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气门正时技术.ppt_第1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ppt_第2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ppt_第3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ppt_第4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小组成员 罗泽平吴强张林华刘建昆吴珍珍 欢迎观看一段视频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flv 目录 概述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简介及工作原理可变气门正时的简单分类大众车系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概述 近几十年来 基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 经济性和降低排污的要求 许多国家和发动机厂商 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 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有的已在内燃机上得到应用 有些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有可能成为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VVT VariableValveTiming 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中的一种 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 使充量系数增加 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简介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英文缩写就是 VVT 其实这种称谓是 可变气门正时 的通称 而在汽车领域被普遍应用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又因为各个厂商的自行创新或者叫法不同而多种多样 可变气门正时的原理就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调整进气 排气的量 控制气门开合的时间和角度 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 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可变气门正时的简单分类 1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和不连续可变气门正时 简单的可变配气相位vvt只有两段或三段固定的相位角可供选择 通常是0度或30度中的一个 更高性能的可变配气相位vvt系统能够连续可变相位角 根据转速的不同 在0度 30度之间线性调教配气相位 显而易见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更适合匹配各种转速 因而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性能 特别是发动机的输出平顺性 2 进气可变气门正时和排气可变气门正时 双可变配气相位进气门可变相位0 40度之间调节 排气门可变相位在0 25度之间调节 智能正时可变气门系统运转示意图 大众车系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概述 发动机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VariableValveTiming 在大众车系广泛使用 如宝来 奥迪 帕萨特等 配气相位角的大小因车而异 总的目的是 利用气流的惯性和压差 使进气充分 排气彻底 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在配气相位的四个角度中 进气晚关迟后角 在不同的转速时对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影响最大 充气效率 转矩 功率 其次为重叠角的大小 影响缸内排气效果好坏或产生回火现象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和最大转矩转速不是对应的 最大转矩是发生在低速区 其曲线与充气效率 v曲线相近似 大众车系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它由正时链条 链轮及可变相位调节器和电磁控制阀组成 其调节原理如下 1 驱动端 固定端 是排气凸轮轴 在正时皮带的驱动下顺时针转动 不可能逆转 相对进气凸轮轴而言为 固定端 它拉动进气凸轮轴也顺时针旋转 驱动气门开闭 2 自由端 浮动端 为进气凸轮轴 它不仅在排气凸轮轴的链条拉动下顺时针旋转 也可在可变配气正时调节器上下伸长时 转动一个 角 拉 压合力 3 如 A 图所示 调节器弧形滑板下降 链条下降 拉动进气凸轮轴顺时针转动一个 角 进气门即早开 早关 使重叠角加大 排气效果改善 容积效率提高 为低转速 大转矩工作段 4 如 B 图所示 调节器弧形滑板上升 链条上升 拉动进气凸轮轴逆时针转动一个 角 进气门即晚开 晚关 充分利用流体惯性 提高充气效率 为高转速 大功率工作段 5 曲轴相位角的调节范围为20 30 只是早开 晚关的时间变了 配气相位角不变 时间平移 气门升程不变 但进 排气重叠角变了 它的大小影响废气排出量和回火 6 调节开始点多为1300r min 低速时气流惯性小 进气门早开 早关 为大转矩区段 适于一般行驶工况 高速时气流惯性大 进气门晚开 晚关 为大功率区段 适于高速行驶工况 7 电脑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SP 通过电磁控制阀上的滑阀 使润滑系统的主油道油压 驱动调节器中的控制活塞动作 使弧形滑板分别上升或下降 进气凸轮轴即转动一个 角 改变了气门的开闭时间 8 V6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分左右两排 一个正时皮带驱动左右两排的排气凸轮轴 左右两侧调节器一前一后安装 其液压操纵的方向相反 但原理相同 即左侧弧形滑板向上运动时 右侧弧形滑板向下运动 左右两排的进气凸轮轴都同向转过一个 角 可变正时调节器和电磁控制阀 1 构造它是在液压紧链器的基础上 加装了用ECU控制的电磁阀 形成了一个 配气相位调节总成 部件 1 紧链器上下弧形滑板 利用其筒孔套装在一起 各由其弹簧上下张开 使链条有一定的预紧度 发动机工作后 润滑系主油道的油压又通过止回阀进入筒内 推动上下滑板产生张紧力 保证链条机构可靠地工作 2 下弧形滑板筒上有控制活塞 在液压作用下能上下移动 可分别对正时链条产生推力 能改变进气凸轮轴相对于排气凸轮轴的角度值 产生 提前 或 迟后 调节力 3 电磁控制阀线圈的电阻值为10 18 控制滑阀轴向移动 滑阀上有4道隔墙 转换控制油道 产生 提前 或 迟后 调节 滑阀的中间隔墙上有一沟槽 使滑阀微量轴移 即产生 封闭 或 沟通 作用 4 主油道进油口处有节流球 可使控制油压柔和地变化 回油道孔在滑阀末端隔墙内 保证B油道在不 提前 时泄油 提前 时又封闭回油道 工作原理 1 当发动机转速低于1300r min时 电磁控制阀不通电 滑阀使A油道与主油道相通 控制油压即作用在控制活塞的下方 推动控制活塞向上运动 使上部链条变长 进气凸轮轴即反向转动一定角度 进气门早开角度变小 进 排气门的重叠角变小 防止发动机回火 低速运转平稳 2 当发动机转速高于1300r min时 电磁控制阀通电 磁吸力使滑阀右移 沟通B油道和主油道 控制油压即作用在控制活塞的上方 推动控制活塞向下运动 使下部链条变长 进气凸轮轴即正向转动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