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长征》练习题.docx_第1页
名著《长征》练习题.docx_第2页
名著《长征》练习题.docx_第3页
名著《长征》练习题.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长征练习题精要练习1. 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 ,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 。长征从 (地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 余里,历时 天。2.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 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3.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 个: (赣)、 (闽)、广东(粤)、 (湘)、 (桂)、 (贵或黔)、 (云或滇)、 (陕或秦)、 (川或蜀)、西康、甘肃。4.长征翻过的山有 多座,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 、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 、邛崃山,以及 等。5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 多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 、湘水,贵州的乌江、 ,云南的 ,四川的 、小金川,甘肃的滑水等。6.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 坚定信仰和 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精神;是顾全大局、 精神。8.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 ,使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9. 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 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0.红军翻越的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是 。11.红军长征途中,有几次重要的会师, 是长征途中重大事件之一,红军先头部队于1935年6月14日到达 与 先头部队会师。12.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词作者是 。13.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4.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是 。15.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在 (事件)。16请说出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重要的会议。 17.请说出几个中央红军长征中的主要事件。 18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长征的?长征胜利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19.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是哪一次战役?请结合文本具体解说。 20.请说一两件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21.“四渡赤水”描绘了长征途中哪几件事? 22.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回答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依据诗词内容,说明共产党人对待长征的态度。 (2)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反映了哪些具体的事件? 2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乌江两岸陡壁悬崖,难以攀登,江道狭窄,水流湍急,自古就有“乌江天堑”之说。在乌江的主要渡口上,黔军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主力部队和强大的火力。更严重的是,向中央红军包抄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正全速向乌江方向推进,其中吴奇伟部的四个师和周浑元部的四个师已经距离乌江不到一百公里。文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毛泽东在山脚下也喝了一碗辣椒汤,然后他拄着根木棍向大雪山出发了。毛泽东不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适,他还把掉在雪窝里的警卫员小吴拉了出来,给被冰雹打伤了的马夫老余擦药。在喘得太剧烈的时候,毛泽东会停下来站片刻。他看着皑皑雪峰,对身边的人说:“蒋介石认为红军不能从雪山上爬过去,咱们今天就是要创造出个奇迹来!”文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1934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瑞金 两万五千 两年零五 2.王树增 长征 803.11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陕西 四川 4.20 大娄山 夹金山 六盘山 5.30 潇水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6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7.共产主义 革命乐观 无私奉献 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 8.遵义会议 9.1936 甘肃会宁 10.夹金山 11.懋功会师 懋功 红四方面军 12.毛泽东 13.王明 毛泽东 14.采用了大兵团伏击歼敌的战术 15.渡过金沙江 16.通道会议、改变战略方向的黎平会议、跨年度的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巩固和发展遵义会议成果的扎西会议、争论最激烈的苟坝会议、毛泽东严厉批评林彪的会理会议,此后的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芦花会议、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等。 17.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8.长征的背景: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重点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组织反“围剿”。中共临时中央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在反“围剿”开始时,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进攻受到挫折后,又主张分兵把守,节节抵御。结果红军奋战一年,没能粉碎敌人的“围剿”。于是在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余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19.湘江失败,或者叫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20.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得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1.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等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