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高级中学黄一琴)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doc_第1页
(邕宁高级中学黄一琴)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doc_第2页
(邕宁高级中学黄一琴)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doc_第3页
(邕宁高级中学黄一琴)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doc_第4页
(邕宁高级中学黄一琴)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一个“惨” 字的追问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分析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 黄一琴一、设计思想新课改倡导“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那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坚持“答案从学生中来”的原则,重在启发,引起思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做出。二、教材分析 作为传统名篇,其地位不言而喻,认真研读文章,却发现有几个点特别重要,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诸君英勇的事迹,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文章对周遭人物的审视和批判,这些都是教学重难点,而尤以最后一点为甚。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一直体现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而正是这样的深度思考铸就了其思想的伟大和深刻,也给我们以更多的启迪。三、学情分析(一)班上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较低,阅读面较窄,而学生显然对故事性并不强的这篇文章预习兴趣不大,很多同学上课的时候才是第一次读它。(二)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对除遇难学生之外的那些人不怎么关注,但流言家、无聊人、陈西莹之流正是造成惨案的有力帮凶。(三)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比较阅读法,比如他们熟悉的孔乙己 ,从而更好地认识作者在文章寄予的感情。四、教学目标(一)认知主旨和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揣摩精彩语句和疑难语句。(二)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反动文人的凶残下劣以及庸人的麻木,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理解作者对革命斗争的深刻见解。五、教学重难点:(一)课文的主旨在于:悼烈士,励猛士,醒庸人。本课教学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的情况、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框架和布局谋篇的特点,然后才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赏析、评价文章的各个局部和语言片段。把握思路是本课教学重点。(二)本文围绕全文主旨分别就执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苟活者的麻木和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殒身不恤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其中不乏精彩或疑难的议论抒情语句。揣摩、赏析关键语句是本课教学难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认识文中提到的四类人(请愿民众、执政当局、反动文人、苟活之人)及作者的感情(可敬、可恶、可耻、可悲)。二、教学过程:提前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读两段话:自由从来不是压迫者自愿给予,自由必须由被压迫者去争取。-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长期奋斗中,中国青年运动展开了浩浩荡荡的发展征程。选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师: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中国青年在哪些运动中表现的尤为猛烈?生:五四、五卅、一二九运动。师:是的,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从三一八到一二九,从抗议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到集会游行保卫钓鱼岛,中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1926年3月18日,中国的青年又一次走向街头,为反对“八国最后通牒”走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本是一正当、正义之行为,结果是声势浩大的“三一八游行”变成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同学们,既然被称之为“惨案”,又是震惊中外,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惨呢?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惨”字呢?板书: 惨 (二)由“三一八惨案”的“惨”进入文本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明确下面几个问题:1.请愿群众 伤亡惨遇 可敬 生:请愿群众/学生伤亡惨重/很大。师: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呢?生:命令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第一节第三段:四十多个青年的血;第四节第一段说到:死伤至数百人。师:只是这个伤亡数字让我们觉得惨吗?生:死的人是中国的青年。师:什么样的青年?生:中国的好青年;师:好在哪里?生: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好青年;刘和珍一样的好青年,好学生。师: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回顾上节课内容:温和的;和蔼的;追求进步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热血爱国女学生。)提到性别、身份。生:作者态度:(第5节第3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提醒同学们画出来)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师:作者对其是什么态度?生:作者奉献他的悲哀与尊敬。这些人本无罪,本不该死,本应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国家不再任人宰割欺凌,他们有什么罪!请你说出来,但枪口偏偏对准了她们。生:我觉得惨不仅体现在杀害,而应该是虐杀上。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是虐杀呢?生:(第四节第二段)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迹。生:从背部入,斜传心肺,致命创伤。(谋杀 暗杀 狠毒 )生:张静淑君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滥杀 攒射 近距离射击 军官参与 )生:杨德群君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近距离射击 居高临下 残忍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到位,那 “惨”还体现在哪里呢?2.执政当局 残忍凶狠 可恶生:政府杀害自己的公民。执政当局本应为国家人民谋福祉,而现在却成了杀害自己百姓的刽子手,这到底是人民的不幸还是国家的悲哀? 师:还有其他吗?3反动文人 阴险诬蔑 可耻 生:反动文人师:在哪里有体现呢?生:段政府有令:说她们是“暴徒”生:接着就有留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第四节后半部分) 生: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第一节第三段)师:本是一颗赤子心,救国家民族于水深火热,没想到会遭受这样的虐杀,更没有想到还要遭受着反动文人的诬蔑,这些反动文人也是社会知识分子,但他们代表的却不是社会的责任和良知,而是执政当局的走狗和帮凶,这到底是学生们的惨遇还是知识界的耻辱?师:到这里,同学们找的都不错,但我觉得还有一股势力或许让这起惨案变得更惨。4.庸俗市民 麻木冷漠 可悲生:庸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生: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第二节1)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第二节2)生: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第六节1)师: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生:庸俗的市民师:何谓庸俗?生:不辨是非,人云亦云的人。生:冷漠麻木的人,看客。师:看客?在鲁迅作品里有哪些看客啊?生:孔乙己里的短衣帮。生:藤野先生、药里杀人场面的围观者。师:祥林嫂里的听阿毛故事的人师:为什么要看客呢?生:因为看客的冷漠恰恰造就了社会人情的悲哀。师: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群体吗?生:有,比如在报纸上看到的众人围观农民工为讨薪而跳楼却无人伸出援手,再比如“小悦悦事件中”的那些路人。师:说得非常好,胡适先生早就说过,一个国家不是由一群奴隶造成的。时光荏苒,我们的社会依旧活跃着这样的一个冷漠麻木的看客群体,一个容易忘记历史和英雄,一个对他人、对国家民族苦难无动于衷只求自身安逸的群体。师:一个“惨”字让我们追问了很多,让我们懂得了作者已经不仅仅是写刘和珍一个人的“惨”,更是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悲。当然,贯穿其中的作者感情是痛的,是怒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最后,作者肯定了这起惨案的意义。师:我们一起在文中找。生: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成为中国女子勇毅的明证;让苟活者看到希望,让猛士更奋然前行。(三)结语师:年轻的生命因为想要国家独立,想让人民自由,她们选择了即使告别这个刚见面不久的世界也要勇往直前的道路,她们用铿锵的呐喊点燃了热情,驱散了冷漠,凝聚了人心,鞭挞了内讧,她们用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民族强大的希望和高贵的灵魂。她们值得我们尊敬。今天,我们渴望用和平换来和平,但我们也绝不会惧怕用武力来赢得和平,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不会干涸,因为它们已经流进了中华之脉,炎黄之心,强的民族,真的猛士,将会沿着前辈的足迹,更加奋然而前行。板书: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请愿群众 伤亡惨遇 可敬 三一 执政当局 残忍凶狠 可恶 八 惨惨 反动文人 阴险诬蔑 可耻 案 庸俗市民 麻木冷漠 可悲反思:因为第一课时着重分析了刘和珍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对她的了解已经比较深入,人物塑造手法在小说单元也详细讲过,学生也很熟悉,但我认为本文的重点应在作者对人性的批判上,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刘和珍和她的同学,而忽视了其他群体,所以才有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整体还是比较流畅,引导也是逐层深入,用问题逐层引导,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上完课后,感觉还是没有把更多的权力还给学生,整堂课还可以更大胆灵活一点,比如,直接提问题,让学生一步步把问题提出来,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新课改应该有新理念,就像我们听报告一样,如果报告得精彩我们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