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复习学案《童趣》.doc_第1页
初四语文复习学案《童趣》.doc_第2页
初四语文复习学案《童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四语文童趣复习学案主备人: 审核:初四语文组 2.7一、目标定向 11朗读课文,翻译全文,疏通文意,。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一一“物外之趣”。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二、知识回顾 30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查工具书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写一写。童稚( )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云端 怡( )然称快凹( )凸( ) 土砾( ) 壑( ) 庞( )然大物虾( )蟆( )2、结合课文注释,解释加粗字的含义。(1)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6)果如鹤唳云端。 (7)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9)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0)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1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12)徐喷以烟。(13)使之冲烟而飞鸣 (14)蹲其身,使与台齐。 (15)以草为林。 (16)神游其中。(1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8)驱之别院。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3)蹲其身,使与台齐。(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5)见二虫斗草间。(6)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4、四人一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 ( ) -( ) -( ) -( ) - - 三、当堂练习 14基础巩固1. 作者 ,字 ,清代 。 留传下来的主要作品是 。2翻译句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3、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超出事物的本身。 (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 )未染色的帐子。 ( )4、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2)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5、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选文第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选文第段,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 第段间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四、小组展示:(45分钟)1、正副组长提问重点字词的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