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奇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生字适当扩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松。看到“松”字,你想到哪些带有松字的四字词语?(生说)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带有“松”字的词语,我们来看。第一排请第一组读,以此类推。2、现在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老师把这些词语去掉后,你还记得几个?(指名说)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松有关的文章,板:黄山奇松。齐读课题。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哪个地方的松树?3、看,这就是黄山,(出示图)它在我国安徽省黄山市,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师边叙述过播放图片)在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哪些黄山的名句?(指名说)4、老师这也有一些描写黄山的名句,一起来看。(指名读,最后一句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5、“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句话实际是说无论是在山顶上,还是在陡崖边,处处都有黄山松的身影。”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土地,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黄山松。请同学们打开书第90页,自由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想:黄山有哪些奇松?它们奇在哪?(1)老师先来检查看同学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请2组同学两两开火车读。2、观察,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出示多音字“屏”。给这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过渡:生字读得不错,生词能读好吗?下面我们看谁反应快,读词准。准备好了吗?开始了。(屏幕播放生词)同学们读既快又准。3、在刚才读课文时,你知道黄山有哪些奇松?(迎客、陪客、送客)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松“奇”。过渡:我们先来看迎客松。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迎客松奇在哪?你从哪些词句知道的?交流:奇在“姿态”。(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1、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迎客松的奇?汇报“遒劲”。看图观察,你觉得迎客松的枝干怎么样?这回你会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遒劲”了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2)读出迎客枝干粗壮、雄健有气势的特点。汇报:郁郁苍苍”是什么意思?(青翠茂盛)读出迎客松郁郁苍苍的特点。(3)汇报“饱经风霜”A、理解:饱经风霜指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B、据了解,迎客松已有800年的历史了,在这800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呼呼的北风来了,迎客松仍然( )。 炎炎的烈日来了,迎客松仍然( )。 来了,迎客松仍然( )。师:是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的严冬酷暑,一千多年过去了,迎客松顶风傲雪,百折不挠,充满生机,它顽强的生命力,令人称奇!而这顽强的生命力,也正是黄山松的精神所在。谁能把迎客松的这种精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2、还从哪看出迎客松的奇?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1)这是一句什么名?把什么比作什么?(2)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伸出手臂,对照图想象,热情的迎客松对游客们说些什么呢?(迎客松多么热情好客呀!)3、看,有人根据迎客松的样子,创作了一幅铁画。同学们猜一猜,它挂在哪?(人民大会堂迎宾厅)(1)它有资格挂在那吗?(2)学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小结:迎客松姿态奇特,生命力强,让人称奇,有诗人情不自禁地为它作了一首诗:“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让我们再一次把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再次体会迎客松的奇特。过渡:除了迎客松,课文还介绍了两棵松,分别是:陪客松、送客松。学习“陪客松和送客松”部分1、自由朗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读后想一想,它们奇在哪?汇报“陪客松”,完成填空:我觉得陪客松奇在 因为 ,所以我觉得它奇在 。3、陪客松伸展它那宽大的臂膀,为游客遮风挡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们也送一首诗给它:玉笋峰前四翠虬,荫凉盖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 任尔狂风暴雨稠。4、让我们读出陪客松的特点。汇报“送客松”我觉得陪客松奇在 因为 ,所以我觉得它奇在 。(1)为什么送客松被称为“天然盆景”呢?(2)看,这就是送客松,它的样子既像在向游人挥手告别,又仿佛是在作揖送客,面对即将离开的游人,送客松又会说些什么呢?也送一首诗给它:虬枝苍劲臂双伸,灿烂容颜面带春。好客黄山松老子, 殷勤作揖送游人。 (3)把你对送客松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四、观看录像、升化情感。1、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是黄山最具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想看吗?(出示录像)2、你都看到了哪些松?这么多的松树,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姿态万千3、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五、总结课文参观完黄黄山奇松,你有什么想说的?六、阅读拓展:1、其实,黄山松只是黄山“四绝”之一,黄山怪石也别有情趣,你们看:(出示图片),请你任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2、黄山怪石,千姿百态,每一块石头都流传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