。他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荷花的世界里经历了哪些精彩、有趣的事?蜻蜓、小鱼都是“我”的伙伴,他们会跟“我”说些什么呢?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2)引读第5自然段。(师引)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看啊,想啊,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很久很久。“过了好一会儿”(生读)(3)小结。正是作者入神地看着美丽的荷花,才产生了种种美妙的联想,他的确己经陶醉在景色里了。三、总结全文。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吗?2、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满池的荷花,但作者用文字写出了荷花的香和美。他领着我们先仔细地观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从荷叶到荷花,细细观察,重点介绍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从而使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四、布置作业。抄写文中写的精彩的句子。教学目的:板书设计: 12、荷花才开、全开、将开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42教学目标:1. 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 背诵并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三、精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u 紫zi川chua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五、小结(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六、作业设计1、背诵、默写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43教学目标:1. 学习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 背诵并默写古诗绝句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学习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 行 泊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二)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三)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重点理解:黄鹂:鸟名,也叫黄莺。鸣:叫。翠柳:翠绿色的柳树。从“翠柳”一词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春天。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吃鱼虾。青天:蔚蓝色的天空。说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欢唱)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重点理解:窗含:从窗口看到。“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时间很长。泊:停靠。东吴:指江苏一带。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说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诗人写了四个景色,一句一景,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语言生动、景色秀美。“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词,写出了草堂前的景色。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新课标第一网(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眼前的、天边的、窗外的、门前的。顺序是:由近及远。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七)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含”上部今不要加点。“吴”口天吴。五、小结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最后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六、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改写绝句练习4教学目标:1、 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学会查词典,能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多义词语的解释。2、照样子,练习写好上下结构的字。3、反复诵读,熟记八条成语,熟读背诵滁州西涧。4、口语交际练习“约请”,让学生学会有礼貌地约请他人参加活动,约请时要做到:(1)要有礼貌;(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楚;(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44教学目标:2、 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学会查词典,能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多义词语的解释。2、照样子,练习写好上下结构的字。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对话,请你自己读读,看看对话中讲了些什么?二、探教学第一题。(一)指导。1、请你自己读读这段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2、全班讨论交流:(1) 什么情况下查词典?(2) 怎样查词典?(3) 词语有多种解释时怎么办?3、 指导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4、 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二)练习。1、指导学生练习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三)课后作业。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即将学习的新课文。教学第二题。(一)指导。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章、罩、举”三个字。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的要求。3、指导书写“章”。(1)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2)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如:“点”压在竖中线上半段偏上的位置,“立”字第二横要长,使字保持平衡。“早”字的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悬针竖”压在竖中线上)(3)指导学生练习描写一个“章”字。(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写字。辅导时还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二)反馈。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第二课时45教学要求反复诵读,熟记八条成语,熟读背诵滁州西涧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个练习中我们学了哪八条成语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八条成语,学了这八条成语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二、探熟记成语:(一)指导。1、要求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同桌互相读成语。2、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音(“栩”读x),全班齐读。3、理解成语的意思:你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炉火纯青:纯青,纯净的蓝色。原指道家炼丹时,炉火出现蓝色就算炼成了。后比喻品德修养、学习造诣或技艺等达到精湛完美的境界。梦笔生花:比喻才思因受到某种启示而变得敏捷。浑然天成:浑然,完整不可分割的样子。天成,天然形成。形容诗文或艺术创作完整和谐,没有加工的痕迹。(二)练习背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成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再与同桌练习背诵。(三)反馈。背诵古诗。(一)指导。1、解题并简洁作者。2、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教师范读。1、 指导学生再读句子,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独怜”、“深树”、“野渡”三个词语。2、 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 指名试读,练习背诵。(二)反馈,检查朗读与背诵。三、布置作业用各种形式背诵八条成语和古诗。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成语和古诗。第三课时46教学要求:口语交际练习“约请”,让学生学会有礼貌地约请他人参加活动,约请时要做到:(1)要有礼貌;(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楚;(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难题,不知你们是否愿意帮助老师来解决困难?三(4)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约请教音乐的郭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假如由你去约请,见到郭老师应该怎么说?仔细看图,看懂图意二、探指导。1、 或许有些同学会有疑问:什么是约请啊?谁愿意大声地告诉大家?2、 约请的原因是什么?3、 你准备怎样约请?(说说约请时要注意什么?)相机板书(1)要注意礼貌用语。(2)要说清楚约请的原因。(3)要确定约请的时间和地点。练习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顾老师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哟,顾老师还挺忙的呢。这时你会怎样约请呢?同桌分角色演练。3、交流:你们准备怎样约请啊?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一起表演表演,我就是顾老师,你就是中队长,好吗?其他小朋友就是评委了,大家仔细看,认真听,看我们表演得怎么样,等会给我们评价评价。师生练习,集体评议。(评议的重点:内容表达是否正确、完整、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等。)4、 选一对同桌到讲台前表演,大家评议。三、总结。通过这次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约 请礼貌用语原因 时间和地点习作4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1、投影片。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3、听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7一、激趣导入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上风电技术突破与2025年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绿建工程专项方案(3篇)
- 旧房子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南庄工程保洁服务方案(3篇)
- 木栈道工程修建方案(3篇)
- 宽带项目工程管理方案(3篇)
- 医护关系专题论述
- 读书报告分享演讲稿模版
- 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环保项目投资分析与风险评估报告
- 车床安全技巧培训课件
- 2024年贵州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四肢骨折护理课件
- 2023高职高考真题
- 砖厂机械伤害安全培训课件
- 罚款减免申请书范文(19篇)
- 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第二版-第1章
- 健康管理中的营养监测与干预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医疗垃圾处理协议书范文
- SDCA方法循环标准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