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前沿.doc_第1页
汽车发展前沿.doc_第2页
汽车发展前沿.doc_第3页
汽车发展前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探究一、背景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连续增长2011 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过了 1800 万辆,居世界第一位,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就产业的成熟度而言,中国汽车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二、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一)简单的“市场换技术”不能解决问题从20 世纪80 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主品牌到引进合资品牌的阶段,多数本土汽车骨干企业均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但是这种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广汽集团历经13年的”韬光养晦”,2007年便打出”自主品牌汽车”的概念,在2010年终于揭开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传祺出现,传祺是广汽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在这款车身上可以看出雅阁和凯美瑞的身影。这款车的一系列数据与雅阁、凯美瑞相当。但是这是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的”自主品牌”汽车呢?深入传祺的内部,这又是一款与雅阁、凯美瑞迥异的车型。首要的是,这款车的底盘平台来自菲亚特的阿尔法罗密欧166。传祺有两样东西是从国外进口的,一是底盘系统里的悬挂系统,一是发动机系统。只是,这两样东西也在引进之后进行了超过500项的二次开发,以更适应中国市场,但是不能否认,没有这些关键的“进口货”,我们的民族企业难以“自主”。综上,民族企业的自主大旗该怎么打,自主的路在何方?以下是我个人对几个有特色的民族企业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如何真正从外企拿到我们需要的技术,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二)破而后立不立?比亚迪 比亚迪给一般人的印象就是“电力车”+“山寨车”,的确,比亚迪许多的车型都有着各种车型的大杂烩,许多消费者都认为比亚迪做车过于草率,简单。但是,对于比亚迪,逆向开发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每开发一部新车型,一般要购买7、8辆原型车进行研究,其中一辆进行拆装研究、一辆用于外观点云建立数字模型、一辆完全拆开将零部件送与零部件商进行试制、一辆进行工程研究、甚至个别车型要有一辆进行简单改造、更换标志后作为全新车型送去车展进行展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建模、试验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一部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为2年左右。尽管付出不少的努力去仿制甚至是山寨,但是比亚迪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今年8月,夏治冰正式辞去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只是后来庞大裁员计划的前奏。据悉,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裁员的目标是把2600人裁到800人 ,第一步先裁1000人,其他部门的裁员将在随后启动。该消息获得了多位比亚迪内部人士的证实,但对具体裁员的人数和范围尚未有权威说法。10月11日,比亚迪开市即大跌,盘中一度下探17.98元,跌破发行价18元,当日收盘在18.09元,下跌6.27%。比亚迪当天对外表示,公司股价破发是受汽车股整体下跌拖累,并称公司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在销量不如意的情况下,比亚迪最看重的电动车同样进展缓慢。比亚迪一直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成立比亚迪的招牌。可受技术、成本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迟迟未能打开局面。比亚迪采取的是从模仿(仿制轿车)与原创(电动汽车)同时发力,但是却接连受挫。笔者认为,双管齐下的发展方针固然比较稳妥,但是却缺少一种一往直前的勇气,模仿程度过高的车型也会使企业品牌形象受损,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汽车的发展之路,比亚迪是走在我国的最前端的,尽管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但差距绝对是比普通燃油车的国内外差距小得多,非常值得继续投入,必然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与发展。(三)抱团取暖好不好?广汽奇瑞同样作为国内企业的广汽与奇瑞,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广汽的主要合作伙伴丰田、本田、三菱均为日系品牌,合作对象比较单一,在特殊情况下风险大大增加,但是其本身并不“缺钱”,相反,资金是非常的充裕,可惜正如前文所述,广汽走的是简单的,失败的“市场换技术”,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几乎可以说是0。与此对比,奇瑞的CVT无级变速器以及新能源等一大批国内尖端核心技术上获得突破,奇瑞在小排量发动机上一直具有技术优势。早在2006年03月02日,首批奇瑞发动机出口美国,开创了中国自主品牌发动机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的先河,意大利菲亚特以每年10万台量级大批量采购奇瑞ACTECO系列发动机用于Linea等全球战略车。奇瑞在发动机及变速箱方面的领先技术,足以让广汽倾心,但奇瑞的低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前几年重金打造的“瑞麒”在中高端市场也接连碰壁,低端市场利润低,中高端市场难以发展是奇瑞现今最大的困境。此次双方在11月6日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及技术合作与研发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和动力总成配套和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两个子协议),广汽和奇瑞将在整车、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等技术研发、体系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与共享。应该说,这样的合作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对本土企业而言都尚属首次。广汽以及奇瑞都意识到自身在自主品牌发展的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因此采取了这种结盟共度难关的方式。各取所需,抱团取暖的模式在笔者看来,无疑是目前自主品牌企业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是首例,大家都在观望广汽奇瑞“联姻”之后的效果,希望借助此次突破性的创举,能给诸多仍在发展瓶颈中的各大企业一个很好的合作范例。(四)“以我为主”合资行不行?奇瑞捷豹路虎既然简单的中外合资行不通,但是国外企业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无疑是自主品牌企业最想要的,有没有一条合资但又不受外企太多钳制的道路?奇瑞正在尝试,这次它的合作伙伴是高端豪华品牌捷豹路虎。11月2日,奇瑞汽车官网发布声明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合资项目却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同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国捷豹汽车有限公司、路虎汽车、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定为江苏省常熟市,建设规模为年产13万辆乘用车和配套13万台发动机 。合资的消息一出,之前关于奇瑞与捷豹路虎合作的各种可能与猜测,终于告一段落。从发改委目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双方合资生产产品包括:路虎SUV运动型汽车(SUV)、奇瑞轿车、捷豹轿车;奇瑞2.0L/1.6L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捷豹3.0L增压发动机。按照此前双方公布的合资规划,合资公司将建设整车厂、发动机厂和研发中心。工厂将于2014年7月竣工投产并在一期13万辆产能规划中,双方将生产3.4万辆路虎揽胜极光、4.3万辆路虎神行者2代、2.3万辆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以及3万辆捷豹轿车。与一般的合资项目不同,奇瑞捷豹路虎此次合资,在第一期计划中便有生产奇瑞发动机的计划,表明奇瑞一直的“以我为主”的方针,此次通过与捷豹路虎合资,也是奇瑞向中高端品牌的新一次冲锋,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奇瑞提升品牌形象和提升企业效益,在学习高端品牌的运作模式后,奇瑞在自主品牌上的发展也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助力。笔者认为,与捷豹路虎合资后,如何通过合资的手段发展自主品牌才是奇瑞的最大挑战。外资企业并不是“慈善家”,捷豹路虎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帮助奇瑞发展自主品牌,合资的着眼点毫无疑问是放在了高速发展的中国豪华车市场。而奇瑞如何才能在捷豹路虎的国产化生产中获得自主品牌最渴望得到的先进技术,如何能提升“奇瑞”的品牌影响力,才是奇瑞的难题,也是当今诸多合资汽车企业共同的“痛”。另外,如何与高端品牌的捷豹路虎进行“无缝对接”,解决合资品牌的车型与车价等定位问题,也是摆在奇瑞捷豹路虎面前不得忽视的问题。三、结论:条条道路通罗马在数十年的“市场换技术”的惨痛教训下,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意识到外企并没有轻易给我们技术的打算,外企无疑是想“市场技术一把抓”,想从它们的虎口夺食,必然要采取新的形式。无论是坚持发展前沿技术、民族企业互勉互励,共同合作、以及通过前期规划,做好充足自主品牌发展的准备才启动“合资”,这些新颖的发展模式是否成功仍有待时间的考验。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希望自主品牌企业努力奋斗,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1 佟岩.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2 杨沿平,唐杰,周俊.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3 于方,庄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探索J.上海管理科学,2006,(1).4 宋丹妮.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9).5一汽与奇瑞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模式比较J. 经济研究导刊,2012,(5)6广汽奇瑞合作 本土车企联盟意识正被唤醒EB/OL./2012/11/307254.html7奇瑞与捷豹路虎:被扭曲的合资初衷EB/OL. /20121114/n357530532.shtml8广汽撑不住,求援奇瑞技术支持EB/OL. /tianyacity/content/333/1/248675.shtml9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利好 业内称前景不理想EB/OL. http:/finan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