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实习总结.doc_第1页
环境化学实习总结.doc_第2页
环境化学实习总结.doc_第3页
环境化学实习总结.doc_第4页
环境化学实习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实习总结篇一:环境化学实习报告最终版环境化学课程大作业实习报告系 别: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班 级:0224091班单 位:环境科学教研室指导老师:吴少杰 刘雪萍时 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718周学 号:022409155姓 名:许飞一、引言1、研究背景重金属一般是指比重在4.0g/cm以上的约60种元素或比重在5.0g/cm以上的约45种元素。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Hg 、Cd、Pb、Cr以及类金属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还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Zn、Cu、 Co、Ni、Sn、Mn等元素。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有如下特点: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不易在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中分解从而导致在生物体内积累并缓慢致病;污染隐蔽,危害大且不易被微生物降解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等,决定了其在污染和危害环境中的特殊作用。近几十年来重金属污染造成了几次重大的公害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举世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三件是直接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因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尤为重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 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并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2、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现状平顶山市是一个煤炭重工业城市,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大量固体废物,比如煤矸石的产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是连接有机体与无机界的纽带,重金属可以通过土壤积累于植物体内,最终将危害到人类。燃煤电厂烟道气中所含有的挥发性重金属是附近土壤环境最重要的污染源,测定燃煤电厂附近土壤与作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含量,有助于我们认识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性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本实验主要探讨了燃煤电厂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附近村为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本实验首次对平顶山矿区重金属污染情况作出初步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村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分布状况作出分析,得出了重金属在周围土壤中存在形态及各形态的比例分布情况。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分析了燃煤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在对重金属形态的分析中,用水和醋酸作萃取剂萃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测定了在自然状态下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pH 值有机质等因素与重金属含量形态的相关关系,以及对迁移转化等的影响,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间迁移转化和积累1.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也越高,土壤中的有效重金属含量越大,植物籽实中的重金属含量越高。不同植物由于生态学特性不同,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一般顺序为:豆类小麦水稻玉米。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为:根茎叶颖壳籽实。1.2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大部分被土壤颗粒所吸附。在土壤剖面中,重金属无论是其总量还是存在形态。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其中可耕层成为重金属的富集层。1.3 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原理土壤胶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与金属离子的性质及胶体的种类有关。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于阳离子的价态及离子半径有关。阳离子的价态越高,电荷越多,土壤胶体与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越大,吸附力越大。具有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合物半径越小,较易被土壤颗粒所吸附。2 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由于重金属一般不易随水淋滤,土壤微生物不能分解,但能吸附于土壤胶体、被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所吸收,通过食物链或其它方式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所以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初期,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属于潜在危害,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受金属的化学特性、土壤的物理特性、生物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分为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其迁移转化形式复杂多样,是多种形式的错综结合。1.1 镉的迁移转化镉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铅、锌、铜的矿山和冶炼厂的废水、尘埃和废渣,电镀、电池、颜料、塑料稳定 剂和涂料工业的废水、农业上施用磷肥等。由于土壤的强吸附作用,镉很少发生向下的再迁移而累积于土壤表层。在降水的影响下,土壤表层的镉的可溶态部分随水流动就可能发生水平迁移,进入界面土壤和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而造成次生污染。土壤中水溶性镉和非水溶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的酸碱度、氧化- 还原条件和碳酸盐的含量。土壤中的镉非常容易被植物所吸收。土壤中镉的含量稍有增加,就会使植物体内镉的含量相应增高。在被镉污染的水田中种植的水稻其各器官对镉的浓缩系数按根杆枝叶鞘叶身稻壳糙米的顺序递减。镉在植物体内可取代锌,破坏参与呼吸和其他生理过程的含锌酶的功能,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并导致其死亡。与铅、铜、锌、砷及铬等相比较,土壤中镉的环境容量要小得多,这是土壤镉污染的一个重要特点。1.2 铅的迁移转化铅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污染中的铅沉降和铅应用工业的“三废”排放。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是通过空气、水等介质形成的二次污染。铅在土壤中主要以二价态的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为四价态。多以Pb(OH)2、PbCO3 或Pb3 ( PO4)2 等难溶态形式存在,故铅的移动性和被作物吸收的作用都大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可溶性铅含量一般较高,为酸性土壤中的H+ 可将铅从不溶的铅化合物中溶解出来。植物吸收的铅是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铅。绝大多数积累于植物根部,转移到茎叶、种子中的很少。植物除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以外,还可以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吸收污染空气中的铅。1.3锌的迁移转化Z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第副族中原子序数为30,原子量65.38。锌是作物必需元素,缺锌的植株比正常的矮小且缺乏叶绿素。土壤中过量的锌会使作物根系伸长受阻碍。 土壤中各种形态锌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PH及全锌量和土壤中地球化学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由于土壤中有效锌大多为胶体吸附而成代换态,溶液中的锌离子很少,土壤中的锌主要靠扩散作用供应给植物根系。锌主要以二价阳离子(Zn2+)被植物吸收,少量的Zn(OH)2形态及与某些有机物螯合态锌也可以为植物吸收。植物对锌的吸收量与介质供锌浓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1.4 铜的迁移转化土壤中通的含量为2100/kg,平均含量为20mg/kg。污染土壤中的铜主要在表层积累,并沿土壤的纵深垂直分布递减,这是由于进入土壤中的铜被表层土壤的粘土矿物吸附,同时,表层土壤的有机质与铜结合形成螯合物。使铜离子不易向下层移动。但在酸性土壤中,由于土壤对铜的吸附减弱,被土壤固定的铜易被解吸出来,因而使铜容易淋溶迁移。铜在植物各部分的积累分布多数是根茎、叶果实。三、实验过程1 实验目的:了解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和污染积累的一般规律;掌握用火焰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提高环境化学实验分析能力和技术报告撰写能力。2 实验原理: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不仅参与机体的组成,而且担负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如铁、铜、锌是组成酶和蛋白质的重要成分,钒、铬、镍、铁、铜、锌等元素能影响核酸的代谢作用,部分微量元素还与心血管疾病、瘫痪、生育、衰老、智力甚至癌症有密切关系。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组织中都有一个相当恒定的浓度范围,它们之间互相抑制、互相拮抗,过量或缺乏都会破坏人体内部的生理平衡,引起机体疾病,使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是连接有机体与无机界的纽带,重金属可以通过土壤积累于植物体内,最终将危害到人类。燃煤电厂烟道气中所含有的挥发性重金属是附近土壤环境最重要的污染源,测定燃煤电厂附近土壤与作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含量,有助于我们认识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性的影响。3 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准备实验仪器:(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尼龙筛(100目);(3)电热板;(4)量筒:100 ml;(5)高型烧杯:100 ml;(6)容量瓶:25mL、100mL;(7)三角烧瓶:100 ml;(8)小三角漏斗;(9)表面皿;实验试剂:(1)硝酸、硫酸:优级纯。(2)氧化剂:空气,用气体压缩机供给,经过必要的过滤和净化。(3)金属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5000 g光谱纯金属,用适量的11硝酸溶解,必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用水稀释至500.0 ml,即得1.00 mg 金属/ml标准储备液。(4)混合标准溶液:用0.2%硝酸稀释金属标准储备溶液配制而成,使配成的混合标准溶液中镉、铜、铅和锌浓度分别为10.0、50.0、100.0和10.0 g/m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 :4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在6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0.00、0.50、1.00、3.00、5.00、10.00 ml混合标准溶液,用0.2%硝酸稀释定容。此混合标准系列各金属的浓度见表1-2。接着按样品测定的步骤测量吸光度。用经空白校正的各标准的吸光度对相应的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篇二:水环境化学实习报告云南农业大学学 院:专 业:年 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习地点:日 期: 实习报告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养殖 2011级 2011310305 胡仁云邓君明滇 池2013年7月1日至10日目录前言 . 31.实习目的 . 42. 实习地点时间 . 43. 实验器材及药品 . 43.1 实验器材 . 43.2 实验药品 . 44. 水样采集 . 45. 实验注意事项 . 56. 实习内容 . 56.1 滇池水体氨氮的测定及分析 . 56.1.1方法原理 . 56.1.2 试剂及其配制 . 56.1.3 测定步骤 . 66.2 滇池水体活性磷酸盐测定及分析 . 76.2.1方法原理 . 76.2.2试剂及其配制 . 76.2.3 测定步骤 . 87. 实验结果汇总 . 97.1氨氮测定结果 . 97.2活性磷测定结果 . 108. 分析总结 . 109. 心得体会 . 1010. 附录(采样点) . 11前言实习,一个让人充满激情的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学习才是真正的大学! 对于任何一位大学生来说,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毕业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水产养殖专业的同学们实习就显得更重要了,没有哪一个企业或老板会要一个只懂理论而不会动手的人,当然创业的同学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了。滇池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 位于昆明市城区西南面, 属断陷构造湖泊, 是云贵高原上湖面最大的淡水湖泊。滇池平均水深4.4m, 湖水面积309km2 , 湖容12.9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m3 , 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m3 , 实有水资源量5.3亿m3。湖泊补给系数9.9, 湖水滞留期约为981d。滇池水域分为草海、外海两部分, 现由人工闸分隔。草海位于滇池北部, 外海位于滇池中南部, 为滇池的主体, 面积大约占全湖的96.7%,草海、外海各有一个人工控制出口, 分别为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 外海水体成绿色,污染状况较草海轻一点。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为类,而且水质呈现出日趋恶化的趋势,是滇池的主体。滇池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 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识别能力等;巩固了理论知识,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是获得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技能的必要手段。实习是大学生们踏入工作的第一道小门槛,实习动不起手来,难免以后找到好工作也会被淘汰掉,所以,实习,老师又给我们上了必要的一课。1.实习目的? 了解水中氨氮和活性磷的测定意义。? 掌握水中氨氮和(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环境化学实习总结)活性磷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掌握测定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氮磷含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养殖水体的营养调整有基本的认识。2. 实习地点时间实习地点:滇池实习时间: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20日3. 实验器材及药品3.1 实验器材采水器(自制)、分光光度计、量筒、滴管、锥形瓶、烧杯、试管、电炉、玻璃棒、电子天平、等。3.2 实验药品NaOH(NH4)2SO4KI HgCl2KOH 酒石酸钾钠 蒸馏水 SnCl22H2O KH2PO4 钼酸铵固体浓硫酸4. 水样采集采样原则: 多点采样 采集过程: 我们小组沿着滇池多点采样,外海和内海分别采集3个水样,共6个水样,并对采样点拍照作为实验辅助分析因素。每个采样点采取500ml作为实验水样。5. 实验注意事项 采水需注意安全,不得到水深的地方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配制试剂时切勿配错,用量计算要精确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用时需严格按照步骤来。 氯化汞是有剧毒物质,使用后立即洗手,切勿弄到衣服或口中。 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玷污.6. 实习内容6.1 滇池水体氨氮的测定及分析6.1.1方法原理氨氮是指以游离态的氨和铵盐形式存在的氨。采用碘化汞钾的践行溶液(即奈氏试剂)与氨氮反应生成棕色的络合物,在410nm波长处,其吸光度与氨氮含量在低于150umol(N)?L?1浓度范围内成正比(当氨氮含量太高时,络合物逐渐聚集并产生絮状沉淀)。水样中的Ca2?、Mg2?和铁离子与试剂中的强碱产生沉淀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可预加酒石酸钾钠予以避免。本法的最低检测出浓度为2.0umol(N)?L?1。6.1.2 试剂及其配制1 无氨纯水 1L纯水中加入0.5mol?L?1的NaOH溶液15ml和过硫酸钾2g于玻璃蒸馏水器中,敞口煮沸10min后接冷凝管收集蒸馏出液于聚乙烯瓶(弃去150ml残存液)。 2 硫酸铵标准溶液1标准储备液:C烘1h) 取0.6607g?NH4?2SO4(AR,经115。,溶解后以纯水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加氯仿2ml避光保存。此溶液1ml含氨氮10.0umol(N).篇三:环境化学参观实习报告环境化学参观实习报告参观目的: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加深对环境化学仙鹤门课程的认识,以及了解环境化学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学习企业环保方针政策,了解企业环保技术手段,以及企业的环保理念。参观地点: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黄埔部参观时间: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参观内容:各工厂的生产工艺以及工业“三废”处理状况广汽本田清洁生产学习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合资方及股比分别为:广州汽车集团公司50%;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40%;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合资年限为30年。2009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去制造车间,感觉比较震撼,车间内有一个专供参观的线路,走在上面可以看见汽车组装的全过程。虽然平时看见的是汽车漂亮的外形,对内部复杂的结构还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当然作为这一次参观的首要目的,我们还是深入学习了解了作为一家世界级制造企业的广汽本田公司的清洁生产工作。下面是我的学习成果。自成立之日起,广汽本田一直致力于环境的保护事业。早在2010年7月1日,广汽本田在上海世博会广州案例馆举行发布会,对外发布广汽本田企业环保口号“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此次发布的内容还包括广汽本田的环保宣言以及内容涵盖“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产业链以及绿色公益”等领域的未来环保工作方向,标志着广汽本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科学和更系统开展企业环保事业,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企业。 为了“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广汽本田将在环保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以更为明晰的态度向顾客及社会践行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围绕企业环保宗旨和口号,广汽本田还明确了环保活动方针,将从汽车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废弃等全过程积极实现环保;积极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环保理念的广泛传播;以广汽本田及全体员工的环保行动,带动更多、更广泛的力量加入环保事业。环保口号、环保宣言及环保方针的发布,标志着广汽本田的环保活动更具体系化,目标更为科学和明确,为未来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一、绿色产品: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燃油经济性,导入更为环保的车型。为了向顾客持续提供CO2排放最少的产品,广汽本田将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继续提升现有产品燃油经济性和清洁排放性能,另一方面导入更为经济环保的车型,加强新能源车型的导入和推广。一直以来,广汽本田的产品在低油耗、高排放性能方面享有盛誉,雅阁、奥德赛、锋范、飞度四款车型的环保性能均领先细分市场,在此基础上,广汽本田将继续提升现有车型的环保性能,逐步将现有在售车型的排放性能由“国”提升到“国”标准;2010年下半年,轿跑型豪华跨界车“歌诗图”将导入国产,凭借技术领先的Honda 3.5L-VCM可变气缸管理技术发动机,歌诗图实现了强劲动力和超低油耗的完美平衡,将树立同级别全新的环保标杆;2011年,理念首款经济型轿车上市,该车型将延续广汽本田在环保、节能领域的优势,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带来环保、绿色的驾乘体验,理念品牌也将从中国市场出发,致力于研发更经济、更环保的车型。在新能源车领域,广汽本田认为,电动技术的进步从长远来看将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而现阶段,油电混合动力也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技术之一。基于此观点,面向未来,广汽本田将导入代表Honda最新环保科技的混合动力车型,搭载Honda独创的混合动力系统IMA系统。Honda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先进的i-VTEC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以高效电机作为辅助动力,既具有卓越的环保、节能性能,又具备流畅的行驶性能,将环保与驾驶乐趣融为一体,将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提升到新的高度。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表示,在未来,广汽本田将继续坚持精品战略,以最小的社会资源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考虑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各种方式,努力减轻对环境的负担,为实现低碳社会而努力。二、绿色工厂:强化绿色工厂建设,进一步降低工厂能耗水平。绿色工厂建设方面,以48万辆扩能为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