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馆课堂教学案例(二)北京五中 徐淳【背景概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08年2月参加“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课题之后,08年6月在必修四模块的教学中进行的一次教学尝试。学习茶馆时,我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表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元的学习来呈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尝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网络平台和现实课堂上展开合作、探究。在这节课前,全班先分组学习(各组均以“某戏剧工作室”命名)。学生将茶馆第一幕分成若干片段,各个小组要用一个片段表演来展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他们前一阶段在选修平台上的学习成果。第一幕大致分为这样几个片段:二德子和常四爷的冲突、康六卖女儿、秦二爷与常四爷的冲突、秦二爷跟庞太监的较量。有些组同选一个片段表演。学生在一个片段表演中既要揣摩台词,又要设计人物的动作和服装,不仅要关注一个人物,而且把这个片段中涉及到的所有人物在场上的表现都设计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与想象。一切设计必须符合全剧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课堂实录】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将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茶馆。在寒假期间我们就阅读了茶馆全剧的剧本。另外,同学们还在虚拟教室里对主要人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各个戏剧工作室都认领了第一幕中自己感兴趣的片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每组同学的精彩表演。特别提醒大家:要在观看表演时做好“场记”,以便表演之后交流讨论。首先,上场的是柳荫戏剧工作室,他们排演的是以二德子和常四爷的冲突为核心的片段。先请他们组的导演成棣整体解说这段表演。生:大家好!我想先就我们组要表演的这段戏来谈谈我的认识。这段戏是全剧的开始部分,我觉得它的一大作用就是为后面的故事做准备,埋伏笔。在这段戏里,王利发、唐铁嘴、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马五爷等人都分别亮了相,并在故事情节和冲突中表现了各自迥异的性格,他们的性格与后面情节的发展密不可分。另外,这段戏还为我们展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让我们嗅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这很重要。前面小说式的舞台说明很值得我们玩味:那是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可大茶馆里的人们都在干些什么?都在聊些荒唐的新闻和荒唐的意见:“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要不就是大烟、遛鸟或是奇珍之类,“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这真是绝妙的反讽!国难当头而民众始终麻木不觉醒,中国人在思想上没有大的进步,这是莫大的悲哀。也正是因为这样,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那个时代也是个悲剧的时代。以一个茶馆为舞台展现俗世众生相,就能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氛围,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学生表演这个戏剧片段,之后,学生们鼓掌)师:好,其他组的同学在看了他们表演的这段戏之后,可以说说自己的发现,或者向他们提问。生:我想说说你们塑造的二德子的形象。首先,我们来看二德子的身份。他是善扑营当差的,有一套武艺,整天寻衅打架,是个流氓打手。其次,我们来看他上场的理由。他是参与打群架的纠纷来的,觉得这是很得意的事。因此,他应该是神气十足,大模大样的往上走。这点你们把握的不够准确。(掌声)师:你说得非常好。人物的动作、神态其实都在展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二德子与唐铁嘴一样,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只不过比唐铁嘴得势些而已。虽说在官府做事,实际上就是个打手、泼皮无赖而已。这种人欺下媚上,欺软怕硬,只不过是得势者养的狗。世风日下的没落时代,这些狗便得以大行其道。二德子出场时应该是一脸横肉,身着短衣,袒胸凸肚。表演时要注意理解那个时代造成的二德子们的人格畸形,表现其无赖恶霸嘴脸。哪位同学还有自己的发现?生:我觉得他们组的同学在表演这段戏时,非常注重这一段的主要人物常四爷、二德子、松二爷,但忽视了周围的茶客们。全剧之所以叫茶馆,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空间,更是一个社会背景的展现。因此,可以通过茶客的不同表现来刻画主要人物以及反映主题思想。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能再具体说说在演这段戏时茶客们的表现吗?生:二德子一进门来往门内一站,横眉立目,故意要让茶客们注意他。茶客们都惧怕这个经常无理取闹的流氓,一见他来,不由心里一惊,怕又要出事,所以不约而同的静下来;但又怕他故意找茬:“为什么我一进门,你们都不言语了?”因此,稍一静,又故意装做根本没看见他来的样子,谈起话来但是声音大了,怕他又找茬儿所以,不敢不讲话,又不敢大声讲话,边谈边用眼角偷偷注意着他的举动。这些变化,是总的要求。每个茶客,每张桌子,应在这总的要求下,根据人物性格、相互关系,各有不同的反应和变化。(掌声)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们听出了赞许。这样的思考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性的推断,既合理又新颖。好,谁还想发表自己的高见?生:我想说台词是演员塑造人物的核心手段。刚才他们表演时,有常四爷的几句台词处理的不太好,也许是他们对人物理解得还不够到位。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要想说好这几句台词就必须准确揣摩人物此时的心态。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这句词是一种忍不住的好奇,但因为他胆小怕事,因此表演时一定是压低了嗓门说的。而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这句词应该是这段戏中思想性格变化的起点,因此在表演时不应该是张牙舞爪,高声粗气的。常四爷到茶馆来是为了消遣会友,不是想来大家惹事的。开始是安慰松二爷,因为他胆小怕事,触怒了二德子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二德子发话以后,常四爷首先想息事宁人,并不想接受他的挑衅,但是毕竟年少气盛,提到英法联军占了圆明园就动了火,声调也高了,使二德子下不来台。二德子是个场面上的人,大庭广众之下不能丢这个脸,这才上来交手。这是一场遭遇战,假使常四爷开始就对二德子冷嘲热讽,这场架就是由常四爷挑起来的了,这样不但离开了人物动作的主线,而且会损害常四爷的形象。所以我认为把这段戏处理成意外、躲闪、对英法联军的不满和最后交手时的临危不惧,这样表现常四爷的“硬”,就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思想性格。(掌声)生:我觉得演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品台词,“抠”出里面的味道来。比如“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他双手扶着茶杯,眼睛向左右瞟了瞟,低声说”,这里强调了“又”字,他是裕泰的老主顾,经常来这里,“又”字表明能经常碰到这样的事,同时可以说是交待了一下当时的背景。为了只鸽子就要打成这样,显示出了一些八旗子弟的品性凭血统关系,凭祖宗福荫过骄奢闲逸的生活,整天无事忙。同时还能看出:这个时候国家虽然经历了英法联军,但在这些人眼中还是很“太平”的,因为并未真正牵扯他们的利益,人们能有闲心享受这些事。不过这“太平”有点回光返照。师:分析得真好!话剧就是要“逞台词之能”!我们要靠品味台词来理解人物。对台词不同的处理也会收到迥异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举一个例子,同学们来品味一下。老舍先生的剧本是这样的: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在排演这出戏时,人艺的总导演焦菊隐先生将剧本改为:马五爷二德子!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马五爷你威风啊!二德子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向马五爷请安)同学们来品味一下调整后的艺术效果。生:马五爷说“二德子!”三个字时是一种威严的断喝。使戏剧节奏变得紧凑,起到了急时阻止他行为的作用。这三个字显示了马五爷的身份地位。二德子的“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把茶馆所有人的视线都随着二德子集中在马五爷身上。随后马五爷说“你威风啊!”时的口气缓和下来了。这就把戏剧节奏有稍微放慢了些,充分显示出了马五爷的思想性格特点。生:我觉得马五爷这个人物虽然台词不多,但他很能反映作品的主旨。一个“吃洋教”、勾结官府的小恶霸,他一开场就“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给人一种阴狠的感觉。他默不做声,却镇住了气焰嚣张的二德子。他对二德子说“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这其实是在装蒜他自己就是个恶霸,勾结洋人,干的事比“打”要黑的多他说这话的目的,只不过是要摆出一副主子的架势。这就是“主子”们的心理:奴才是给主子咬人用的狗,但在主子面前也不能乱叫,他要维持“主子”的尊严。而正直刚强的常四爷在他眼里就更不足数了,他虽然记恨常四爷的话,但不屑于立即报复常四爷。正是这些恶霸,使得百姓们的日子变得更加难过。饰演时要把握这个大恶霸的阴狠。(同学们发出了赞叹之声,随即是掌声)师:你的认识很深刻。希望同学们都能像他这样抓住文本揣摩人物。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总体上都是给他们组挑毛病找不足,就没发现他们表演的精彩之处吗?生:我认为这组同学在表演马五爷退场时处理得特别经典。因为课本上没有,可以算是他们的再创作了。不知他们是怎么想起来这样设计的。师:那就让他们组的饰演马五爷的演员来说说吧。生:说起来这个表演,我们算不上再创作,只能说是借鉴学习。在排练时,我们在马五爷退场的动作上遇到了问题,我们自己设计了好几套方案,但始终找不到感觉,这时我们导演说,还是向艺术家们求教吧,因此我们就看了人艺茶馆这段表演的录像。我们发现焦菊隐导演处理的太巧妙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啊!马五爷说完“我还有事,再见”,根本不理常四爷,站起来就往外走。走的方向正朝观众,到台中央向后转身朝门外走。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教堂祈祷的钟声,他马上站定,脱下礼帽,恭恭敬敬地画了一个十字,并弯腰稍微鞠躬,然后戴上礼帽,大摇大摆地往外走。走过宋恩子和吴祥子两个特务的茶桌时,二人起立向他行弯腰礼。马五爷穿长袍马褂、梳长辫子,只有那顶礼帽是洋式的。这样设计合乎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能点缀时代背景。师:看来除了自我创作之外,我们还要学习继承前人创造出来的优秀成果。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第二组同学带来的表演。(学生表演康六卖女儿的片段)(学生们鼓掌)师:看了他们的表演之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吧!生:我觉得饰演康六的李家寅同学把这个人物演活了。他一上场,就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了。康六以为刘麻子领他到一个方便谈话的地方,进门一看,这么多茶客,愣住,站在大门不敢往前走。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他的内心情感已经传达给观众了。总而言之演的特别好!(同学们发出了赞许的掌声和笑声)生:我觉得韩非同学走进了刘麻子的内心世界,所以他才能演得如此传神。刘麻子心肠狠毒,对康六毫无同情,完全不把他当人看待。他吃着点心喝着茶,理直气壮地做买卖人口的生意。此时,他观察着康六的反映,摸透了康六的心思,知道他非卖女儿不可。明明是在耍弄康六,却装出一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样子,似乎真正关心康六。态度一会儿缓和,一会儿有声色俱厉。(韩非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了韩非,也送给了发言的吴迪同学)生:当刘麻子向康六说出买主是大太监庞总管时,李家寅同学(康六的扮演者)的表情动作配合的太恰当了,我觉得比专业演员一点都不差。当刘麻子说出“庞总管”时,康六挨了沉重的打击猛然站起来,像有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心里极乱。拿出烟袋,但没抽烟,一个劲地用拴烟叶包的带子缠烟袋杆,然后颓然坐下。这段表演的心理过程是:震惊惊恐慌乱痛苦无奈。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却不用一句台词就展现得淋漓尽致了,真佩服李家寅同学的演技!师:我觉得你的分析也很令我佩服啊!(同学们笑)这段戏中没有涉及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同学们设想一下,刘麻子和康六在谈这桩买卖人口的生意时,王利发在做什么?生:在招呼其他的茶客。生:忙前忙后跑来跑去,不时也在旁边听听这件丑陋的买卖人口的事。生:在柜台里算账。师:茶馆的总导演焦菊隐先生是这样处理的:当刘麻子说完“卖女儿,无论怎么卖,也对不起女儿!”这句台词后,茶馆里完全静下来,鸦雀无声。这时,只有一种声响,那就是王掌柜的算盘声,声音很脆,但十分单调。王掌柜不愿管这种事,他不敢表态,但又不能走开,所以只好上柜台算帐。当然,也许他的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在算盘上,但是,他作为茶馆掌柜,只要往柜台一坐,拨起算盘子儿,别人也就不便打扰他,他就可以避开眼前发生的惹人心烦的事。这一举动就把他精明、有些自私的性格表现出来了。(同学们为焦菊隐先生精彩的设计鼓掌)师:下面请夏至戏剧工作室来表演以秦二爷和常四爷的冲突为核心的一个片段。在他们表演之前,还是先让他们的导演楼高寒同学谈谈他们的创作思想吧。生:秦二爷这个人物怀揣实业救国梦想,常四爷则是现实地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一口热面吃。这一部分,利用秦二爷和常四爷的对话以及秦二爷和王利发的对话,写出了秦二爷坚持搞实业复兴民族的理想。然而,本剧第三幕的情节却真实地揭示了在那样一种恶人当道,腐朽不堪的年代,任何理想和抱负都得不到实现的事实。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而作者写这一幕,这一段的情节,我认为就是为第三幕秦二爷的落魄埋下了伏笔。(学生表演这个戏剧片段)(学生们鼓掌)师:这段激烈的人物交锋中,哪一处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王利发:(过来)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对秦仲义)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这句词把王利发这一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既夸赞了常四爷的善举,又暗中为秦二爷帮腔,充分显示了他生意人那种精明,为人处事的一种圆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麻木不仁。这句词真有一石二鸟的效果。生:我是觉得秦二爷(李晗同学扮演)的一个动作太妙了,它起到了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思想变化过程的作用。秦二爷面对小妞母女的哀声乞求,他对王利发说“轰出去!”在他说这句话之前,有一个细节动作,就是用手掏衣兜,想给小妞和乡妇点儿钱。忽然又把手放下。这说明秦二爷第一反映是人最基本的同情心,而后想到救急救不了穷,只有搞实业才能救中国。师:金珊珊同学的观察能力真强,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我想问一下演员,你们当初设计这个动作时是出于这种考虑吗?生:是的,这个动作也是我们向人艺的老艺术家们学习的。金珊珊同学的分析比我们的创作设想还要深刻。师:同学们认识到了细节的处理对于塑造人物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收获。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组的同学就不能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表演了。下面就让他们组的几个同学带着我们品味一下这段台词。生:我们组排演的是秦二爷跟庞太监较量的片段。秦、庞二人表面上是彬彬有礼,实际上是针锋相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物的潜台词。生:秦看着庞,意味深长地说:“这两天您安顿了吧?”这是句让人听着再无趣不过的一句话了。这话实际上是一种挑衅。生:而庞的回话仿佛就是在告诫他,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得掉脑袋!”茶客们都安静起来,可见他的话有多么的奏效。秦也毫不示弱:“我早就知道!”这么强硬的语气,他知道什么?想必不仅仅是庞所说的这些吧!生:“您聪明,二爷,要不怎么您发财呢!”庞称他二爷,这称呼多么像是在讽刺,换言之,他的话的意思正是:您要是不聪明就别想再发财了。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得一提!”看上去是自谦的说法,而实际上早已把矛头指向了对方,对于庞来说,他这点小财算不上什么,而庞的大财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不正是装“聪明”换来的!生:“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呢!”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再次警告秦放聪明些,不要与他们作对。而对于秦而言,倒假装是没听懂一样,继续说着他的:“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话中寓意也许正是再说:您这么大的权利何必害怕一个小小的我呢!可见秦的信心满满,可算是明话暗说。生:庞见他的警告对秦不奏效,只好灰溜溜的选择告辞,但还是很不甘心,留下一句“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成“走着瞧”。生:这段正面交锋是以秦仲义的胜利而告终的,对于这样一个不喜欢接受奉承的人而言,却用这样的谀辞去“恭维”一个与自己敌对的人,而且缜密的语言,在旁人来看,看不出任何门道,像暗号一样的让人难以捉摸,可见他的不简单。(师生报以掌声)师:虽然我们没有欣赏最后一组同学的表演,但他们的发言同样给了我们思想上深刻的启示。我希望最后一组的同学把你们的片段表演录下来,放在虚拟平台上,在那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今天的课,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经典巨作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更展示了同学们在前一阶段网络戏剧选修的学习成果。同学们的鉴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进步。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话要说,因此今天的作业就是把你们学习这课的感受发表在虚拟平台上。【课后反思】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1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要我学”,学生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来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来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选择他们各自的学习角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表演和网络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2学生由原来的个体学习变成了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同时弥补他们的不足,最终实现获得能力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的目标。比如有些学生学习语文总停留在表面上,喜欢热闹,不愿深入文本进行研读分析,但却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组里负责表演,但表演的前提是要读剧本、分析人物、揣摩语言,这样的同学要想表演好就不自觉地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学习过程,这就是用优势来提升劣势。有的同学遣词造句的能力特别强但不善于口头交流表达,就让这样的同学负责编剧和导演,他们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给演员就不得不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的合作让每个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寻找到自我,同时又在合作中超越了自我。3学生由原来的浅尝辄止式学习变成了深入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会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观察、感受、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一定会得到提高。比如学生要对出自己所饰演的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和本组及外组同学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的交锋,不断提高对所饰演的人物的认识水平。二、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1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了。平时讲,终身学习很重要,但多是流于形式。以往,学生的视野在专业领域里想超过老师的“一桶水”还是有难度的。我们吃透教材,多方占有资料,讲好一节课似乎并不很难。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原来,教师的不读书,不勤读书,并不“致命”。现今,一日不学习,就没准谁给谁当专家了。所以教师必须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一桶水”,还要成为“长流水”。2认识到信息时代师生地位的变化。原来,教师前一天晚上查点资料,第二天就能讲。现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打破了这种不对称。因此,改变了教与学之间的传统关系,我们的“权威性”削弱了,教育模式必须走向民主,教育者就必须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强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得不发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实际上是学习理念的转变。由原来的围绕一个主题单线推进的教学方式,发展到多角度多线索全面推进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生成的问题。教师既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帮助他们推进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同行点评】点评人:北京五中尹龙国看完这节课教学实录,作为同行,产生了以下几个想法:(一)剧本阅读教学,既要关注文学作品阅读的共性特征,也要遵循它的特殊规律。剧本台词(人物对话)、舞台说明具有明显的演出功能。由此着手设计教学,就是抓住了剧本的本质阅读特征。人物对话在演出时要转化为戏剧表情性的声音、情态、色彩。剧本可以允许表演时相当程度的自由发挥,在一定的限制下进行再创造。这个再创造,相比其它文学形式,就有着更大的表现空间,进而有着更大的探究空间。因而,徐淳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表演”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在传统教学中,分角色朗读,进而进行戏剧表演,有着许多成功经验,是广大师生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借“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课题,也就有机会多元合作(如成立戏剧工作室),进行纵深探究。这堂课,以表演为平台,从剧本的语词深入到语境意义的分析,表演行为也参与剧本言语意义的新的生成。(二)这节课是“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一个片段的呈现。这节课突破了学习时空的限制,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限制。课堂交流是一个时空,课下延展(工作室)是一个时空,虚拟网络是一个时空渠道是多元的。传统课堂上,常是教师问问,学生答答、论论而已。在这节课的呈现中,学生从自身产生的需要出发,合作探究的过程很明晰。如“柳荫戏剧工作室”同学谈到,“马五爷退场的动作上遇到了问题,我们自己设计了好几套方案,但始终找不到感觉”,虽然他们最后还是参照人艺茶馆录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城厢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高性能计算软件采购合同
- 2025版商业园区物业管理与安全防范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环保地砖地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茶楼市场营销策划合同
- 2025范本校园发布会现场搭建与设备租赁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协议创新管理制度
- 2025版企业年会摄影摄像服务与制作合同
- 2025版博物馆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商场室内涂料施工服务协议
- 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评估方法研究报告
- 2024年《宪法》知识竞赛必背100题题库带解析含必背答案
- 《宠物美容与护理》课件-老龄犬的护理
- (高清版)DB41∕T 2125-2021 公路钢管螺旋桩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书范本
-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与护理
-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复习讲义)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农村电网改造合同协议书
- 充电桩巡查记录表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