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docx_第1页
万源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docx_第2页
万源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docx_第3页
万源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源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吴永东/20151541026万源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吴永东(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万源市的地理位置、农业结构、农业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交通条件等基本概况,对万源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研究万源市农业发展现状,并做出合理化的评价和建议。关键词:农业结构;经济发展;特色农业1 万源市农业资源概况万源市拥有农业发展的充足劳动力和良好交通基础。万源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东连重庆市的城口县,南接宣汉县,西与平昌县、通江县相邻,北与陕西的镇巴县、紫阳县接壤,襄渝铁路、汉渝公路横贯全市,是连接川陕两省的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12镇41乡,373个村,2480个社,总人口558307人,农业人口44.4万人。全市有农耕地40.48万亩,其中:稻田面积18.5万亩,旱地21.9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4万亩。万源市拥有农业发展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万源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较好。常年平均气温14.7,高于12的年有效积温4534,年降雨量1169.3mm,日照时数1474.4小时,无霜期236.8天。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农业生产上具有物产丰富、种类繁多的特点。12 万源市农业生产现状总的来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0607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24025万 元,林业产值12500万元,牧业产值154271万元,渔业产值399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820万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8124公顷,粮食总产量272262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76210吨,增长0.7%,小麦产量1552吨,增长2.1%,玉米产量68098吨,增长0.2%。油料产量25179吨,增长1.3%;蔬菜产量167417吨,增长1.6%;水果产量7894吨,增长0.5%。茶叶产量4179吨,增长5.8%。表1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品名计量单位2013年比上年%粮食吨2722620.4水稻吨762100.7玉米吨680980.2薯类吨1190230.2油料吨251791.3油菜籽吨190541.5烟叶吨22840.9药材吨161590.9蔬菜吨1674171.6茶叶吨41795.8水果吨78940.5资料来源:根据万源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畜牧业快速发展。年末生猪存栏34.3万头,比上年减少0.5%;牛存栏14.6万头,比上年增长2.2%;羊存栏14.5万只,比上年增长1.1%;家禽存栏158.1万只,比上年增长29.9%。全年生猪出栏46.7万头,比上年增长1.7%,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4.3万头、15.5万只和382.9万只,分别增长2.4%、1.3%、8.5%。肉类总产量达到47993吨,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3814吨,上年增长5.9%。表22013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品名计量单位2013年比上年%生猪存栏数万头34.3-0.5生猪出栏数万头46.71.7牛存栏数万头14.62.2牛出栏数万头4.32.4羊存栏数万只14.51.1羊出栏数万只15.51.3家禽存栏数万只158.129.9家禽出栏数万只382.98.5肉类总产量吨479934.5禽蛋产量吨38145.9资料来源:根据万源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6%;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4960吨,比上年增长3.7%;农村用电量643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农膜使用量710吨,比上年增长1.4%。3 研究结果与建议3.1 研究结果农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尽管“三农”问题已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但我市自然条件较差,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水平还很低,农民靠天吃饭现象严重。农业科技转化的能力仍很低,生产技术改进缓慢,农产品结构不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城乡居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满足温饱之后的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并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3782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332万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较低;第二产业增加值590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23990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23.4:54.5:22.1。根据库兹涅茨法则3: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但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万源市各经济特征符合库兹涅茨法则,说明万源市产业结构正在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但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太慢,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农业从业人口外流、空巢老人增多导致人多、山多、耕地少的万源市,许多农田废弃,无法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 3.2 建议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大力倡导和发展绿色生产、有机生产、循环农业,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节约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2015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300万元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紧握 “川东门户”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南北商贸物流基地。以建成秦巴山区商贸物流港为目标,加快万吨马铃薯种薯冷藏中转库、官渡仓储物流园区、古东关交通运输综合物流园、石塘高速公路仓储物流园建设。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脉搏,通过农村淘宝与秦巴山区商贸物流港相结合,将富硒茶、旧院黑鸡、清脆李等特色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加快农产品附加值的转化。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发展要以优质高效商品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实行区域化布局,建立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一批有市场、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建立农业产业化的配套体系。如:以洋芋、茶叶种植为重点,着力在品种、质量上下功夫,积极争取与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独立的产业;建立畜产品基地,以旧院黑鸡养殖为重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坚持不断优化畜群结构、品种结构和养殖结构,着力发展出栏率高、效益好的优质畜禽品种的养殖,同时积极发展饲草产业,从而支撑畜牧业的发展,从多方面着手,促使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大力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万源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外转移和努力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当前万源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两大任务。一是要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具体是要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规范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