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比如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 b“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c“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 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与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二、文言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注】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考中进士的人就是 状元、榜眼、探花。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 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假之事,不预吉庆之典, 任官者需离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 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 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 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 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5分) (2)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 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8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5分)9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洒脱之情的句子是: ,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 ”两句,作者用酒作媒介,表达了被贬而流落天涯的孤独无助的苦闷之情。乙 选考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8分) 第ii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当今社会,_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_:“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_ ,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扬止沸 b、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扬止沸c、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c、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_,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a、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c、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15. 另选对象(人、物均可),仿写下列语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相符。(6分) 你有你波涛汹涌的豪迈,我有我细流涓涓的从容; 你习惯在高山间一泻千里,我喜欢在小村边缓缓流过。你是大江,我是小河。16. 右图是一汽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用语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 (原文“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2d (“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强加因果)3b (原文“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 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非选项中“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4.答案:b5.答案:a “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错误解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6.b 答案:解析: “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7.(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将要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他们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嘉,嘉奖;禄:使享受俸禄;状语后置;家,定居;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中国:中原地区”。“河”,黄河。“臣属”,臣服,称臣。“务”,致力于。“晏然”,安宁。以上5点每点各1分。)8.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1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 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2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9. “飘蓬” “ 霸才无主独怜君” “ 临风倍惆怅” “ 欲将书剑学从军”。(3分)二人皆有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3分)10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1.(1)答a给 3分,答c给 2分,答e给1分;答b 、d不给分。(b项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d项“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错误;e项“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2)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答出其中3点即可)(3)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家学渊源以及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勤于思考。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她把目光投向历代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锲而不舍。在“抗疟”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答出其中3点即可)(4)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2分)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结合文本分析,4分)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联系现实分析,2分;若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结合文本和现实,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2.选c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含褒义。/扬扬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3.选b ( 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宾语中心语“等问题”; 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而且还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d项,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可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14.选c 根据陈述一致原则,排除a、d;从文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城市从乡村获得,而不是向乡村提供,所以排除b15. (每句2分) 你有你条条框框的教养,我有我无拘无束的洒脱。 你习惯在餐桌前慢条斯理,我喜欢在篝火旁狼吞虎咽。 你是绅士,我是游侠。16.一汽图标由一个椭圆形内的“1”与变形的“汽”字组成,表明“一汽”。(2分)组成一个展翅雄鹰的形象(1分),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腾飞(或:象征着一汽如雄鹰一样飞向天空迎接挑战,赢得竞争。)(2分)五作文 17.立意: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要勇敢面对。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