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高优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高优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高优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ppt_第4页
高优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 人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2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一 宋明理学1 背景 1 东汉末年 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 魏晋时期 道教和佛教广为传播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3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2 创立 1 地位 将儒家的忠 孝 节 义提升到 天理 高度 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又称新儒学 2 内容 周敦颐 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 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 邵雍 试图揭示宇宙规律 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 开创了理学中的 气学 一派 贡献巨大 二程 确立理学最高范畴 天理 核心是 仁 4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3 成熟 朱熹的学说 1 地位 朱熹建立理学体系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 内容 理气论 万物皆有理 终归于一 修养论 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政治理论 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正君心 为 四书 注解 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3 影响 朱熹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5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4 发展 陆王心学 1 陆九渊 历史地位 南宋思想家 心学的开创者 核心命题 心即理也 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立命准则 主张 发明本心 名言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2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 心学的集大成者 提出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 在于 致良知 特别强调 知行合一 6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 李贽 1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的主张 2 反对盲从孔子 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3 提出 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 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 真心 反对摹古文风 2 黄宗羲 1 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废除君主专制下的 一家之法 建立 天下之法 限制君权 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反对重农抑商 认为工商皆本 7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2 评价 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 顾炎武 1 思想 提倡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 众治 的主张 指出了 亡国 与 亡天下 的区别 后人归结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2 评价 进步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局限 还不具有近代的 民权 意识 8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4 王夫之 1 思想 政治思想的主旨是 循天下之公 抨击 孤秦 陋宋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2 评价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9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5 唐甄 1 思想 肯定儒学能定乱除暴安民 大胆批判专制君主 猛烈抨击 官 2 评价 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着重揭露黑暗现实 10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概念阐释 明末清初的 经世致用 1 经世致用 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 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2 主张 经世致用 的学者把学术研究和当时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 开辟了一代重实际 重实证的新学风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及内容史料一万物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 百法纷凑 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 茅山长沙馆碑 史料二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 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 生生之谓易 生则一时生 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三知是心之体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 王守仁 传习录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论从史出 1 史料一反映了我国魏晋时期的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 史料二中的 天理 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其实质又是什么 3 根据史料三 分析陆王心学把握 理 的途径 答案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拓展升华宋明理学的特点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经儒学家们的改造 儒学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 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 人性论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 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更多吸收了佛 道因素 宋明理学家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上学 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宋明理学的影响史料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 张载史料二 万物皆有理 理便是仁义礼智 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 应 存天理 灭人欲 摘编自 宋明理学 朱熹 史料三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 清 戴震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论从史出 1 根据史料一 指出宋代理学倡导怎样的精神境界 2 根据史料二 概括说明宋明理学是如何将传统儒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 3 根据史料三 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 答案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拓展升华客观评价宋明理学 1 积极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家庭 国家的和谐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 消极 尊卑等级的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史料一前三代 吾无论矣 后三代 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藏书 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 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史料三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 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以无本之人 而讲空虚之学 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 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史料四天地之德不易 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 犹人之有生死 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 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 思问录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论从史出 1 根据史料一 概括说明李贽对待孔子的态度 2 根据史料二 指出黄宗羲的 民本 思想及其意图 3 史料三表明了顾炎武的思想有何特色 4 史料四反映了王夫之怎样的思想主张 答案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拓展升华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1 进步性 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 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观点 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产生的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 局限性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 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例1 2014课标全国 2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试题立意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人性观 题目意图在于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 探讨问题的能力 21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 审题干 找题眼 对人性的新认识 存天理 灭人欲 审设问 找关联 宋明理学家认为人性是本善的 但是后天的各种私欲蒙蔽人的良知 所以需要 存天理 去人欲 辨选项 定答案 人性本善 是孟子的思想 人性本恶 是荀子的思想 它们与 对人性的新认识 不符 故a b两项错误 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 对其加以发挥 主张先天性善论 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 因此需要 存天理 灭人欲 故c项错误 d项正确 答案 d 22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1 2015海南单科 5 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 大有为 而 治世 佛教 大无为 而 治心 二者皆 圣人之教也 其所出虽不同 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 儒 佛开始出现合流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 解析 23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例2 2011课标全国 26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中说 使朝廷之上 闾阎之细 民间百姓 渐摩濡染 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b 民为邦本c 天下为公d 民贵君轻试题立意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考点具体指向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出题意图在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黄宗羲作为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师 其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批判君主专制 本题在此基础上 强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意在考查对黄宗羲限制君权 以 天下之法 代替 一家之法 的 公天下 思想的理解 24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 审题干 找题眼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审设问 找关联 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不能以君主的标准作为天下人的标准 应该有一个天下人公认的标准 辨选项 定答案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与题意不符 b 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但这两种看法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缺乏民主意识 天下为公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 故选c项 答案 c 25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2 2015福建文综 17 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说 今将静百姓之心 而改其行 必在制民之产 使之甘其食 美其服 而后教化可行 风俗可善也 在此 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 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 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 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 静心明志 答案 解析 26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 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的 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 理学家的思想 其目的是 卫道 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 将人欲与天理对立 抹杀个人的私利观 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统治的基础 其影响所及 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 任由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 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摘编自黄仁宇 现代中国的历程 27 阅读提示本段材料主要是史学大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家的缺陷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主要目的在于 卫道 这造成了中国人保守的性格 理学不仅影响中国达几百年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中国成为一个法治国家 28 1 2 3 4 5 6 1 2015河北石家庄一模 周公要求统治者 敬天保民 孔子主张 德治 孟子提出 仁政 董仲舒提倡 天人感应 郡守 县令 民之师帅 朱熹强调 正君心 材料表明 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 顺应天意 无为而治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 解析 29 1 2 3 4 5 6 2 2015苏北四市一模 心者 万事之原也 人之一心 得其正 则事事皆得其正 心或不正 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朱子语类 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b 克己省身的修养论c 推己及人的处世观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答案 解析 30 1 2 3 4 5 6 3 2015四川绵阳三模 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 中专论李贽说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人的廉洁和诚信 也只能长为灌木 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廉洁和诚信 反对正统思想是 万世至论 b 个人理智 强调 存天理 去人欲 c 社会环境 儒学家提倡 天下为公 d 形成丛林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答案 解析 31 1 2 3 4 5 6 4 黄宗羲认为 君主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 君主制度摇摇欲坠b 启蒙思想已有萌芽c 纲常礼教全面崩溃d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答案 解析 32 1 2 3 4 5 6 5 2015福建龙岩二模 学者王杰认为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 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 游谈无根 的泥潭中转向社会 转向现实 经世实学思潮兴起 游谈无根 指的是 a 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 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 理学家们的空谈理性d 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答案 解析 33 1 2 3 4 5 6 6 2015陕西五校联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 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 伯恩斯等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两汉400余年 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 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 34 1 2 3 4 5 6 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 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 是传统与时代 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