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检查题答案(技术).doc_第1页
细胞生物学 检查题答案(技术).doc_第2页
细胞生物学 检查题答案(技术).doc_第3页
细胞生物学 检查题答案(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 期中检查题 (2011-11-10)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古核细胞:是一类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特点是细胞壁不含肽聚糖,DNA中有重复序列,有组蛋白和类似核小体的结构,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有5S rRNA,进化上与真核细胞较密切。2、细胞培养:将动植物组织或细胞从活体中分离出来,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以单细胞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使其在培养基上继续生存、生长和增殖。3、冷冻蚀刻技术:是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外表面的投影复型的一种技术,包括5个步骤:冷冻、断裂、蚀刻、复型、剥膜。4、KDEL序列:即-Lys-Asp-Glu-Leu-COO-(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序列,具有该信号序列的蛋白,是内质网驻留蛋白。5、cAMP信号通路:是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一,由激活型和抑制型激素受体、激活型和抑制型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5部分组成。通过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变化调节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启动基因表达。6、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通路中,由配体或其它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转换而来的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7、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受到严格的基因调控、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平衡及多种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8、动粒:是染色体的结构之一,位于着丝粒外表面由蛋白质形成的结构,是纺锤体微管的附着位点。9、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10、异质性细胞器:同一细胞器在不同细胞中的形态大小及其内含物不同,执行的生理功能也不同,这种细胞器称为异质性细胞器,例如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或:某些细胞器在行使生理功能时,它的形态,结构,组成等指标会随着行使功能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溶酶体。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1、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2、在协助扩散中,物质跨膜转运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3、细胞质膜上的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运动方式与膜脂相同。 ()4、核糖体是一种膜包裹的颗粒状结构。 ()5、来源于质膜的不同信号能通过细胞内不同信号途径间的相互作用而被整合。 ()6、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它来自高尔基体,参与膜的流动。 ()7、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 8、中间纤维是细胞骨架中最稳定的一种结构并有组织特异性。 ()9、核小体由H1、H2、H3、H4各两分子组成八聚体,形成核心蛋白。 () 10、CDK激酶都可以与周期蛋白结合,并将周期蛋白作为其调节亚基。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1、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P119)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笼形蛋白有被小泡、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它特定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途径。由细胞表面受体与大分子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该部分质膜凹陷形成有被小窝,小窝与质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将胞外物质摄入细胞内,这一过程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何谓端粒DNA序列,其作用如何? (P348) 端粒DNA序列是染色体DNA的3种功能元件之一,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是由端粒酶合成的,其长度与细胞分裂次数和细胞衰老有关。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结构。3、简述细胞化学信号分子的类型及特点? 从产生和作用方式来看,可分为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介质和气体分子等四类。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前者可直接穿过质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后者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应答。各种化学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可失去活性。4、溶酶体中的酶为什么不会泄漏?(P192)因为溶酶体的膜在成分上与其它生物膜不同: 嵌有质子泵,以形成和维持酸性的内环境;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产物的向外转运。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5、何为踏车行为,为什么在微丝和微管装配过程中会存在这种现象?微丝和微管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进行组装时,由于二者都存在极性,其正极端因亚基增加而延长,负极端因亚基脱落而缩短,当一端组装的速度与另一端去组装的速度相等,达到动态平衡时,微丝或微管的长度保持稳定,这一现象称为踏车行为。出现踏车现象的原因: 与各自参与组装反应的底物浓度有关,微丝为结合ATP的肌动蛋白单体,微管是携带GTP的 -微管蛋白二聚体; 由于ATP或GTP都要发生水解,微丝末端形成肌动蛋白-ATP帽时可持续组装,反之趋于解聚;同理,微管末端形成GTP帽时可稳定延伸,反之其结构不稳定。正负极的组装速度不同。 四、根据图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1、下图(翟3版P422图)显示同步化细胞融合实验后发生的现象。a图,M期细胞和G1期细胞的融合;b图,M期细胞和S期细胞的融合;c图,M期细胞和G2期细胞的融合。据图回答问题:a、b、c图中分别出现的G1、S、G2期染色体各有何特征?为什么?该现象称为什么?这一实验导致了细胞生物学研究史上一项重要的发现,这一发现是什么?a、b、c图中分别出现的G1、S、G2期染色体各有何特征?出现染色体提前凝集的现象。a、染色体呈细单线状;b、染色体呈粉末状;c、染色体呈双线状。为什么? 在M期细胞中存在诱导染色体凝集的因子。该现象称为什么?早熟染色体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PCC)。这一实验导致了细胞生物学研究史上一项重要的发现,这一发现是什么?细胞促成熟因子 (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MPF)2、下图(翟3版P202图)显示的是蛋白质的共翻译转运过程。据图回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信号肽、SRP、SRP受体及易位子各起何作用? (蛋白质共翻译转运的机制-信号假说) 信号肽:是蛋白质共翻译转运的信号,可以被SRP识别、引导核糖体上的新生肽链转移到内质网上;SRP:称为信号识别颗粒,既可识别信号肽,又能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 SRP受体:又称为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DP ),当SRP-信号肽-核糖体-mRNA复合物锚定到内质网膜后,SRP受体将其结合的GTP水解,同时将SRP释放出来;易位子:控制内质网膜上的孔道开闭,当信号肽与它结合时,孔道打开,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肽链折叠形成功能蛋白后,易位子关闭。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1、组蛋白与非组蛋白如何参与表观遗传的调控?(P364) 要点:表观遗传是指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组蛋白修饰能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活性,这些修饰包括组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ADP-核糖基化等。其中,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修饰能为相关调控蛋白提供其在DNA上的结合位点,组蛋白的乙酰化能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组蛋白甲基化既可抑制也可增强基因表达。非组蛋白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它具多样性和异质性,能识别并结合特异的DNA序列,还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和形成染色质高级结构等多种功能,从而调节基因表达。2、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凋亡有何生理意义?(P443)(1)生物发育过程中及成体组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