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陈情表_第1页
11陈情表_第2页
11陈情表_第3页
11陈情表_第4页
11陈情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xn) 夙遭闵凶(mn) 终鲜兄弟(xin) 常在床蓐(r)B猥以微贱(wi ) 责臣逋慢(f ) 犹蒙矜育(jn ) 宠命优渥(w )C岂敢盘桓(hun ) 有所希冀(y ) 日薄西山(b ) 除臣洗马(xin )D逮奉圣朝(di ) 过蒙拔擢(zhu ) 门衰祚薄(zu ) 更相为命(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薄:福分浅薄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6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谨拜表以闻 B则刘病日笃C历职郎署 D凡在故老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日薄西山 薄:迫近 形影相吊 吊:哀悼B终鲜兄弟 鲜:很少 未曾废离 废:废止C刘病日笃 笃:病重 供养无主 主:主持D听臣微志 听:听信 夙婴疾病 夙:多年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 BC D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满一年孝服) 而刘夙婴疾病(从小的时候)B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 臣以供养无主(没有主人)C辞不赴命(致辞) 当侍东宫(太子)D责臣逋慢(逃脱,怠慢) 则刘病日笃(病重)10下列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114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B听臣微志 听:听信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终养:停止赡养D有所希冀 希冀:非分的愿望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臣以供养无主 臣具以表闻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 谨拜表以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 BC D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之以情,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感恩图报的感情。C第一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况”“且”“今”“但以”等词,曲折有条理。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译文: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 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自抚养躬自:亲自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D愿陛下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做铺垫。B强调祖母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C陈情表的第一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孝情。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译文: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有删改)1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B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C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D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至于成人 俾:使,让B吾之始归也 归:出嫁C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 姑:父亲的姐妹D尝夜烛治官书 治:研究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父亲亡故时,他才四岁,无法知悉亡父的生平行状,因此选文处处借太夫人之口,缅怀往事,追述亡父行状。B作者经过仔细剪裁,精心筛选,抓住了太夫人所言的居家廉洁、奉亲至孝、居官仁厚这三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其父之品格。C本文通过语言描写传神地摹写了父亲断狱的慎之又慎,同时这也直接表现了千百年来封建社会官吏草菅人命的社会现状。D本文通过其母太夫人的言语,不仅追念和赞扬了其父的仁心惠政,而且也写出了其母的贤妻良母的形象。23翻译下列句子。(1)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译文: (2)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译文: 四、语言表达24李密和祖母的亲情令人感动,连皇帝看了李密的上疏之后也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请以“亲情”为开头,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例句: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康乃馨,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仿写:亲情是 亲情是 25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恰当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答: 26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答: 五、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9)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2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2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母艰”,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