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HY.LJ1.DCS01.doc_第1页
J4.HY.LJ1.DCS01.doc_第2页
J4.HY.LJ1.DCS01.doc_第3页
J4.HY.LJ1.DCS01.doc_第4页
J4.HY.LJ1.DCS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庆石化公司设备检维修作业规程化一老区裂解装置 DCS0119第1.0版 第 19 页修订日期2008年2月1日化工一厂老区裂解单元系列装置DCS01DCS检修作业规程封面 1页状态卡 2-4页动作卡 5-13页附件 14-18页 作业 B检修作业人员图例 ( )确认 C车间设备工程师 安全关键点 S设备处专业工程师生效签字日期执笔: 年 月 日参加编制: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修改序号版本修改时间修改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计算机编码:J4.HY.LJ1.DCS01工程验收确认检修负责人:装置技术员:设备主管部门工程师:状 态 卡准备阶段 初始状态M0确认检修工作量,做检修准备,办理完作业票,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 000 确认检修工作量010 检修人员准备020 备齐检修过程中需用的图纸资料。030 准备好适用的工器具、测试仪器。040 准备好检修过程中需用的材料、备件。050 办理完检修作业票,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检修阶段状态M1停工前系统参数记录,运行状态和指标记录,系统备份。100 停工前系统参数记录。110 运行状态和指标记录。120 系统备份。 状态M2系统停工步骤200 系统停电前确认。210 停操作员站。220 停控制站。230 停工程师站。240 停辅助设备。250 停电源。260 停电标识。状态M3系统检修工作300 标识卡件310 硬件分解、除尘清扫330 卡件回装、检查340 系统连接检查状态M4 系统重新上电前电源、接地、环境条件的检查,系统投运 400 系统重新上电前电源、接地、环境条件的检查。410 系统投运步骤。状态M5系统诊断测试及检查,备用卡件的测试500 冗余电源系统检查510 启动检查520 网络通讯测试530 控制站冗余测试540 控制站冗余I/O卡测试550 与其它子系统通讯测试560 其它功能测试570 备用卡件的测试状态M6组态更改600 新增内容组态610 原有组态修改状态M7系统单调700 系统原有点单调720 系统新增组态单调状态M8系统联调800 联调前提条件810 系统原有点联调820 系统新增组态联调状态M9软件备份、资料归档900 软件备份、资料归档。交工阶段状态M10检修结束,验收,交付使用1000 检修结束,验收,交付使用。2000 附件 新增组态报警联锁确认表。 动 作 卡准备阶段 初始状态M0确认检修工作量,做检修准备,办理完作业票,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000 确认检修工作量。根据经审批下发的检修计划(或用户需求),确认DCS系统本次检修的具体工作内容。001 B-( ) 检修人员确认。002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010 检修人力资源准备011 B-( ) 检修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位。012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到位。020 备齐检修过程中需用的图纸、资料。021 C- 说明书、随机资料齐全。022 C- 系统原理图、安装布置图和接线图完整、准确。023 C- 完整、准确的DCS系统组态资料。030 准备好适用的工器具、测试仪器。031 B- 备齐信号发生器,电阻箱,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等标准仪器仪表。保证仪器使用状态良好,所用仪器需经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限内。032 B- 备齐专用组合工具,专用力矩扳手,吸尘器,吹风机,对讲机等检修所需工具。保证工具使用状态良好。040 准备好检修过程中需用的材料、备件。041 B- 准备好检修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如防静电绝缘胶皮、防静电接地腕带、精密仪表清洗剂、引仪表风的PVC软管、无绒布、洗衣粉、刷子、记号笔、记录本、白胶布、黑胶布、透明胶布等。042 C- 准备好检修中需要更换的备件,确认需要更换的设备、卡件等已到货。050 办理完检修作业票,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051 B- 办理检修作业票。052 B-( ) 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053 C-( ) 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条件。签字:( ) 检修阶段状态M1停工前系统参数记录,运行状态和指标记录,系统备份100 停工前系统参数记录。101 B- 记录控制回路的PID参数。依次在操作画面上调出控制表,点击仪表面板的细目键Turning ,打开点细目画面,记录PID参数。或者进入SYS画面,点击“系统报警”分别进入控制站FCS01、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的条目下,点击参数保存图标,将控制站内的数据进行保存备份。102 B-( ) 检修人员确认。110 运行状态和指标记录。111 B- 确认并详细记录控制站的CPU处理器、I/O通讯卡、电源卡,控制站各节点的处理器、通讯卡件等的LED指示灯状态,各地址开关位置,窗口地址显示的节点地址;检查并记录IOP卡的状态指示灯,检查并记录IOP卡的电源指示灯。112 B- 系统负荷检查。点击“系统报警”分别进入控制站FCS01、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的条目下,可看到CPU IDLE TIME项,即是控制站CPU的空闲时间。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信息,并做好记录,以备系统检修时进行参考。113 B- 检查并记录系统网络状态,网络及设备电源的连接。114 B-( ) 检修人员确认。120 系统备份。121 B- 联系工艺人员,开好工作票。122 B- 准备好备份所需的介质,备份介质为磁带。123 B- 在工程师站上,1、按shift+鼠标中间键; 2、点击“system utility”; 3、点击“projet maintenance”;124 B- 将磁带放入驱动器接上,待指示灯闪烁停止后, 4、选中“projet handing”菜单中save,开始备份。5、当屏幕出现“Save Complete” 表示备份已完成。 指示灯闪烁再次停止后,取出磁带。125 B- 备份完成后,要做好备份记录,备份盘要有清晰的标记,放在金属柜中妥善保管。126 B-( ) 检修人员确认。127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状态M2系统停工步骤 200 系统停电前确认。系统停电前,应确认工艺设备已完全交出检修。201 B- 系统停电前,应确认工艺设备已完全交出检修。202 B-( ) 检修人员确认。203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210 停操作站。211 B- 停操作员站(15个站): ICS01,ICS02,ICS03,ICS04,ICS05,ICS06,ICS07,ICS08,ICS09,ICS10,ICS11,ICS12,ICS13,ICS14,ICS15。212 B- 在操作站上首先切断操作键盘处红色按钮,等待系统自动关机,待黑屏后切断操作站下部电源开关。最后断开电源箱内的操作站电源开关。220 停控制站。221 B- 控制站FCS01、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222 B- 断开控制站110V电源,最后断开电源箱内的控制站电源开关。230 停工程师站。231 B- 把所有窗口都EXIT同时按住SHFIT、CTRL、BREAK三个键在COMMAND选项框中选择第三项输入口令ROOT输入SHUTDOWN等待系统自动关机。当工程师站关机后,分别断开工程师站主机、显示器电源,断开电源箱内的工程师站电源开关240 停辅助设备241 B- 先确认各辅助设备的状态,分别断开辅助设备的各级开关,再断开电源箱内的各辅助设备的电源开关。250 停总电源251 B- 断开电源箱内总开关,保证系统全部停电。可通知供电停UPS电源。260 安全检查,停电标识。 检查安全措施261 B-( ) 检查电源柜内各控制站、操作站、辅助设备的空气开关是否断开,用万用表测量确认,并在电源开关处做好相关停用标识。262 B-( ) 检查电源柜内总空气开关是否断开,用万用表测量确认,并在电源开关处做好相关停用标识。签字( )状态M3系统检修工作300 标识卡件301 B- 系统断电后,控制系统除尘清扫操作前,应对各控制站、操作站及辅助操作台、辅助柜等内部的需要进行检修的卡件分类做好标识,记录卡件顺序及在卡笼中的位置,带有拨码开关的 卡件,记录拨码开关的状态。以便检修后的正确安装。310 硬件分解、除尘清扫311 B- 除尘工作应细致精心,保证除尘彻底,确保不损坏卡件及设备。彻底清扫控制柜、操作站及相关机柜内外、上部卫生。把所有设备的过滤网拆下清洗,晾干后备用。312 B- 硬件分解前应在操作安全区平铺防静电绝缘胶皮(防静电绝缘胶皮与接地系统相连接),有秩序地将要清扫、检修的部件与机柜及其它部件间的接线、接插件拆下。313 B- 拔出控制柜等机柜内的卡件。卡件插拔时,应戴防静电手环,让手(人体)接地(安全地),然后用手握住插件手柄小心地、平直地拔出插卡,卡件拔下后应按顺序放置防静电绝缘胶皮垫上,注意不要重叠放置。同时应尽量以一个站为单元,逐个去分解、清扫、安装,以免混乱。314 B- 卡件放置区应加强安全防护,有条件的要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带,检修操作人员工作应有序。315 B- 对拆下的各种插件、设备,逐个用吹风机吹净并用真空吸尘器吸净卡件内部及表面的灰尘,并同时要小心地用专用清洁毛刷掸拭,以清除灰尘更彻底。或用精密仪表清洁剂喷到插卡上 进行清洁。清洁后的卡件依次整齐的放置到另一块干净的防静电垫上,注意不要重叠放置。316 B- 用真空吸尘器分别吸除操作站内,机柜内等各设备上(包括机架、卡件箱、CRT、风扇、接线端子等)的灰尘,吸不掉的污物要用中性清洗剂进行清洗、擦拭,并让其自然干燥。317 B- 彻底清扫机柜内、外部卫生,对设备周围灰尘用吸尘器进行彻底清除。对机柜、操作台、打印机等设备的内、外表面用中性洗涤剂擦拭干净。318 B- 对各设备机柜内的电源进行彻底清洁。电源的内部灰尘,可以用吸尘器先将外部的灰尘吸净,然后用吹风机从散热孔向电源内部吹扫,将内部灰尘吹出。319 B- 打开工程师站、操作站主机进行除尘,彻底清理各机箱内部板卡上的灰尘。在拆机的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不磕不碰,保护设备不损坏。320 B- 彻底清理服务器、HUB、操作台、CRT表面及屏幕上的灰尘及污迹。用中性清洁剂和干净的无绒布清洁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CRT屏幕,在用布擦表面之前,最好先把清洁剂喷到CRT 表面,以便于消除静电。321 B- 清理打印机、键盘、磁盘驱动器等外部设备的灰尘及污迹。用中性清洁剂和干净的无绒布清洁工程师、操作员键盘,注意不要往键盘上喷清洁剂,以避免弄脏按键下面开关结构。322 B- 对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扫后,检查确认没有工作死角,保证设备清洁如初。323 B-( ) 检修人员确认。324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330 卡件回装、检查331 B- 所有卡件、部件清洗检修后,检查微动开关设定,跨接线连接等情况是否有错,核对无误后再按次序将拆下的卡板、部件插回到原先的部位。插卡时要通过防静电手环,让手(人体) 接地(安全地),按照所标记的各插卡对应的槽路好,用手握住插卡手柄小心地、平直地插入插卡,并把手柄卡紧。连好接线,接好电缆,拧紧固定螺钉。332 B- 按照检修方案,修复或更换有故障的卡件和部件,更改硬件或接线,目视检查印刷电路板的 电子元件和线路是否有损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采取预防性措施,对操作员键盘的不良按 键进行修复,对失效的功能键锁进行修复。333 B- 插件板上的电池,下次大检修前超有效期的,要进行及时更换。334 B- 有秩序地将检修的卡板、部件与机柜及其它部件间的接线、接插件重新连接好。335 B-( ) 检修人员确认。336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340 系统连接检查341 B- 卡板、部件全部回装连接后,进行系统连接检查。 检查系统部件安装是否到位,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要保证大修期间所检修过的线、缆、卡、开关等的位置恢复原位。342 B- 检查卡件插入位置、方向及数量是否正确,电缆接头、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343 B- 检查卡件底板,接线端子,电缆等是否有损伤,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344 B- 检查设备及电缆的标记是否完整清晰,若标记不清晰或缺少,应及时补上标记。345 B- 检查电源系统、接地系统的连接情况。346 B- 检查系统网络连接是否正确。347 B-( ) 检修人员确认。348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状态M4 系统重新上电前环境条件、电源、接地的检查,系统投运400 系统重新上电前电源、接地、环境条件的检查。401 B- 在系统检修后重新上电前,依次对环境、电源、接地条件进行检查。402 B- 检查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灰尘、腐蚀气体等,要符合本套DCS系统对环境 技术标准的要求,环境温度:1035、环境湿度:20%80%。403 B- 检查接地系统。对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测试,要符合系统接地要求,接地电阻100。404 B- 联系供电,UPS是否运行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总开关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压: 11010%VAC,频率:502Hz,满足系统要求后闭合总电源开关。检查要通电的各个节点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正常后,再将各分支电源开关闭合。410 系统投运。411 B- 启动工程师站、操作站。(ICS01,ICS02,ICS03,ICS04,ICS05,ICS06,ICS07,ICS08,ICS09,ICS10,ICS11,ICS12,ICS13,ICS14,ICS15)用万用表逐个测量操作台内的电源,再次确认电源符合系统要求后,闭合操作台下部电源开关,按下操作站上操作键盘红色电源按钮,启动操作站,自动进入操作界面。工程师站启动敲入密码:BUILDER在COMMAND选项框中选择第三项412 B- 启动控制站。(FCS01、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用万用表测量控制柜内的电源,再次确认电源符合系统要求后,闭合控制柜柜内下部的控制站电源开关,同时观察控制站工作状况。应能够自动启动并运行,如没有运行,可进入到工程师站,进行控制站程序离线下装,完成后控制站应能够运行正常。413 B- 辅助设备上电。打印机等辅助设备上电。414 B-( ) 检修人员确认。415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 状态M5系统诊断测试及检查,备用卡件的测试500 冗余电源系统检查501 B- 分别断开已启动并运行正常的控制站FCS01的两路电源开关,控制站应能够自动切换,并正常运行。对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做相同检查。502 B-( ) 检修人员确认。503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10 启动检查511 B- 在操作站启动后,进行以下检查工作:点击系统报警分别进入控制站FCS01、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的条目下,可看到CPU IDLE TIME项,即是控制站CPU的空闲时间。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信息,并记录。512 B- 检查控制网络上各个节点的状态及显示情况。513 B- 检查控制网络的运行情况。514 B- 在控制站检查CPU卡、通讯卡、I/O卡件、模件的运行状态情况。515 B- 在操作站分别检查各个操作员站、应用站的历史库运行情况,通讯情况。516 B- 在操作站检查流程图、趋势组显示、控制组显示、点细目显示、报警总貌显示等是否正确。516 B- 检查操作站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等是否正常。517 B- 对于打印机,应按打印键,确认能正常打印。518 B-( ) 检修人员确认。519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20 网络通讯测试521 B- 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检查全部网络通道节点状态是否正常,检查网络通道的主与备用电缆状态显示是否正确。522 B- 分别断开V网的1,2号电缆,系统应能立即报警,检查可否自动切换到备用电缆,主电缆颜色是否改变,确认是否影响网络通道正常运行。523 B- 恢复网络通道主电缆,按上述步骤检查备用电缆。524 B-( ) 检修人员确认。525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30 控制站冗余测试531 B- 拔掉一块FCS01的控制器,在操作站上调出控制站FCS01的细目画面,确认控制站是否正常,插好后再对另一块控制器进行测试。然后再对FCS02、FCS03 、FCS04、FCS05、FCS06、FCS07、 FCS08、FCS0304控制站进行相同测试。532 B-( ) 检修人员确认。533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40 控制站冗余I/O卡测试541 B- 拔出冗余I/O卡中的一块,调出系统诊断画面及相关点的细目显示画面,检查I/O卡是否正常。插好后再对另一块卡进行测试。依次对其余的冗余I/O卡进行测试。542 B-( ) 检修人员确认。543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50 与其它子系统通讯测试551 B- DCS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常有与PLC、ESD等的通讯。 检查DCS通讯卡件的状态是否正确,确认子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52 B- 在操作站上调用子系统通讯点数据,同在子系统上显示的数据进行对照,确认数据的一致性。553 B-( ) 检修人员确认。554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60 其它功能测试561 B- 断电保护检测。恢复外部电源后,观察系统是否恢复到正常状态。562 B- 自诊断功能检测。通过人为制造故障的手段来检查系统的自诊断功能是否正常。563 B- 恢复功能检测。非正常条件消失后,看系统能否恢复到正常状态。564 B- 报警功能检测。人为提供报警条件,确认系统是否报警,确认报警信息的正确性。565 B- 蓄电池检测。检测非正常停电情况下,蓄电池是否正常投入使用。566 B-( ) 检修人员确认。567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570 备用卡件的测试571 B- 为保证备品备件的可靠性,在系统大修期间,要对库存备件进行在线性能测试。572 B- 对带电插拔部件,拔出(或卸下)系统中相同的部件,放到铺好的防静电胶皮垫上,检查备件,如有地址设定,应把地址设定与刚拔下的卡件相同。插入(或装上)备件,在操作站上调出系统对应站的状态画面,查看该备件在系统中的运行状况,确定该备件的性能。573 B- 测试完成后,取下该备件,插入原部件,使系统复位。将备件装回防静电袋中,放回备件存放处。574 B- 做好测试记录。575 B-( ) 检修人员确认。576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状态M6组态更改600 新增内容组态601 B- 根据设计要求,在检修期间需要新增内容,要进行完整的系统组态,包括设备定义、卡件分配等。602 B- 进行新增内容的点、回路、联锁等控制功能的组态。603 B- 进行新增内容的流程图、趋势组、控制组等操作功能的组态。604 B-( ) 检修人员确认。605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610 原有组态修改611 B- 根据生产需要做必要的软件修改及组态更改。生产车间提出的修改内容,要经生产厂主管部门批准后,再进行软件及组态更改,修改要有记录 ,修改后要做调试,做好调试记录。612 B-( ) 检修人员确认。613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状态M7系统单调700 系统原有点单调701 B- 对输入/输出卡件的精度进行检查测试。对参与控制和联锁的卡件,要逐点进行测试,对指示用卡件,每卡按测量点数15%-20%的比例进行抽检。702 B- 模拟输入点(4-20MA信号)。在控制站模拟输入卡一侧,拆除被测点接线,接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依次送入量程的0%、50%、100%对应的毫安信号,在操作站的点细目画面、流程图画面观察并记录PV值,将结果填入记录单,以测试卡的精度。703 B- 热电偶信号(T/C)。按上述方法接入信号发生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信号类型,直接送出量程的0%、50%、100%对应的温度信号,在操作站观察并记录PV值,将结果填入记录单,以测试卡的精度。704 B- 热电阻输入(RTD)。参照热阻-温度对照表,在控制站模拟输入卡一侧,拆除被测点接线,用电阻箱送量程的0%、50%、100%对应的电阻信号,在操作站的点细目画面、流程图画面观察并记录PV值,将结果填入校验单,以测试卡的精度。705 B- 模拟输出点。在控制站模拟输出卡一侧,拆除要测试点所在通道两个接线端子上的其中一根接线,将电流表串接入回路,将回路模式切换到“手动”状态,分别输出0%、50%、100%信号,从电流表上读取对应的数据,填入校验单,以校验卡的精度。706 B- 数字输入点。在控制站数字输出卡一侧,拆除要测试点所在通道两个接线端子上的其中一根接线,用短接线短接槽路或断开槽路,在操作站上观察并记录状态值(ON或OFF),将结果填入校验单。707 B- 数字输出点。在控制站DO卡一侧拆除要测试点所在通道的接线,在操作站上置数字输出点为ON或OFF状态,用万用表测通或断,将结果填入校验单。708 B- 如果某一通道出现故障,更换到备用通道,并更改组态,并做好记录。709 B- 通道正常,将原接线复原。710 B-( ) 检修人员确认。711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720 系统新增组态单调721 B- 新增加的组态完成后要进行组态功能测试及硬件功能、连接的调试,要有调试记录。722 B- 进行新增内容的点、回路、联锁等控制功能的调试,以检查组态的准确性。点的调试还要检查卡件的精度,单调方法同上。723 B- 进行新增内容的流程图、趋势组、控制组等操作功能的单调,以检查组态的准确性。724 B- 填写单调记录。725 B-( ) 检修人员确认。726 C-( ) 仪表车间技术员确认。签字( )状态M8系统联调800 联调前提条件800 B- 系统单调完成。801 B- 现场一次仪表安装校验完成,并满足要求。802 B- 系统端子与现场间的接、校线完成。810 系统原有点联调811 B- 联合调试要与现场仪表、电气、工艺协同工作,做开工前的准备。812 B- 系统原有点联调,按测量点数15%-20%的比例进行抽检。 813 B- 在现场由仪表人员,根据实际的信号类型,拆下接线,用信号发生器或电阻箱送量程的0%、50%、100%信号,DCS人员在操作站上,调出对应点的画面,记录PV值,现场接线恢复。814 B- 输出信号的调试应先调出控制点,将控制回路的控制方式置于“手动”,置输出信号分别为0%、50%、100%,现场仪表人员检查阀位是否与输出信号对应,做调试记录。815 B- 在操作站分别置电磁阀、泵等现场由DCS操作启动的运行设备为“启动”、“停止”,现场人员在现场确认设备的运行与所给指令相一致,同时在操作站上观察设备的状态回讯是否与现场设备的动作相一致,分别做调试记录。820 系统新增组态联调821 B- 新增内容的点、回路、联锁等控制功能的联调,要逐点、逐回路调试,联调方法同上。822 B- 进行新增内容的流程图、趋势组、控制组等操作功能的联调。823 B- 填写联调记录。824 B-( ) 检修人员确认。8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