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1页
11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2页
11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3页
11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4页
11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水走廊凤凰大桥-小渡船大桥段景观设计说明6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恩施市正在逐步向中等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州、市政府提出了在创建民族风情园的构想。亲水走廊作为恩施民族风情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2007年完成了东门大桥至凤凰大桥的建设。为配合州城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按照州、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清江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和防洪工程建设,借鉴亲水走廊前期工程建设经验,2008年12月底我们着手对凤凰大桥至小渡船大桥段沿江两岸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并进行了该段的景观规划设计。本次亲水走廊景观设计范围:南起凤凰大桥,北至小渡船大桥,设计岸线全长约2372米,规划总用地18.94公顷(其中水面13.4公顷)。其中,河道西岸为城市近期建设用地,东岸为私房和单位住宅用地。综合考虑到恩施市社会、经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建设要求,清江西岸沿河堤控制20米至30米的纵深范围,局部地段根据景观要求有所扩大,东岸则根据现状建筑及防洪堤岸控制纵深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两侧用地性质各异,从南至北,西岸依次为凤凰广场,州国土局,滨江花园,福星城住宅区,福星城商业中心;东岸依次为沿江私房区,建设银行职工住宅区及部分企业用地。西岸现状环境较好,沿江有成片的防护绿地;而东岸局部地段建筑杂乱密集,基本是背靠河道而建,沿江景观质量及交通可达性极差。规划范围内有较大面积的河滩地一处,位于凤凰广场一侧。清江两岸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了具有曲折的岸线,是丰富河道景观,也是获得良好的亲水性以及体现景观多样性的宝贵资源.根据恩施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凤凰大桥与小渡船大桥之间的清江河道常水位在408-410之间,设计洪水位在415.46-415.91之间,防浪墙高程在416.56-417.01之间。二、规划理念(1) 景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水性(2) 景观的可游性、可赏性和可参与性(3)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地域性和人文性三、规划目标(1)一个具有较强历史延续感的城市重要的标识性滨江景观界面;(2)一个地方气息浓厚、主题鲜明的现代文化休闲区;(3)一个空间变化丰富、尺度宜人的休闲观景带;(4)一个恩施市城市历史、文脉的展示长廊。四、规划原则1、场地适宜原则(1) 充分反映地形特征和基地条件的可利用性(2) 充分体现滨水公共空间的亲水性(3) 充分注重岸线边际景观的丰富性(4) 充分体现滨水空间的时代风貌和地域文化性2、功能凸现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舒适愉悦和可参与性,营造开放式公共游憩、娱乐运动休闲空间。3、生态优先原则强调自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景观。注重维护滨水岸线,防止水土流失。4、经济合理性原则(1) 通过环境景观建设,提升周边地产价值。(2)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节约工程造价,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景观。(3) 功能和景观设施尽量考虑既具观赏性,又实用简洁、便于实际管理。(4) 植物造景尽量少采用名贵树种和大树移植,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质。四、总体布局根据对地形的分析,总体布局采用珠链式组景方法,利用两岸自然曲折的主游线串联起各个景观节点。分别形成了东岸的“三段三节点”与西岸的“三区四节点”。(一)、东岸:“三段三节点”1、“三段”(1)亲水走廊三期工程衔接段:该段为三期亲水走廊延伸段,现已初步建成。设计在完善现状的基础上,将亲水走廊与污水管之间改造为斜坡绿化。既加固河岸,又美化环境。(2)亲水栈道段:该段自亲水栈桥至歌舞广场,现状地形复杂,私房附属物构筑多,环境质量差,不易改造。规划拆除私房附属构筑物,保留主体并按恩施民族建筑风格对其进行立面改造,从而形成干净整洁的沿江建筑立面景观。同时对建筑物与水际线之间用地进行绿化整治,增设垂直联络步道形成亲水、观景、步行多层次的观景系统,对剩余空地予以绿化,使之与江景相透,达到透气、透水、透景的目的。该段设置绿化停车场。(3)民俗风情长廊段:该段自歌舞广场至施州大桥东广场,现状为建设银行职工住宅区及部分企业用地,设计在保留现状单位用房的基础上,沿江布置4米宽的步行道,步行道内侧布置6米宽的绿化带,使亲水长廊及景观带宽度保证在10米以上。亲水走廊与单位之间设置通透围墙。绿化带中间顺序布置具有恩施民族风情的清江石与趣味雕塑(如童趣雕塑、清江渔夫雕塑、恩施民俗雕塑等),展现该段浓厚的民俗气息。2、“三节点”(1)栈桥:在华龙村酒店入口处的道路桥外侧设计一座栈桥,在保证亲水走廊通畅的同时,使之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节点景观,栈桥设计应体现恩施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吊脚、仿木等)。(2)歌舞广场:设计在亲水栈道与民俗风情长廊之间规划控制地块布置歌舞广场,吸引市民举行民族歌舞。(3)施州大桥东广场:施州大桥建成后,与大桥两侧过近的居民建筑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鸡肋,设计中将施州大桥两侧各30米范围内设置为景观控制范围,与桥下空地一起组成市民的活动,休憩广场。(二)、西岸:“三区四节点”1、“三区”(1)健身游乐区:健身游乐区自凤凰广场至滨江路下沉广场,该区纵深比较宽阔,在满足布置亲水步行道的同时,可布置健身器材及游乐器材,作为凤凰健身广场功能的延伸带。该区在清江常水位时有面积较大的河滩一处,可以通过设置亲水台阶,成为市民亲水游玩的场所。(2)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自滨江路下沉广场至施州大桥西岸游园,该区内布置亲水步行道、休憩桌椅等设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3)商务亲水区:商务亲水区自施州大桥西岸游园至小渡船桥头绿地,该区结合福星城商业中心,沿江设计商务亲水平台,局部布置绿化及人文雕塑以丰富景观,市民在购物之余,可到亲水平台休憩游玩。2、 “四节点”(1)凤凰广场:凤凰广场已经建设完工,广场的主要功能为市民健身游乐的场所。(2)滨江路下沉广场:由于滨江路与清江污水管护坎之间纵深太小,为满足亲水走廊的交通及景观需求以及节约成本,在护坎外设计下沉广场,广场上布置旱喷,使之成为亲水走廊的节点之一。(3)施州大桥西岸游园:设计结合福星城建设对施州大桥西岸桥底进行园林设计,园林中布置观赏草坪、观景亭、休憩廊架等,使人们在购物之余可以欣赏亲水走廊的景致。(4)小渡船桥头绿地:小渡船大桥西岸桥头可结合福星城商业中心进行绿化改造,绿地中放置刻写小渡船大桥的历史概况的清江石,以增强亲水走廊的历史文化气息。五、景观设计(一)、总体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是城市功能的需要及体现,清江河两岸景观设计从城市整体环境分析入手,根据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氛围原则及情景交融原则,从城市景观集合分析,环境空间分析两个方面,确定景观主题和环境空间潜在的功能意义,赋予环境空间层面特定的性质及内涵,在注重环境整体效应的前提下,实现城市景观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结合,建立环境空间良好的形体秩序。规划注重建设与保护的主次关系,同时努力做到“有景可赏,有路可行,有水可嬉”的目标,规划结合城市居民活动的特点,根据现状地形,分别布置“琴、棋、书、画、石”等景观意向。亲水走廊东岸由于自然岸线较少,同时走廊通道较为狭窄,规划以贯通步行系统为手段,适当布置人文景观,并充分考虑停车泊位等方面的要求。东岸沿河步行道宽度为4米,河岸为花岗岩栏杆,步行道以青石板铺就,辅以坐凳花坛及小品等。而西岸则以自然步道穿梭于茂林间,局部地段形成小游园或观景平台和亲水走台,使亲水走廊真正成为居民们亲水玩乐的好去处。西岸在开阔地处设置活动小广场,辅以休闲健身设施。西岸步行道宽度为5米,河岸部分地段设置砂石铁链栏杆,与生活区则以通透栏杆相隔,该段通道跟随地形自然弯曲,道路材料以青石或卵石为主。(二)、建筑立面设计意向由于目前沿江两岸的建筑凌乱无序,景观极差,有必要对立面进行改造。综合现状建筑造型和形式特点,规划以土家吊脚楼的栏杆式建筑为原型进行改造。1、建筑立面色彩以白色为基调,另辅以青灰色白色线条;2、建筑立面基本统一门窗高度,屋顶采用坡顶形式,与山体一起构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3、窗、挑台的适型以吊脚楼建筑常见的形式改造,使之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三)、植物景观设计区域内现状植物品种较为单一,季相变化较大,生态群落较为脆弱。本次规划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体现群落的多样性和地方性,在植物配置上充分考虑季相的变化,同时乔灌草搭配,提倡复层种植。 植物配置景观表景观区植物景观特色骨干树种配置树种乔灌比景观带清新、古朴、自然,四季常青雪松、龙爪槐、刺槐、垂柳香樟、广玉兰、紫叶李、海桐、山茶、鸡爪槭、牡丹、金叶女贞等0.8:1亲水休闲景观带姹紫缤纷、通透、开敞、芬芳怡人,片林、灌丛与花带的自由式配置枫杨、香樟棣棠、含笑、梅花、樱花、桃花、月季、石榴、海棠、玫瑰、迎春、小檗、金叶女贞、红继木、四季时花及杭菊、麦冬、桔梗等药用观赏植物0.5:1运动游憩景观带及商务亲水区通透、开敞、大色块与构图垂柳、桃花馒头柳、香樟、枫杨、月季、棕榈、小檗、木芙蓉、连翘、黄杨及耐水湿宿根花卉等0.5:1六、堤防断面设计1、结合清江防洪工程的技术要求,确保清江迅期过水断面宽度为100米以上,保证城市的行洪需要。2、断面应在考虑现状地面高程和稳定清江岸线的基础上,在绿化带用地范围内,构筑绿化一级平台,局部构筑二级亲水平台。3、形成一个空间变化丰富,尺度宜人的生态型步行林荫系统。4、注重植被与环境的融洽,形成合理的堤内外步行出入口系统。七、配套设施布局通过清江两岸景观改造,在改善城市风貌的同时,也应促进本地旅游服务业及商业的发展。1、公共卫生设设施水冲式厕所每隔200米一处,东西两岸共设置2座,标准为一类,每座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垃圾箱除放置于座椅周围外,原则上每隔70米设置一处。2、照明设施照明处理强调以线(即贯穿整个清江两岸的步行道)带面(即大面积绿化),突出重点(雕塑、喷泉、广场等)的原则,以营造一个明暗适度、主次分明、幽雅宜人的优美景观。(1)步行道照明无论从使用安全角度还是夜景观赏的角度考虑,步行道照明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步行道照明应以高压汞灯为主,统一设置在步行道一侧,间距10米,有韵律、节奏感地形成光带,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效果。(2)绿化照明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照明雪松、金叶女贞等较高的植物,根据植物位置与周围环境关系并选择树形较好者,进行重点照明,灯具以金卤灯为主,照明方式基本为两盏灯一组。广玉兰、桃花等高度适中的植物宜采用紧凑型荧光灯成组进行照明。玫瑰、月季等高度较低的植物宜采用投光灯进行照明。将各种落叶树与常绿树、针叶树与阔叶树互相结合,营造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草坪照明绿化广场、水体广场、景观带内小广场草坪采用低矮草坪灯照明,间距8米,用灯光的连续性和韵律感突出景观的多样性。(3)“点”照明重要节点照明雕塑采用埋地灯进行投光照明,突出主题。喷泉采用投光灯照明,以显出其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