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非选择题填在答题卷上。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第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3.下列依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SO2(g)+O2 2SO3(g) 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1) H=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已知2C(s) +2O2 (g) =2 CO2(g) H1 2C(s) +O2 (g) =2 CO (g) H2 则H1H24.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加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6反应2SO2(g)+O2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B 2.5s C 10s D5s7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8已知4NH3 +5 O24NO + 6H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4V(NH3) =5 V(O2) B 5V(O2) = 6V(H2O)C 2V(NH3) =3 V(H2O) D 4V(O2) =5 V(NO)9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 、V(C)表示。已知V(A)、V(B) 、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C3A+B=2C D3A+2B=3C 10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 ) A导电能力 B相对分子质量 C电离程度 D溶解度11反应2A(g) 2B(g) +C(g) 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B.减压 C.减小C的浓度 D.降温12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A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水总是自发的由高处往低处流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1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 )Aab B C D无法确定14已知450时,反应 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15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 + B(g) 3 C(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低1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1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7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体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2B(g)3C(g)+D(g)。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 3mol/L。压缩容器体积,使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建立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为2mol/L。则方程式中a的数值为 ( ) A1 B2 C3 D418 2.0 mol PCl3 和1.0 mol Cl2 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 (g) + Cl2(g) PCl5(g) 达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 PCl3 和0.50mol 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 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 0.20mol C.小于0.20mol D. 大于0.20mol ,小于0.40mol第卷(非选择题 共46分)19(5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5)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20(9分)已知下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H2O(l) H= -2858 kJ/molH2(g)+1/2O2(g)= H2O(g) H= -2418kJ/mol C(s)+1/2O2 (g) = CO (g) H= -1105kJ/molC(s)+ O2 (g) = CO2 (g) H= - 393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 (2) H2的燃烧热为 H= ,C的燃烧热为H= (3) 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4) CO的燃烧热为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1(5分)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g)和y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 2HI(g) H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3)充入更多的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2(6分)在氢氟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H+ + F-(1)加入固体NaOH ,电离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 c(H+)_。(2)加入固体NaF , 电离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 , c(H+)_。(3)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c(H+)_。23(6分)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O22SO3 H0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 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24. (4分)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填“吸热”“放热”)反应。(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E2-E1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3分)下表的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的变化情况。 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 入料V(N2)V(H2)=13NH3 压强/ MPa的含量 /%温度/0.11020306010020015.381.586.489.995.498.83002.252.064.271.084.292.64000.425.138.247.065.279.85000.110.619.126.442.257.56000.054.59.113.823.131.4(1)比较200和300时的数据,可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 反应。(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适宜的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低压26(8分)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1)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 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mol,试求达到平衡状态时 C(H2)= . C(I2)= . C(HI)= .班级_ 姓名_ 考号_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二化学答案卷19(5分)(1) 。(2) 。(3)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 (5) 20 (9分)(1) (2) , (3) (4) , 21(5分)(1) ;(2) ;(3) ;(4) ;(5) 。22(6分)(1)_, _。(2)_, _。(3)_,c(H+)_。23(6分) ;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24. (4分) (1) _。 (2) 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E1_,E2-E1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3分)(1) , 。(2) 。 26(8分)(1) 。(2) C(H2)= . C(I2)= . C(HI)= .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54分)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46分)19.(每空1分,共5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 (2)保温(或防止热量散失) (3)偏小(4)C(5)D20(共9分)(1) (1分) (2)-2858kJ/mol (1分) - 3935kJ/mol(1分) (3)1429kJ (2分) (4)283kJ/mol (2分)C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口中小学元旦活动方案
- 贫困幼儿六一活动方案
- 杭州中考试题及答案
- 灌肠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公文特点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玩沙池
- 设备维护保养周期性计划表工具
- 分级阅读考试题及答案
- 法院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话题作文:科技在我们身边1500字(9篇)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花坛景观设计59课件讲解
- 大一开学新生的安全教育
- 2024天津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官方范本)范文
-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度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分析报告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预案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期制度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桑黄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