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 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 简本,供公众参与用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六年 四 月 2 项目名称: 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 委托单位: 海丰县投资服务中心 评价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评价证书: 国环评证 甲 字第 2801 号 法人代表: 张剑鸣 (所长) 协作单位 : 汕尾市绿美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蔡信德(研究员,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16) 报告编写: 蔡信德(研究员,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16) 兰方勇(高工,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24) 李照勇(高工,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23) 白中炎(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75) 蓝海英(助工,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57) 报告内审: 彭光寿 (研究员、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80) 董 林(研究员、处长、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29) 报告审定: 韩保新(研究员、副所长、环评岗证字第 A28010004) i 目录 1 总则 . 1 1.1 主要编制依据 . 1 1.1.1 法律依据 . 1 1.1.2 全国性法规 . 1 1.1.3 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2 1.1.4 产业、技术政策 . 2 1.1.5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 3 1.1.6 其它依据 . 3 1.2 采用的评价标准 . 3 2 项目概况 . 5 2.1 首期工程规划概况 . 5 2.1.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和建设周期 . 5 2.1.2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5 2.2 产业转移园入园项目分析 . 5 2.2.1 园区首期工程项目类别分析 . 5 2.2.2 园区首期工程工业产值预测 . 7 3 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 . 8 3.1 能源的种类和用量 . 8 3.2 水的来源、用量和再利用 . 8 3.3 不同阶段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 8 3.3.1 施工期 . 8 3.3.2 营运期 . 9 3.4 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 程产生的噪声情况 . 10 3.5 其它污染问题 . 11 3.5.1 固体废物 . 11 3.5.2 生态环境 . 11 4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 13 4.1 污染控制 . 13 4.1.1 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 . 13 4.1.2 其它标准 . 13 4.2 环境保护目标 . 14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 5.1 预测时段和范围 . 16 5.1.1 预测时段 . 16 5.1.2 预测范围 . 16 5.2 预测的内容和结果 . 16 5.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16 ii 5.2.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0 5.2.3 声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 . 24 5.2.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与评价 . 26 5.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生态建设 . 30 5.3 对环境保护目 标的影响分析 . 35 5.3.1 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目标的影响分析 . 35 5.3.2 水污染物对环境目标的影响分析 . 35 6 环境保 护措施 . 37 6.1 环保投资 . 37 6.2 环保措施 . 39 6.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39 6.2.2 营运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 43 7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与建议 . 48 7.1 规划概况 . 48 7.2 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 . 48 7.3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 49 7.3.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 49 7.3.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 50 7.4 生态建设方案 . 52 7.5 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 52 7.6 公众参与结论 . 53 7.7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结论 . 53 7.8 工业园规划的综合论证 . 53 7.9 规划调整建议 . 53 7.10 综合结论 . 54 1 1 总则 1.1主要编制依据 1.1.1 法律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5 月修正。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修正。 (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修订。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 年 1 月。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8 年 12 月修正。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6 月。 1.1.2 全国性法规 (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l998 年 11 月。 ( 2) 国务院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 年 8 月 3 日。 (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保总局令 14 号) , 2002 年11 月。 ( 4) 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 200288 号, 2002年 9 月。 ( 5)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2174号, 2002 年 12 月。 ( 6) “ 关于执行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发 200254 号, 2002 年 4 月。 ( 7)环发 2004174 号,关于发布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公告。 ( 8)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计价格 2002125 号, 2002 年 3 月。 ( 9)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 200628 2 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1.3 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5 年 1 月。 ( 2)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4 年 7 月。 ( 3)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2003 年 3 月 1 日实施。 ( 4)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 试行方案 ) ( 粤府函 1999553 号 ) 。 ( 5) 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 ( 粤府办 199729 号 ) 。 ( 6)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 2006-2020), 2005 年 6 月。 ( 7)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 粤府 199974 号 ) 。 ( 8) 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9) 粤府 200522 号 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 。 ( 10)转发省环保局关于加强山区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 2001116 号。 1.1.4 产业、技术政策 ( 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 年。 ( 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 年。 ( 3)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 4)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 20011017 号。 ( 5)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木目录。 ( 6)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2004 年度 )。 (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 ( 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9)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 2003287 号。 ( 10)关 于发布 的通知,环发 2003197 号。 ( 1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01199 号。 ( 12)关于发布 的通知,环发 2003206 号。 ( 13)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0226 号。 ( 1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试行 ),国土资发 (2004)232 号。 ( 15)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174 号。 3 ( 16) 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 的通知 , 粤府办 200515 号 。 ( 17)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粤经贸工业 2005582 号。 1.1.5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大气环境、水环境( HJ/T2.12.3 93)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T2.4 95)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 HJ T19 1997) ( 4)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131-2003) ( 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282-98) ( 6)城市 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 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005 96) ( 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 10)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HJ 14-1996) ( 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 1.1.6 其它依据 ( 1) 海丰县投资服务中心委托书, 2006 年 1 月 20 日。 ( 2)海丰县与东莞大朗镇合作开发产业转移园区协议书, 2005 年 9 月。 ( 3)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 年 12 月。 ( 4)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告, 2005年 12 月。 ( 5)广东省环保局,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5 年 10 月。 ( 6)海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工(草案)(送审稿),2006 年 1 月。 1.2 采用的评价标准 (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南门河执行 类标准,赤石河执行类标准。 (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执行二级标准。 4 ( 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 GB3096-93) 。根据不同功能区,执行相应功能区标准。 (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 5)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 5 2 项目 概况 2.1 首期工程 规划概况 2.1.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和建设周期 ( 1)名称:海大 (海丰 )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 ( 2)地点:海丰县鹅埠镇。 ( 3)建设性质:新建 ( 4)建设周期:建设期 2 年,规划年限 2005-2020 年。 2.1.2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1)占地面积:规划范围为东至华南发品厂西侧 30 米大道;西至老隆坑;南至广汕公路;北至金山寨,总控制用地面积为 123.2 公顷。根据鹅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鹅埠镇新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区”的基本空间格局。海大(海丰)产业 转移园首期工程,则安排在北部工业产业小区内。 ( 2)人口规模 首期工业园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 1 2 万人,其余人口考虑为区外通勤人口。 ( 3)土地利用情况 1)布局 工业 园共划分为 24 个地块,一类工业用地 18 个地块,二类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供电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公共(街头)绿地、公园各为 1 个地块。工业用地容积率在 1.2-1.6 之间,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2)道路交通 工业园的道路网是顺应地形的以方格网为基础的路网结构,道路等级分为城市主干道、主要通道、次要通道、防火通道和服务通道四级。 3)绿化 工业 园区绿化主要包括山林绿化、公共绿化、生产防护绿化组成,以点状 (城市公园 )、线状 (带状 )结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2.2 产业转移园入园项目分析 2.2.1 园区首期工程项目类别分析 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拟重点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电一体化和环保产业等 5 产业。对于进入转移园区 6 首期工程的项目,根据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园区用地类型基本上为一类工业用地,少量的为二类工业用地。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的划分,一、二类工业用地为: ( 1)一类工业用地为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 2)二类工业用地为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 200174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的通知 ( 粤府办200515 号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粤经贸工业 2005582 号)、海大(海丰 )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海大(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东莞大朗镇的产业结构情况,初步拟定本产业转移园首期工程引入的项目,见表 2-1。 表 2-1 入园工业类别 产业 领域或项目 生物技术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 绿色饲料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技术和设备 电子信息技术 中高档家用电器 计算机硬盘、光盘、主板 通信设备整机、零部件 通讯线缆、光纤、跳线、尾线 光电一体化 通信系统整机、零部件 电器设备、零部件 原材料器件 光通信网络、光储存 轻工、纺织业 包装装潢印刷 服装 , 服饰及辅料 , 纺织品 ,特种天然纤维产品加工,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环保产业 节能设备,“三废”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及相关设备 7 2.2.2 园区首期工程工业产值预测 考虑到今后工业园主要承接东莞大朗的产业转移企业,因此,针对园区首期工程承接的工业类别,可类比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工业用地产值来预测本工业园工业产值。据资料,云埔(白云)工业区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为 10.85 亿元 /km2,东莞石碣镇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为 5 亿元 /km2。考虑到不同工业行业单位产值之间的差异,同时考虑海丰县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取海大产业转移园区首期工程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为上述二地产值的平均值再取相对系数 0.8,预测海大产业转移园首期工程开发后工业总产值可达 6.34 亿元 /年。 8 3 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 3.1 能源的种类和用量 据预测,工业园工业用地 71.11 公顷所需的总能量约为 6.76 万吨标煤 /年。 据规划,工业园将不使用煤作为燃料,故其主要燃料为 液化 气( LPG 和LNG)、电能,另外还需要考虑备用柴油机发电用的柴油。按液化气、 电、油的使用比例为 4:5:1 计算,工业园营运期液化气用量为 2030 万 m3/年、用电量为27050 万千瓦时 /年、柴油用量为 4600 吨 /年。 3.2 水的来源、用量和再利用 本工业园区主要供水水源来自 赤岭 水厂,从该水厂引 DN800 给水管。 工业园内给水管网全部布置成环状管网,管径 DN150mm。 最高日用水量为: 0.86 万 m3/d,最高时用水量为 38m3/h,规划消防用水量为 50 升 /秒,火灾同时发生次数按 2 次计算。 3.3 不同阶段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3.3.1 施工期 ( 1) 主要水污染物估算 工业 园开发过程(施工期)中,主要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建筑工地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废水排放可能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氨氮、 SS 等。这些污水部分将通过排水渠道进入南门河水体,对地表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经初步估算, 本园区开发过程(施工期)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见表 3-1。 9 表 3-1 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 污染物 COD BOD5 氨氮 SS 浓度( mg/L) 250 110 25 150 污染负荷( kg/d) 12 5.27 1.20 7.20 2)施工废水 道路路面的养护水、沙石冲洗水、施工机械的含油废水等,主要的污染物是石油类和 SS,排入附近水体将对水质产生影响。 3)施工场地雨水 施工场地雨水冲刷形成的污水,排入附近水体后会对水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经地面雨水冲刷进入的泥沙还会淤积堵塞排水沟渠和河道。 ( 2) 环境空气污染物 本园区开发过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1)建筑施工扬尘 2)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物 3)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 经初步估算 , 二氧化硫为 0.12吨 /年、氮氮化物为 0.35 吨 /年、烟尘为 0.06 吨 /年、油烟为 0.05 吨 /年 。 3.3.2 营运期 ( 1)水污染物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 最高日用水量为 0.86 万 m3/d。废(污)水产生系数取 0.85,则废(污)水排放量为 0.73 万 m3/d。经估算,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160m3/d,生产废水量则为 4140m3/d。 据规划,园区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而各企业的生产废水由各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水体。按产业转移园的有关政策,转移园区污染物应采取集中处理和处置,因此园区 对废(污)水分散处理的方式不可取,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均应采取集中处理措施。废(污)水经集中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时 。 据预测 , 在正常情况下,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73 万 m3/d,外排污染物为: COD 88 吨 /年、 BOD5 44 吨 /年、 SS 44 吨 /年、氨氮 22 吨 /年、 LAS 11 10 吨 /年、石油类 11 吨 /年。 非正常情况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73 万 m3/d,外排污染物为:COD 610 吨 /年、 BOD5 453 吨 /年、 SS 453 吨 /年、 氨氮 49 吨 /年、 LAS 46 吨 /年、石油类 25 吨 /年。 ( 2)环境空气污染物 工业园运营后大气污染源主要为锅炉和发电机排放的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悬浮颗粒物,工业企业职工餐厅炉灶排放的油烟废气和火烟,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和非甲烷烃等。另外,有些企业可能还有工艺废气排放,如粉尘和有机废气等。 将上面分别对园区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的预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3-2。 表 3-2 园区 大气污染源排放量预测结果 ( 吨 /年 ) 项目 二氧化硫 氮氧 化物 烟尘 CO THC 工业污染源 33.5 43.7 18.3 生活污染源 0.08 0.41 0.04 交通污染源 8.9 20.3 7.8 合计 33.58 53.01 18.34 20.3 7.8 3.4 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情况 ( 1) 施工期 开发过程中产生噪声影响主要是机械施工噪声和车辆运输的交通噪声。建筑施工机械有打桩机、挖掘机、起重机、振动机、搅拌机、发电机等,这些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多在 90dB( A)以上,打桩机工作时的瞬时噪声将超过 100 dB( A)。施工过程中主要的运输车辆为大吨位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 2) 营运期 公共建筑设施噪声源 公共建筑设施噪声源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冷却塔;餐厅厨房炉头风机、鼓风机等。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噪声水平,有的可高达 100dB。 11 交通声源 主要来自进出园区和附近公路的车辆,主要噪声源 1m 处的噪声水平可达到 90dB。 3.5 其它污染问题 3.5.1 固体废物 ( 1)施工期 本园区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废物等。按开 发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长期保持约有 200 人 /天 估算,这些施工人员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 圾产生量按 0.5kg/人 天 计,生活垃圾总量为100kg/天 。同时, 施工过程中 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 废物,如 余泥 、 渣土 等 。 ( 2)营运期 工业园园区固体废弃物一般可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四大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按万元工业产值产生 0.12 吨计,园区工业产值约 6.34 亿元,则年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7608 吨 /年。 危险废物:按工业固体废物量的 5%计,约为 380 吨 /年 。 员工生活垃圾:园区职工人数约 1.5 万人,生活垃圾产生系数取 0.5kg/d.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2250 吨 /年。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据计算,污水处理厂削减 BOD5 量为 564 吨 /年。按照每削减 1kgBOD 约产生 0.6kg 干污泥、压滤后污泥含水率为 75%计算,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为 980 吨 /年。 因此,工业园固体废物产生量约 1.12 万吨 /年。 3.5.2 生态环境 ( 1)陆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总用地 1950 亩 ,植被主要以杂树、 经济林、 草 坡 和农田植被为主。项目在土地平整和施工建设过程中,用地范围内 的树 木 遭砍伐,山丘被推平,植被和地貌将会遭受较大的破坏,同时也完全破坏了地 表植被 原有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 初级生产 等主要生态功能, 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 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用地需要变更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铲除,使大面积的 地 12 表裸露。 据规划资料,园区占面积 1950 亩,土地平整工程量较大,挖方量 68 万m3、填方量 79 万 m3,考虑挖、填平衡,仍需客土约 11 万 m3。 大面积的挖填平整、各建(构)筑物地基处理、管道开挖及道路铺设等将使 原 土层松动、土壤结构破坏,此时如遇大暴雨,在工程没有采取水保措施 的条件下,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边溪河、南门河、赤石河造成严重影响 。 13 4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4.1 污染控制 4.1.1 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 ( 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 1996) 。 ( 2) 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DB44/26 2001) 。 ( 3)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 3082 1999)。 ( 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918 2002)。 对于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标准,南门河水质类别为 类,根据上述标准,可以执行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但从现状调查来看,南门河为小河,上游来水量小,水体稀释净化能力小,结合鹅埠镇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工业园污水排放水质执行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以保区域持续、协调发展。 ( 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l6297 1996) 。 ( 6) 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DB44/27 2001) 。 ( 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3-1999)。 ( 8)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WPB 5 2000)。 ( 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 2002)。 ( 1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GBl2523 90) 。 ( 1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 1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 3082 1999)。 4.1.2 其它标准 ( 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 2002)。 ( 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Z 18883 2002)。 (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Z 18919 2002)。 ( 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Z 18920 2002)。 ( 5) 城市污水再生 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Z 18921 2002)。 ( 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 5085.3 1996)。 14 ( 7) 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 2001)。 ( 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 2001)。 ( 9)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 2001)。 ( 1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2001)。 ( 1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 4.2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拟建工 业园所处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分布以及周围社会环境状况,确定该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主要敏感目标见表4-1。 ( 1)水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工业园附近水体包括边溪河、南门河、赤石河,赤石河注入红海湾。南门河水质类别为 类,赤石河水质类别为类。因此拟建工业园的 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确保工业园 的开发建设 不会对 南门河和赤石河的水体 产生不良影响,不会降低其使用功能。 保护南门河、赤石河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和类标准。 (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保护 目标主要为工业园及外延 3000m 范围内的受工业园开发影响的城镇、居住区及敏感点,主要有鹅埠镇圩、蛟湖村、南坑水村等及周边村镇居民区等 (见图 1-1)。拟建工业园所在区域未划分大气功能区,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因此,应严格 控制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保证工业 园区和 周边邻近区域 (评价范围内) 的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 3)声环境 声环境着重控制工业园内的 职工生活区 、办公用地以及工业园边界处的区域环境噪声强度。保护目标主要为工业 园 区内 的 职工 居 住 、办公用地和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 工业园区附近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附近居民不受本工业园开发活动的噪声影响。 15 表 4-1 评价范围内重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保护级别 所在位置与工业园边界的距离 大气 鹅埠镇圩 居住环境, 3800 人 二类 工业园东南面,约 400m 西寨村 居住环境, 371 人 二类 工业园的南面,约 150m(隔广汕路) 蛟湖村 居住环境, 848 人 二类 工业园的南面,约 300m(隔广汕路) 下城村 居住环境, 290 人 二类 工业园的南 面,约 600m(隔广汕路) 长朗村 居住环境, 402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南面,约 200m(隔广汕路) 长埔村 居住环境, 98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南面,约 1200m(隔广汕路) 楼仔村 居住环境, 374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南面,约 19000m 南坑水村 居住环境, 115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北面,约 100m 河背村 居住环境, 100 人 二类 工业园的北面,约 300m 塘尾村 居住环境, 180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北面,约 1100m 上径村 居住环境, 153 人 二类 工业园的西北面,约 1600m 水 南门河 水质 类水质 工业园的南面,其支流边溪河流经工业园 赤石河 水质 类水质 工业园的东面,与工业园东边界相距约 4km 噪声 紧邻工业园的居民区 人群,居住环境 1 类 工业园周边自然村的居民区 (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恢复植被景观的完整性,确保建设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环境景观。 ( 5)固体废弃物 控制区域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建筑废的、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区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区域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 6)清洁生产目标 在产业转移园 区内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 、 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风险。 16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预测时段和范围 5.1.1 预测时段 预测时段为:施工期、营运期。 5.1.2 预测 范围 ( 1) 水环境评价范围 工业园污水排污口 上游 500m 起至南门河处(约1.5km)、及南门河入赤石河前(约 4.5km)、及交汇后至入红海湾前(约 5 km),全长约 11km。 ( 2)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园为中心, 16km2 范围内的区域。 ( 3)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工业园的规划面积 1950 亩,考虑到其建成前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园区的生态环境 的评价范围为 工业 区及其 受 影响 的陆域 范围。 ( 4) 声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的评价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及边界 100m 范围,包括广汕公路两侧 。 5.2 预测的内容和结果 5.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2.1.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聚增,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尘粒在 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土为例,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 5-1。 17 表 5-1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 粒径 (m)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降速度 (m/s) 0.003 0.012 0.027 0.048 0.075 0.108 0.147 粒径 (m) 80 90 100 150 200 250 350 沉降速度 (m/s) 0.158 0.170 0.182 0.239 0.804 1.05 1.829 粒径 (m)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沉降速度 (m/s) 2.211 2.614 3.016 3.418 3.820 4.624 由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 250m 时 ,沉降速度为 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 250m 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 A. 施工期车辆行驶扬尘影响 在施工区域内,车辆大多行驶在土路便道上,路面含尘量较高,道路扬尘比较严重。根据有关资料报道,车辆行驶过程中 ,在距路边下风向 50 米, TSP 浓度含量大于 10mg/m3。类比分析结果表明,如无有效的防尘措施,道路施工扬尘影响范围超过 200 米,洒水可有效抑制扬尘量,在施工下风向 200 米外,环境空气 TSP 浓度不会超过二级标准,具体见表 5-2。 表 5-2 施工路段洒水降尘试验结果 距路边距离 (m) 0 20 50 100 200 TSP(mg/m3) 不洒水 11.03 2.89 1.15 0.86 0.56 洒水 2.11 1.40 0.68 0.60 0.29 B. 堆料场扬尘 施工场地堆场扬尘也是施工期空 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堆场物料的种类、性质及堆场附近的风速与起尘量有很大关系,一般较小的物料较易受扰动而起尘,物料中小颗粒比例大时起尘量相对较大。堆场的扬尘包括料堆的风吹扬尘、装卸扬尘等。洒水可减少扬尘量 70%,工程施工中对堆场物料采用挡风墙结合定时洒水措施,可减少扬尘 85%左右。 C. 混凝土搅拌扬尘 施工现场会有混凝土搅拌作业,根据类比一些搅拌作业现场监测结果,集中 18 拌和方式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嘉兴桐乡市部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洞桥环保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冷气(N2)推进系统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车分期合同协议书范本
- 辉煌租房合同协议书
- 物业合同解除赔偿协议书
- 苏联考试题及答案
- 历年中考英语2017湖南永州英语试卷+答案+解析
- 协议书 合同 简单
- 图书特邀约稿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摄影现场拍摄光线与色彩协调技巧试题
- 临床面试专业真题及答案
- 医药职业道德课程课件
- 2025-2030中国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绳索救援技术培训内容
- 甘肃省天水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 医院财务笔试试题及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红色绘本革命故事《闪闪的红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