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_第1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_第2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_第3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_第4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66年 建立了西晋 2 被称为 医圣 3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 4 秦朝为了巩固统一 在经济上 5 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司马炎 张仲景 黄巾起义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庄子 回忆一下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266年316年 1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晋惠帝智力低下 2 八王之乱 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 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东晋的兴亡 建立者 以 为都城 灭亡 年 东晋灭亡 南朝的政治 南朝包括 四个王朝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在位时 政治日益败坏 司马睿 梁武帝 齐 宋 梁 陈 宋 420 一 东晋的兴亡与南朝的政治 建康 建国于中国南方 都城都在建康 政权更替频繁 共170年 420 589年 西晋灭亡后 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 统称为 十六国 前秦 北方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京又叫石头城 被称为 六朝古都 朝代 都城 三国吴东晋南朝 宋齐梁陈 建业 今南京 建康 今南京 建康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南朝 梁 齐 东晋 北魏 东魏 宋 陈 魏 蜀 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南朝 梁 齐 东晋 北魏 东魏 宋 陈 魏 蜀 吴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 东晋的兴亡 1 东晋与 十六国 的并立 316年 内迁的灭掉西晋 西晋灭亡后 317年 南逃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大族拥立西晋皇族司马睿为帝 史称 东晋 匈奴人 时间 东晋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 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 时人称之为 王与马 共天下 南方 东晋初期 多次进行北伐 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 多方牵制 使北伐缺少后援 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2 祖逖北伐 P82 83 公元4世纪初 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 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 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 只有祖逖坚持北伐 主张收复失地 朝廷虽同意他北伐 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 军士要他自己招募 但祖逖没有灰心 祖逖北伐 苻坚 前秦统一北方 王猛 4世纪后期 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前秦迅速强大起来 消灭了其他政权 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 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江南出现了 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的景象 东晋末年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 东晋灭亡 3 东晋灭亡 二 南朝的政治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宋齐梁陈 北朝 420年刘裕 建国于中国南方 都城都在建康 共170年 两晋 南朝简表 洛阳 建康 东晋 南朝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266年 316年 317年 420年 420年 对比一下 南朝中领土最大 统治时间最长的政权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南朝四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 最长的是宋 59年 其中宋最大 北疆达到黄河 宋 420 479 齐 479 502 梁 502 557 陈 557 589 一 东晋南朝时期 5 南朝的更替 宋武帝刘裕 363年4月 422年6月 宋文帝刘义隆 407年 453年3月16日 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 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 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整顿吏治 清理户籍 重视农业生产 元嘉十七年 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 诸逋债 役宽务简 氓庶繁息 一 东晋南朝时期 南朝的社会 南朝宋的时候 赋轻役稀 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较安定 南朝时 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 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 政治日益败坏 南朝牛车画像砖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 建康失陷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 导致千里绝烟 人迹罕至 从此 在南北实力对比中 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饭稻羹 g ng 鱼 或火耕而水耨 n u 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 史记 汉朝 江南 民户繁育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r n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南朝 讨论 汉朝时的江南与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 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 不同 人烟稀少到民户繁育 劳动力增加 江南由落后到开发 经济水平提高 汉朝时的江南与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地区 中原地区 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 二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 北民南迁 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合作探究 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古以来就被称为 鱼米之乡 1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土壤肥沃 便于耕种 2 气候温暖湿润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河网密布 灌溉水源充足 还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 二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武帝 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 赋轻役稀 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较安定 阅读 材料反映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三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 农业2 手工业3 商业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 开垦 兴修 2 改进生产技术 3 实行农业的经营 发展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 种植药材等 施肥图 水利 荒地 水稻种植技术 育秧移栽 麦稻兼作 双季稻 南朝牛车画像砖 农业方面 改进 推广犁耕 施用粪肥 多种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 织布 制瓷 冶铸 造船 造纸 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史称 扬州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南朝织锦 东晋纺织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 间色条纹裙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 无论在胎质 釉色 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 都有提高 青瓷胎体较薄 造型秀美 釉色青灰 匀净莹润 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 产量最高 质量最好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 织布 制瓷 冶铸 造船 造纸 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青瓷鸡首壶 青瓷莲花尊 灌钢法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 q 母怀文发明 17世纪以前 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 钢铁不能熔化 铁和渣不易分离 碳不能迅速渗入 经过 块炼法 百炼钢 炒钢法 的发展历程 中国发明了灌钢法 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 织布 制瓷 冶铸 造船 造纸 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 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 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 能日得百余里 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 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 织布 制瓷 冶铸 造船 造纸 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商业方面 石头城下启航的船队 不仅航行在秦淮上下 大江南北 而且经常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进行海外贸易 六朝时期来到建康的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 当年的石头城下 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和奇装异服 居民习以为常 不仅不感到诧异 并且学会了与他们交往 甚至模拟外国人的形状制作日常器具 薛冰 南京城市史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 人口众多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江南地区开发的成果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城市繁荣 建康 兴修水利 开垦荒地 使用绿肥 牛耕和粪肥推广 产量提高 麦稻兼种 织锦业 制瓷业 灌钢法 造纸业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3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 东晋 317 420 西晋 司马炎 266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年 建康 二 南朝 420 589 宋齐梁陈 建康 南朝 小结 1 王与马 公天下 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 西汉B 东汉C 西晋D 东晋2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 曹操B 王导C 祖逖D 王敦 D C 看看谁最棒 3 东晋时期 江南地区出现 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 八王之乱B 祖狄北伐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 4 南朝包括宋 齐 梁 陈四个朝代 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 宋 齐 梁 陈都城都在建康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 宋武帝时 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5 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 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口向北迁移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