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3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1页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3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2页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3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3页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3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识记)(1)新中国实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和基本政治制度。(3)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实施。,2)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识记)(1)“一国两制”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来,这一构想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港澳回归港澳回归概况:年7月1日和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地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并设立了两个。港澳回归的意义: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3)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理解)(1)推进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努力: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即“九二共识”);1995年,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两岸统一的基础与问题:有利因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渴望统一;港澳回归树立了榜样;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党和政府对统一大业的推进。不利因素:“台独”分子和国际势力破坏统一。我们要坚决反对“”,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要坚持反对他国或集团干涉中国内政。(3)两岸交往:回大陆探亲、访友、旅游、和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大陆成为台湾第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1997年两岸实现试点直航;2001年台湾地方当局批准开放金门、马祖与厦门、福建“小三通”。,4) 国防建设(识记)(1)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和部队先后建立,人民解放军向多军种、多兵种发展,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2)导弹部队的组建: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正式创建。1966年10月,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识记)(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印度代表时最早提出了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万隆会议年,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在大会上,周恩来提出了“”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6)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识记)(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中美建交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从此结束了两国长期对抗关系,走向了关系的正常化。1.知识整合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事件名称时间主要人物意义或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重返联合国1971年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中美建交1979年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香港回归1997年江泽民中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澳门回归1999年2.认识启示对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的认识。中国能在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国家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重要;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必然又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以一种积极态度参加国际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建立。3.读图说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历史性的握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1.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先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 D.周恩来2.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3.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投票,梁振英以689票在选举中胜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行政长官。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A.1949年10月1日B.1979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4.下列与“伟大构想”“港澳回归”等信息相关的内容是()A.民族区域自治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一国两制”D.江泽民八项主张第3课时考点聚焦导学考点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基本国策西部大开发考点2:一国两制19971999特别行政区考点3:一个中国原则江泽民反华台独考察三考点4:海军空军第二炮兵考点5:周恩来领土主权平等互惠基本准则1955万隆求同存异考点6:1971联合国安理会尼克松建交公报1979课堂过关检测1A【解析】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2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政策,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题干所给材料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选C。3C【解析】本题考查对香港回归时间的记忆,考查学生记忆历史时间的能力。难度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1997年7月1日,故选C。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199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的日子。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