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主导是什么(李炳亭).doc_第1页
教师的主导是什么(李炳亭).doc_第2页
教师的主导是什么(李炳亭).doc_第3页
教师的主导是什么(李炳亭).doc_第4页
教师的主导是什么(李炳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操作的“五个一” 为了推广高效课堂模式,李炳亭找准了一个“核心”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抓住两个“关键”小组学习和导学案。掌握三种“技巧”独学、对学和群学的学习形式;课堂预习、展示和反馈三环节中的“抓两头促中间”。李炳亭认为,好课的6个标准是:学生的课堂;独学、对学、群学;动静结合的课堂:三动即身、心、神俱动;展示的课堂:大展示与小展示;符合流程需要的课堂:自学、展示、反馈;师生相生的课堂:兵教兵、兵教官;快乐的课堂:N个45分钟=生命!只要是围绕“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李炳亭强调,“高效课堂”操作要重视“五个一”:即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对子;提供一个自学方法:独学、对学、群学;设计一个课堂流程:预习、展示、反馈;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一、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导学案是课堂“施工”的图纸,也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题进行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是错误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导学案承载着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在导学案设计时,切忌硬性按照三维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学案备什么?笔者认为,好的导学案要备:自由型练习(给予纠正性的反馈意见):单个练习、结对练习、小组练习;新学习内容的介绍(示范、讨论、解释说明等);学习成果展示(角色扮演、问答、哑剧等);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学习目标(通过海报或黑板展示);回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李炳亭认为,导学案包括以下因子:1.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2.学习流程,而不是教学流程;3.学法指导,而不是教学方法;4.学习总结,而不是教学总结;5.学习反馈,而不是教师作业。导学案一般分为6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等。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教材,把教材严谨的知识转化成能读懂、易接受的知识。导学案一般经三次生成,第一次教师的课前备课,第二次是课中师生互动,第三次是课后反思。二、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对子李炳亭认为,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他把小组解读成“没有围墙的小班化”,在一个小组里一般由好、中、困三类学生组成。在具体教学中,要求小组长“代师传艺”,组织本组的学习,学习流程交由组长把握,并根据本组出现的问题自行处理。教师“利用”学生,恰恰是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等同于一个小老师,小组内部又按照个体学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当然这个划分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学生学习力的变化而变化。严格说来,一个小组68人,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组内对子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和监督者,对子之间要相互反馈和测评。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在学生分组学习的状态下,教师怎么做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呢?李炳亭强调4个字“师退生进”。“师退”即教师对学生放手、放权、放心!“生进”即教师把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交给学生。将课堂舞台交给学生的同时,教师时隐时现,时而纠正错误和补充知识,时而点拨方法和做出评价。李炳亭认为,教师的主导“主要是引导”,是“点燃激励”,点燃激励是点火,方向盘是导学案,课堂环节流程是离合器,刹车就像达标测评。李炳亭认为课改必须把“讲”字抠掉。真正的课堂不在于你讲多少时间,而是在于你讲的形式。课堂上要让孩子不睡觉,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不再讲。老师要习惯做哑巴,管好自己的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说多了未必有用;老师要敢于做忍者,要隐忍着,别去批评指责或者给学生下定义;老师要做懒汉。有的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马上出来给学生解决,好老师敢于让学生自己解决。三、提供一个自学方法: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教书的最高境界是发动学生自学。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都呈现为同一规律:自学是高效课堂的别称。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的学习分为三种形式:独学、对学和群学,合起来称为自学。他建议:在小学阶段放大群学、在初中阶段放大对学、在高中阶段放大独学。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李炳亭说,高效课堂的灵魂是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的两个关系,即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简称“惟学”;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简称“惟生”,两个关系的重建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颠覆性”!四、设计一个课堂流程:预习、展示、反馈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听课状态(动作、声音、表情)、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及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来判断,课堂应该能够围绕“学习和学生”进行设计。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分为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从时间上划分,即为10+30+5。从师生角色的分工上,教师在课堂上用10分钟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然后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李炳亭把高效课堂“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概括为“五步三查模式”。五步模式即:自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纠错本、达标测评。“五步三查”的要求是:第一步:根据“导学案”独学,找出“不会的问题”,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解决60%;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尝试解决问题20%;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小展示”, 解决10%;第四步:老师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归类共性问题,反馈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五步:学生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自我反馈,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五、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教学是有助于学习的行为。学习是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一种行为、过程和体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教师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要围绕“四主”,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课堂如果从知识学习的角度,也应该明确学习的基本任务“学会自己不会”的,或者“把不会的学会”, 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花费宝贵的时间。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还要学会“老师不会的”,或“把老师不会的学会”,因此课堂上就要让每个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确立目标攻关克难。高效课堂认为“不活不动”,活和动是孪生关系,动起来才能活起来,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李炳亭认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应该发挥领军的“羊群效应”,否则校长就会成为课改最致命的“短板”。教师必须清楚,知识不是仅靠灌输“传递”给学生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环境的营造者、动力的激励者。传统课堂教师是“单口相声”,高效课堂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传统课堂上课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高效课堂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传统课堂上课对老师“嗓子”要求高,高效课堂对“脑袋”要求高。教师的主导是什么? 在讲导学案之前,我必须要说,因为不让教师讲,那么学生不会学是事实,其实,即便是刘翔,他从娘肚子里生出来,恐怕也不是跨着栏出来的吧。那么,学生不会学,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学步车呢?这个“学步车”的启发来自我打小生活的农村,连农民都知道,孩子习路时为避免摔跟头,专门要搞一个学步车。导学案就是课堂学习的学步车!因而,我们判断一个导学案是否符合要求,首先就要看它的功能能不能“导”,如果不“导”,这样的导学案只能是“习题集”。而导学案的核心是“学”,当然不是“教”,案是什么?是设计。因而导学案的全称可以叫做“推动引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 其实课堂仅仅有导学案是不够的。有可能学生仍然不会学!怎么办?那就需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如何主导? 体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学习小组,就认命小组领袖。高效课堂的小组和一般所说的小组是不同的,我们的建组原则是:异质同组、同质结对。也就是一个小组内部,基本构成是AA、BB、CC形式,要明确对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对子间的关系,限于篇幅我不再展开。有了小组组织的存在,便于学生们“有困难、找组织”!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对小组学习作出评价,请注意,我说的评价是“集体”学习成果的评价,而组长要针对每一个组员进行评价。 2、设计学习过程。任何好的课堂都必须是基于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展示、反馈而进行的。你也可以把这个流程理解成模式。模式哪里是模式化,它承载的是教育教学规律!什么样的课堂比都需要“先学后教”?有人竟然还质疑?违背这样的流程就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3、培养“三学”能力:先自己学(独学),如果遇到学习困难,那么当然要向同伴请教。我们不是有对子吗,因而提倡第二种学习方式,叫对学,对学学不会,那就群学呀,也就是在组长带领下,全组同学一起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争辩争辩。说在学不会,用红色笔标记下来,这叫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4、课堂学习任务,其实就是“学会不会的”,或者叫“把不会的学会”。会的无需学,“学海无涯”但“生命有限”,但浪费学生的时间。对于那些超出了学生能力的问题,也不提倡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分层目标、分层要求,A有A类的学习目标,B有B类的学习目标,C有C类的学习目标,这才叫基于人的教育,那些至今还在讲的老师,难道还不明白,你是讲给那个层次的学生听的?我说课堂要分层,学习和看病一个道理,我们总不能霸道到拿一个药方去包治百病吧,我常常问那些“讲师们”:请问,你讲给谁听的?你讲会了没有?如果讲了学生不会,是不是要骂学生笨蛋?哪里是学生笨蛋,而是原本讲就没什么效果! 大家看,有了导学案,又有了以上四个设计,学生能学不会吗? 如果教师对讲有瘾,那好,你可以讲,但需要记住一个“三不讲原则”:1、凡是学生会的一概不讲;2、凡是学生不会,但想一想能会的一概不讲;第三,凡是想一想也不会,但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争辩争辩能会的一概不讲,教师即便讲,也是在应该在“不得不讲”的时候才讲,我是主张教书不要讲的,我把教师的讲列为“师德”,讲的教师师德不达标!老师们,你还在讲吗?讲是不道德的!五步三查模式是怎样的?我一直在全国推广的这套“模式”。所谓五步:第一步:围绕导学案自主学习,找出不会的问题,即独学开始;第二步:围绕不会的问题,向同伴请教,即对学、群学;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即小展示;第四步:教师依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大展示;第五步:学生整理学案、对子测评。所谓三查: 贯穿五步的是要求教师要做三次学情调查,分别在第一步、第三步、第五步合起来叫五步三查这套模式还可以称为“问题解决式教学”,它的特点就是自主性,主动性、生动性。五步三查模式和导学案是什么关系?导学案是课堂的“施工图”。因此要求导学案必须依据课堂的流程来编制。导学案必须涵括五大内容:一、学生做什么?主体1、明确学习内容与任务2、开始自主学习,也就是先自己学,遇到困难找对子、对子解决不了找小组长3、学得如何?展示出来。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提升。二、教师做什么?主导。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学情调查”上1、问题预设与学法指导2、现场发现与记录三、问题反馈处理:即利用学生四、评价:师生共同评价。1、教师评价到组;2、组长评价个人五、学生评课1、师德(讲授超过10分钟师德零分)2、快乐指数3、效益指数4、探究指数教师如何灵活使用五步三查模式?五步三查未必亦步亦趋,灵魂是“自学、展示、反馈”,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进行三次学情调查,比如第二次学情调查(五步三查的第三步),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小展示没有问题,其实是不需要再导入第四步的。 记得我在博客里专门写过课堂到底需要几步时,这样说,只要是为了“学”的设计,哪怕是没有模式都是好课,反之,一切以教为中心,无论怎么设计模式都是不好的!五步三查模式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定!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模式,就像红灯停、绿灯行,没了交规的制约,交通岂不要瘫痪?现在的课堂问题很多,我们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缺少规定,或者说过分鼓励教师追求教学艺术和教学个性的结果呢?课堂必须有规!什么教无定法,简直是胡说八道,须知: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法去能无定法?千万别割裂开法而谈无定法!无定法就是蔑视课堂教学“交规”!高效课堂“教育”幻灯内容每个教师都是“普通”教师基础教育立足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让普通教师的课堂不普通让普通学生的学习不普通让普通学校的发展不普通让教师回归“普通人”就是“解放”教师生存状况堪忧,教师“决定论”是不尊重没有教师的幸福岂有学生的幸福教师手里掌握着未来:学生堪忧、跳楼成风课堂是最可怕的“杀手”教育问题纠结在四大难题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个别与全体个性与全面诊断:集中在课堂,课堂并发症概念:学校的产品是课堂,那么营养呢?思考:教师讲、学生记,比生命还重要?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教育会重新洗牌杜郎口“不讲”的课堂为什么是好课体育课、书法课、演讲课、交际课、实践课是否可以“讲”答案是“可以”,但“讲”重在“点拨”三不讲原则:会的不讲想想能会的不讲想想不会,合作研究能会的不讲作为“同学”可以发言如果能“讲会”,智圣和武圣为何“扶不起”阿斗?第一部分、理想的课堂叶澜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生成性(丰实)、常态性(平实)、有待完善(真实)我们状态(动作、声音、表情)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前提和保障:流程+ 师德流程与模式传统流程:导入课题,认定目标教师精讲,学生自习反馈矫正,反思升华自主流程:创设情景,激发动机导入课题,认定目标学生自学(独学一次达标)小组交流(对学二次达标)课堂讨论(群学三次达标)教师精点,归纳提升反馈矫正,反思升华区别:教中心与学中心课改即“再造流程”把流程固定即为模式:10+35 是模式吗模式是基本规定,绝不是模式化好课DNA :自学的课:自主学习动静结合的课,三动:身、心、神俱动三个基本流程:自学、展示、反馈只要是围绕“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高效课堂是发明吗新课改核心: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自学、展示、反馈新课改:三维目标我们四学要求:学会、会学、乐学、创学新课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们:学生在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是第51 名学生高效课堂有发明黑板:货架、舞台、孕育生命的土壤放大小组、组内分对: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三种学习:独学、对学、群学导学案与流程控制:抓两头放中间课堂评价看学生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开放的课堂、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尊重“人”的课堂:主动性、生动性、生长性教育概念:“惟学惟生”的教学系统“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超市:丰富性、选择性学习能力生命的狂欢:生命存在的状态热爱生命“状态一票否决制”:当课堂开始更加关注生命时,不自不觉完成了质变教育质量即学生生存质量;素质教育的素质即学习能力第二部分:课改先“改课”首先捍卫生命、关注学生生存:低级教学导致厌学乃至于厌世,“太要命”,渴望回到旧社会;课改就是放生,是从油锅里捞孩子第二是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好奇心兴趣中心。教育不可专门和儿童作对!第三是必须关注学习方式和过程教师的悲哀是替代、学生的悲哀是“被学习”学习即经历三类课堂:知识课堂、能力课堂、智慧课堂关于学习的三个特定场景1 、打麻将:选择与建构2 、网吧游戏:最体现自主能力3 、打篮球:失败反馈矫正成功体验总结:教学必须基于“儿童的”、“非成人的”,认知方式的不同。课改从“认识儿童”出发、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课堂必须有“高配置”梭罗“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她将专利局所有的能量调动起来,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让杨树结枣子不是教育,是暴虐。改方法:惟知识课堂培养考生换工具改脑袋:人本课堂培养学生换观念课改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呼唤新课堂、新教师关注新教师学:培养新教师,有什么样教师便有什么样的课堂新教师“三观”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教学观:一切的教都服务于“学”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第一资源凡有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凡是学生的需要都是“课程”三个“转变”如何转?教的方式:“学”为宗旨,“教中心”为“学中心”学的方式:自主解决:独学、对学、群学评的方式:看学生。校长决定课改前提转变教,核心转变学,关键转变评三个转变其实是“一大转变”劝酒的三个境界:灌输式自我牺牲式唤醒需求式什么是好老师?狗熊式表演是好老师吗?“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最好的老师是推动自学,比较低劣的是“能说会道”和“上蹿下跳”酒鬼是如何诞生的?带入感觉依赖:教师“角色”,让中国孩子“醉学”,害怕下课“学中心”意味着对“教艺术”的否定教师要有怎样的“教育思想”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调动学才是艺术不可把风格当艺术,要寻找到“施工图”,心脏搭桥手术是技术还是艺术?高效课堂的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重建两个关系教学关系惟学师生关系惟生课改的死穴在于“角色”二字传统课堂教师是什么角色?二传手的艺术?思考题:1 、大包大揽的传授课有“短板”,如何规避?非名师如何出高徒?2 、教师可以一直呕心沥血吗?3 、实现“一传”的课堂教师什么角色?学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学生角色“一传”即让学生自主“经历”和“体验”为什么不可省略经历?差异性儿童兴趣儿童思维无师自通师法自然思考题:1 、谁是历史上的第一任老师?2 、刘翔是如何学会跨栏的?3 、如何让儿童学会游泳?教学水平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乌鸦饮水、猴子砸浆果,不可低估学生智商课堂问题纠结在“没有主体”学生主体。主体= 主人、主角教师主导。主要在引导教师课堂:讲授的课堂、表演的课堂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三度”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思考题:1 、教书的养猪吗2 、为何说唐僧是个好老师关于教师的三句精典教师是“纵火犯”,点燃学生头脑中的小太阳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迟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都将对世界施加影响;走进教室,面对的是学生,然后才是书本第三部分: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穷究教师“角色”,到底是干什么的?作用有三:把湿柴火弄干(调动学生的艺术)教学技能(流程控制)知识学养(技术保底)讲授艺术()教学艺术是课堂乱象之根基于现实,要求教师要学做四种人:哑巴、懒汉、忍者、大忽悠教学是技术汽车驾驶员课堂教学四个关键,一分钟学会课改点火、发动汽车(激励学生)起步(按照流程要求操作)抓住方向盘(围绕导学案目标)踩刹车(达标测评)唯有“教学有法”才能“教无定法”教学三祸:1 、没学生主体2 、教无定法3 、放大教学艺术、拒绝模式教学三个阶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人生三层次: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是山习武必须一招一式,而不是批判地学唯有“临帖”方可“破帖”大师们的“技术”卢仲衡:自学辅导法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黎世法:异步教学法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五步三查模式第一步:自己学,找出“不会的”第二步: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第三步:组长带领,人人展示“学会的”第四步: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核心是“解决问题式”教学课堂的基本任务是“学会不会的”前提是“找出不会的”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传统教法无法解决“每个人”的问题因此,分类诊断,分层学习才有意义“课堂超市”的问世教育学原则差异性合作性展示性主导的方法:抓两头、放中间课前: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