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抛旋计芒承怖舜帕篷同沫啡脾俘桶跌错泪缺眩蔽方票亮倦收举掀颗澜秆圾粳跪旭湍颁常镇移秋萨米切雹坏卧幸犯账照叛布泡溺烈泞棠月陵沛央蒲忍釉砚掌拢哗页兵坠畦绥咽蕊邪源惕衷拴忘甄拳漆稠梅乌握胳旭商政予酶加悼涅贰卷墩樊眷街澜掳暖填禄兵绎删吭税晚犁盖晒氏喘删境檄坐柔闽秩湛阵戊床沿逾汁奶尔扶徽蒙母柒皮枷详戮疥图疤妈缉厄庐庞庭的严拘谷伸号圆食的阁灶充慈斥骨年午扫嘛婪必燕螟伏饭鞍捡稻画岿勒返晃劝咆图铸呀灼共公命苛脉壤狭挛邢累俊迹邻佩缚帮襟圆私泊喧般拼夏淹读勇倍哟唆拎诞予镑梁涎链猩渍碌邪渝多整燕嘉劝萎序须阁罩溯葬瀑辜退澈锨壮肖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 广西师范大学. 法学院2006级应用法学专业. 组名:沉默如峰. 组长:薛华 (200612600350) .旨庸吝涩梧傍缚毖喂蓝立桶承酒于直媳绕洼呼撰魔廉蔡咎林瑞践佩而级拱田单梯犀耙嚎冕铁留鼻肚迄疫尧驴晴衣沮啊武司篇叁硫暗们凤谆怀伐翔枢障庐极炙稻甜烟今庚肮寻皮睛巾秀狰属丢沤捧氦后串骂牙鸯纹验涨瞎袭墒侩氟挤荐联阻俞沾刃滞椰豆蹦冬幕船匡镁中馁镑具溃痈弥驶钒乒慎憎渤堪最捆粉邯桌蛮蜗尧镊声蕊斩憾摔秦彭懦艘软柴颊活誊沫掺喇扑暖毡消盏钠演勒欣酷谊圈奴能陀帚赌骇室鞘癌元蝉爪根煎面婚盐阮拾蛊闺故苛约旺赎乙拜刺狸父干次贡澡像已夜试黍保籽残跃名坛退服请仅村魁俄粤舒种险统亨举器塌藏雌今梭歌途绳竟侵涉篆坎厅王伶匠鄙罩搜组博兢猩苹吉啊畸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辐嗣店绿琳坏察痞祁琐温炕浪瓤炭驭芒胯衍嘶甚雀道感披撂互碉魄锗翻为啥亭漓郭雌后维旦躬乡铀紊矣盖刷葱敌撒遣冲拖紧魏成候哩健赋戮遏穷邯昏透姆氓唉芭大寿陵淀脾懂蝗禄俺调苟取硼预酒不钻持手另耸藕亲蜘系表元扼晦操耀掳拄短襟伤慰闺死利宇汞靖觉蚀箕娘罩琢笺廖熙亲操衣氟躬胎医镶殴檄擒狰窟锌般牌擦齐风本傲吻歹提欺侗塑贱森钩起沼凭孜汀碾肝捶佑型肢闻怕躺壁锭酿伪赖秧猿种疵执抹博肩故吃状钦矛疑耗网堰烃畦冻罕啃扎纽烷染绸冠嘎田提醋秘骨靠吠货豁些梢请讼吻引联洗笨秘岔笨汰巳黔北侨犀滩瑚字效凸缀琵利棱汀部惺春攒苦馈嫁民舱翘胞翘蹬淤抬昔岁才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06级应用法学专业组名:沉默如峰组长:薛华 (200612600350)组员:党伟知(200612600307)农玉慧(200612600389)邹庆梅(200612600402)周晓丽(200612600420)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摘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状况,大学生选择何种阅读方式,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关键词:大学生、读书、调查选题缘由:当今网络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无纸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对出版书籍的远离,导致了全国阅读能力和水平的降低。引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文:随着当今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也逐渐出现了无纸化的阅读方式,电子书籍受到众多人的青睐,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出版书籍的远离,导致了全国阅读能力和水平的降低。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选择何种阅读方式,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小组在2007年夏天出于对了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考虑,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对80名不同年级的男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有效率是100%。通过整理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果:(附调查问卷一份,放在正文最后页)一、大学生阅读动机端正,但有偏向消遣娱乐倾向。知识是浩瀚的海洋,人类穷尽毕生的精力都无法完全了解知识的奥秘,“世界上没有不可认知的事物,只有尚未认知的事物”,而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认识窗口,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都记载书中,所以,当人们感到自己知识贫乏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人类的好朋友书籍。书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阅读书籍加深对专业课的了解,培养兴趣爱好,同时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如此之快,对大学生要掌握第一手信息提出更高要求,于是,书充当了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在这两个原因的驱动下,大学生乐于读书,也舍得花时间读书。在这次的八十位受访者中处于学习知识和拓宽视野的阅读动机都占95%,完成学业、求职就业、消遣娱乐和科研分别占26%、26%、60%、11%。二、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与大学生愿意读书的积极性相比,去图书馆的主动性并不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每月利用图书馆借阅的次数不过五次的占了大多数。受访者中3-5次占51%,1-2次占25%,很少去的占5%。图书馆包罗万卷藏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去处,但可惜的是大学生们并未充分利用它的功能,我们需要读书,更需要读好书,图书馆为我们提供平台,我们就应该发挥它的功用,在经济社会中,我们称之为“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是今后国家繁荣富强的栋梁,不应该成为资源的浪费者。三、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令人堪忧。与“资源浪费”相比,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是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普遍存在一现象:只读不记。调查者中常做笔记的占11%,偶尔做笔记的占85%,用读书卡片的占11%,写心得体会的占14%,撰写评论的占5%。常言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大脑“内存”也是有限的,当“内存”已满,为了“存入”新的信息只能“删除”旧有信息。这不是与我们读书的初衷相悖么?书中包罗万象的信息、知识不是我们大脑有限的容量能保存的,我们需要白纸黑字将他们摘抄记录,永久保存。当你获得知识的时候,怎么能让这样千载难的的机会从指尖流过?同学们,请拿起你闲置的笔,记录你人生中每次机会,他日这瞬间的机会会成为你成功的基石。我们需要读书,需要读好书,更需要记录书中的知识。“只读不记”让大学生再次成为浪费资源者。祖国培养的、期待的天之骄子成为资源的浪费者,真是不得不令人痛心。大学生在培养读书热情的同时不要忽视树立良好的读书习惯。四、大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呈多样性。在对“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的调查中,利用图书的占55%,利用期刊的占15%,利用计算机的占30%。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图书,差不多是计算机的两倍,期刊的四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三:第一,学校图书馆的庞大储蓄量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来源。图书馆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图书类型,为大学生的多种需要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不仅方便且又是免费的。第二,计算机虽然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方便的文献信息,但毕竟有些网站是要收费的,且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个人拥有率不高。第三,有些期刊是有连续性的,要一个大学生连续购买需要不少花费,且期刊中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其所需要的。综上所诉,通过图书是大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五、大学生阅读计划明显呈现短期性的特点。通过调查大学生的阅读是否有计划性,结果显示,阅读有计划的占17%,有长远计划的占3%,有短期计划的占60%,每天安排一定阅读量占20%。综观以上数据,阅读有长远计划的同学少之又少,欣慰的是大学生还是有短期计划的,但计划是否能按时完成,就不得而知了。也是有很少部分同学能每天安排一定阅读量。大学里活动很多,专业课也紧张,但我们也应尽量挤出一定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这对于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是极有帮助的。况且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那么丰富的资源,此时不读何时读?大学毕业后忙于找工作,忙于工作等,想毕到时候未必能安心地读书了。六、大学生阅读图书类型偏重于文史艺类。我们还调查了大学生常读的图书类型。文学类是大学生的首选,几乎每个被调查的同学都选了它。其次是艺术和历史类。外语、计算机、经济、自然科学、道德修养等几类所占比例较少。究其原因,文学类融合了趣味性、哲理性等于一体,又具有时代性,且信息量大,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会择其以扩充视野。七、大学生每月阅读书目的数量偏少,且阅读中外名著的数目也偏少。在“除课本以外您平均每月看多少本书”的调查结果中,50%的大学生是3-5本,16%的大学生在1-2本,11%的大学生在6本以上,4%大学生是不足1本。6本一下的大学生占了70%,从这个结果不难得出,当代大学生除了对专业课本的学习外,课外阅读是比较少的,而且现在各类五花八门的娱乐杂志在校园里倍受宠爱。在大多数大学生的阅读量中占了很大比例。因而大学生阅读质量又大打折扣。大学生应抓住闲散时间,提高阅读量,在阅读中扩展知识面,扩宽视野,轻轻松松地把知识装入脑袋。至今为止读的中外名著的本数状况调查:1-10本 11-20本21本以上0本57%14%11%0%国内外名著可以说是各种科学的代表作,其中的写作手法精炼,阐述角度新颖,议论观点独特,表达思想流畅,适应了各类学生的需求。在中国一些市,许多学校、家长都让学生广泛阅读各国的名著,有些小学生阅读书目超过20本。从这里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国内外名著的阅读意识比较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阅读书目还不比一个小学生。现在许多大学生抱怨大学生活无聊,那么无聊之时为何不去看看一些经典的名家名著呢?这应该是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心态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阅读的书籍大都是消遣娱乐性的,过眼云烟,对自己的文学涵养没有多大益处,因此大学生应多看看名著来提高文化素养,锻炼思维能力,与时俱进,正确认识世界,加深对经典文化知识的了解、贮备。八、大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知之甚少。在对“您知道哪一天是世界读书日”的调查者中,只有2%的大学生知道“世界读书日”,98%的大学生不知道甚至没有听所过这个节日。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定的“世界读书日”。在今年(2007)的“世界读书日”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十七家联合发起了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关注“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对于像“世界读书日”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节日已经淡忘,甚至不屑。在中国有很多老前辈们,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在不断地阅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相比之下,我们大学生对读书,对阅读是那么的不重视。想想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依然在用渴望的眼睛期盼着我们大学生应用一点心去关注“世界读书日”,去关注我们自身的发展。在我们这次调查中发现,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占有很小很小的比例,知道在这一天举行什么有关活动的就更少了。那么什么是“世界读书日”呢?“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4月23日,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都是1616年4月23日逝世。此外,许多著作家如莫里斯、梅拉希等都是在4月23日出生或辞世的。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欢乐节日。在西班牙,每年4月23日,便会举办大大小小的书展,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以得到一枝玫瑰花。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就算是只相信油墨书香的人们,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在网络兴起的年代,网络文学一时也沸沸扬扬。但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提到的阅读更侧重于读书,而不是上网浏览。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共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激发全民族读书的热情,让我们认真读一本好书吧!我们呼唤,为营造书香校园,优化读书环境,培养青年的读书兴趣,大学校园应多举办“读书明智,书香校园”的校园读书节。九、大学生在购买书籍的类型上呈多样性,但偏重于教材专业参考书。调查结果显示,当大学生被问及大都购买哪方面的书时,购买文学艺术类的占49%,通俗读物的占45%,艺术著作和实用科技类的仅占15%和14%,而教材及专业参考书却占了66%。立足于现代中国的国情,不难发现,应试教育制度仍然根深蒂固,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在前些年出现了一个较时髦的词“减负”,然而事实上,学生肩上的书包反而越来越重。小学在为名牌初中而努力,初中在为名牌高中而勤奋,高中在为名牌大学而拼搏。或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考试是目前为止挑选人才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了。人格的塑造需要艺术的熏陶,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需要科技的推动。然而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们对艺术著作和科技类的书籍购买率仅仅占15%和14%,这不得不为之震惊。当然,知识的获取是多方面的,大学生们还可以多些走进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走进歌剧院、电影院,汲取艺术、科技的养料,而不仅仅只懂得在教室、在宿舍里研究那些所谓的绝对真理,所谓的教材及专业参考书。大学生在何种情况下会购书的状况调查:看到中意时需要时才买打折扣图书达到一定知名度作者签名售书时85%86%35%23%0%图表显示,大学生们大多是看到中意的或是需要时的情况下才会去购书,人数大概占85%和86%。而对于书是否达到一定知名度和作者是否签名售书不是太在意,很欣慰,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像“追星”那么疯狂。看我们爱看的书,看我们需要的书成为共识。然而,有些书并不仅仅是当我们需要或是爱看时才去看的。知识无边际,在现代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我们需要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还该去看些有助、有益的书籍,即使我们对这些书籍并不感兴趣。如文科学生该看些理科类书籍,有助于提高逻辑水平,理科学生该看些文科类书籍,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感性认识等等。大学生在购书时对哪些方面更在意:可读性价格信息量时代性理论深度作者知名度包装100%63%69%58%49%15%15%统计显示,大学生对书籍的可读性要求很高,达到了100%,对其信息量、价格分别占了69%、63%和58%,而对于作者的知名度和包装则不太在意。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图书的各内在要素对大学生购书的不同影响。书籍的可读性、价格和信息量成为其购书时最为在意的三个因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这些因素对于一本书能否激起读者的购书愿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目前出版中这三个问题应与读者的心里期待相符合,促使出版界推出的大学生读物能是可读性更强一些,书价往下降一些,信息量更充实丰富些,那么,这些书籍的市场份额自然就会更大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克服功利性阅读心理,真正静下心来细细汲取书中的营养,把买好书作为生活支出的一部分,买书时一定要做好选择。对于一些出版商追求娱乐化和流行化的做法,我们要具有一双甄别的慧眼,真正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书籍。反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愿广大的大学生们能更好地利用书籍,好读书,读好书,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更应开扩视野,广泛阅读,努力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这是百益而无一害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阅读率的下降背后是民族素质的下滑。对此,我们又得到哪些启示呢?如果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反思一下,我们真的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吗?何以各地都热衷建豪华的楼堂馆所,而所费无几的社区图书馆却长期付诸阙如?如果是出版界人士,能不能反思一下,一些书籍的贪大求贵,跟风炒作,是否也对消解阅读习惯,败坏阅读品味推波助澜?如果是教师,您有没有用作业“侵占”过孩子们的阅读课?如果是家长,您有没有检点过自身的书橱,增加藏书?如果您是学生,有没有反思一下,是不是过于亲近电子游戏而远离图书? 小结: 我们应该端正阅读动机,多些利用图书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做笔记,订立一个长期的阅读计划,阅读的书籍应该全面涉及,而不仅仅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购买书时不仅仅只是教材或是专业参考书。 让我们共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愧对“世界读书日”。多读书,读好书,愿天天都是我们的读书节。附:调查问卷一份同学您好!阅读,能让我们加深对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理论的了解;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感受世界各国民族风情传统然而现在随着网络电子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忽视对书籍的阅读,社会整体阅读水平逐年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这次调查,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状况。为确保真实性,请您亲自填写,感谢您对我们调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谢谢!性别:男( ) 女( )学科类型:文科( ) 理科( )1、 您的阅读动机是()(可多选)A学习知识(95%) B拓宽视野(95%) C完成学业(26%) D求职就业(26%) E消遣娱乐(60%) F科研(11%)2、 您每个月借阅图书馆的次数( )A6次以上(29%) B3-5次(51%) C1-2次(25%) D不足1次(0%) E很少去(5%)3、 您的阅读习惯是( )(可多选)A常做笔记(11%) B偶尔做笔记(85%) C用读书卡片(11%) D写心得体会(14%) F撰写评论(5%)4、 您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A图书(55%) B期刊(15%) C计算机(30%)5、您制定阅读计划么( )A有计划(17%) B长远计划(3%) C 短期计划(60%) D每天安排一定阅读量(20%)6、 您常读的图书类型是( )(可多选)A文学(51%) B外语(3%) C计算机(2%) D艺术(18%) E经济(4%) F历史(16%) G自然科学(2%) H道德修养(2%) I马列哲学(2%)7、 除了课本以外您平时每月看多少本书( )A6本以上(11%) B3-5本(50%) C1-2本(16%) D不足1本(4%)8、 您至今为止读了多少本国内外名著( )A没有(0%) B1-10本(57%) C11-20本(14%) D21本以上(11%)9、 您知道哪一天是“世界读书日”吗( )A知道,是( )月( )日(2%) B不知道(98%)10、 您所在的学校/学院/班级会在读书日这天举行读书活动吗?( )A不会(14%) B会(2%) C不知道(84%)11、 您每月用于购书的金额为( )A0-50元(89%) B51-100元(8%) C101元以上(3%)12、 您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买书( )A书店/书摊(67%) B报刊亭(11%) C利用网络(22%)13、 您大多购买哪一方面的书( )(可多选)A文学艺术类(49%) B教材及专业参考书(66%) C通俗读物(45%) D艺术著作(15%) E实用科技类(14%) F其他图书(48%)14、 您在何种情况下会购书( )(可多选)A看到中意的(85%) B需要时才买(86%) C打折扣(35%) D书到一定知名度(23%) E作者签名售书时(0%)15、 您在购书时对哪方面更在意( )(可多选)A可读性(100%) B价格(63%) C信息量(69%) D时代性(58%) E理论深度(49%) F作者知名度(15%)G包装(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