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天津市咸水沽第三中学 王洪平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等;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理解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通过列表法引导学生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来照明呢?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教师拉上窗帘,关掉教室中的电灯,关闭电脑屏幕,让学生体验没有电的生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遇到停电的时候,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手机、电脑无法使用,等等)由此可见,电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除了电之外,汽车和飞机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便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进而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模拟举办一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展示学习内容:展厅一:科技点亮生活电的应用;展厅二:科技加速生活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展厅三:科技丰富生活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展厅一科技点亮生活电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是如何产生的呢?1、法拉第的成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投影法拉第的头像和电磁感应的图片】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学理论为利用电提供了理论基础。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如出现了早期的发电机(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和电动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其中,美国有一位科学家善于将最新的科学发现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中,他是谁呢?【出示电灯和爱迪生的图片】,他就是爱迪生。 3、“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成就设问:除了电灯之外,你知道爱迪生还有哪些发明吗? 学生回答后,【投影:爱迪生发明成就表】 爱迪生的发明创造年表(主要关于电方面)1870年发明印刷机1872-1876年发明电报发报机1876年电报自动记录机1877年改进贝尔发明的电话1877年8月20日留声机1879-1880年白炽灯、改良发电机、发明开关1879年8月30日演示电话装置、比贝尔清晰1879年10月21日白炽灯点燃40小时1879年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880年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1889年完成活动电影机1894年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1909年蓄电池研究成功、制成传真电报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 爱迪生的发明大多与电有关,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1882年,爱迪生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位于曼哈顿下城区的珍珠街。该电站拥有一台可以为800支灯泡提供电力的发电机。至次年12月,珍珠街发电站已经拥有了508位用户并为12,723只灯泡供电,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2000多项,被誉为“发明大王”。据统计,他仅在美国专利局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093项。1881年是他发明的最高纪录年,他申请立案的发明有141种,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发明。爱迪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出示材料“数字爱迪生”: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进行实验,先后失败了2000多次,致力于电灯研究,历时10余年。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75岁的时候,每天准时上班。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从这些数字中,你能分析出爱迪生取得成就的最大秘诀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爱迪生的坚持、创新和勤奋,使他成为一个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事实上,每一位卓越的历史人物身上都有着这样的品质。希望同学们以科学家们为榜样,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发奋学习,力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出示奔驰车标,询问学生是什么车的标志?汽车发明的前提是什么动力机器的出现?【内燃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源头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展厅二科技加速生活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出示汽车、卡车,询问学生汽车、卡车要想跑起来,得需要什么做燃料?引入加油站图片,有柴油、汽油之分,这又是从哪种能源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因此,内燃机的应用必须以石油的开采为前提。根据燃料不同,分为不同类型的内燃机。又是谁发明的内燃机呢?一起列表归纳内燃机的发明过程。1.内燃机的发明(运用白板课堂活动检验预习效果)发明物时间国家发明人名称内燃机1876年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2.汽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第一辆汽车是由谁制造出来的?卡尔本茨发明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昂贵的汽车成为普通人的标配要感谢谁呢?出示福特T型汽车图片,福特流水生产线:1909年福特集中生产廉价的“T型”,当时价格为950美元,此后逐年降价,1924年为290美元。1913年,福特在生产中采用流水线,效率提高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下降,到20年代福特成了“廉价小汽车大王”,把汽车由富人的玩物变成中等收入家庭的仆人,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观察汽车的主要零部件,想一想: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汽车在1920年代末创造了35万个工作机会,还在销售、修理、加油方面创造就业机会。又带动了钢铁、玻璃、橡胶、石油开采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造成硬质路面的大发展。过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还发明了飞机。3.飞机的发明飞机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教师总结: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又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展厅三科技丰富生活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石油工业出现于19世纪5060年代,当时只是用于照明。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对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们开始大量开采和提炼石油。1870年,全世界的石油产量仅80万吨,而到了1900年石油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与此同时,石油精炼厂利用冶炼原油的副产品生产煤气、洗涤剂、塑料、合成纤维等石油化工产品,石油化学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起来。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学生观看视频,提到了哪些发明,作好记录】组织学生填写表格内容。领域发明人国家时间发明内容意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诺贝尔瑞典1867年现代炸药、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厄特美国1869年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夏尔多内法国1884年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运用希沃白板课堂活动验收学习效果】1.诺贝尔与现代炸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就是火药,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和火药是一回事吗?2.海厄特与赛璐珞观察一下教室里,哪些物品属于现代塑料工业制品?【赛璐珞最早是为制造台球而发明的,19世纪时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显得很高雅。但当时非洲的大象不断减少,美国差不多完全得不到象牙来制作台球,这可愁坏了台球制造厂的老板。于是宣布:谁能发明一种代替象牙做台球的材料,谁就能得到1万美元的奖金。1869年海厄特(J.W.Hyatt,1837-1920)在寻求制台球的象牙代用品时,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然后在常压下硬化,研制出第一个合成塑料-赛璐珞。赛璐珞是一种坚韧材料,具有很大的抗张强度,耐水、耐油、耐酸,能够低成本地生产各种颜色的产品,为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3.夏尔多内与人造纤维提问学生,夏天喜欢穿什么材质的衣服?人造纤维与纯棉、桑蚕丝等材质有什么不同?举例说说你身边的人造纤维。展厅宣传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出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分布图,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开始的国家、发明家的身份等方面来归纳】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位次的变化,探讨美德两个国家为什么后来居上?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个国家走在了前列,抓住机遇,科技改变了世界。 出示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发表的演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引发一战。(三)课堂小结我们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之旅接近尾声了,一起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再次点明主题: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科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首尾呼应。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出示科技利用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图片,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小组讨论,组长组织, 小组代表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总结:科技的确改变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课堂练习 用希沃电子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检验学习效果,比拼“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五)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探究中国因何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历史遗憾中国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机遇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前后。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第30年,英国国王派使者访华,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却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晚了约70年。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无视外面的世界,拒绝改变旧制。当时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18701913年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尽管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但这种工业化是被迫的和被动的。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发生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技术,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中国此时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失去接受工业转移的机遇。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手抄报,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3.寻找教室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物品,看谁找的快、找的多。【电灯、电话、塑料杯、衣服、眼镜框、衣服扣子、】4.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到达法国时,天已黑暗,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