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牟必琴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鲁迅对辩证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2. 学习比喻论证等论证方式。3. 体味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4. 联系实际,深化学习本文的深刻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 理解破和立的关系。2. 掌握比喻论证方法。3. 体会拿来主义的含义和原因。教学难点:1. 理解“送去主义”。2. 品味反语的妙用。3. 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色。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时:两课时一、 导入广义的杂文指的是各种都杂在一起的文章,而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无疑,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来自鲁迅的拿来主义便是杂文中的经典之作,一起来感受鲁迅犀利的笔触以及杂文带给我们的另类美感。二、背景知识介绍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其卖国主义政策,在各种文化政策和活动上,大肆宣扬“全盘西化”的谬论,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凭借丰厚的学识修养以及颇具犀利的笔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杂文,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将之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三、整体感知全文1.提问:通读全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此段落划分方式并不是唯一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只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教学过程的开展】2.本文的论点是?【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论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文中第七段) 四、具体品读全文1.品读第一部分(14段)问题1:第一段中“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和针对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1)“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3)“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问题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经济衰败,主权丧失。问题3:“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2.品读第二部分(59段)问题1: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迥异。问题2: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量,有思考;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鉴别;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问题3: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问题4: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意蕴丰富,耐人寻味。3、品读第三部分(10段)问题:请简要说出此段落每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形式】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五、赏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点拨助讲授】问题:本文名为拿来主义,为什么先写送去主义呢?这是一种什么结构方式,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先破后立的结构方式。使所“立”的观点具有针对性,具有说服力;更使“破”和“立”两个环节相得益彰,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六、体味文章的语言风格问题: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开放性答案,让学生自由发言】繁育,幽默,讽刺,犀利。如“捧”字,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挂”,刻划了卖力献媚的丑态。“发扬国光”,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宣扬国粹主义的卑鄙行径。“一点进步”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对他们给予有力鞭鞑。“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七、拓展训练 就目前崇尚大洋彼岸的美国文化,或是现金对日韩文化的朝拜等情形,写篇300字左右的文章。附:板书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实质:媚外 送去主义 (驳) 危害一:经济衰败 送古董 危害二:主权丧失拿 举出表现 送古画、新画 物 “进步”来主 送梅兰芳人义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购买药品合同7篇
- 河北教室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川变频器考试题及答案
- 云南博物馆施工方案
- 防腐木建筑景观施工方案
- 钻孔检查方案模板范本
- 造价公司组建方案范本
- 商务财经知识题库及答案
- 房地产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 项目管理证书真题及答案
- QGF009-2021 三偏心硬密封蝶阀
- 呼吸系统用药指南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9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校艺术团管理工作职责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抵押房屋处置三方协议
- 股东出资证明书范本
-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艾青诗选】批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