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东莞市道滘中学 刘焕平【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词阅读批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熟悉古诗词阅读批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难点:学生能自主对初中古诗词进行批注式阅读实践。【设计目的】 针对以前古诗词教学单调枯燥,初二阶段我们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前一阶段以意象意境分析法的指导和训练为主,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和鉴赏古诗词兴趣和审美能力打下了一定基础。这一阶段以个性化阅读为主,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你看到过这样的语文试题吗?(投影下面题目)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关键词语 绝佳妙句 饮酒 陶渊明 批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的一道题型新颖,很有亮点的语文试题。该题要求用批注的形式答题。这种把“理解欣赏”与“方法引导”结合起来开放式考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读古诗,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着重“字会”(能解词、能译句),更强调“意会”。对诗词的意境之美,有所感悟品味,就可谓“得之”,未必每首诗词从意象、感情,到手法、修辞,都要按照教学用书的解说逐一记诵、理解、消化。)二、 方法指导,举例引路下面我们学习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一些方法。 (一) 初读感知1、摘记式批注:(1)通过查找资料,注上诗人的代表作品、诗歌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2)在朗读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课本下注释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空白处。教师示范批注: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此诗就是属于七言歌行体。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z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zh)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q)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提要式批注:在古诗词阅读中,用精炼的语言在诗文的天头或地脚写上大意和情感。如果是写景诗,就要大体注上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果是哲理诗,就要初步地概括出诗中的哲理,以便在复习浏览时一目了然。批注: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让诗人无限留恋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一阶段的阅读批注,不求深入,但求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即使是在你喜欢的语句划上一条波浪线,在某个精彩的词语旁写上一个“妙”字,或者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这也是批注。当然这是阅读批注的最简单的形式,而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二) 精读赏析精读赏析时,选取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二三处诗句,引导学生在整体扫描的基础上圈点批注,反复玩味。可以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从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妙处的精妙赏析两个层面推敲琢磨,赏析评价 。1、解释式批注。教师示范批注:“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所谓解释式批注是指在了解大意和主旨后,引导学生反溯因果,对某些诗句进行解释。饮酒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引导学生联系三四句的一问一答: “结庐在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答。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远地自偏”旁写上类似“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的批注了。2、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要求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基础上,展开联想。由此及彼,闻一知十,拓展文本内容的宽度,激起宝贵的思想火花,实现能力迁移。教师示范批注: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学生批注:这两个句子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可以联想到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对比式批注。 对比式批注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炼字的重要手段。批注:(诗五六句中的“见”字)“采菊东篱下”是俯,“悠然见南山”是仰,“采菊东篱下”的时候,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果换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意趣。饮酒(其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 南山。(三)、拓展迁移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主要是在品味诗词语言基础上的拓展知新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层次的顿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读完之后我们不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诵古诗词还有何价值呢?请同学们把自己品味诗句后的感悟写在旁边。批注:我为杜甫那伟大的济世情怀而感动!他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使他能够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饱经战乱、至今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批注: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辛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大品质。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语文试题,题目明确提示“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如果要得高分,我们在表达上还要打磨,不仅要语言“简明流畅”,还要争取写出独特的体验和个性的表达,这是批注阅读的最高境界。饮酒 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这一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生活去深思、品味,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悟。批注:在喧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