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放疗.pdf_第1页
重离子放疗.pdf_第2页
重离子放疗.pdf_第3页
重离子放疗.pdf_第4页
重离子放疗.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的重粒子放疗肿瘤的重粒子放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蒋国梁 2007年12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蒋国梁 2007年12月 肿瘤的重粒子放疗肿瘤的重粒子放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蒋国梁 2007年12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蒋国梁 2007年12月 重离子放疗重离子放疗重离子放疗重离子放疗 1 发展重离子放疗的理由 质子放疗优于高能X线和 1 发展重离子放疗的理由 质子放疗优于高能X线和60 60Co 线 主要在放射物理剂量分 布上的优点 然而它的放射生物效应和光子没有差别 所以对 抵抗放射线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不强 缺氧肿瘤细胞和放射不敏 感的S期 重离子射线中的一部分既具有质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又 具有比质子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 Co 线 主要在放射物理剂量分 布上的优点 然而它的放射生物效应和光子没有差别 所以对 抵抗放射线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不强 缺氧肿瘤细胞和放射不敏 感的S期 重离子射线中的一部分既具有质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又 具有比质子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 1 发展重离子放疗的理由 质子放疗优于高能X线和 1 发展重离子放疗的理由 质子放疗优于高能X线和60 60Co 线 主要在放射物理剂量分 布上的优点 然而它的放射生物效应和光子没有差别 所以对 抵抗放射线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不强 缺氧肿瘤细胞和放射不敏 感的S期 重离子射线中的一部分既具有质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又 具有比质子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 Co 线 主要在放射物理剂量分 布上的优点 然而它的放射生物效应和光子没有差别 所以对 抵抗放射线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不强 缺氧肿瘤细胞和放射不敏 感的S期 重离子射线中的一部分既具有质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又 具有比质子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 2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2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2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2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在肿瘤放疗中涉及的重离子有 氦离子 碳离子 氖离子 氮离 子 硅离子等 在肿瘤放疗中涉及的重离子有 氦离子 碳离子 氖离子 氮离 子 硅离子等 常用常用430MeV 12C射线射线 有如下五个物理学特征 有如下五个物理学特征 1 重离子射线是高 重离子射线是高LET射线 如碳离子 射线 如碳离子 12C 的 的LET是是245 280KeV m 而 而60Co 线为 线为0 2KeV m 所以 所以12C射线也称为致 密电离辐射 射线也称为致 密电离辐射 在肿瘤放疗中涉及的重离子有 氦离子 碳离子 氖离子 氮离 子 硅离子等 在肿瘤放疗中涉及的重离子有 氦离子 碳离子 氖离子 氮离 子 硅离子等 常用常用430MeV 12C射线射线 有如下五个物理学特征 有如下五个物理学特征 1 重离子射线是高 重离子射线是高LET射线 如碳离子 射线 如碳离子 12C 的 的LET是是245 280KeV m 而 而60Co 线为 线为0 2KeV m 所以 所以12C射线也称为致 密电离辐射 射线也称为致 密电离辐射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2 重离子进入人体 后的深部剂量分布和 质子类似 但重粒子 在Bragg峰后有一个 2 重离子进入人体 后的深部剂量分布和 质子类似 但重粒子 在Bragg峰后有一个 尾巴尾巴 而且射线能 量越大 而且射线能 量越大 尾巴尾巴 越大越大 过高能量的重离子束 不适合肿瘤放疗 过高能量的重离子束 不适合肿瘤放疗 重离子的Bragg峰能 被扩展 重离子的Bragg峰能 被扩展 2 重离子进入人体 后的深部剂量分布和 质子类似 但重粒子 在Bragg峰后有一个 2 重离子进入人体 后的深部剂量分布和 质子类似 但重粒子 在Bragg峰后有一个 尾巴尾巴 而且射线能 量越大 而且射线能 量越大 尾巴尾巴 越大越大 过高能量的重离子束 不适合肿瘤放疗 过高能量的重离子束 不适合肿瘤放疗 重离子的Bragg峰能 被扩展 重离子的Bragg峰能 被扩展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3 重离子的横向散射较少 如碳离子束在截面为 重离子的横向散射较少 如碳离子束在截面为2mm时 射 线的横向散射 歧离 为 时 射 线的横向散射 歧离 为0 43 即 即0 43mm 放射野的边缘 比较尖锐 4 重离子带有电荷 因此重离子可用扫描磁铁来引导 进行 射线扫描 实施调强技术 放射野的边缘 比较尖锐 4 重离子带有电荷 因此重离子可用扫描磁铁来引导 进行 射线扫描 实施调强技术 3 重离子的横向散射较少 如碳离子束在截面为 重离子的横向散射较少 如碳离子束在截面为2mm时 射 线的横向散射 歧离 为 时 射 线的横向散射 歧离 为0 43 即 即0 43mm 放射野的边缘 比较尖锐 4 重离子带有电荷 因此重离子可用扫描磁铁来引导 进行 射线扫描 实施调强技术 放射野的边缘 比较尖锐 4 重离子带有电荷 因此重离子可用扫描磁铁来引导 进行 射线扫描 实施调强技术 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 5 重离子照射后可进行正电子成像扫描 PET 用于验证碳 离子放射肿瘤时高剂量区的立体形态是否精确地和肿瘤一致 5 重离子照射后可进行正电子成像扫描 PET 用于验证碳 离子放射肿瘤时高剂量区的立体形态是否精确地和肿瘤一致 5 重离子照射后可进行正电子成像扫描 PET 用于验证碳 离子放射肿瘤时高剂量区的立体形态是否精确地和肿瘤一致 5 重离子照射后可进行正电子成像扫描 PET 用于验证碳 离子放射肿瘤时高剂量区的立体形态是否精确地和肿瘤一致 3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3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3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3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 重离子有如下3个放射生物学特征 1 重离子的RBE 重离子射线在其射程终端 即Bragg峰处造成 DNA双链断裂的比例高 放射损伤的修复较少 RBE较大 在 Bragg峰前的坪区 RBE相对较小近似于1 0 重离子有如下3个放射生物学特征 1 重离子的RBE 重离子射线在其射程终端 即Bragg峰处造成 DNA双链断裂的比例高 放射损伤的修复较少 RBE较大 在 Bragg峰前的坪区 RBE相对较小近似于1 0 重离子有如下3个放射生物学特征 1 重离子的RBE 重离子射线在其射程终端 即Bragg峰处造成 DNA双链断裂的比例高 放射损伤的修复较少 RBE较大 在 Bragg峰前的坪区 RBE相对较小近似于1 0 重离子有如下3个放射生物学特征 1 重离子的RBE 重离子射线在其射程终端 即Bragg峰处造成 DNA双链断裂的比例高 放射损伤的修复较少 RBE较大 在 Bragg峰前的坪区 RBE相对较小近似于1 0 重离子与X射线RBE值比较重离子与X射线RBE值比较重离子与X射线RBE值比较重离子与X射线RBE值比较 射线LET RBE KeV 增殖死亡有丝分裂延迟40 染色单体交换 X 射线2 0 1 00 0 09 1 00 0 09 1 00 氦离子19 1 1 03 0 10 1 23 0 16 1 16 锂离子44 3 1 19 0 12 2 26 0 32 1 36 碳离子189 0 1 70 0 17 4 03 0 45 3 25 氧离子351 0 1 20 0 13 3 82 0 38 1 60 射线LET RBE KeV 增殖死亡有丝分裂延迟40 染色单体交换 X 射线2 0 1 00 0 09 1 00 0 09 1 00 氦离子19 1 1 03 0 10 1 23 0 16 1 16 锂离子44 3 1 19 0 12 2 26 0 32 1 36 碳离子189 0 1 70 0 17 4 03 0 45 3 25 氧离子351 0 1 20 0 13 3 82 0 38 1 60 射线LET RBE KeV 增殖死亡有丝分裂延迟40 染色单体交换 X 射线2 0 1 00 0 09 1 00 0 09 1 00 氦离子19 1 1 03 0 10 1 23 0 16 1 16 锂离子44 3 1 19 0 12 2 26 0 32 1 36 碳离子189 0 1 70 0 17 4 03 0 45 3 25 氧离子351 0 1 20 0 13 3 82 0 38 1 60 射线LET RBE KeV 增殖死亡有丝分裂延迟40 染色单体交换 X 射线2 0 1 00 0 09 1 00 0 09 1 00 氦离子19 1 1 03 0 10 1 23 0 16 1 16 锂离子44 3 1 19 0 12 2 26 0 32 1 36 碳离子189 0 1 70 0 17 4 03 0 45 3 25 氧离子351 0 1 20 0 13 3 82 0 38 1 60 重离子RBE受多种因素影响 射线的种类 能量 剂量 RBE测定 所用的生物观察点 endpoint 重离子RBE受多种因素影响 射线的种类 能量 剂量 RBE测定 所用的生物观察点 endpoint Kubota对碳离子射线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实验研究Kubota对碳离子射线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实验研究Kubota对碳离子射线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实验研究Kubota对碳离子射线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实验研究 引自胡逸民 肿瘤放射治疗学 135页引自胡逸民 肿瘤放射治疗学 135页 碳离子高RBE 相对生 物学效应 的优势 碳离子高RBE 相对生 物学效应 的优势 生存曲线在目标靶区 SOBP 外的组织内显示出 高的生存率 碳离子的RBE在目标靶区 内 碳离子最终停滞的区 域 迅速升高 生存曲线在目标靶区 SOBP 外的组织内显示出 高的生存率 碳离子的RBE在目标靶区 内 碳离子最终停滞的区 域 迅速升高 benefit of carbon 碳离子的生物效 应剂量 碳离子的生物效 应剂量 质子的生物效应 剂量 质子的生物效应 剂量 碳离子物理剂量碳离子物理剂量 德国 德国DKFZ资料 资料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 2 重离子射线的氧增比 OER 小 重离子在Bragg峰处射线 杀伤肿瘤或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不依赖氧的存在 因此OER较 小 LET在接近200Kev m时 OER接近1 LET越高OER越小 2 重离子射线的氧增比 OER 小 重离子在Bragg峰处射线 杀伤肿瘤或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不依赖氧的存在 因此OER较 小 LET在接近200Kev m时 OER接近1 LET越高OER越小 2 重离子射线的氧增比 OER 小 重离子在Bragg峰处射线 杀伤肿瘤或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不依赖氧的存在 因此OER较 小 LET在接近200Kev m时 OER接近1 LET越高OER越小 2 重离子射线的氧增比 OER 小 重离子在Bragg峰处射线 杀伤肿瘤或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不依赖氧的存在 因此OER较 小 LET在接近200Kev m时 OER接近1 LET越高OER越小 引自胡逸民 肿瘤放射治 疗学 135页 引自胡逸民 肿瘤放射治 疗学 135页 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 3 细胞周期各时相对重离子射线的敏感性相差很小 在重离子坪区的射线杀灭各期相细胞的敏感性与高能X 线相同 然而在Bragg峰区射线的细胞致死效应几乎不 受细胞时相的影响 重离子射线可诱导抗低LET射线的细胞为敏感细胞 例 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分别用X线或碳离子照射2Gy 后的存活率 SF2 分别为0 81及0 15 碳离子比X线 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 3 细胞周期各时相对重离子射线的敏感性相差很小 在重离子坪区的射线杀灭各期相细胞的敏感性与高能X 线相同 然而在Bragg峰区射线的细胞致死效应几乎不 受细胞时相的影响 重离子射线可诱导抗低LET射线的细胞为敏感细胞 例 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分别用X线或碳离子照射2Gy 后的存活率 SF2 分别为0 81及0 15 碳离子比X线 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 3 细胞周期各时相对重离子射线的敏感性相差很小 在重离子坪区的射线杀灭各期相细胞的敏感性与高能X 线相同 然而在Bragg峰区射线的细胞致死效应几乎不 受细胞时相的影响 重离子射线可诱导抗低LET射线的细胞为敏感细胞 例 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分别用X线或碳离子照射2Gy 后的存活率 SF2 分别为0 81及0 15 碳离子比X线 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 3 细胞周期各时相对重离子射线的敏感性相差很小 在重离子坪区的射线杀灭各期相细胞的敏感性与高能X 线相同 然而在Bragg峰区射线的细胞致死效应几乎不 受细胞时相的影响 重离子射线可诱导抗低LET射线的细胞为敏感细胞 例 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分别用X线或碳离子照射2Gy 后的存活率 SF2 分别为0 81及0 15 碳离子比X线 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 4 重离子和质子放疗的优缺点4 重离子和质子放疗的优缺点4 重离子和质子放疗的优缺点4 重离子和质子放疗的优缺点 4 1 重离子优于质子4 1 重离子优于质子 1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缺氧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更高 OER 1 2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抗放射的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 3 重离子在坪区射线的放射生物效应和氧依赖性与低LET射线类似 4 重离子射线的侧向散射更少 1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缺氧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更高 OER 1 2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抗放射的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 3 重离子在坪区射线的放射生物效应和氧依赖性与低LET射线类似 4 重离子射线的侧向散射更少 4 1 重离子优于质子4 1 重离子优于质子 1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缺氧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更高 OER 1 2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抗放射的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 3 重离子在坪区射线的放射生物效应和氧依赖性与低LET射线类似 4 重离子射线的侧向散射更少 1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缺氧肿瘤细胞的杀灭效应更高 OER 1 2 在Bragg峰区的射线对抗放射的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 3 重离子在坪区射线的放射生物效应和氧依赖性与低LET射线类似 4 重离子射线的侧向散射更少 重离子优于质子重离子优于质子 5 重离子Bragg处射线对肿瘤的杀灭以DNA双链断裂为主 所以照射肿瘤时 放疗的次数可显著减少 对肿瘤周围正 常组织的照射主要用重离子的坪区部分 仍然存在SLDR和 PDR 分割照射的使用有利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 伤的修复 然而质子和重离子放疗中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 较小 因此照射的分割次数也可减少 6 重离子照射后可用PET检查 用以验证放射剂量给予的 正确性 5 重离子Bragg处射线对肿瘤的杀灭以DNA双链断裂为主 所以照射肿瘤时 放疗的次数可显著减少 对肿瘤周围正 常组织的照射主要用重离子的坪区部分 仍然存在SLDR和 PDR 分割照射的使用有利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 伤的修复 然而质子和重离子放疗中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 较小 因此照射的分割次数也可减少 6 重离子照射后可用PET检查 用以验证放射剂量给予的 正确性 重离子优于质子重离子优于质子 5 重离子Bragg处射线对肿瘤的杀灭以DNA双链断裂为主 所以照射肿瘤时 放疗的次数可显著减少 对肿瘤周围正 常组织的照射主要用重离子的坪区部分 仍然存在SLDR和 PDR 分割照射的使用有利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 伤的修复 然而质子和重离子放疗中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 较小 因此照射的分割次数也可减少 6 重离子照射后可用PET检查 用以验证放射剂量给予的 正确性 5 重离子Bragg处射线对肿瘤的杀灭以DNA双链断裂为主 所以照射肿瘤时 放疗的次数可显著减少 对肿瘤周围正 常组织的照射主要用重离子的坪区部分 仍然存在SLDR和 PDR 分割照射的使用有利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 伤的修复 然而质子和重离子放疗中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 较小 因此照射的分割次数也可减少 6 重离子照射后可用PET检查 用以验证放射剂量给予的 正确性 4 2 重离子差于质子4 2 重离子差于质子 重离子放疗的实验和临床资料尚少 因此对重离子的放 射生物效应 包括RBE OER等还缺乏非常肯定的结论 因此 在使用低LET射线累积的临床经验和资料于重离子放疗时 必须十分谨慎 重离子放疗的实验和临床资料尚少 因此对重离子的放 射生物效应 包括RBE OER等还缺乏非常肯定的结论 因此 在使用低LET射线累积的临床经验和资料于重离子放疗时 必须十分谨慎 4 2 重离子差于质子4 2 重离子差于质子 重离子放疗的实验和临床资料尚少 因此对重离子的放 射生物效应 包括RBE OER等还缺乏非常肯定的结论 因此 在使用低LET射线累积的临床经验和资料于重离子放疗时 必须十分谨慎 重离子放疗的实验和临床资料尚少 因此对重离子的放 射生物效应 包括RBE OER等还缺乏非常肯定的结论 因此 在使用低LET射线累积的临床经验和资料于重离子放疗时 必须十分谨慎 6 碳离子放疗的临床经验6 碳离子放疗的临床经验 截止截止2004年年7月 全球有 月 全球有3家医疗机构家医疗机构 德国德国GSI DKFZ 日本千叶日本千叶 静岗静岗 使用碳离子治疗肿瘤 到 使用碳离子治疗肿瘤 到2006年底 全球重离子治疗的病人数年底 全球重离子治疗的病人数 5000余例余例 6 碳离子放疗的临床经验6 碳离子放疗的临床经验 截止截止2004年年7月 全球有 月 全球有3家医疗机构家医疗机构 德国德国GSI DKFZ 日本千叶日本千叶 静岗静岗 使用碳离子治疗肿瘤 到 使用碳离子治疗肿瘤 到2006年底 全球重离子治疗的病人数年底 全球重离子治疗的病人数 5000余例余例 I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碳离子放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碳离子放疗 1994 年年10月到月到1999年年2月月 81例例 I期期NSCLC 72岁 岁 47 85 临床 临床I期试验 获得最大耐受量 期试验 获得最大耐受量 碳离子碳离子 290 350 and 400 MeV nucleon 由由 HIMAC 同步加速器产生 同步加速器产生 RBE 3 0 center of the SOBP GyE Miyamoto T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03 66 127 140 早期皮肤和肺的放射反应早期皮肤和肺的放射反应 Miyamoto T 后期皮肤和肺的放射并发症后期皮肤和肺的放射并发症 Survival Local control 5年总生存率年总生存率 43 5年年CSS生存 率 剔除老 死 生存 率 剔除老 死 60 全组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全组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5年局部控制率年局部控制率 78 5年局部和周边 控制率 年局部和周边 控制率 72 Miyamoto T 前列腺癌碳离子放疗的临床前列腺癌碳离子放疗的临床 I II期试验期试验 Akakura K Prostate 2004 58 252 258 Protocol 9402 局部晚期局部晚期 T2b T3N0M0 碳离子放疗碳离子放疗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Protocol 9703 T2b T3N0M0 T1b T1c T2aN0M0 碳离子放疗碳离子放疗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共有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共有96例病人进入此研究例病人进入此研究 9402 35例例 9703 62例 年龄 例 年龄 69 岁岁 51 87 Protocol 9402 局部晚期局部晚期 T2b T3N0M0 碳离子放疗碳离子放疗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Protocol 9703 T2b T3N0M0 T1b T1c T2aN0M0 碳离子放疗碳离子放疗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共有 放疗前和放疗后使用内分泌治疗 共有96例病人进入此研究例病人进入此研究 9402 35例例 9703 62例 年龄 例 年龄 69 岁岁 51 87 碳离子放疗前列腺癌的后期放射并发症碳离子放疗前列腺癌的后期放射并发症 Akakura K 7年总生存率 82 7年临床无肿瘤 复发率 90 7年局部控制率 98 7年肿瘤专项生 存率 95 7年总生存率 82 7年临床无肿瘤 复发率 90 7年局部控制率 98 7年肿瘤专项生 存率 95 Akakura K 前列腺癌治疗结果前列腺癌治疗结果前列腺癌治疗结果前列腺癌治疗结果 1 治疗方法 病例数 治疗机构 治疗方法 病例数 治疗机构 III级以上 消化道毒副 作用 III级以上 消化道毒副 作用 III级以上 泌尿道毒 副作用 III级以上 泌尿道毒 副作用 无PSA复发的 生存率 无PSA复发的 生存率 光子调强适形放疗 772 MSKCC 光子调强适形放疗 772 MSKCC 4 54 5151581 92 4年 81 92 4年 光子加质子适形放疗 1255 LLUMC 光子加质子适形放疗 1255 LLUMC 1 11 185 3年 85 3年 碳离子治疗 429 NIRS 碳离子治疗 429 NIRS 0 00 089 93 5年 89 93 5年 1995 1997 碳离子放疗24例HCC II期10例 III期6例 IV期8例 其中18例在介入后复发 6例为首治 中位肿 瘤直径5cm 2 1 8 5 1995 1997 碳离子放疗24例HCC II期10例 III期6例 IV期8例 其中18例在介入后复发 6例为首治 中位肿 瘤直径5cm 2 1 8 5 每周照射3次 共照15次 3周 RBE为3 剂量递增从 3 3GyE 次到5 3GyE 次 总剂量从49 5到79 5GyE 每周照射3次 共照15次 3周 RBE为3 剂量递增从 3 3GyE 次到5 3GyE 次 总剂量从49 5到79 5GyE 中位随访71月 63 83 没有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 中位随访71月 63 83 没有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 1年 3年和5年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2 92 和81 1年 3年和5年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2 92 和81 1年 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是92 50 和25 1年 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是92 50 和25 Kato H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59 5 1468 1476 1995 1997 碳离子放疗24例HCC II期10例 III期6例 IV期8例 其中18例在介入后复发 6例为首治 中位肿 瘤直径5cm 2 1 8 5 1995 1997 碳离子放疗24例HCC II期10例 III期6例 IV期8例 其中18例在介入后复发 6例为首治 中位肿 瘤直径5cm 2 1 8 5 每周照射3次 共照15次 3周 RBE为3 剂量递增从 3 3GyE 次到5 3GyE 次 总剂量从49 5到79 5GyE 每周照射3次 共照15次 3周 RBE为3 剂量递增从 3 3GyE 次到5 3GyE 次 总剂量从49 5到79 5GyE 中位随访71月 63 83 没有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 中位随访71月 63 83 没有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 1年 3年和5年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2 92 和81 1年 3年和5年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2 92 和81 1年 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是92 50 和25 1年 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是92 50 和25 Kato H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59 5 1468 1476 原发性肝癌 日本千叶NIRS 原发性肝癌 日本千叶NIRS 原发性肝癌 日本千叶NIRS 原发性肝癌 日本千叶NIRS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手术和碳离子放疗 4或8次 3年生存率的比较原发性肝癌手术和碳离子放疗 4或8次 3年生存率的比较 48 99例 70 103例 手术治疗48 99例 70 103例 手术治疗1 1 50 55例 75 30例 碳离子放疗50 55例 75 30例 碳离子放疗2 2 T2T1肿瘤大小T2T1肿瘤大小 1 Jean Nicolas Vauthey Simplified Staging for Hepatpcellular Carcinoma JCO 2002 20 1527 36 2 Siemens T1 Single tumor without vascular invasion T2 Single tumor with vascular invasion or multiple tumors none 5 cm 日本日本NIRS 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日本日本NIRS 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 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X线和碳离子放疗疗效的比较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后肿瘤复发X线和碳离子放疗疗效的比较 78 94 23碳离子碳离子NIRS 2003 33 47X射线射线Murata 1997 8 23 50X射线射线Knol HP 1997 27 41X射线射线Nakama 1990 48 84X射线射线Ohkawa 1989 5年生存率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病人数治疗作者年生存率病人数治疗作者 NIRS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 1994年年6月月 2006年年2月月 NIRS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 1994年年6月月 2006年年2月月 肿瘤肿瘤肿瘤类型肿瘤类型病例病例3年局控率年局控率3年生存 率 年生存 率 5年生存 率 年生存 率 头颈 肿瘤 头颈 肿瘤 局部晚期局部晚期 腺样囊 性癌 腺样囊 性癌 腺癌等腺癌等 25877 81 48 57 37 43 肉瘤肉瘤16100 56 56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10582 92 44 40 颅底 肿瘤 颅底 肿瘤 脊索瘤脊索瘤6590 5 97 86 5 肺癌肺癌早期外周型早期外周型60790 99 41 63 局部晚期局部晚期3788 38 肝癌肝癌T2 4N0M015481 95 48 77 25 54 NIRS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 1994年年6月月 2006年年2月月 NIRS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碳离子治疗临床结果 1994年年6月月 2006年年2月月 肿瘤肿瘤肿瘤类型肿瘤类型病例病例3年局控率年局控率3年生存 率 年生存 率 5年生存年生存率率 前列腺 癌 前列腺 癌 I III期期42997 100 94 98 89 93 妇科肿 瘤 妇科肿 瘤 宫颈癌宫颈癌II Iva期期6649 72 38 55 37 42 子宫腺癌子宫腺癌3972 68 36 骨骨 软组 织肿瘤 软组 织肿瘤 不能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24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