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兴趣小组课程纲要(荣华).doc_第1页
摄影兴趣小组课程纲要(荣华).doc_第2页
摄影兴趣小组课程纲要(荣华).doc_第3页
摄影兴趣小组课程纲要(荣华).doc_第4页
摄影兴趣小组课程纲要(荣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 摄影基础校本课程纲要2013年春季34“摄影”课程简介主讲教师:陈荣华摄影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用双眼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从美学的角度来诠释美丽的风景。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摄影的构图。摄影中的一些常规术语。懂得摄影是光的描绘,是留住精彩瞬间的一种手段。每一张好的照片中都充满了摄影者的情感。懂得欣赏懂得体会。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摄影基础校本课程参加学生名单序号班级姓名序号班级姓名1404陈杰彬312404刘亦雄323404王仲涛334502陈建豪 345502张书凯356502刘维骞 367503王森睿378503刘晔389504陈秀聪3910504池欣媛4011504施慧楠.4112504刘昕滨4213504连仕杰4314501陈彬 4415501陈相融45164617471848194920502151225223532454255526562757285829593060摄影基础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摄影基础课程类型艺术类主讲教师陈荣华授课对象4.5年级学生教学准备单反相机,普通DC,多媒体展板授课时间每周4下午第二节课程总目标1基础认识摄影,2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术语3懂得欣赏。课程实施计划周次教 学 内 容3L1学摄影学什么?本节介绍摄影的一些基础概念。4L2 正确持机姿势 本节介绍正确持机姿势及其好处。5L3 半按快门 本节介绍半按快门的正确姿势及其作用。6L4 焦点 本节介绍摄影中“焦点”的概念及各种对焦方式。7L5 景深 景深的概念介绍,以及如何控制景深。8L6 焦距 本节介绍焦距的概念以及在摄影过程中的运用。9L7 光圈 光圈是摄影中控制通光量的设置,它也是摄影中造型的一个重要方法。10L8 快门 快门概念介绍及在摄影中的应用。11L9 感光度 感光度和光圈、快门一起,是控制用光的重要元素。12L10 一档 摄影中常说一个概念“一档”,这是指一档光圈、一档快门或者一档感光度。13L11 互易率 互易率也叫倒易率,是指当一个景物的测光值不变时,可以用N多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组合把它拍出来。14L12 曝光组合 曝光组合是指在感光度不变时,用快门和光圈的组合来拍摄照片。15L13 宽容度 宽容度是指光与暗的对比,由于相机感光容度比人眼窄,因此拍摄的照片与人眼所见会有一定差异。16L14 拍摄训练 前面十三课时为摄影基础概念讲解,在本节引导大家一起进行这些基础概念的拍摄训练。课程实施说明1授课方式,多媒体展示。2共同探讨学习课程评价与办法1学以致用,2让学生把学到的充分运用。3同时共同评价与评分填写说明: 一、课程纲要(1)课程目标:要求表述要具体、清楚,写35点;涉及三维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实施计划:要求重点明确、清楚;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3)课程实施说明: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与设施要求、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与办法: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5)课程类型: 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艺术素养类、体育运动类等(6)教学材料:自编,改编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1学摄影学什么?本节介绍摄影的一些基础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摄影学些什么培养摄影的兴趣。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摄影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兴趣。并懂得学以致用。初学摄影第一步 兴趣兴趣是学好任何东西最重要的动力,兴趣愈浓厚,你的动力就愈强,同样的,你在摄影上的收获就愈大。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2 正确持机姿势 本节介绍正确持机姿势及其好处。教学目标正确持机姿势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认清一个事实,相机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它只是一个工具。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相机也许是一种收藏品,也有很多同好是对于器材本身的兴趣大过于摄影,建议先买一部基本功能俱全的相机,然后就是暂时先将重心放放在器材上。如果你真得要在摄影有上有所收获,熟悉你的工具是绝对必要的,按部就班地去学习操作。花一点时间,去到街上、花园、田野找灵感吧,往往最普通的东西拍出来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也就是将你的工具熟悉之后,遇到要派上用场时,才不会慌乱,甚至将无法重现的重要事件摄影给搞砸了。器材的好坏是相对的。选择器材也是很关键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只要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价位能承受的DC就足矣。学会如何正确持机 是摄影的一个基本步骤。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3 半按快门 本节介绍半按快门的正确姿势及其作用。教学目标半按快门的正确姿势及其作用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半按快门本是数码相机最基本的操作功能,当我们慢慢地往下按相机快门,按到大约一半时手指会明显地有一种阻滞感觉,这时快门并没有释放,也就是说还没有拍照,这就叫半按快门,只有将快门按到底听到“咔嗒”一声响后,拍照才算完成。我们在用老式相机拍摄时,要先确定拍摄目标,然后才根据目标设置光圈、快门和对焦。虽然全自动数码相机对设置光圈、快门和对焦都自动进行,但它还没有聪明到能猜到我们要拍什么,如果它把拍摄目标搞错了,就会设置错误的光圈、快门和对错误的目标对焦,这时拍摄出来的照片就废了。所以说,我们要拍什么还得由人预先告诉相机。我们在拍照时,会看到相机取景器正中都有一个框,相机不同,这个框的样式也不同,但作用是一样的,这个框称为对焦区域,在对焦区域内的物体,相机就认为是我们的拍摄对象。现在也有一些相机智能化更高一些,带有人脸识别技术,会自动把人脸作为我们对焦点而不管人脸在取镜器中什么位置。当然这也只对拍摄人像有作用。但并不是一打开相机开关相机就自动对焦,只有当我们举起相机并轻轻地半按下快门时,相机才将取景器中对焦区域内的物体作为对象进行光圈、快门设置和开始自动对焦,如果我们保持半按快门状态不放,相机就将这些设置进行锁定直到你按下快门为止。所以,设置光圈大小,快门速度以及对焦,这都是在半按快门时完成的,这就是半按快门的主要作用。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4 焦点 本节介绍摄影中“焦点”的概念及各种对焦方式。教学目标了解摄影中“焦点”的概念各种对焦方式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光学系统(透镜、面镜等光学元件及其组合)的重要概念之一。透镜(或曲面镜)将光线会聚后所形成的点。因光线会聚成一点可将物烧焦而得名。根据透镜(或曲面镜)种类、入射光方向和发散程度,将焦点分成实焦点、虚焦点、主焦点、副焦点等等。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或凹面镜反射)后各折射线(或反射线)会聚之点叫做实焦点;经凹透镜折射(或凸面镜反射)后各折射线(或反射线)发散而不会聚于一点,这时朝反方向延长的交点叫做虚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的相交点必在主轴上,在主轴上的焦点叫做主焦点。摄影上的焦点也是基于物理学上的焦点。一幅照片最吸引人的清晰部分往往就是焦点。让学生明白如何对准焦点。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5 景深 景深的概念介绍,以及如何控制景深。教学目标了解景深的概念介绍以及如何控制景深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让学生明白景深的大小与光圈。焦距。距离有关系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6 焦距 本节介绍焦距的概念以及在摄影过程中的运用。教学目标了解焦距的概念以及在摄影过程中的运用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焦距的概念焦距由于摄影机镜头的光学透镜(lens)而形成。摄影机或放映机的金属筒容纳了一组两边或一边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镜,组成一个综合镜头。从物体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线,通过镜头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个点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轮廓与真实的质感,这个点就叫焦点(focus)。所谓焦距(focal length),正是从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1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焦距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被改变了。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标示的老镜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众化的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对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望远镜头(500mm)视野都是不一样的。对数码相机上也是一样,它们的感光器比一般传统的35mm底片还要更小,所以相对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7 光圈 光圈是摄影中控制通光量的设置,它也是摄影中造型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学目标了解光圈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摄影中,光圈会影响到景深范围。同时在一定的曝光指数上。光圈越大。曝光时间就越短。所以大光圈的镜头也称之为“快速镜头”。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8 快门 快门概念介绍及在摄影中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快门的作用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定义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是一种让光线在一段时间里照射胶片的快门开着的时候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各级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1/125秒曝光量的2倍快门时滞时间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快门先决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快门延迟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 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快门种类按快门在相机中的位置分类为:镜前快门最初的快门只是一个镜头前的盖子,曝光时用手把镜头前的盖子除下,曝光后用手把盖子盖上。后来改进为气动二叶快门。镜前快门多用于微型相机如爱迪飒16.密诺斯。爱迪飒16的镜头前快门是由4片薄金属叶片组成,最高速度是1/150秒。密诺斯B型微型相机的镜头前快门是由2片薄金属叶片组成,速度:T、B、1/2.1/5.1/10.1/20.1/50、1/100、1/250、1/500、1/1000、1/10000秒。目前手机照相机的机械快门结构,几乎都是镜前快门镜前快门的优点: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镜前快门的缺点:因为放在镜头的前方,所以快门的开口径要大,避免遮到光路,因此快门叶片要行走的距离较长,因此快门速度比较慢快门帘镜间快门许多中档35毫米相机、中幅双反相机、和近代的简便35毫米相机,APS相机都用镜间快门。柏林哥兹厂特纳斯TENAX相机的康普快门早期的镜间快门由两个小度盘控制,例如柏林哥兹(C.P.GOERZ)厂的特纳斯(TENAX)相机用的康普镜间快门,一个度盘控制:1.1/2.1/5.1/10.1/25.1/50、1/100、1/250;另一度盘控制D(相当于T)和Z(相当于B).后来的镜间快门都只用一个有刻度的圆周环控制.同步康普快门(SYNCHROCOMPUR)哈苏500C/M:B,1至1/500秒。康塔超B反光机(CONTAFLEXSUPERB)同步康普快门蔡司依康蔡司超级依康塔B,康塔超B反光机(CONTAFLEXSUPERB)度环: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蔡司依康CONTESSAPRONTO快门普隆托快门(PRONTO)例如;蔡司依康康忒飒:度环: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镜间快门的叶片多由薄钢片制造,有2.3.5片,以5片最普通。镜间快门又通称叶片快门。镜间快门的优点在于:简单而体积小,多在简便相机中使用。闪光可以在快门的所有速度同步。镜间快门的缺点在于如果需要变换镜头:每一个镜头需要一个快门(如哈苏)。镜间快门、光圈连同后半个镜头连在照相机上不动,只换前半个镜头;例如科达若亭纳(RETINA)35毫米单反相机和蔡司依康的康塔超B反光机都采取这样的设计。光圈快门有的简便照相机的光圈兼有快门的功能,这类光圈快门大多是双叶片菱形孔式。光圈快门平时是完全关闭的: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双叶片光圈快门开启到预定的孔径后,保持这孔径到一段预定快门开启时间之后,立刻闭合:如此一来,光圈便又兼快门的功能,很多轻便的相机都使用光圈快门。镜后快门科宝快门(理光126相机)精工舍快门(拓普康35毫米相机,兴和光学SETR235毫米相机)反光镜快门长城中幅单反相机DF4(DF120)的反光镜,兼作快门。前贴反光镜的金属版兼作快门的第一幕帘,第二幕帘是弧形金属帘。上发条时反光镜幕帘向上移动,离开光轴,但弧形的第二幕帘也同时向上移动,阻挡光线。按下快门按钮时,弧形的第二幕帘先向下移动,稍候反光镜幕帘跟着向下移动,两幕帘之间形成一个间隙。间隙小快门的速度高,间隙大快门的速度低。二战后德国仪哈格厂的埃克萨35毫米单反相机也用类似的快门。Shutter(快门)官方网站焦平面快门焦面快门又叫幕帘快门。早期的焦面快门是一条长长的涂胶黑布,上面排了几个长方形孔,一个比一个窄。当一个长方形孔以均匀的速度移过感光胶卷时,胶卷便暴光了。孔越窄,胶卷上的光越少,快门的等效速度越高。下一步的发展是用两片幕帘构成一个宽窄可以变化的孔.幕帘的材料有涂胶黑布和金属;金属焦面快门的幕帘,由多片狭长金属薄片组成,各相邻金属薄片略微重叠,不漏光线。幕帘快门开启时的运行方向,有横向和竖向两种。今日多数幕帘快门是用薄铝合金片制成的,也有一些是由钛合金制造。按快门的构造分类:机械快门原来的定义:只使用弹簧或者其他机械结构,而不用靠电力来驱动的快门结构目前的定义:由可以作动的机械元件来驱动的快门结构,驱动方式可为弹簧,电磁阀.等元件电磁快门复式电磁快门。全电磁快门的控制机构由电磁铁组成(行业内的术语叫做电磁阀),控时机构由电子线路组成。今日电磁快门的电子线路中都用石英片为计时元件,因此电磁快门远比机械快门准确。快门性能指标1.快门速度(T3):通常定义成快门由全开到全关的时间2.快门延迟时间(T1):快门由接到动作的命令一直到快门叶片开始遮住光路的时间3.等效曝光时间(Te):一般算法为Te=T1+0.5*T3快门效率快门与变形长时间快门B快门当快门纽按下时,即开启快门,直到放开快门钮,才将快门关闭,这种快门称作B快门。T快门与B快门功能一样,只是于第二次按下快门纽才将快门关闭,较常见于传统机械式单眼相机,目前大部份相机己无此装备。X快门通常是指闪光灯同步开启的快门速度快门使用1.快门是“两道火”也就是说,快门不是一下子就能按到底的!轻轻地点一下快门,按下去一半(英文叫做“Half Past”),取景器的自动对焦符号会闪动,有声音提示的会发出“嘀嘀”两声,这就是相机在自动对焦、测光,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相机也在运行之中,要等完成这个程序,才能进行下个程序。随后,再稍微使一点劲,很小的一点劲,就能完成按快门的动作。如果,心急火燎,看到被摄者表情不错,就使劲地、重重地按一下快门!这张照片就得不用去冲洗了,基本上已经是“废品”了!2.按快门的基本功伸出右手,只让食指的第一节向下弯曲,控制住其他手指不要动!按快门,就只要这么大的一点劲。也就是说:只能轻点、轻按、轻压,不能硬敲、猛打、抖动。3.要尽量找依托拍照时,除了要练基本功,也就是单手托砖,还要尽里找依托,如三脚架,摄影爱好者如果没有三脚架,那么在拍摄现场,要尽量找桌子、大石头、柱子、树木、墙角等作为依托。4.要控制呼吸拍片时,要学会控制呼吸,按快门之前的一瞬间,要先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不能大喘气,按完快门,再呼出去。拍照时,要心平气和,要控制情绪,不要紧张。5.要有提前量相机都有“时滞“,就是说任何相机从按下快门,到打开快门,都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高档、专业的机器“时滞”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你是在拍运动物体,按快门就要有“提前量”,大脑要分析、预计对方的动作和节奏!不然,等到你看到了精彩的瞬间,再去按快门,也许动作的高潮刚刚过去!就如拍摄围棋这样相对运动量不大的项目,也要有提前量:因为棋手下一步棋,要考虑很多步,有时甚至是长时间思考,一步棋考虑半个钟头很正常的,如果你想抓拍他们伸手到棋盘上下棋的照片,就要有耐心,要有判断,看他什么时间去伸手抓棋子,提前准备好抓拍。1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9 感光度 感光度和光圈、快门一起,是控制用光的重要元素。教学目标了解感光度的作用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感光度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实际上,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调整感光器件的灵高感光度相片的相片质量对照敏度或者合并感光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或者合并几个相邻的感光点来达到提升ISO的目的。感光器件都有一个反应能力,这个反应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提升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1、强行提高每个象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2、使用多个象素点共同完成原来只要一个象素点来完成的任务。由此可见,数码相机提升ISO以后对画质的损失是很大的,尤其感光器件面积较小时,提升ISO简直就是要命。FZ10或者FZ20的CCD感光面积小的可怜,只有1/2.5英寸,如果提升ISO就是要了它的命了,所以有些单反数码相机提升ISO几倍以后仍然能得到很好的画质,这是因为这些相机的感光元件的感光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一分钱一分货,这就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了。深度剖析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数码相机的优势相信在这个年头已经不用多说了,但是关于数码相机内部的一些公开的技术对普通数码爱好者来说仍然是鲜为人知的秘密。稍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就能体会出在日常拍摄中,如果提高ISO感光度的话就能使原本黯淡的环境明亮的跃于LCD上,虽然可爱的厂商为我们准备了从50到400的可调节档,但真正在使用中很少会有朋友设置在ISO400去拍摄,可是就在普通数码相机在ISO400下画质表现不佳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数码单反即使在高达ISO800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毫发必现的清晰与干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数码相机到底是怎样实现随机可调ISO感光度的呢?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在这就将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用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的一一作答。工作原理我们在拍摄活动中改变数码相机的感光速度并不需要更换胶卷,只需调节相机内设ISO值高低感光度对照即可,数码相机是怎样实现可随意调节ISO的呢?相信这是令很多数码爱好者费解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数码相机内部影像传感器的信号传输原理。CCD的信号传输原理我们都知道当光线透过镜头射到CCD上,相应强度的电荷量就会被蓄积在感光电极之下,单位存储电荷量的多少取决于单位感光单元受到光照的强弱,当我们押下快门释放开关时,各单位上的影像电信号被传输给模数信号处理组件(ADC/CDS),这一切动作都必须受到相机内部影像处理器的脉冲操控,通常被分成相互传递型和单一传递型两种传输方式。编辑本段原理传统胶卷的感光度是通过改变胶卷的化学成分,来改变它对光线的敏感度,感光度测试实验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不变的,现在步入正题通俗地说说原理吧。数码相机普遍采用了电子信号放大增益技术,与ISO数值相对应的是电子信号放大增益值,比如设定在标准值时提供等同ISO100的增益幅度,对应ISO200和400的增益值可通过提高增益幅度实现。那么增益幅度是怎么实现的呢?提供高感光度时自然需要提供相应的增益幅度,在输出影像信号前都必须做相应的信号放大,因为CCD的输出电平较低,尤其当环境光线黯淡时,为了使影像发生量变,放大器就按相应的ISO数值加大增益幅度。 此外,在给定的CCD面积内增加像素数会导致保持感光度变得困难。单位像素的面积减小,入射光强减弱,如果为了提高ISO数值,调用更高的增益值将会导致影像质量的恶化。因此可爱的厂商又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影像信号读取时将CCD存储的原始影像信号相加可相对提升感光度。通过将两个像素信号相加并传输,便可获得原来两倍的感光度。但这种工作方式也有其缺陷,只适合较小的影像模式,因为像素数在处理中减半了。影像业界第三种提供高ISO数值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把数个像素点当成1个像素点来进行感光的方式,从而提高感光速度。如图5所示,比如标准的ISO100是对感光元件的每个像素点感光,要提高到ISO200的感光度,只需要把2个像素点当成1个点来感光,就能获得原本2倍的感光速度,如果要提高到ISO400的水平,以此类推只要把4个像素点当成1个点来感光,便能获得4倍的感光速度。与第二种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合并像素后感光,而第二种方式则是对感光信号的叠加,故该工作方式对高像素机型较有优势,但噪点的产生比前两种来的更为明显。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10 一档 摄影中常说一个概念“一档”,这是指一档光圈、一档快门或者一档感光度。教学目标了解一档的实际意义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摄影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兴趣。并懂得学以致用。光圈1.4 1.7 2.8 5.6 8 11 16 22 32快门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6 感光度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每个变化翻倍,可以用一档来表示。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11 互易率 互易率也叫倒易率,是指当一个景物的测光值不变时,可以用N多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组合把它拍出来。教学目标了解互易率的特点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光圈和快门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相机镜头上都标有f2.8、5.6、8、11、16等字样,这就是光圈系数。系数越大,光圈越小;系数越小,光圈越大。快门速度是以秒为单位的分式的缩写,比如125表示1/125秒。快门与光圈是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关系,也就是常使用的互易率。互易率是指感光材料显影时生成的影像密度与曝光持续时间和光线强度成正比。但是,当光线强度异常而曝光时间极短或极长时,这一定律会失效,使结果难以预测,因而有“互易率失效”这一术语。如果要保持曝光量不变,光圈开大一级,速度就要提高一级;光圈缩小一级,速度就要放慢一级。例如:用光圈11,速度1/60秒,当光圈改用8时,速度就要改成1/125秒。主题要求表现景物一定的景深时,应优先考虑光圈大小。如果被摄对象背景杂乱,就选用大光圈,可以虚化背景;如拍摄全景适用小光圈,这样有足够的景深展现出全貌。拍摄运动物体,要求表现动感和速度时,应先考虑快门速度,再配以合适的光圈。快门速度大于1秒或小于1/1000秒,互易率会失效!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12 曝光组合 曝光组合是指在感光度不变时,用快门和光圈的组合来拍摄照片。教学目标了解曝光量可以有不同的组合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所谓曝光组合,简单的说就是指拍摄影像时光圈和快门速度设定值的组合。曝光组合的正确或者说适当与否,也同样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一般在光线亮度不高的环境中,在确保能够获得正常亮度影像的前提下,建议大家尽可能使用大光圈或者适当提高感光度,这样有利于获得较快的快门速度,从而可以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对于不具备手动设置光圈、快门速度的数码相机,可以使用场景模式中的运动模式进行拍摄,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活动评价摄影基础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L13 宽容度 宽容度是指光与暗的对比,由于相机感光容度比人眼窄,因此拍摄的照片与人眼所见会有一定差异。教学目标了解相机和人眼不一样的宽容度组织形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胶片所能正确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能将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正确记录下来的胶片称为宽度大的胶片,反之则称为宽容度小的胶片。一般说来胶片的宽度应该是越大越好。宽容度小的胶片,常会使景物明、暗部分在影像上得不到正确反映,损害影像的真实性。此外还有在使用上的曝光宽容度、显影宽容度等,都是指使用中的允许范围。简介latitude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被摄景物表面由最亮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别,可以用明暗间的比例数字来表示。假设:景物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要明亮50倍,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字是1:50,这就是景物的明暗差别。感光片所具有的正确表现被摄景物明暗差别的能力,即为感光材料的宽容度,通常也称为曝光宽容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