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doc_第1页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doc_第2页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doc_第3页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doc_第4页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则故事透露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现象?2、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样的诗句,应该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3、 淮南子 主术训里记载:“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问题: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什么进步?有什么作用?4、春秋时楚相孙叔放在淮河流域修的芍肢,灌溉面积一万多顷;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崛江流域修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在秦渭水系修的郑国渠,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问题:都江堰工程为什么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白居易在 朱陈村中描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氢。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问题:文中反映了什么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分层演练】基础练习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使用木、石等简单工具 B以“刀耕火种”为主C铁犁牛耕 D土地肥力下降后,经常迁徙寻找新沃土2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生产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4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A石器青铜器铁器 B青铜器石器铁器 C铁器石器青铜器 D石器铁器青铜器5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6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7与分封制密切关联的土地制度是 A宗法制B井田制C屯田制D均田制8以下哪项不是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井田制9唐朝实行均田制的必要前提是A北魏以来实行此制 B地主阶级大力支持C国家掌握一定土地 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10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11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自耕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B 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C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D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1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1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14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A 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 B 兼并土地C 通过赏赐获得土地 D 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提升练习15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千耦其耘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代田法1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17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18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多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19汉初、唐初、明清前期的统治者,都大力鼓励垦荒,扶植小农经济,其根本目的是A着力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C发展小农经济 D满足统治者的物质需要2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 业业主要是 缴纳租税的需要 商品交换的需要 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 B C D2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B、C、D、22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2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 D唐朝24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材料二 汉哀帝时左将军师丹等提出“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毋过三十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魏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对社会有什么消极影响?(2)为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材料二中师丹等人提出了什么方案?(3)材料三又提出什么方案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说这种方案对地主和贵族有利?(4)上述方案能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什么?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经济第1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参考答案【阅读与思考】1、答案提示:反映了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已开始出现牛耕技术,但使用并不普遍。2、答案提示:诗句理解: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回万颗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走入生命绝境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在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生活状况: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由于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以受的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社会贡献: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3、答案提示:对牛的控制,反映了当时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巨大进步。4、答案提示:都江堰的科学巧妙的设计可使江水分流,既可防止江水溢洪,又可分江水灌溉川西平原,起到了防洪、灌溉、治沙、航运等多种作用,解决了成都平原的崛江水害和土地灌溉问题,所以使成都平原能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5、答案提示: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特点主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难以抵挡外部因素冲击的脆弱性。【分层演练】 CCDAC CBDCA CDABC ADBBC BBD24、(1)地主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消极影响:经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