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2010.09.26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油茶低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病虫害引起的严重损失是重要原因之一。森林病虫害给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据调查,我国危害油茶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害虫有十目三百余种,病害有五十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引起损失较大的有油茶炭疽病,煤病、软腐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油茶刺绵蚧,茶蚕、茶梢蛾等近二十余种病虫。每年造成油茶损失为总产的10一25,严重年份及少数产区达45左右。这些病虫害由于受油茶的品种、栽培环境、气候条件和经营管理程度多种因子的影响,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危害状况差异很大。从各地资料报道看,在我国凡有油茶栽培的地方均有炭疽病危害。湖南省以盛产油茶闻名于世,油茶林面积占我国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湘南、湘东、湘西等油茶产区均受炭疽病严重危害,株病率在40以上,尤以湘南油茶老产区病情最严重,株病率达51.76,果病率达10.64左右。江西省油茶林面积为1500万亩,为全国第二位。该省油茶重点产区赣南地区的寻乌、信丰、上犹、定南等县,油茶炭疽病普遍发生,株病率达2226,病落果达10一15,严重受害林分株病率达71.3。 浙江省现有油茶330万亩,经营管理较好,产量较高,油茶炭疽病普遍发生,金华、丽水、台州、温州地区各油茶产区县均受炭疽病严重危害,武义县林场试验林重病区株病率达80,病落果达20.7%,以5月树上挂果为l00,不同时期发病单株的果实保存率仅为31.179.4,当年无病株果实保存率高达95.8。据1978年调查,二亩油茶林因炭疽病落果10886个,折算每亩损失茶果67.5kg,等于减产茶油1.5kg。目前,油茶产区均受炭瘟病危害,局部地区十分严重,损失很大。因该病危害引起茶果减产为1020。油茶炭疽病在一块茶林的发生蔓延往往是在少数易感病的单株上定居,然后逐渐向四周的健株传播蔓延,使林分病情逐年上升。在一个地区的发生蔓延也是一样,首先在个别林分发生,然后逐渐传播蔓延到附近林分。油茶煤病大发生时,病原周围也会发生成灾。一般是局部地区周期性地暴发成灾,危害很大。浙江省常山县煤病成周期性暴发,一般812年一次,每次大发生时持续34年,叶片全被煤菌层覆盖,如不积极防治,连年发生则全林叶片落光,连续几年颗粒无收,严重的油茶整株死亡。贵州地势较高,油茶煤病普遍发生,一般受害林分减产1025,铜仁县长坪一家坡林区,被害率达100%,病指数93. 68,死亡植株17.4。软腐病是油茶上又一重要病害,成林和苗圃均可受害,对苗木的危害尤烈,严重时成片苗木叶片落光,苗木枯死,江西、浙江、湖南、云南、湖北、贵州、广东、福建、广西、四川,陕西等省均有,一般零星发生,单株受害严重。据1981年调查广西昭平县大脑山林场,林分株发病率1015;浙江省武义县林场株病率达29.9;广西桂林市雁山株病率高达l00。1982福建省油茶软腐病发生面积达6万多亩,是该省危害最严重森林病害之一,己被列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对象。湖南、云南等省一些地区的油茶软腐病病情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地方比油茶炭疽病的危害还要严重。据有关报导,油茶煤病和软腐病引起油茶减产为510。 此外,油茶赤叶枯病、半边疯、茶饼病、青枯病,苗木菌核病在一些油茶林中时有发生,但一般是局部的,危害较轻。 茶毒蛾是食叶性大害虫,在全国油茶区均有发生,被到为全国十二大害虫之一,而湖南、江西、福建三省较为突出。在大发生时,往往连小枝皮一起被咀食殆尽,连遭其害,致使整片茶林枯死,连续78年减产,湖南省黔阳县大暴发年份,一株茶树上曾采得茶毒蛾幼虫15kg,使当年茶籽颗粒无收,江西省万载县有油茶林40738亩,占有林地的5 7.3,19751976两年连续大面积发生茶毒蛾,有3万多亩油茶严重有害,形似火烧,1975年产油比1974年下降51.2,1976年下降80.3。广西三江县常年茶油产量为150万kg,有一年因受茶毒蛾危害,年产茶油不足50万kg,减产了6070;贵州省1965年因茶毒蛾大暴发,年产油茶仅为丰收年的1 0.7。油茶尺蠖也是油茶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曾被湖南省列入重要森林害虫。湖南省常宁县1969年油茶尺蠖大暴发,被害面积达26万亩,其中1 0万亩颗粒无收,整片茶林如同火烧。该省曾作过一次调查,全省86个县,油茶尺蠖遍及83个县。据记载,1929年常宁、祁阳、耒阳等十多个县,受油茶尺蠖危害的茶林达100万亩;浙江省1957年油茶尺蠖大暴发,追及20余县,受害总面积10万亩,由于该虫大量危害,造成茶油产量大幅度下降。湖南省1958年因受茶油尺蠖危害,油茶仅有原产量的l/4。兰翅天牛是钻蛀性害虫,危害也十分普遍。受其害的油茶树不仅严重影响枝条的生长,而且减少座果率。据福建省福安县化蛟林场1979年调查,兰翅天牛在该场茶林中株害率为6070,严重株被害状多达40余处,一般长90cm产卵痕多达24处;据龙溪、长泰、建阳等县的20个样地调查,株害率平均为98.9,主枝被害率为68.4;江西省兴国县该虫危害也十分严重,株害率为52.875.8;浙江省建德县寿昌林场2000亩油茶林,株害率达100,枝害率也达90左右。 油茶刺绵蚧是刺吸性害虫,大发生时,不仅将茶树的叶、嫩枝被吸食而枯萎,同时滋生大量烟煤病,致使整个茶林一片漆黑,形似火烧,严重影响茶林的光合作用,使受害茶林枯竭而死,当年颗粒无收,幸存者也要影响34年产量。浙江省青田、常山两县1959年,因油茶刺绵蚧大发生,损失茶籽64500kg。茶梢蛾主要危害春梢,各地均有发生,但以浙江、云南、四川等省某些地方的茶林较严重。七十年代末,浙江省常山县茶梢蛾大发生时,被害面积达10万亩,春梢被害率为30一40,严重者达70以上;据云南广南、富宁两县于19651972年的调查,茶梢蛾危害面积为2万余亩,春梢被害率为30一40,严重危害林地为7080;四川省荣县保华乡1980年调查,春梢被害率为2050;开花结实率减少29.8。茶籽象甲是茶果和种子的主要害虫。因受其害造成茶树大量落果,严重影响茶油产量。云南省广南、富宁、麻栗坡、马关等县1976年受茶籽象甲危害,一般株害率为77.3,茶果被害率为35.3,茶籽被害率为30.4%,引起落果达到29.4,计损失茶油20左右;广西区桂林市雁山地区茶籽象甲危害造成落果达39.741.6,茶油减产10一20;据福建省1982年调查,仅三明、晋江、蒲田等地茶林受茶籽象甲危害选12000多亩。此外,茶蚕、金龟子,茶天牛,油茶叶蜂等的危害也常给油茶林带来很大灾难。1968年油茶叶蜂在湖南大发生,仅浏阳、攸县二县受害面积危害达18万亩,一株茶树上的幼虫多达3000多条。因此,虫害的危害与油茶产量关系很大。第二讲 油茶病虫害发生的条件2010.09.26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一切生物存有共性,即一定要有适合它们生存与繁殖后代的自然环境,否则就会影响其发展,直至在自然演变过程中被淘汰。油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蔓延成灾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寄主、病原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在一个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中,如果环境条件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原菌的滋长蔓延,那么病原菌虽然存在,也不会蔓延而酿成灾害。相反,如果森林的环境不利于林木生长发育而利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那么病害就会发展蔓延成灾。据调查,“三油地”,“三保地”垦复套种间作施肥;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施氮肥过多,缺乏磷钾,营养生长旺盛的油茶林,有利于病原菌的发生蔓延,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的发病率较高,落果落叶严重。其原因是(1)连年多次套种中耕,油茶吸收根系损伤过大,78月是长果长油时期,需要大量水肥供给而套种作物与之争水争肥,影响树势;(2)给套种作物多次施肥,使油茶营养生长过旺,降低其抗病能力;(3)人为活动频繁,机械损伤多,增加病原菌侵染的机会;(4)林内湿度增加,利于病原苗滋生。寄主的抗病性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很大。攸县油茶抗炭疽病能力比普通油茶强,发病率很低。普通油茶中霜降种的炭疽病发病率比寒露种高。同一种(变种)油茶中,不同类型的抗病性差异也很大,有感病严重的历史病株,也有抗病株。因此,抗病株比例大的林分,其发病率低。油茶病害的发生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油茶炭疽病一般发生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在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炭疽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油茶煤病则往往在湿度大、山凹阴湿的环境中或海拔较高的山区容易暴发成灾,油茶软腐病则在低丘高山均有发生。油茶煤病是因油茶绵蚧危害诱发引起的,因此它的发生蔓延是受油茶绵蚧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制约。油茶绵蚧食料丰富,天敌少,死亡率低,繁殖率高,种群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病害的大发生。与此同时,天敌种群数量逐渐上升。煤病暴发成灾,绵蚧种群数量过剩,它的天敌食料丰富而增加,由于害虫食料不足和夭敌捕食,其结果是绵蚧种群数量直线下降,病情好转,进入抑制期。由于绵蚧少了,天敌食料不足,饥饿和自相残杀,种群数量大降。油茶也恢复了生机,残存下来的绵蚧由于食料丰富和天敌少,种群数量开始回升,开始下一次发病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寄主诱病害虫,病原茵,害虫天敌之间的消长引起油茶煤病周期性暴发与抑制,其周期的长短因条件而异。半边疯,赤叶枯病,茶饼病、青枯病的发生与林分,生长及环境关系密切。一般说年龄大,长势差;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滋长蔓延,病害容易发生。相反,林木生长发育健壮,抗性强,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因此,去除病原菌,创造油茶生长的条件,是防止病害发生的重要途径。油茶害虫种类的不同,它们要求的生存条件也不尽一致。油茶刺绵蚧一般喜欢生长在荫蔽,湿度较大的山区或半山区,所以油茶刺绵蚧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丘陵地区多,在同一山谷、山坳比山脊多,以其垂直分布来说,以海拔300800m之间居多,尤以400600m之间最适宜,在同一片茶林中,密林、郁闭大的多于疏林与郁闭小的;茶籽象甲也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而在同一山上,自山顶至山脚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此外,茶籽象甲的分布还与茶林立地条件,油茶品种、经营管理程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老林多于幼林,林缘多于林内,晚果型多于早果型,果皮光滑的青果型多于果皮粗糙的紫果型,荒芜茶林多于抚育管理好的茶林,大面积纯林多于分散零星林与套种间作林等等。茶梢蛾则喜欢生长在温度稍高而又较干燥的丘陵地带;油茶枯叶蛾亦以低丘陵居多。据湖南省道县在海拔300m以上的山区调查,虫口密度分别是山脚大于山腰,山腰大于山顶。这正好与茶耔象甲的垂直分布相反。茶蚕以温暖、高湿和具短日照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因此一般是山区沟谷与阳坡较多。再如油茶蛀茎虫,除了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差异外,对油茶品种也有一定选择性。了解各种害虫生活史最适宜的生存条件,这对我们栽培地点、油茶品种的选择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也是我们认真贯彻害虫治理“预防为主”的基础。第三讲 油茶病虫害防治策略2010.09.26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油茶是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积大、分布广、大多生长在丘陵和山区。油茶除了提供人们优质食用之外,还具有覆盖国土、保护水土资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决定着油茶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实行以营林措施为主综台治理的原则。这就是说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应从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观点出发把营林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注意使每一项生产内容和抚育措施都能够创造有利于一个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有利于有益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不利于病虫害的大发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虽然有病虫害的存在,但不会酿成灾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当某些病虫害失去控制暴发成灾时,才考虑使用化学防治,扑灭病虫害,减少损失,但也必须注意合理用药,科学用药,以便把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有益生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油茶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状况也是如此。因此,认真作好调查,及时掌握病虫活动规律,是我们采取必要的防治技术措施,控制某一病虫害猖獗、蔓延的基础。 病虫害调查、方法很多,主要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某种方法,设立一定的标准地,接着定期观察,以取得较完善的系统资料。调查中不仅要掌握病虫与天敌的种类、分布数量、危害程度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关系,而且要掌握病虫的消长及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福建省根据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油茶炭疽病、软腐病、茶毒蛾、茶籽象甲、茶梢蛾、兰翅天牛、蛀茎虫作为油茶的主要病虫,列人重点防治与检疫对象;广西区以油茶炭疽病、茶蚕、油茶尺蠖、油茶毒蛾、茶籽象甲为主要防治对象;浙江省以油茶炭疽病、油茶刺绵蚧、茶梢蛾为主,其它各省也有相应提出了重点防治害虫对象,这些决策都是来自源病虫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二、健全检疫制度、严格检疫工作 检疫工作是根据国家所制订的检疫法规、条列、细则,对其具体对象加以限制,是控制人为传播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所以有人称它为法规防治。检疫工作牵涉的面很广,除了与农林部门的采收、贮存、种苗引进等有关外,还与交通运输、海关,外贸、港口、仓库、邮电等部门密切相关。因此各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共同严格把关,才能做好。检疫工作是解决病虫害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防止病虫入侵、蔓延,巩固防治成果的一项积极措施,在国际上也是保证我国信誉的重要工作。 由于检疫工作没有做好,使某一病虫害入侵到某新区,从而使农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国内外皆有之。如棉铃虫于1907年自印度传入埃及,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使埃及的棉花产量损失80;在我国,由于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从马料中带来了蚕豆象甲,致使我国蚕豆等种子中的豆象至今无法控制;又如1978年从朝鲜传入了美国白蛾,目前已在东北林区蔓延开来,由此看出检疫工作十分重要的。这项工作在我国尚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方部门还没有建立检疫机构,有些检疫机构人员不配套有些检疫工作还没有制度化,所以,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使我国的检疫工作能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础。任何病虫的扩散蔓延,首先是在某些纯林或局部地区发生,然后逐步向四周扩散,如果能及时发现某一害虫的发展趋势,掌握虫源区虫与源株,便可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初发阶段,这样可减少损失,既省工省钱又可保护好天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首先必须确定本地区的主要病虫种类,根据该病虫的分布范围,设立一定数量的观察点,范围大的可建立测报网,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病虫的生活史,对其越冬情况、产卵量、死亡率等进行采样调查,及时发出信息预告。同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最低的水平。 四、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贯彻病虫“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采取以营林为基础运用多种技术措施,最终达到控制病虫害保护天敌,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一) 加强抚育管理,促进茶林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油茶林的垦复和林间套种要防止全垦,作物单一化,要注意保留杂草,杂灌木带,以至有计划的种植绿肥,提高林地覆被率,增加招引昆虫的植物种类,有利于林地水土保持,增加昆虫种群,为天敌昆虫提供更多的食料,创造良好的越冬越夏环境。至于采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越冬病虫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茶毒蛾,油茶尺蠖,油茶枯叶蛾,金龟子类危害严重的油茶林,在冬季深垦可杀死许多越冬害虫,在秋冬早春进行整枝修剪,可除掉茶梢蛾,蛀茎虫,天牛等部分越冬害虫和侵染病源。所以,只要把每一次经营管理措施与病虫害防治紧密地结台起来,就能达到消灭病虫害,保护天敌,促进茶林生长的目的。(二)大力应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有其独特优点,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一般也不会产生抗性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各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昆虫、鸟类。这些生物资源在茶林中十分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凭祥市友谊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文旅人才专场招聘3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蒙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招聘1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2025校园招聘(2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能建陕西院数字化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清远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人才流失 毕业论文
- 2025年度新型车库设施抵押权登记与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广西公需真题卷及答案
- 重晶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现场民工工资保障措施
- 工会户外驿站管理办法
- JJF(辽) 565-2025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
- 1688运营培训课件
- 渣土运输车辆调度措施
- 森林防火安全培训课件
- 前列腺穿刺患者护理查房
- 从“制作”与“生生”隐喻原型洞察中国哲学的思维根基与演进脉络
- 社区安全用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