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科技科.doc_第1页
科学与科技科.doc_第2页
科学与科技科.doc_第3页
科学与科技科.doc_第4页
科学与科技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學與科技科科學與科技科 健康科學單元健康科學單元 學與教資源 教師版本 學與教資源 教師版本 主題主題 疾病與社區健康疾病與社區健康 課題課題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這份教學資源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些有關個別主題的教學意念與最新資訊 主題這份教學資源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些有關個別主題的教學意念與最新資訊 主題 內容是建基於中學中一至中三的科學課程 這份資源的部分內容是給教師用作內容是建基於中學中一至中三的科學課程 這份資源的部分內容是給教師用作 參考之用 教師並不須要深入教授每一個細節 為了促進學與教的成效 教師參考之用 教師並不須要深入教授每一個細節 為了促進學與教的成效 教師 須因應學生的程度 興趣及需要而自行修訂本資源的內容 同時 此資源的內須因應學生的程度 興趣及需要而自行修訂本資源的內容 同時 此資源的內 容並非鉅細無遺 教師可使用其他合適的資料以補不足之處 容並非鉅細無遺 教師可使用其他合適的資料以補不足之處 目錄目錄 頁數頁數 引言1 學習目標1 教學流程2 4 教案5 10 教師參考資料 第一節 什麼是傳染病11 常見的疾病及其傳播途徑11 13 為何病毒感染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14 病原體圖片15 第二節 控制傳染病16 第三節 傳染病病原體的入侵與防衛 17 非專一性的身體防衛病源體入侵機制 17 第四節 人體免疫系統及免疫力18 19 免疫力是如何建立的19 免疫反應的過程19 第五節 疫苗及接種 疫苗是什麼20 我們為何需要疫苗21 疫苗如何發揮其功用21 為何需要進行多次疫苗注射22 疫苗如何發揮功用的例子22 23 第六節 控制傳染病 國際組織24 本地組織 25 健康及社區工作者的職能 25 疫苗接種計劃的執行 26 疫苗接種的益處及風險 27 建議活動28 31 實驗室安全及培養細菌步驟32 培養細菌33 另外一種培養細菌的方法34 實驗 洗手前後的細菌數目比較35 36 題目重溫 小測 思考材料37 補充教學資源 教師參考資料38 學生參考資料39 1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引言引言 於過去一世紀中 人類對控制各種疾病已獲得了重大的成就 然而人類與傳染 病的戰爭卻沒有停止過 新種病毒或細菌的爆發每年都發生 這些新種病原體 的出現都是源於社會科技發展所導致 近期於美國爆發的西尼羅河型感冒是由 於航空交通的便捷 將病原體由地球的一處帶到另一處所致 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完成此課題後 學生應能完成此課題後 學生應能 1 分辨細菌和病毒 2 認識常見的傳染病及導致這些疾病的病原體 3 明白維持個人及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4 解釋病原體入侵人體的途徑 5 說明非專一性的防衛機制如何打擊病原體 6 說出免疫系統的功用及其組成的部份 7 解釋何謂疫苗 8 介紹一些涉及控制傳染病的國際及本地組織 9 描述香港免疫注射計劃的執行 10 說出免疫注射計劃的益處及風險 2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I 傳染病傳染病第一節第一節1 辨別細菌和病毒 1 視訊活動 觀看錄影帶 Louis Pasteur s legacy of hope from the distributor Barr Media Group Irwindale CA USA 教學資料教學資料 1 實驗指引及實驗須注 意事項由香港中文大 學生物化學系提供 2 認識常見的傳染病及導致這些疾病 的病原體 2 實驗 選擇其中一個建議的實驗活動 詳情可 在建議活動內頁中找到 2 細菌 病毒及真菌的 電子顯微照片 電子 顯微照片由香港中文 大學生物化學系提供 3 討論問題 討論登革熱的散播方法 什麼是 瘋牛症 香港境內負責處理流行病的機構 香港如何應付疾病的爆發 3 冷凍乾化的細菌可向 市面的供應商訂購 4 功課 時間 在第二次課堂後分發給學生回 家做 並於下一次課堂時交回 檢查家中的食物 環境及個人的衛生習 慣 並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3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I 傳染病傳染病第二節第二節1 明白維持個人及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Il 傳染病傳染病第三節第三節1 解釋病原體入侵人體的途徑 2 說明非專一性的防衛機制如何打擊病 原體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lI 傳染病傳染病第四節第四節1 說出免疫系統的功用及其組成的部份 2 說出什麼是免疫系統 3 什麼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Il 傳染病傳染病第五節第五節1 解釋何謂疫苗 2 描述疫苗如何發揮其功用 3 解釋為何有些疫苗接種過程需要第 二次的加強劑注射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40 分鐘分鐘 課題課題時間時間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建議活動建議活動資源資源 lI 傳染病傳染病第六節第六節1 介紹一些涉及控制傳染病的國際及 本地組織 2 描述香港免疫注射計劃的執行 3 免疫注射計劃的益處及風險 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5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一課節第一課節 什麼是傳染病 什麼是傳染病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引起動機向學生提問 病毒感染和細菌惑染的分別 教師參考資料 5 教學主旨解釋細菌 病毒及真菌形態上的分別 根據以下題目 討論病毒 細菌及真菌的特質 有哪些常見的疾病由是這三種微生物導致的 為何病毒感染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什麼是瘋牛症 瘋牛症與其他由微生物引致 的疾病有何分別 投影片簡報15 家課作業檢查家中食物 環境及個人衛生情況 並提出可行 的改善措施 教師參考資料5 重點重溫討論禽流感的起因 討論控制禽流感蔓延的措施 問答環節 複習10 教案教案 6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二課節第二課節 控制傳染病控制傳染病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跟進家課討論10 教學主旨 討論香港的食物及食水供應衛生情況 評論食 物及食水供應的監管機制 投影片簡報 剪報20 重點重溫問答環節複習及互聯網10 教案教案 7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三課節第三課節 病原體及人類身體防衛機制病原體及人類身體防衛機制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引起動機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 你曾經感染過哪些傳染病 你認識哪些傳染病 5 教學主旨 傳染病有哪些傳播途徑 人體有哪些生理性屏障能防止病原體進入體內 人體有哪些化學性屏障能防止病原體進入體內 投影片簡報30 重點重溫總結 問答環節 5 教案教案 8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四課節第四課節 體免疫系統及免疫力體免疫系統及免疫力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引起動機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 你認為生理性及化學性的屏障能否保護身體免 受傳染病的感染 試解釋你的答案 3 教學主旨 什麼是免疫系統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哪些部份組成 什麼是免疫反應 人體對疾病的免疫力是怎樣產生的 投影片簡報22 重點重溫光碟 immune system and immune response 免疫系 統及免疫反應 問答環節 光碟 About Immune System Corel Medical Series 1997 15 教案教案 9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五課節第五課節 疫苗及疫苗接種疫苗及疫苗接種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引起動機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 你還有否記起疫苗注射 3 教學主旨 什麼是疫苗 疫苗是怎樣製造的 疫苗怎樣發揮其功用 人體對疾病的免疫力是怎樣產生的 投影片簡報22 重點重溫介紹金納 Jenner 或沙克 Salk 有關發展疫苗接種的故 事 光碟 About Immune System Corel Medical Series 1997 15 教案教案 10 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傳染病的成因與預防 教案教案 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建議課時及活動分配表 第六課節第六課節 控制傳染病控制傳染病 40 分鐘 次序次序內容及活動內容及活動資源資源時間時間 引起動機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 說出近期爆發的傳染病 3 教學主旨 有哪些國際組織參與控制傳染病 有哪些本地組織參與控制傳染病 疫苗注射在控制疾病中有何意義 疫苗注射會帶來哪些潛在風險 投影片簡報22 重點重溫討論 以百日咳疫苗為例 討論疫苗接種對個人及社 會的益處及風險 印刷資料 互聯網15 教案教案 11 第一節第一節 什麼是傳染病 什麼是傳染病 傳染病可以被說成是微生物與人類之間的寄生關係 病原體會在人體內找尋合 適的生活環境生長 繁殖 及對寄主身體做成損害 病原體傳送到另一寄主體 內之前 牠們會於寄主體內某些地方存活及繁殖 這個病原體存活及繁殖的地 方稱為傳染病儲主 Reservoirs of infection 傳染病儲主可以是人類 動物 昆 蟲或蛛形動物 人類可因直接接觸 呼吸 吸入 或將病原體注射入身體而染上傳染病 美國 境內常見的疾病有狂犬病 炭疽熱 金錢癬及沙門氏菌中毒等 當人染上傳染 病後 他們能將疾病傳染給其他人 這些病患者被稱為疾病的攜病者 carrier 不同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患病徵狀 有些甚或不會顯現出來 非動物性的傳 染病儲存庫可以是空氣 食物 水源及污染物等等 常見的疾病及其傳播途徑常見的疾病及其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傳播途徑例子例子備註備註 皮膚 空氣 呼吸道水痘 痳疹 皮膚 皮膚梅毒 疣 呼吸道 呼吸道傷風 流行性感冒病患者處理鼻腔分泌物後 與人握手會有機會將病原 體傳給他人 口腔腸胃炎 甲型肝炎進食被糞便或泥土污染的 食物或食水會有可能感染 疾病 這種情況會普遍出 現於受天然災害 例如水災 影響的地方 性接觸愛滋病 淋病 輸血愛滋病 乙型肝炎 載體 昆蟲 動物咬傷 登革熱 狂犬病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2 19961997199819992000 疾病種類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急性小兒麻痺症 1 亞米巴痢疾8 1213 3 3 細菌性痢疾300 363 512 289 210 水痘NANANANANANA10890 85561 霍亂4 14 71 18 12 登革熱5 10 15 5 11 腸熱病 傷寒 副傷寒 66 28 1 71 18 169 16 72 13 1105 13 1 食物中毒 爆發數目 受影響人數 314 1829 364 1900 577 3011 538 2818 618 2452 退伍軍人病 2 2 51 1 2 麻瘋8 11 13 14 11 瘧疾972101 54 66 35 麻疹110 316 56 32 611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415 2 3 14 腮腺炎48 51 25 63 77 狂犬病 1 1 德國麻痺605 4958133 52 2338 猩紅熱52 77 27 126 123 破傷風16381337172 肺結核 65012927072252767327075123127578299 斑疹傷寒 5 8 8 2614 病毒性肝炎 47757364664761726834 13 疾病種類 19961997199819992000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患病人數 死亡人數 百白咳 9 1213 5 11 86593041420926198252802034231720573310 14 為何病毒感染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為何病毒感染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本用於控制細菌繁殖的範疇上 但對病毒生長卻起不著任何效用 抗生 素用於攻擊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結構或酵素 但病毒並沒有與細菌類同的結構或 酵素 因此抗生素並不適用於對抗病毒感染 相反 以抗生素對抗病毒感染更有助細菌產生抗藥性反應 這些抗藥性細菌更 有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而且亦難於控制 最近 過量開出抗生素處方一事令人 關注 皆因抗生素已開始到達不能控制抗藥性細菌出現的局面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5 老師附加資料老師附加資料 病原體圖片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6 第二節第二節 控制傳染病控制傳染病 個人衛生個人衛生 以下的方法可避免因空氣染污而患上經空氣傳播的疾病 當咳嗽及打噴嚏時 用手掩蓋口及鼻 用濕布拭抹地板及傢俱 打開屋內的窗戶 讓新鮮空氣進入 屋內 稀釋空氣中病原體的濃度 當屋內有人患上傳染病時 陽光中的紫外 線亦可殺滅病原體 食物衛生食物衛生 1 保持廚房清潔 使用清潔劑清潔食具及廚房桌面 2 避免交叉感染 將生肉及熟肉分開存放於雪櫃內不同的地方 3 熱的食物要保持熱 已煮熟的食物應常保持在高溫下 冷凍的食物要保持冰 凍 避免在運送過程中低溫有變 4 預備食物及進食前要洗手 5 受污染的水源應要加熱至沸騰 殺死水中的孢子 食物供應商若處理食物不當可導致多人食物中毒 由衛生署提供的數字顯示 1996 2000 年間有千多人曾受食物中毒爆發的影響 導致食物中毒爆發的其中 一個原因是食物供應商於生產過程中或運輸途中處理食物不妥 另外 未經煮 熟的肉類亦可能是導致食物中毒的另一個因素 常見的致病原有沙門氏菌病 由 沙門氏菌引起 普遍於蛋內找到 處理食物不妥的情況亦可在家中發生 但其 影響並不非常顯著 環境衛生環境衛生 蒼蠅及蚊是許多傳染病的載體 因此 保持環境清潔能根絕這些疾病的傳染媒 界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7 第三節第三節 傳染病病原體傳染病病原體的入侵與防衛的入侵與防衛 非專一性的身體防衛病源體入侵機制非專一性的身體防衛病源體入侵機制 1 生理性屏障生理性屏障 皮膚皮膚 完好的皮膚為身體提供一個完全的外在保護層 它可作為生理 性及化學性的屏障 防止病原體入侵身體 但若皮膚表面帶有傷口時 病原體便可經由傷口進入體內 因此 皮膚的天然分泌物 如汗腺分 泌的酸性分泌液 油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等便有殺死及抑制細菌於皮膚 表面生長的功用 黏液黏液 黏液是由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黏膜分泌而 成 黏膜能黏附入侵的病原體 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微生物的入侵 纖毛纖毛 呼吸管道內壁上的纖毛細胞會把阻礙物及黏液上的微生物推送 至咽部 這些黏液隨即被吞至胃中 或經咳嗽及打噴嚏咳出體外 若 呼吸道上沒有這些阻隔空氣內病原體的毛髮 分泌黏液的薄膜和鼻室 呼吸道會變得十分脆弱 每次吸氣吸入的病原體都可能引致呼吸管道 的疾病 呼吸道黏膜上的病原體隨後會被身體的化學性方法或免疫系 統清除 其他其他 消化道內的蠕動將糞便及消化道內的細菌排出體外 2 化學性屏障化學性屏障 酵素 酵素 酵素如鼻腔分泌物 唾液及眼淚 是構成身體水份的一種常見 體液 例如溶菌是一種活躍的蛋白能分解或破壞細菌 酸性及鹼性 酸性及鹼性 除酵素外 消化道的分泌物 如胃分泌的鹽酸 腸道分 泌的鹼性分泌物 肝臟產生的膽汁等等 亦能保護人體的消化系統 消化道內分泌的強酸或鹼亦能殺死或令細菌變得不活躍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8 第四節第四節 人體免疫系統及免疫力人體免疫系統及免疫力 專一性的身體防衛系統 免疫系統專一性的身體防衛系統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能識別自身與非自體的物質 透過辨認及消滅非自體的物質 保護身 體 免疫系統的主要角色 免疫系統的主要角色 抗原抗原 抗原是一種非自身的外來分子 它能與辨識它抗體結合 抗原對人體來 說是非自體的外來分子 它們可以是蛋白質 糖類 核酸或生物分子的組合體 細菌細胞的表面有很多分子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 抗體抗體 抗體是由人體免疫系統中 其中一種白血球受抗原刺激下而製造的蛋白 它對抗原有一種專特性 身體免疫系統內的任何抗體都有辨認抗原及消滅它們 的能力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19 白血球 白血球 白血球為身體提供其中一個主要的身體防衛 抵禦病原體進入人體 白血球能穿過血管 進入受感染的位置 將細菌吞噬及消化 白血球在抵禦病 原體時會較常死亡 傷口餘下的膿便主要是血漿及死去的白血球 證明那位置 曾受細菌的感染 免疫力是如何建立的 免疫力是如何建立的 免疫力的定義是指身體能對某種疾病產生的病原抗體 作出抵抗性的反應 這 些循環流動的抗體可於血液 淋巴液及身體其他分泌物內找到 這些抗體可保 護身體免受某種病毒的侵襲 因此 一個人能對某種疾病起著免疫力是由於體 內已產生了對抗此病的病原抗體 免疫反應的過程免疫反應的過程 1 白血球能辨認外來的分子 即我們稱為的抗原 抗原可包括細菌 花粉或 是由細菌產生的毒素 2 抗原的出現能刺激免疫系統製造抗體 每一種抗原都能製造一種新的抗體 對抗它獨有性的特質 3 抗體在血液中循環流動 當抗體遇到獨特性的抗原時 抗體與抗原會結合 並形成一複合物 這些複合物隨即會被消滅 4 感染痊癒後 有一部份的白血球會變為 記憶細胞記憶細胞 當這些記憶細胞在往 後的時間裏遇到相同的抗原時 它們便可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抗體 5 身體在遇到第二次相同的抗原時 會大量製造抗體 這過程可稱為 繼發繼發 反應反應 記憶反應記憶反應 繼發反應會增長抗體停留於體內的時間及其相互間的吸引 力 記憶細胞對維持寄主體內免疫狀況起著重要的角色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當身體初次受抗原刺激後 部份的白血球會變 成 記憶細胞 m 在一般情況下 記憶細胞多處於不活躍或休眠 的狀態 但若身體在日後遇到相同的抗原時 記憶細胞便會再次變得活躍 並能於短時間內 產生大量抗體 20 第五節第五節 疫苗及接種疫苗及接種 疫苗是什麼疫苗是什麼 疫苗是經化學處理降低毒牲或經精煉而成的抗原 它能被吸附於鋁鹽輔藥上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1 我們為何需要疫苗我們為何需要疫苗 疫苗能保護我們對抗嚴重的疾病 免受麻疹 腮腺炎 百日咳及肝炎等的感染 疫苗能保護我們對抗嚴重的疾病 免受麻疹 腮腺炎 百日咳及肝炎等的感染 疫苗如何發揮其功用疫苗如何發揮其功用 1 抗原輔藥吸引白血球至注射部位 見下圖步驟 a 及 b 2 這些細胞會引起局部地區的發炎反應 於注射位置出現紅腫及疼痛的現象 3 局部地區的發炎誘發免疫系統對疫苗的反應 刺激抗體製造對抗疫苗的抗 原 見下圖步驟 c 及 d 4 有一部份的白血球會變為記憶細胞 當身體在往後日子裏再受到相同的抗 原刺激時 大量的抗體便會自然地製造出來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2 為何需要進行多次疫苗注射為何需要進行多次疫苗注射 初次疫苗注射的目的有以下兩點 1 於體內製造足夠的抗體細胞 提高抗體至保護性水平 由特定抗原所 製造的抗體數目和種類則主要視乎抗原的位置及數量 以及那人遇到 該相同抗原的次數 2 誘使身體製造足夠數目的記憶細胞 喚醒多年前的初次疫苗注射記憶 使記憶細胞再度變得活躍 體內存在的記憶細胞 可於多年後的疫苗注射中 仍能發揮出對病原體的敏捷 及有效的免疫反應 在完成第一次的疫苗注射後 體內的抗體濃度會逐漸下降 因此 在第一次疫苗後的數月內便需要重新接受第二次的疫苗注射 提升抗體 濃度 保護寄主免受疾病的侵襲 另一原因是保護身體免受一些常見的病原體 感染 例如導致破傷風的稜狀芽孢桿菌屬 若身體沒有接受加強劑注射 體內 抗體的濃度會隨著年紀漸大而續漸下降 增加染病的機會 疫苗如何發揮功用的例子疫苗如何發揮功用的例子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記憶細胞的功用可利用乙型肝炎疫苗預防肝炎這例子說明 乙型肝炎疫苗對於 嬰兒 小童及成人有良好的免疫功效 90 的人接受疫苗注射後體內產生高濃度 的抗體 達至良好的免疫力 因此 乙型肝炎疫苗的抗體預計有15年的保護效 用 與白喉及破傷風不同 接受過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的人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襲擊 時 這些病毒會作為天然的加強劑 刺激身體快速大量製造抗體 假若身體內 的抗體低於保護水平線以下時 身體便出現短暫性的感染情況 病毒會於人體 內複製 刺激記憶細胞於初次疫苗注射時所留下的記憶 使它們再次活躍起來 這記憶反應最終將乙型肝炎病毒中和及消除 因此 曾接受疫苗注射的人若不 幸患上乙型肝炎 他們亦只會出現短暫性的感染 而不會產生臨床病徵 或發 展成慢性肝炎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3 24 第六節第六節 控制傳染病控制傳染病 國際組織國際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 WHO 世界衛生組織要透過保護環境 要求它的會員國加強其衛生政策和對策上 的科學和道德基礎 改善國家健康護理政策上的效用和表現 透過鼓勵公 平的政策 良好的健康護理質素與效率 及鼓勵公民的社會參予 速使會 員國的政府對公民的需求作出有效回應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避免及控制疾病 受傷及傷殘 以提高人類健康及生活質素 例子 炭疽病 在 2001 年末 美國發現有人蓄意地利用郵政系統將炭疽菌孢子分散 導致 22 宗炭疽病的個案 當中更導致五人死亡 為了改善特發性的反應 美國 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就快速成立了應變小組 小組由指揮 流行病 微生物 數據管理及通訊各方面的專家組成 以防及控制另一次的炭疽菌 爆發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食物環境食物環境 衛生署衛生署 25 本地組織本地組織 香港衛生署香港衛生署 衛生署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衛生事務顧問 亦是執行政府的健康 護理政策和法定職責的部門 透過促進健康 預防疾病 醫療護理 康復服務等工作來保障市民的健康 衛生署轄下的疾病預防及控制部門主要是針對傳染病及非傳染病的監 察 預防及控制 以釐定策略及推行措施 醫院管理局醫院管理局 配合病人不同的需要而提供適當的公立醫院服務 並改善醫院內的環 境 為病人的利益設想 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環境衛生署 確保食物安全 並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衛生的居住環境 健康及社區工作者的職能健康及社區工作者的職能 他們根據以下措施來控制傳染病 呈報傳染病統計數字至有關部門 教育公眾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解釋正確的衛生程序 確認及嘗試除去傳染病的溫床 執行與受感染的人隔離的措施 參與疫苗接種計劃 為病患者提供治療 透過這些類同的措施 白喉 小兒麻痺症及天花在全球大部份的國家已差不多 甚或完全地被消除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6 疫苗接種計劃的執行疫苗接種計劃的執行 疫苗接種是將疫苗透過口服或注射形式注入體內 疫苗會刺激身體免疫系統製 造抵禦某種病原體的抗體 保護寄主免受某種疾病的感染 香港的疫苗注射計劃主要包括以下三項服務 私營機構執業的醫生亦可提供疫 苗注射的計劃 家庭健康服務 家庭健康服務 為嬰兒至五歲以下的學童提供免疫注射服務 家庭健 康服務亦包括提醒家長依照衛生署所建議的免疫注射計劃表 圖一 帶同 嬰孩及小童進行疫苗注射 分區辦事處分區辦事處負責於校內及其他偏遠地區為兒童提供疫苗注射服務 分 區辦事處的免疫注射計劃是由社區醫護人員監管下的注射員 按照時 間表進行免疫注射運動 政府胸肺服務政府胸肺服務提供卡介苗接種計劃 此服務是由一隊衛生署注射員到 母嬰健康院為初生嬰兒提供卡介苗接種 這些注射員亦會到各區小學 為學生提供疫苗注射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7 疫苗接種的益處及風險疫苗接種的益處及風險 益處益處 疫苗接種為身體提供長時間的保護 讓我們不需接受任何治療亦能保護身 體免受病原體的感染 現時衛生署進行的常規免疫注射計劃能有效避免感染白喉 破傷風 百日 咳 小兒麻痺症 麻疹 腮腺炎 德國麻疹及肺結核等傳染病 混合抗原疫苗的使用導致發展出混合疫苗注射 這種混合疫苗能避免身體 受多種病原體的感染 例如白喉 破傷風 百日咳 小兒麻痹 B型流行感 冒嗜血菌及乙型肝炎等等 風險風險 正常保護身體的免疫過程亦有可能引發有害的效果 總括來說 與疫苗接 種相連的風險不大 因疫苗而引發的嚴重病症比患上疾病本身較為罕見 但因免疫注射而帶來的風險可歸納如下 1 輕微的身體不適 大部份出現短暫疼痛或輕微發燒 2 過敏反應 白喉 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及破傷風疫苗可導致 過敏反應 而曾接受疫苗注射的比未曾接受疫苗注射的人患上哮喘 的機會亦較大 同樣地 接受白喉 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的兒 童及青少年 亦有較大機會出現氣管敏感的徵狀 3 疫苗未能有效地發揮其功用 4 引起疾病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 於七十年代中期 英國有報導發現百日咳疫病可能導致腦部受損 公眾對 此甚為驚恐 父母亦不敢為子女注射百日咳疫苗 在此報導未被公開前 英國大約有79 的嬰兒已接受了百日咳疫苗注射 且有少數人被證實感染 了百日咳 可惜 在此消息被報導後 接種的比率下降至1978年的31 引致百日咳的爆發 於此疾病爆發的高峰期時 每星期便有多於2000名兒 童感上百日咳 有超過30名兒童更因此而死亡 有些兒童甚至出現永久傷 殘 教師參考資料教師參考資料 28 建議活動 建議活動 第一至第二節 第一至第二節 1 辨認微生物的大小及形態 利用顯微鏡辨認細菌 真菌及微小的生物 2 觀看錄影帶 Unseen Life on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Microbiology Episode 12 Microbes of Human Diseases 聯絡方法 Joanne M Grason Manager Sales Distribution Annenberg CPB 401 9t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4 Tel 202 879 9648 Fax 202 879 9696 e mail jgrason learner org 3 進行水樣本混濁度的實驗 數算水內的細菌數目 需應用的儀器包括 水 塘水樣本 自來水及沸騰過的水樣本 4 進行以下的數算手上細菌實驗 於外出後 利用清潔劑洗手前後手上的細菌 數目作比較 進行實驗的手必須徹底清潔 5 比較雪櫃內不同食物中細菌生長的情況 觀察容易腐壞 半乾及全乾的食物 種類中細菌生長的速度 例如 比較新鮮牛肉及牛肉乾中細菌生長的速度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29 第三至第六節 第三至第六節 6 進行登革熱爆發及控制的事例研究 討論如何避免感染登革熱 10 分鐘 將學生分成每兩至三人一組 分派有關登革熱的傳播途徑 病徵及爆發資料給學生參考 讓學生用大約五分鐘閱讀有關資料 討論有哪些方法可避免登革熱散播 隨機抽出一組 請該組報告討論結果 並請其他組別提供意見 5 分鐘 8 利用影音材料闡明免疫步驟 包括抗體遇到抗原時的製造和反應 以及抗原 抗體反應等等 光碟 About Immune System Corel Medical Series 1997 15 分鐘 資源 免疫系統及免疫反應錄影帶 9 利用卡通投影片介紹金納 Jenner 發展天花疫苗接種的故事 共 15 分鐘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30 10 究免疫注射的建議時間表及免疫注射紀錄 找出香港為初生嬰兒至青少年 提供的免疫注射計劃中包含哪些疾病的疫苗注射 請學生把個人的免疫注射紀錄卡帶回學校 將學生分成每兩至三人一組 把免疫注射紀錄卡放在投影上 請學生將個人的免疫注射紀錄卡與組員比較 討論他們已對哪些疾病起 了免疫作用 隨機抽出一至兩組 請組員報告組內各成員是否已完成建議的免疫注射 計劃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31 11 介紹與百日咳疫苗注射計劃的故事 討論疫苗注射對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好 處及風險 10 分鐘 將學生分成每兩至三人一組 將有關百日咳的資料分派給學生 有爭議的個案 向學生提問 作為家長應否讓子女接受百日咳疫苗注射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閱讀資料及進行討論 隨機抽出一組 請該組報告他們接受或不接受疫苗注射的原因 5 分鐘 百日咳疫苗注射百日咳疫苗注射 於七十年代中期 英國有報導發現百日咳可導致腦部受損 公眾對此甚為驚恐 父母亦 不敢為子女注射百日咳疫苗 在此報導未被公開前 英國大約有 79 的嬰兒已接受了百 日咳疫苗注射 且有少數人被證實感染了百日咳 可惜 在此消息被報導後 接種的比 率下降至 1978 年的 31 引致百日咳的爆發 於此疾病爆發的高峰期時 每星期便有 多於 2000 名兒童感上百日咳 有超過 30 名兒童更因此而死亡 有些兒童甚至出現永久 傷殘 除了接受疫苗注射的兒童減少外 英國莢斯特郡近期爆發了百日咳傳染病 當地的執業 醫生拒絕相信學校老師呈報的百日咳個案 忽視了病情的嚴重性 延誤了推行疫苗注射 計劃的時間 以致增加百日咳的個案 如欲了解更多近期百日咳爆發的報導 請參閱 http news bbc co uk 1 hi uk england 2014708 stm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32 實驗室安全及培養細菌步驟實驗室安全及培養細菌步驟 實驗安全措施實驗安全措施 切勿於實驗室內飲食 所有實驗室人員進行實驗時應穿上實驗袍 所有實驗室人員應帶上手套 避免皮膚接觸生物材料 所有器皿及生物樣本需加上標示 把所有需要進行高壓滅菌的物料加上高壓滅菌標籤 把所有需要進行高壓滅菌的器皿蓋鬆開 避免壓力困於器皿內 所有器皿 玻璃容器及培養基在使用前需進行高壓滅菌 利用酒精消毒實驗桌面及使用本生燈為所有容器及移液管進行火焰滅菌 在棄掉所有生物廢料前 請進行高壓滅菌 勿將致癌或放射性物質進行 高壓滅菌 離開實驗室前徹底清洗雙手 若身體被生物物料染污 請使用適當的消毒劑將受染污的部份清潔 然 後再用清水沖洗 以及儘快向實驗室主管報告事件 高壓滅菌法 高壓滅菌法 可利用壓力煲或市面上的漂白劑將儀器消毒 可利用壓力煲或市面上的漂白劑將儀器消毒 建議活動附錄一建議活動附錄一 33 培養細菌培養細菌 如何收集細菌樣本如何收集細菌樣本 1 將一片煮過的馬鈴薯置於水中兩天 讓馬鈴薯分解 收集細菌 2 收集河流水 水塘水及自來水樣本 然後分別把這些水樣本置於已消毒的 器皿中 3 將泥土置於一器皿中 加水入內 直至水剛淹過泥土表面 培養細菌的方法培養細菌的方法 1 將 32g LB 瓊脂溶於 1L 蒸餾水中 2 攪拌溶液直至所有瓊脂溶於水中 3 將 20g LB 液體培養基溶於 1L 蒸餾水中 4 把所有器皿蓋鬆開 5 將 LB 瓊脂溶液 液體培養基及試管置於 121 高壓滅菌器下 15 分鐘 6 於無菌的情況下 將 5ml LB 瓊脂培養基置於各培養皿中 培養皿的蓋需傾 斜地打開 7 讓培養基冷卻及凝固 8 將其中一個培養皿蓋蓋好 作為對照 皿 1 9 利用滴管將 1 至數滴細菌樣本置於培養皿 2 中 皿 2 10 利用一已進行火焰滅菌的接種環在瓊脂平面上以成角次序 劃線 11 把兩個培養皿置於 37 之下培養兩天 兩天後 比較實驗結果 12 最後 將所有培養物進行高壓滅菌再棄掉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附錄一附錄一 需要需要 1 壓力煲 2 漂白劑 3 試管 4 平底燒瓶 5 培養皿 6 金屬線環 7 滴管 8 本生燈 9 營養瓊脂 10 營養液培養基 11 細菌樣本 需要評估的技巧 需要評估的技巧 根據指示工作 設立假說 解答問題 設計及進行實驗 正確使用儀器 記錄及處理數據 比較實驗結果 34 另一種培養細菌的方法 另一種培養細菌的方法 1 用微孔紙過濾細菌 預備作培養之用 2 把過濾紙置於瓊脂平面上大約 10 秒 之後再將濾紙移徐 3 將瓊脂平面置於 37 並最少培養兩天 建議活動建議活動 附錄一附錄一 35 洗手前後的細菌數目比較洗手前後的細菌數目比較 你的手是否清潔你的手是否清潔 1 標示四個已載有消毒營養瓊脂的培養皿 A B C 及 D 2 培養皿培養皿 A 將培養皿的蓋移開大約 10 秒 然後將蓋蓋好 並用黏貼膠紙將 培養皿邊緣封好 培養皿培養皿 B 將培養皿的蓋打開 將一隻未經清洗的手指壓於瓊脂上 不要 壓破瓊脂表面 於 10 秒內將蓋蓋好 並封好培養皿邊緣 培養皿培養皿 C 不使用肥皂 於暖水清洗其中一隻手 用抹手紙將手抹乾 將 培養皿蓋打開 如上述方法把手指壓於瓊脂上 於 10 秒內將蓋蓋好 並封 好培養皿邊緣 培養皿培養皿 D 用暖水及肥皂將手徹底清洗 用抹手紙將手抹乾 將培養皿蓋 打開 如上述方法把手指壓於瓊脂上 於 10 秒之內將蓋蓋好 並封好培養 皿邊緣 3 將四個培養皿置於 37 下培養一週 在沒有打開蓋皿的情況下 a 數算每個培養皿內細菌種群的數目 b 數算每個培養皿內不同細菌種群數目 c 表列結果 得出的結果可否讓你知道洗手前後的分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